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忘戰必危

從,蹦年美國萊特不弟製造的第架載人動力飛行器騰,到舊舊年,這十一年的時間,飛機這種新式機器的發展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取得了讓人驚訝的成就,在這其中,趙北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沒有他對飛機的重視,各軍事強國與工業強國也絕不會對這種新式機器投入如此巨大的關注,到了現在,各工業強國的飛機制造業正在蓬勃發展,其中尤以德國飛機制造業最爲興盛。

考慮到中國工業與技術的落後,趙北特意挑選出一批品學兼優的青年留學德國。專攻飛機制造,其中又以航空發動機製造爲重點,爲了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完成人才培刮計劃,這種留學生涯是填鴨式的,學期不過短短一年時間,而現在,這批留學生已經歸國效力,陸軍航空兵准將孟飛實際上就是跟着這批留學生一起回國的。

今天,當孟飛在總統府接受軍銜晉升的時候,那批飛機制造業的留學生已經坐上了火車,在趕往武漢的路上了,孟飛毫不懷疑,當這批青年進入飛機制造廠之後,中國的航空工業將取得更讓人欽佩的成就。

聳然,孟飛現在最關心的到不是飛機制造廠以後能爲航空兵部隊提供什麼樣的先進飛機,他現在更關心的是目前能用上什麼樣的飛機。

此次中樞派給他的任務是對遼東半島、朝鮮北部的區進行空中戰略偵察,這離不開性能優良的偵察機,在以前,陸軍航空兵部隊執行這種空中偵察任務一般是使用戰鬥機,但是現在,總統告訴他,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武漢的那家飛機制造廠已經制造出一種專用的輕型遠程偵察機,由於使用了德國提供的最先進航空發動機,這種偵察機不僅速度快,而且飛行高度也超過戰鬥機,至於航程,也能夠保證執行此次戰略偵察任務。

由於剛網回國,孟飛還沒見過那種專用偵察機。所以,他已決定,在授銜儀式結束之後立即去一趟武漢,接收那批工廠移交的偵察機,並順便看看飛機制造廠如今是個什麼模樣,畢竟,已是半年多沒去過工廠了,孟飛很好奇,因爲在德國“留學”的時候,德國教官曾經向他抱怨過,說中國的飛機制造廠遠比德國先進,德國的飛機制造業多由一些中小型的私人工廠包攬,而中國的飛機制造業目前基本上都由武漢的那家工廠奎斷,而且由國家經營,也正因此,中國的飛機制造業可以集中資金和技術發展最先進的飛機,而且製造出來的飛機相當的“標準化。”不像德國飛機,型號過多,對於後勤是一個考驗。

不過當孟飛就此情況向總統諮詢之後,總統卻告訴他,武漢的飛機制造廠只是一個原型工廠,在不久的將來,幾座新的飛機制造廠將在全國各地建成,每一座工廠都將擁有獨立的設計部門,這些工廠之間將進行低強度的設計競賽,誰的飛機性能更好,空軍部隊就使用誰的飛機,這叫“良性競爭。”有利於發展航空業,在總統看來,如果只建立一家飛機制造企業的話,由於缺少競爭者,這家企業最後只能變得不思進取,抱殘守缺,最終導致中國航空製造業的逐漸衰落。最好的航空工業模式應該是私營工廠與國營工廠並駕齊驅,設計所與製造廠相互配合。

雖然對於總統的這個構想比較贊同,不過孟飛現在確實很難想象以後航空工業的發展情況,他只知道,就目前而言。在整個遠東地區,中國的航空製造業是一流水平,而相配套的航空人才的培,更是讓人驚訝,如果從舊舊年算起的話,在四隻的時間裡,中國的陸軍航空兵部隊已擁有了近萬名素質優良的後備飛行員,而且,這些飛行後備人才一直在堅持輪流駕駛飛機強化刮練,一旦爆發大規模的全面戰爭,這些航“空人才隨時都可以投入“空中戰爭”。

可惜現在飛機數量不足,雖然戰鬥機、轟炸機總數遠超日本,但是在孟飛看來。現代戰爭講究的就是一個火真,飛機越多,則我方的空中火力就越強大。講得更加直白一點,那就是。在未來的軍事衝突中,軍事專家們將再一次看到優勢裝備所帶來的優勢戰略。

孟飛很希望中樞進一步加強對航空兵建設的投入,但是關於中樞的軍用飛機採購計劃。這是高度機密,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忍住了沒問,他相信總統的戰略眼光,當初總統就對航空兵建設非常重視,現在既然總統已決意對日採取軍事行動,那麼,他自然不會放鬆對航空兵建設的關注。

這份戰略偵察方案制訂的非常詳盡,孟飛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將其完全掌握。好在總統又給了他一份任務的報,這雖然也是機密文件,不過孟飛可以將之帶回去仔細研究。

本來,孟飛還打算就這個。總統選舉問題與總統探討一下的,但是沒等他來得及詢問。那辦公桌上的鬧鐘已響了起來,正是上午九點半鐘。距離授銜儀式只有五分鐘了。

提上公文包,跟着總統離開了辦公室,孟飛一臉神氣的坐上那輛總統府轎車,不多時。副官將等在會客室的張廣洋和那幫海軍軍安也叫上了車,張廣洋就在孟飛身邊坐下,手裡也提着一隻公文包,看那式樣,只怕也是剛纔副官交給他的,用來裝機密文件。

雖然明知這有可能涉及軍事機密,但是孟飛的好奇心很是強烈,再加上張廣洋是他朋友,於是在汽車發動之後,他在張廣洋的耳朵邊問了一聲。

“廣洋啊。你是不是也分到了軍事任務?我不問多的,就問是不是,你點頭就表示“是”搖頭就表示“不是

哪知張廣洋既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板着臉回了一句。

“你說什麼?我什麼都沒聽見。”

孟飛”雙笑臉的吐噥道!“你沒聽醜那大好正我什麼也沒川嘗”

說雖如此說,不過孟飛的好奇心更強烈了。他們空軍執行戰略偵察任務,那麼海軍執行什麼任務呢?張廣洋是開潛水艇的,難不成,用鼻水艇去偵察日本的軍港?

副官駕駛這輛總統府敞篷轎車,跟着前頭那輛總統專車,載着孟飛和張廣洋趕到了禮堂前,由於禮堂距離統帥堂那棟辦公樓不遠,這路上只用了兩分鐘,當總統帶着孟飛和張廣洋走進禮堂的時候,距離授銜儀式正式舉行還有一分鐘,這時間卡得是非常準確。

此時。禮堂裡已是滿滿當當坐着二百多號人,個個軍裝筆挺,皮鞋鋥亮,武裝帶扎得精神,總統一隻腳網跨進禮堂,只聽一聲口令,禮堂裡的所有軍官都起立立正,目不斜視,直視前方,等總統走上講臺,衆人才跟着口令敬禮,總統回禮,然後衆人這才坐了回去,並順手取下軍帽,個個坐的筆直。

“今玉,我們在這裡,不是爲了升官。也不是爲了發財,晉升軍銜,對於一個革命軍人來講,並不僅僅是軍階的變化,更是責任與榮譽的昇華!作爲一名革命軍人,一名國防軍部隊的軍官,諸位都有一份軍人的天職,軍銜愈高,責任愈大,職務愈高,肩上的擔子也愈重,如果只是爲了升官發財坐在這裡,那麼,我請他現在就離開這裡。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對於中國而言。國家的前途就掌握在我們手中。現在世界局勢紛亂,各軍事強國無一不在枕戈待旦,作爲中國的一名職業軍人,我與諸位一樣,都有一份強國之心,作爲軍人,我們理應做國民之揩模,哪裡需要我們,我們便去哪裡,今天,我們的汗水灑在練場上,明天,或許我們的熱血就會灑在戰場上,“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不是我們好戰,而是這個時代使我們不得不戰,爲了這個國家,我們隨時都可能走上戰場。”

像往常一樣,趙北的開篇辭非常直白,他並不諱言戰爭,實際上他總是在強調戰爭,雖然在外國客人面前,這位總統先生通常表現的非常熱愛和平。但是在國防軍的高級將領面前。他卻從來不掩飾對戰爭的渴望,因爲他知道,中國與列強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能通過和平手段化解的,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

授銜儀式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在爲軍官們頒發了軍銜以及配劍之後,趙北就離開了禮堂,並將張廣洋叫上了專車,與他一同前往統帥堂。

望着那輛載着張廣洋的轎車消失在統帥堂警戒區拐角,孟飛擡起手抓了抓臉。他現在的好奇心更重了,他確實猜想不透總統交給張廣洋的任務是什麼。

帶着滿腦子的問號,孟飛返回了他的那輛轎車邊,但沒等他上車,就聽見一陣“突突突,突突突”的發動機轟鳴聲,回頭望去,看見一輛偏三輪摩托正向這邊駛來。

這種偏三輪摩托車也是武漢汽車製造廠的產品,目前也已批量生產,不過只供應給部隊使用,普通人想買到非常不容易,這種摩托車孟飛只是聽說過,回國之後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

那騎摩托的人的腦袋上戴着頂飛行員用的皮帽,眼罩風鏡,上身穿了件飛行甲克,脖子上居然還跟飛行員一樣繫了條白色的絲制圍脖,而且一部分還搭起來,正像面罩一樣矇住了臉,這打扮讓人一看就忘不了。

“乖乖,這誰啊?這打扮,再配那車,拉風啊,整個一陸地飛行員啊。”

孟飛一見之下,頓時腦子裡一片空白,不爲別的。就是因爲這摩托和那駕駛摩托的人的打扮讓他想起了飛行員,突然之間,孟飛真得自己不該買轎車的,他應該也去想辦法弄一輛這種偏三輪摩托。

勘誤兼資料:在第鰓,章《公元舊舊年》中,關於德國鋼鐵產量,出現了一點錯誤,在舊年,德國全國鋼材產量是,勁萬噸,不是,墜萬噸,抄資料的時候抄錯了”墜萬噸的鋼材年產量是德國舊刃年的全國鋼材產量。多謝書友指正。

作爲對比,在真實的歷史中,中國漢冶萍公司在州,年的鋼產量爲匆口噸。生鐵產量稍多一些,而日本的八幡制鐵所在當時的生鐵產量已是漢冶萍的一倍半,鋼產量是漢冶萍的三倍,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洲3年漢存萍與日本簽訂的借款合同,漢冶萍必須在四十年的時間裡向日本鋼鐵企業低價輸出三千萬噸鐵礦石,而漢冶萍在大冶所實際擁有的鐵礦蘊藏量不過只有兩千萬噸,州,年出產鐵礦石瓦萬噸。

至於本書中所虛構的漢冶蔣在舊年的鋼材產量,是參考了日本八幡制鐵所在州,年的鋼產量,約力萬噸鋼。

另外。作爲必要的比較,現將德國在一戰前後的一些重工業數據列出,方便書友在閱讀時有一個。直觀的印象:舊年,德國生鐵產量VCD萬噸,鋼產量,勸萬噸,德國商船總噸位勁萬噸。德國化工產品銷售額億馬克。其中合成染料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九十。

順便提一下一戰初期州年時歐洲各強**火年產量:

步槍。德國,舊萬杆,法國田萬杆,英國的萬杆,俄國刃萬杆。

飛機。德國須口架,法國鋒刀架,英國喲鏢,俄國勸架。

機槍。德國勸沸,法國凹漱,英國的力挺,俄國鵝沸。

在一戰的最後一年,德國兵工廠每個月可製造機槍近一萬挺。

第221章 孤軍(下)第958章 遊戲規則(下)第578章 嘉峪關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216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下)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1223章 炮戰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662章 進京(上)第391章 利用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971章 變數(上)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380章 彷徨(下)第876章 實業集團第3章 省垣激戰第936章 總統的1919(下)第351章 北巡(上)第555章 試探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1089章 “覺醒”的亞洲第1129章 古怪打法(上)第761章 交涉(下)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33章 君憲旗手(下)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64章 漢冶萍(下)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711章 田臺莊(上)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1188章 斡旋人第501章 關東軍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67章 拉肥豬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1080章 前線(下)第663章 進京(下)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181章 飛機第910章 鐵錘第25章 風雨九江城(下)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892章 打仗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72章 鐵橋第1103章 迎擊(上)第1223章 炮戰第434章 政治搏弈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951章 攻擊(上)第1274章 同謀者第1082章 颱風第473章 渤海灣上的艦隊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556章 彷徨第831章 有所擔當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707章 遭遇戰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213章 川中鹽都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1110章 殲滅第355章 託孤第1265章 戰爭機器的小小零件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63章 漢冶萍(上)
第221章 孤軍(下)第958章 遊戲規則(下)第578章 嘉峪關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216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下)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1223章 炮戰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662章 進京(上)第391章 利用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971章 變數(上)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380章 彷徨(下)第876章 實業集團第3章 省垣激戰第936章 總統的1919(下)第351章 北巡(上)第555章 試探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1089章 “覺醒”的亞洲第1129章 古怪打法(上)第761章 交涉(下)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33章 君憲旗手(下)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64章 漢冶萍(下)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711章 田臺莊(上)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1188章 斡旋人第501章 關東軍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67章 拉肥豬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1080章 前線(下)第663章 進京(下)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181章 飛機第910章 鐵錘第25章 風雨九江城(下)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892章 打仗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72章 鐵橋第1103章 迎擊(上)第1223章 炮戰第434章 政治搏弈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951章 攻擊(上)第1274章 同謀者第1082章 颱風第473章 渤海灣上的艦隊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556章 彷徨第831章 有所擔當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707章 遭遇戰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213章 川中鹽都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1110章 殲滅第355章 託孤第1265章 戰爭機器的小小零件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63章 漢冶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