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試辦共和

司令的話讓衆人眼前一亮。

“這倒是個辦法。”

同盟會的劉~一首先贊同趙北的想法,無論如何,只要清室一退,共和一成,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在同盟會的許多人看來,這場革命的本質就是一場種族革命,只要旗人一讓國,一切好辦。

“優待前朝廢帝,這個倒不是沒有先例,曹魏便是如此禮遇蜀漢後主的。”楊度也讚了一句,他本是君憲派,立場頑固,所以也只是讚了一下,然後又堅持自己的觀點。

“不過,依度之見,還是君主立憲好些,所以這‘優待退位皇室’的建議可以不必考慮了。至於共和國體,每隔幾年便換個國家元首,實在是太過兒戲,讓百姓無所適從,也不利國家長治久安,咱們中國文盲太多,愚民太多,玩不起共和的。而且,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換個國家元首便要換一批中樞大員,如此一來,豈不耽誤正事?”

“可以實行新式文官制度嘛。”趙北放下茶盞,掰着手指說道。

“新式文官制度有兩個特點:第一,考試做官,類似於科舉,但考試內容以切合實際的學問爲主,比如說策論;第二,主官換次官不換,官員換辦事員不換,除非其瀆職,否則能一直幹到退休,這種人就是政府僱員,也叫公務員,現在,鄂省已開始試行這種文官制度,即使各部門的主官變動,也絲毫不會影響政務。”

衆人暫且將“優待退位皇室”放在一邊,開始揣摩起這種文官制度,均覺很是合理,如此一來,各部門主官上任,似乎也用不着再帶幕僚了,完全可以“外行領導內行”,還杜絕了吏上下其手。

楊度大搖其頭,說道:“這種新式文官制度確是不錯,但君憲國體也可以用啊。中國的皇帝制度已施行了數千年,怎能說改就改?百姓民智未開,沒了皇帝便是沒了主心骨,皇帝是天命所歸,是國家的象徵,看看英國,再看看日本,正是因爲有皇帝,才能團結國民,萬衆一心,揚國威於域外,布恩德於四海。”

趙北反駁道:“此乃謬論!什麼天命所歸?明明是誰的拳頭大誰做皇帝!翻翻史書,哪個開國皇帝不是踩着累累白骨坐上皇位的?皙子,你學問雖好,但掉進了那個‘帝王之學’的陷阱裡,時移則事易,時代進步了,那套故紙堆裡地東西還是扔了的好。中國施行了數千年的皇帝制度,這確是事實,但同時,這數千年的歷史中也充滿了黑暗與腐朽,謊言與欺騙,這也是事實。看看那些所謂的封建‘盛世’,不過就是沒有大的農民戰爭,百姓能夠喝粥度日而已,這便被那些捧皇帝臭腳的腐儒吹噓成了‘盛世’了,這個要求也未免太低了些,對於皇帝這種玩意,明代末年地文人就已經總結出了本質,那就是八個字:荼毒天下,盤剝草民。皇帝是什麼?皇帝就是強盜!既然歷史已經證明,帝制不會給百姓帶來福~,也不會給國家帶來強盛,那麼,爲什麼就不能換個思路,辦一辦共和呢?”

楊度哼了一聲。冷說道:“辦一辦共和?總司令未免說得太輕巧了些。又不是開洋務局。辦一辦?若是折了本。是不是不辦了?”

趙北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咱們不如先‘試辦共和’。辦個幾年。如果辦得不好。百姓不樂意。國家不安寧。那麼。咱們再選君主立憲也不遲。就當是做試驗了。反正以前咱中國人也沒辦過共和。能不能辦好確實沒人知道。但是。如果不試一下。又怎麼知道中國人辦不好共和?當年僞清辦洋務。一開始地時候不也是抱着試一試地想法麼?結果嚐到了甜頭。一發而不可收拾。你瞧。那漢陽兵工廠、漢冶萍公司不都是洋務派辦地麼?”

試辦共和?

聽到總司令如此新鮮地建議。衆人先是一愣。繼之暗暗搖頭。但再仔細一琢磨。又覺得似乎有些道理。雖然還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可一時半會兒確實想不出什麼反駁地話。當下。屋裡衆人冥思苦想。琢磨着這“試辦”共和地建議。

楊度坐不住了。站起身。揹着手踱了幾步。走到趙北面前停住腳步。問道:“試辦共和?總司令是在講笑話?度在日本時。倒是聽說過‘試驗田’。優良稻種都是先在試驗田裡栽種。若是確實比舊稻種好。便推廣栽種。若是不好。不過就是損失了幾畝稻田地稻穀而已。可是這國體豈能如種稻一般試驗?若是共和辦不好。天下大亂。又豈是說改回君主立憲便改回君主立憲地?放眼世界。恐怕沒有哪個國家這麼把自己當成試驗品地吧?”

“怎麼沒有?”不待趙北迴答。一旁地劉~一站了起來。

“法蘭西啊,那個國家自從大革命之後,君主制和共和制可是翻來覆去的變了好幾次的,‘第一共和國’、‘第二共和國’,現在可是‘第三共和國’,以後還不知道要建立多少個共和國呢。”

沒錯!以後還有第四共和國和第五共和國。趙北擡眼看了看劉~一,佩服了一下他巧言善辯的能力,不過,楊度當年去日本可不是去“鍍金”的,那可是很下了些功夫研究各國曆史政治的,劉~一地辯解似乎不太高明。

果然,楊度立刻反駁道:“法蘭西那不是‘試辦共和’,那是真真正正的辦,結果共和辦不好,內憂外患,國家亂了一遍又一遍,那就是前車之覆,我輩要引以爲鑑。”

“皙子啊,法蘭西地帝制和共和之所以反覆多次,恰恰說明帝制餘毒對文明進步的危害,其實,法蘭西每經歷一次帝制與共和地反覆,這個國家的國體、制度就完善一次,這就好象是鳳凰涅磐,烈火併不能使它死亡,只會使它變得更堅強。現在世界上幾大列強,法蘭西躋身其中,不是沒有道理地,這正說明了共和比帝制好啊!”趙北站起身,拍了拍楊度的肩膀,笑咪咪的說道。

楊度爲之語塞,這才意識到,論強詞奪理,他還真不是總司令地對手,但他性格執拗,怎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立場?只愣了愣,便又說道:“看來總司令是成繡在胸,那麼度倒是想請教請教,若是共和辦不好,再回頭去辦君憲,是不是要再將已退位讓國的清室皇族再請回來,再登基一次?”

趙北搖了搖頭,說道:“皙子,你記性太不好,我在黃鶴樓前不是已經對你說過,即使咱們君主立憲,也得找個漢人做皇帝,這句話你忘了?所以,假如共和辦不好,咱們就擁戴一個德高望重的漢人做皇帝,君主立憲。”

衆人再次愕然,幾個在座的旗人更是怒火

現在清室還沒退位呢,就如此說話,若是將來真退是得跳上去踩幾腳?

“共和一定辦得好。”劉~一打破了這種怪異的沉默。

“是的,我也這麼認爲。”

趙北端起茶潤了潤嗓子,又說道:“我說了這麼多,想必諸位已經知道了我地立場,對我來說,這共和非辦不可,如果不試一試共和就貿然去辦君憲,我趙某第一個不答應!”

楊度嘆了口氣,走到門口,站在門檻前望着天空,背影看上去很是孤寂。

幾個旗人紛紛將目光投到繼祿臉上,等他說話。現在的形勢明擺着,清室要麼君主立憲,要麼退位,再無其它出路,本來衆人還抱着一線希望趕來,指望着這位總司令高擡貴手,對君憲點點頭的,可是現在看來,就算說服了他支持君憲,也輪不到旗人坐龍椅。

繼祿遲了一下,從袖子裡摸出一張黃絹,站了起來,走上幾步,將那張黃絹高舉過頭,然後緩緩跪了下去,朗聲說道:“此乃朝廷密旨,若是都督同意君主立憲,那麼從此之後,這湖北一地就歸都督世代鎮守,爵封‘鄂王’,世襲罔替!”

“咣啷!”

“咣啷!”

Wωω ¤ttκд n ¤CΟ

兩隻茶盞應聲而落,摔在地上成了碎片。

所不同地是,阮忠樞的茶盞是驚愕之下摔碎的,而劉~一地茶盞則是在盛怒之下摔碎的。

劉~一怒容滿面的站起,呵道:“鼠輩已是走投無路,安敢如此狂妄?我革命軍人豈是一紙狗屁密旨可以收買的?若是甘心賣身投靠,又豈會起身革命?”

這位劉代表是話裡有話啊,阮忠樞回過神,扭頭向總司令望去,卻見總司令面無表情地揹着手站在那裡,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劉~一話裡有話,阮忠樞聽出來了,趙北也聽出來了,不過就算沒他那句話,這僞清朝廷的密旨也絕不可能收買總司令的。

開玩笑!就算是賣身投靠,也不可能賣給你一個過街老鼠啊。

“哈哈……哈哈。”

總司令的幾聲乾笑響起,現場的氣氛變得更加詭異。

“有話好好說嘛,幹什麼摔茶杯啊?這茶杯還是總督衙門的官窯瓷器呢。”

趙北打了個哈哈,吩咐衛兵將地上地碎瓷片清掃乾淨,然後走上前,從繼祿手裡接過那封密旨,打開看了看。

“這毛筆字寫得不錯,誰的手筆啊?想必是漢臣地手筆吧。可惜啊,你們清室明白的太晚了,如果早幾十年你們就立憲,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當年‘戌戌變法’,如果你們能順應大勢地話,又怎會落到如今的地步?你們清室完蛋不可惜,可惜地是連累了這個國家。”

趙北一邊說一邊搖頭,將那密旨摺好,裝進軍裝口袋,然後對繼祿說道:“你也不必跪着了,就算你們滿清皇室全體成員都跪在我面前,我也絕不會答應由你們君主立憲的,你們還是收起癡心妄想,老老實實的安排退位讓國事宜吧。”

阮忠樞懸着的心放了下來,看了看劉~一,見他也是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

楊度剛纔也被那突如其來的密旨嚇了一跳,此時心神已定,於是走上前說道:“總司令,旗人當皇帝與漢人當皇帝有何區別?清室好歹也坐了二百餘年天下,這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若論民心所向……”

“晢子,你不必說了,就算滿清朝廷把半個江山封給我,我也不會改變主意的。

民心?民心早就被《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散盡了,滿清王朝其實早已滅亡,現在紫禁城裡沒有什麼皇帝,只有一個洋人控制下的傀儡。”

趙北毫不客氣的打斷了楊度的話,走回幾步,好整以暇的坐回椅子,見繼祿跪在地上發呆,於是慢吞吞說道:“繼祿啊,好歹你也算是清室的特使,代表的是清室的形象,這麼一直跪着,似乎很不合適吧。”

繼祿暗歎一聲,無可奈何的站起,想起臨行前慶親王和攝政王的叮囑,遲疑着問道:“敢問都督大人,若是清室答應讓國,共和政府優待清室,那麼,這條件到底如何?每歲俸銀多少?能否保留扈從?居住何地?是宗室貴胄都有優待,還是隻有皇室有優待?旗人又該何去何從?”

趙北說道:“這個當然還得南北議和會議商議,當然了,這個優待條件必須得到全體革命勢力包括北方攝政政府的一致同意,否則,也是不能成立的。其實,咱們今日在這裡開會,算是秘密會議,沒有必要讓無關人士知道。關於我的‘試辦共和’建議,我很快就會向議和會議提出,還有清室退位的建議。”

頓了頓,又說道:“不過我話說在前頭,旗人特權必須全部廢除,旗人必須學會自食其力,至於退位的清室皇族,經濟上可以享受優待,但政治上不能保留任何特權,這一點是前提,否則,優待條件談也別談,退了位讓了國便是平民,從此之後,‘大清帝國’就成爲過眼雲煙,任何人不能再奢望復辟。”

楊度走回阮忠樞身邊,說道:“鬥瞻,看來總司令共和心意已決,我們還是走吧。”

阮忠樞看了楊度一眼,低頭沉吟片刻,向趙北望去,說道:“看來總司令確立共和國體決心已定,似無更改?”

作爲袁世凱的幕僚,阮忠樞很清楚袁世凱目前的困難處境,表面上看袁世凱威風凜凜,可實際上卻是兩頭受氣,一邊是旗人嘴裡的“國賊”,一邊是革命黨眼裡的“滿清舊臣”,如果袁世凱不能儘快明確自己的立場,那麼,或許會成爲公敵。剛纔的滿清密旨表明,爲了維持皇權,清廷已經瘋狂到了極點,再不確立國體的話,誰也不知道清廷還會使出什麼招數。

現在總司令提出優待退位皇室的建議,那麼袁攝政接不接招呢?阮忠樞心裡沒有底,剛纔想好的那些說辭現在也全然派不上用場。

趙北淡淡一笑,說道:“這只是我的一相情願而已,其實立不立共和,只在一人身上。”

“誰?”衆人雖已猜出那人是誰,但仍是忍不住詢問。

“當然是袁公了。滿清朝廷就在袁公掌握之中,清室什麼時候退位讓國,以何種方式讓國,其實只在袁公一念之間。”趙北一字一句的說道。

“我說過,只要共和一立,袁公便是共和中華第一任大統領,此誓日月可鑑,天地爲證,絕不食言!言而無信,何以號令天下?咱們幹革命的,說出去的話擲地有聲,絕不收回!”

第157章 師長第126章 新時代新氣象第488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第1108章 伏擊(下)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1152章 佯攻(下)第721章 普蘭店第1084章 夜戰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461章 防守(上)第154章 戰局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568章 新局面第1121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上)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78章 天心洲第750章 戰役發起第73章 人各有志第1195章 介入第827章 金鷹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346章 海軍與黨務第769章 重錘第1106章 誘敵(下)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263章 湘黔事變(上)第130章 說客(下)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534章 鴻門宴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386章 犧牲品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912章 轟炸第795章 利益交換(上)第1195章 介入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711章 田臺莊(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128章 一幫刺客第876章 實業集團第63章 漢冶萍(上)第1225章 彈射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1202章 亞洲決心(下)第347章 戰俘第117章 張園(下)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616章 山高皇帝遠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1141章 激戰巴庫第919章 深秋(上)第707章 遭遇戰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560章 南苑會議(下)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10章 舌頭第846章 利用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401章 消息靈通第405章 妥協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104章 爲民請命(下)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1013章 大佬(上)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479章 削藩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790章 命令第625章 夜鷹(上)第373章 撿便宜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1198章 雷霆救兵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1219章 古姆(上)
第157章 師長第126章 新時代新氣象第488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第1108章 伏擊(下)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1152章 佯攻(下)第721章 普蘭店第1084章 夜戰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461章 防守(上)第154章 戰局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568章 新局面第1121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上)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78章 天心洲第750章 戰役發起第73章 人各有志第1195章 介入第827章 金鷹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346章 海軍與黨務第769章 重錘第1106章 誘敵(下)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263章 湘黔事變(上)第130章 說客(下)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534章 鴻門宴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386章 犧牲品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912章 轟炸第795章 利益交換(上)第1195章 介入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711章 田臺莊(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128章 一幫刺客第876章 實業集團第63章 漢冶萍(上)第1225章 彈射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1202章 亞洲決心(下)第347章 戰俘第117章 張園(下)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616章 山高皇帝遠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1141章 激戰巴庫第919章 深秋(上)第707章 遭遇戰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560章 南苑會議(下)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10章 舌頭第846章 利用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401章 消息靈通第405章 妥協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104章 爲民請命(下)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1013章 大佬(上)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479章 削藩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790章 命令第625章 夜鷹(上)第373章 撿便宜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1198章 雷霆救兵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1219章 古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