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

小熊成基的話帶着幾分調侃的味道。..趙北也是一笑凸…※

“家教當然要嚴,小孩子心智尚不成熟,管得稍稍嚴些,對於將來的人生道路是有好處的,社會是複雜的,人性是妾雜的,做家長的必須時刻注意培養小孩子的正確人生觀、世界觀。”

“小孩子?令愛芳齡幾何?瞧着像是十六歲了,這要是擱在過去,差不多快到出閣的年齡了。”熊成基說道。

“今年虛歲才十四,營養跟得上,又經常鍛鍊,所以看着成熟一些,不過心智還是十四歲的心智,還是小孩子,不能太慣着了,嬌生慣養,實在不足取。”

趙北與熊成基邊說邊走,說話間已回到了東廂,警衛隊長秦四虎忙着爲兩人上了熱茶。然後往門口一站,那兩名原本在門口值班的警衛卻被他支走了。

趙北在太師椅上坐下。看了眼熊成基那身很正式的西裝,笑了笑,說道:“你這打扮。不像來喝酒的,倒像是來跟我談判的。”

熊成基也是一笑,說道:“原是想穿件共和裝的,可是裁縫鋪這幾天關門歇業,實在找不到地方做,所以只好穿了這身衣服。振華眼光倒是相當厲害,這身衣服。本來就是我在外交場合穿的。

這番題外話多少拉近了一下兩人之間的距離,趙北覺得時候差不多了,於是話鋒一轉。說道:“前幾天,聽說你要跟着章太炎一起過來,我就跟身邊的人說,等你一到。我跟你不醉不歸。想當年,“成申革命”我做過你的先鋒官,你是我的頂頭上司,後來雖然各幹各的,不過都是革命中人,相互配合着將滿清王朝給掀翻了,這個革命情誼,那不是別的情誼可以代替的。那一年你離開祖國,去外國遊歷,這一去就是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中間雖然回過幾次國,可是從來就沒有到我這裡來坐坐,這次你總算是回來了咱們多年不見,這酒一定要喝好,我還有很多話要對你說。”

熊成基嘆了口氣,說道:“是啊,去國二十年,此次回國,變化更大,都快認不出來了。那一年我去國之時,到碼頭送我的只有一個諄石屏,當時他對我講,他年紀大了。或許看不到憲政實現的那一天了,不過只要他還活着,就要爲這個國家奮鬥,現在,石老已過世多年,國家憲政已實現,此次回國,我總是想着什麼時候去一趟湖南,到石老墓前進柱香,順便告訴他,國家憲政已成,他可以膜目了。”

說到這裡,熊成基頓了頓,向趙北望去,但是卻發現趙北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顯然,這個側翼迂迴戰術沒有效果,趙北不爲所動。

“味根,你不必拐彎抹角的說話,你想說什麼,其實我心裡非常清楚,你是在告誡我,不要破壞憲政局面。可是問題在於,我什麼時候說過要破壞憲政局面了呢?說到底,你還是不相信我啊,現在許多人都在造謠,說我一旦重新執掌中樞,就會恢復刮政體制,這簡直是豈有此理!我這個人沒有別的優點,就是言而有信,當年,我說提前五年結束政,那麼就提前五年結束記政,沒有拖延哪怕一天,而且既然我當年已經說過,刮政已經正式結束,那麼,我怎麼可能在以後重新恢復這個政體制呢?沒錯,我已經正式宣佈將參加下屆總統競選,這是爲了國家着想。不是爲了我個人着想,爲什麼總有那麼一小槎人認爲我是別有用心呢?更讓我失望的是,連你也這麼想,難道在你們看來,我就是憲政制度的巨大威脅麼?”

趙北也嘆了口氣,這麼一通話講下來,倒也讓熊成基多少有些動容,差點上了當。不過動容歸動容,熊成基在政界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單純的草命理想主義者了小他很清楚,“口是心非”是所有政客的必備素質之一,包括他自己在內,所有政客所講的話都要打幾分折扣,必須從這些話裡別除假話和虛話,只有這樣,纔不會吃虧上當。這是熊成基從政多年總結出的經驗,適用於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制度。

“既然振華這麼痛快,那麼我也有話直說了。在我看來,任何一個國家。其國家政體走向成熟需要時間,尤其是憲政政體,中國幾千年的帝王政治,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完全消滅的,這需要耐心,更需要全體國民的精心呵護。振華,你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這一點,沒人能夠否認,但是同時,你也是一位軍政強人,你的性格太剛強,剛強的性格在亂世之中會給國家帶來希望,但是在太平年間,這個剛強的性格往往就會表現爲剛恢自用。

我也承認,你治理這個國家這麼多年,所走的每一步,所制訂的每一個政策,基本上都是成功的,也在實際上將這個國家帶上了強國之路,但是同時,我也看到,你的眼裡從來就沒有別人,你總是認爲別人治國遠不如你,在這種蔑視一切的心理下,你始終不肯承認憲政制度是優於獨、裁製度的,你始終堅持認爲,獨、裁製度的效率遠高於憲政制度,這樣一來,誰還會對你放心呢?再說了,你能保證你的決策永遠正確麼?羣策羣力,這纔是治國之道。

不說別的,就說這次退伍軍人大進軍事件吧,在這件事裡,你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雖然沒有確實的證據說你就是幕後策劃,但是我還是認爲。你不應該利用退伍軍人的憤懣情緒要挾國會和總統府。

你是一個強人,做事從來就不考慮別人的想法,或許你認爲,以你的威望。重新掌握中樞不是問題,但是你想過沒有,如果你在選舉中失利,這個國家會發生什麼?爲了這個國家着想,你應該做華盛頓,而

熊成基的這番話不僅相當無禮,而且也有很重的挑釁味道,趙北甚至懷疑對方就是來挑釁的,目的是激怒他。

趙北淡淡一笑,說道:“你認爲我會在選舉中失利?你太高估那幫闊佬議員的能量了,他們不過是財大氣粗而已,可是面對已經覺醒的國民,財富並不一定會帶來選票。”

“覺醒的國民?在哪裡?我怎麼沒有看見呢?如果說,那些煽動國民鬧事的退伍軍人是覺醒者的話,未免有些指鹿爲馬了,這不叫覺醒,這叫愚昧,他們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有看到長遠利益,所以纔會被人利用。”

熊成基這話說得一點也不客氣,但是趙北並沒有生氣。

“味根,眼前利益都顧不了小還提什麼長遠利益呢?政治從來都是複雜的,社會的演變也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爲轉移,現在,國家已到危難時刻,我當然要挺身而出,至於退伍軍人,他們或許沒有多少文化,可是至少他們曾爲這個國家奉獻過青春、鮮血甚至生命,如果他們連自己的眼前利益都保不住的話,以後誰還會相信這個國家有什麼長遠利益呢?。

說到這裡,趙北話鋒一轉。

“聽說你此次回國,是來爲國民同盟助選的,國民同盟打算利用你的威望將他們的候選人送上總統寶座,這也是在利用你,而你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卻甘願爲人所利用,這又是爲什麼呢?難道在你看來,國民同盟那幫財閥比我更能領導這個國家走向真正的強盛麼?”

“那不一樣!國民同盟固然是財閥俱樂部,可是隻要他們尊重憲法,尊重憲政,那麼,這就是國家之幸。國民權力,總是由少到多,這一點,你也承認,那麼,爲什麼你不信任國民同盟呢?實話跟你說,現在國民同盟那邊也在磋商擴大選民範圍的事情,相信用不了多久,當他們正式提出競選綱領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選民的遴選範圍將進一步擴大,甚至連女性也能擁有選舉權。聯合陣線那邊現在是什麼競選綱領,我不清楚,但是我可以保證小當他們得知國民同盟的競選綱領之後,肯定也會做出反應的,這就叫做競爭,有競爭纔有妥協,而妥協正是憲政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熊成基說道。

“國民的權力不是哪個人施捨的,而是自己爭取來的,如果沒有此次退伍軍人大進軍行動,你認爲國民同盟有可能討論擴大選民範圍的事情麼?”趙北反問。

“所以我才說,妥協很重要,而妥協的前提正是憲政。”熊成基點了點頭

“我又沒有說我不贊成憲政,而且我也尊重國會。”

“小一旦你將退伍軍人議員塞進國會,那國會也就不再是國會了。而是你的御用工具。”

趙北見對方對他的成見太深,再這麼說下去,只會越繞越遠,而且所有的談話都建立在趙北一定會重新建立政制度的基礎上,這簡直是小看了趙北的政治智慧,更爲重要的是,這顯然偏離了趙北的初衷,於是趙北決定果斷結束這個話題。

“味根。咱們結束這個話題的爭論吧。這種爭論毫無意義,你也不可能在這個政治遊戲中起到什麼關鍵作用。畢竟,這是中國的政治,不是蘭芳的政治。我肯定會參加下屆總統選舉,而且也肯定當選,這一點,你放心好了。

今天請你過來,我主要是想問問你的想法,當年你們建議中樞在南洋搞憲政試驗田,你在蘭芳從政多年,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政治經驗,應該知道。現在的蘭芳是什麼局面小我也承認,蘭芳實際上是中國的附庸國,國防與外交都接受中國中樞政府指導。你在那邊從政,一定覺得施展不開抱負,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你面前,我打算跟你做筆交易,用蘭芳的國防自主權與外交自主權交換一個你的承諾,就像當年你出國遊歷之前我們定的那個君子協定一樣。”

“什麼承諾?”

熊成基相當驚訝,蘭芳實際上就是中國的附庸國,這個現實一直是蘭芳憲政派心中的塊壘,一天不擺脫“指導”蘭芳的憲政局面就是死氣沉沉,連跟哪國建立外交關係都不能自己做主,只能看中國臉色行事,這顯然不符合蘭芳利益,所以,當趙北突然提出這個交易之後,熊成基立刻精神一振。

“你承諾,不幫國民同盟競選,也不許手下幫助國民同盟競選。而且你必須立刻離開中國,返回蘭芳,等我當了總統,我就頒佈命令,撤回那些駐蘭芳的監督官,以後小蘭芳的內政、外交、軍事都由你們自己說了算。”

直到這時,熊成基纔回過味來,原來趙北找他談話,卻是來“收買”他的,目的似乎是爲了阻止他與國民同盟結盟,畢竟,他現在是蘭芳憲政黨的黨魁,而憲政黨在這四年時間裡也在中國各地發展了不少成員,儼然已成一個頗有影響的在野黨派,此次熊成基之所以能夠被國民同盟相中。邀來做競選夥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憲政黨在國內的影響力。

熊成基安居南洋,按照法律小他無法在國內擔任政府高官,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政治理想只能在蘭芳實現。

趙北的開價不低,而且熊成基也相信他有這個能力辦到,必須承認,趙北選擇的突破點非常巧妙,熊成基竟一時遲疑起來,不過同時,也對趙北的誠意有幾分懷疑,這空頭支票好寫,但是兌現未必容易,而且熊成基也懷疑,這個所謂的交換條件恐怕隱藏着什麼密謀,最好是謹慎對待。

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1152章 佯攻(下)第387章 內閣總理(上)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53章 貳臣(上)第1120章 休閒時光第100章 君憲與共和(下)第969章 逐鹿(上)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98章 自動槍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748章 戰前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942章 狂人第38章 革命衛隊第868章 新局面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555章 試探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423章 大買賣第210章 告狀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281章 過河之卒第526章 內政部一號專案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541章 青島(上)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232章 四年計劃第152章 銅梁(上)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16章 戰略轉向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29章 傾軋(上)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1195章 介入第788章 競爭者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151章 戰重慶第1176章 演戲(下)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1099章 激戰(上)第9章 軍心第82章 伐大樹(上)第788章 競爭者第46章 向西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1135章 1940年(上)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998章 歸來(下)第629章 第一場戰鬥(上)第866章 虎與狼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643章 前哨戰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202章 民意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220章 孤軍(上)第578章 嘉峪關第643章 前哨戰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643章 前哨戰第59章 戰漢陽(下)第451章 人心所向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1147章 突破阻擊(上)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210章 告狀第1212章 突破口第533章 陸屠請客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393章 秋收行動第16章 戰略轉向第610章 事變(下)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1060章 走向戰爭(下)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127章 鄉村改造
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1152章 佯攻(下)第387章 內閣總理(上)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53章 貳臣(上)第1120章 休閒時光第100章 君憲與共和(下)第969章 逐鹿(上)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98章 自動槍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748章 戰前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942章 狂人第38章 革命衛隊第868章 新局面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555章 試探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423章 大買賣第210章 告狀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281章 過河之卒第526章 內政部一號專案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541章 青島(上)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232章 四年計劃第152章 銅梁(上)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16章 戰略轉向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29章 傾軋(上)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1195章 介入第788章 競爭者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151章 戰重慶第1176章 演戲(下)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1099章 激戰(上)第9章 軍心第82章 伐大樹(上)第788章 競爭者第46章 向西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1135章 1940年(上)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998章 歸來(下)第629章 第一場戰鬥(上)第866章 虎與狼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643章 前哨戰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202章 民意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220章 孤軍(上)第578章 嘉峪關第643章 前哨戰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643章 前哨戰第59章 戰漢陽(下)第451章 人心所向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1147章 突破阻擊(上)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210章 告狀第1212章 突破口第533章 陸屠請客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393章 秋收行動第16章 戰略轉向第610章 事變(下)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1060章 走向戰爭(下)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127章 鄉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