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南俄戰區(上)

1945年5月16日,上午十一點鐘。

南俄羅斯地區,阿斯特拉罕城。

阿斯特拉罕位於伏爾加河下游入海口地區,就在裡海西北海岸,這是一座工業城市,以金屬加工和機械製造工業爲主,並有油田和氣田,在蘇聯時期,這裡是裡海工業帶比較重要的重工業城市,但是戰爭卻將這座城市變成了廢墟,蘇德戰爭期間,這裡曾爆發過一場激烈的城市攻防戰,當伏爾加河上游的斯大林格勒陷落於德軍之手之後,阿斯特拉罕就成了蘇軍保衛烏拉爾工業帶的重要屏障,也是當時的唯一屏障,城市的戰略意義給城市帶來了毀滅,阿斯特拉罕也在德軍的炮火下徹底變成了瓦礫堆,之後,這座已經成爲廢墟的城市也被德軍佔領,並且這種佔領狀態一直持續到1945年5月14日,才被亞盟聯軍的攻勢瓦解,德軍被趕出城市,分成南北兩路撤退,一路向北撤往伏爾加河上游,一路向南撤往北高加索地區。

今天,已經是阿斯特拉罕被解放的第三天,城市裡的戰鬥已經完全停止了,零星的槍聲已聽不到了,但是西南方向遠郊地區的戰鬥還在繼續,炮聲有時候還是比較猛烈的,那裡的德軍後衛部隊仍在負隅頑抗,亞盟聯軍的清剿行動還在繼續。

現在的阿斯特拉罕,已經很難稱之爲一座城市了,整個市區,幾乎沒有一棟完整的建築,殘垣斷壁構成了城市的基本色彩,掩埋在廢墟之下的陣亡者屍體一時難以處理,只能任其夾在磚頭與瓦礫中自然腐爛、發臭,天氣漸熱,城市裡臭氣很重,必須儘快將瓦礫裡的屍體清理乾淨,而城市裡還活着的市民現在已被新的佔領軍組織起來,用各種工具將那些瓦礫中的屍體清理出來,並用車輛拉到城外的曠野中集中掩埋,而到目前爲止,已經清理出的屍體已達兩萬多具,其中多半是戰死的德軍和其僕從軍的陣亡者屍體,少數是城裡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市民。

與市民們一同清理城市廢墟的還有大量的德軍、意軍俘虜,只不過所不同的是,市民幹活是爲了換取食品,而戰俘們幹活是爲了贖罪,如果拒絕服從佔領軍的命令,等待這些戰俘的就是懲戒甚至是槍決,這個時候,可沒人跟他們講什麼國際法,尤其是那些蘇聯的赤衛隊員們,更是對這些侵略者恨之入骨,一有機會,他們就會幹掉幾個落單的戰俘,所以,幾乎所有的德國、意大利戰俘都願意呆在由中國軍官管理的戰俘營裡,因爲在他們看來,中國人比較文明,就算是要槍斃那些搗亂分子,也會組織一個軍事法庭,走個過場,而不像蘇聯人,亂棍打死戰俘,甚至連埋都懶得埋。

整座城市現在都在忙碌,清理廢墟只是一件工作,另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在城裡建立前線司令部,並將司令部從古裡耶夫轉移到阿斯特拉罕,而現在,這件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實際上,亞盟聯軍的南俄集團軍總司令季雨霖上將現在已經進入阿斯特拉罕市區了。

季雨霖上將是乘坐一輛繳獲的德軍卡車進入阿斯特拉罕市區的,他的那輛國產座車在從古裡耶夫轉往阿斯特拉罕的途中遭到了一架德國空軍攻擊機的攻擊,幸好防空哨及時發出警告,車隊的人員並無損失,但是多數車輛被毀,只能中途攔下一隊後勤車隊,繼續趕往阿斯特拉罕。

像季雨霖遭到的這種零星空襲,現在還是比較多的,南部戰場與北部戰場的形勢不太一樣,在這裡,德軍仍擁有較強的空中力量,時不時會從防空部隊的監視下零星飛越前線,對亞盟陣地實施襲擾,雖然造成的損失不大,但是卻讓人不勝其擾,現在,季雨霖已經下達命令,從南俄戰區北部戰場調集更多的戰鬥機部隊趕往南方空域,以圍剿那些打游擊的德國飛機,同時,阿斯特拉罕的警戒雷達站目前正在加緊施工,相信很快就可以爲這座城市及其鄰近地區提供有效的遠程預警。

爲了防止友軍誤擊,所有投入使用的繳獲車輛都在車頂繪製了清晰的防空識別標誌,季雨霖乘坐的這輛德國軍用卡車也不例外,在卡車的顛簸中,繪製着防空識別標誌的帆布車篷一晃一晃,而裝在車斗裡的那滿滿當當的軍用補給品也相互碰撞,發出撞擊聲,這輛卡車裡裝的都是罐頭,卻不是補給給軍隊的,城裡的平民和戰俘也需要這些中國製造的罐頭,爲了向前線運輸大量的軍用補給品,中國修建的中亞鐵路網現在已是滿負荷的運行了,而空中航線也提供必要的協助,基本上可以滿足前線需要。

打仗就是打錢,這一點,季雨霖非常清楚,不僅直接的戰鬥會將戰爭經費迅速消耗,而且戰後的善後事宜也需要大把的花錢,光是救濟饑民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這筆開銷中國可不會獨自承擔,實際上,現在中國已經與美國簽訂了相關的協議,以“租借”形式向參戰的蘇聯方面提供物資,用以救濟蘇聯人民,季雨霖所乘卡車上拉的這批罐頭就是“租借罐頭”,蘇聯政府向中國政府租借的,以後是要償還的,可以用礦產折算。

路面坑坑窪窪,許多彈坑還沒有填平,卡車一路過來,顛簸得相當厲害,這使季雨霖有些吃不消,向車窗外瞟了一眼,發現距離市中心已是不遠,索性,季雨霖讓司機停了車,跳下卡車,招呼跟在後頭的隨行人員也全部下車,跟着集團軍司令步行前往司令部。

新司令部就設在市中心的一座圖書館裡,那座圖書館也是城裡保存最完好的一棟還算結實的建築,在戰役期間,無論是中國空軍的炸彈還是中國炮兵的重炮,都沒能將那座圖書館摧毀,以致於在攻進城後,亞盟的步兵不得不在圖書館裡與守衛在那裡的德軍步兵進行了一場短兵相接的室內戰鬥,最後還是依靠噴火器和催淚瓦斯才結束了戰鬥。

等季雨霖帶領參謀部和司令部留守人員趕到新司令部的時候,他還可以聞到圖書館內部那淡淡的焦糊味,牆壁都是一片烏黑,提前趕來建立司令部的那些軍官和士兵正在忙着拿石灰水刷那烏黑的牆壁,而且他們已經完成了司令辦公室的“裝修”工作,只是那牆壁還是溼漉漉的,屋裡瀰漫着一股強烈的石灰氣味,季雨霖不得不暫時在司令部前的一座軍用帳篷裡辦公。

提前趕到司令部的參謀們已經完成了阿斯特拉罕戰役總結報告,以及目前戰況分析報告,季雨霖趕到司令部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審閱這些報告。

從報告來看,目前德軍主力已經被擊退到了阿斯特拉罕西北方五十公里之外的地方去了,而且從空軍的偵察報告來看,德軍很可能正在撤向“希特勒堡”,也就是以前的“斯大林格勒”,看起來,德軍是想再跟亞盟聯軍來一場“希特勒堡保衛戰”了,只是可惜,今時不比往日,德軍已沒有戰略優勢可言,那座伏爾加河與頓河交匯處的城市註定也會成爲季雨霖的下一個獵物,而且是手到擒來,絕對不會像德軍攻擊斯大林格勒那樣艱難。

“報告蘇聯赤衛隊派人過來聯絡了。”

正當季雨霖認真研究戰況分析報告的時候,一名參謀將一名蘇聯軍官帶到了帳篷裡。

季雨霖回頭一看,那個蘇聯軍官卻是老熟人,正是當年在古裡耶夫城裡給亞盟軍隊製造過麻煩的蘇軍神槍手瓦西里,現在,他是“蘇聯赤衛隊”的一名中校,專門負責與亞盟聯軍南俄集團軍進行聯絡,爲了方便聯絡,他甚至學會了駕駛飛機。

瓦西里將公文包裡裝着的幾份重要文件轉交給了季雨霖,同時告訴了季司令一個重要消息。

“司令官先生,根據我方得到的可靠情報,貝利亞集團目前正在組織一支刺客部隊,準備刺殺我方重要人員,希望貴方將這個消息轉告亞盟高層,提醒他們注意,這個消息,我們同時也通知了高加索集團軍方面。”

季雨霖一愣,看了眼瓦西里,說道:“你們的情報可靠?貝利亞現在對你們動手,這不是在幫助敵人麼?這是破壞盟軍的團結啊。”

季雨霖雖然表面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可是實際上,他一點也不奇怪。

“蘇聯赤衛隊”並不是蘇聯政府控制的武裝力量,這是一支由貝利亞政敵控制的武裝力量,而這個貝利亞元帥的政敵就是那位流亡伊朗的馬林科夫統帥,“蘇聯赤衛隊”就是馬林科夫以高加索游擊隊爲基礎組建的一支正規武裝力量,本來的稱呼是“蘇聯紅軍”,但是爲了區別於貝利亞政府指揮的蘇聯軍隊,最終,馬林科夫的這支由蘇聯軍隊“逃亡人員”爲骨幹組成的武裝力量正式定名爲“蘇聯赤衛隊”,又稱“蘇聯赤衛軍”,他們的口號是“捍衛蘇聯”、“消滅叛徒”,這裡的“叛徒”當然是指貝利亞和他的那個小集團,馬林科夫指責,是貝利亞謀害了斯大林,並且竊取了蘇聯最高權力,貝利亞政府是“不合法”的,而且貝利亞是德國間諜。

貝利亞集團和馬林科夫集團都聲稱他們是蘇聯政府的合法代表,而盟國方面顯然不想在到底承認誰的問題上浪費精力,所以,乾脆將其分別稱爲“貝利亞政府”和“馬林科夫政府”,而且同時在雙方的政府駐地派駐了外交代表,以協商軍事援助事宜。

“蘇聯赤衛軍”得到了亞盟的大力援助,從人員到武器,蘇聯紅軍得到的東西,蘇聯赤衛軍也可以得到,而且數量更多,也正是依靠亞盟的援助,從1944年底到1945年夏,蘇聯赤衛軍已經發展爲一支擁有四十萬武裝人員的正規軍,其戰鬥骨幹主要來自蘇聯紅軍,許多不滿貝利亞對德妥協立場的蘇聯軍人紛紛由中亞地區潛往伊朗,並在伊朗加入蘇聯赤衛軍,成爲馬林科夫統帥的戰士,並且誓言解放祖國,與貝利亞集團鬥爭到底。

從武裝力量的戰鬥目標上講,蘇聯紅軍與蘇聯赤衛軍實際上是同牀異夢的,雖然在亞盟和美國的調解下,貝利亞與馬林科夫在表面上達成了一致抗德的協議,但是在背地裡,雙方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小動作,而就在上個月,馬林科夫政府剛剛宣佈粉碎了一起“預謀刺殺蘇聯最高領袖馬林科夫同志”的陰謀。

所以,對於又一個“貝利亞陰謀”的出臺,季雨霖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這可能是事實,但是也可能是馬林科夫集團的捏造,目的是爲了抹黑政敵,畢竟,馬林科夫政府在亞盟也駐有代表,似乎不必通過季雨霖轉達這個消息,而之所以告訴季雨霖,似乎是想在中國將軍中製造某種印象,某種對貝利亞的負面印象。

第54章 貳臣(下)第429章 財政問題(上)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1024章 圖窮匕見(下)第661章 犧牲(下)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57章 鐵律第1041章 局中人(上)第744章 各有所謀第1084章 夜戰第1145章 越過邊境(上)第1026章 網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947章 代理人戰爭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373章 撿便宜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460章 歸化第1229章 戰爭升級(上)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1163章 列達諾夫文件第849章 新規範第86章 卸磨殺驢(上)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661章 犧牲(下)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38章 革命衛隊第973章 大戰略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662章 進京(上)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743章 局勢混亂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373章 撿便宜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208章 蟊賊第552章 西康(下)第951章 攻擊(上)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897章 兩場戰爭(上)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20章 休閒時光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134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391章 利用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510章 鐵青團第1230章 戰爭升級(下)第47章 漢口車站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573章 裝甲兵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81章 合電第208章 蟊賊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386章 犧牲品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989章 告御狀(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750章 戰役發起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57章 鐵律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898章 兩場戰爭(下)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658章 進攻(上)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110章 遠來是客(下)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752章 奇兵(下)第373章 撿便宜第885章 歐洲的血
第54章 貳臣(下)第429章 財政問題(上)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1024章 圖窮匕見(下)第661章 犧牲(下)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57章 鐵律第1041章 局中人(上)第744章 各有所謀第1084章 夜戰第1145章 越過邊境(上)第1026章 網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947章 代理人戰爭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373章 撿便宜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460章 歸化第1229章 戰爭升級(上)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1163章 列達諾夫文件第849章 新規範第86章 卸磨殺驢(上)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661章 犧牲(下)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38章 革命衛隊第973章 大戰略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662章 進京(上)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743章 局勢混亂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373章 撿便宜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208章 蟊賊第552章 西康(下)第951章 攻擊(上)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897章 兩場戰爭(上)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20章 休閒時光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134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391章 利用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510章 鐵青團第1230章 戰爭升級(下)第47章 漢口車站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573章 裝甲兵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81章 合電第208章 蟊賊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386章 犧牲品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989章 告御狀(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750章 戰役發起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57章 鐵律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898章 兩場戰爭(下)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658章 進攻(上)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110章 遠來是客(下)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752章 奇兵(下)第373章 撿便宜第885章 歐洲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