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

東方投射過來的陽光明晃晃的,已有些眩目。

總統府街對面的那座高高的檢閱臺上已經坐得滿滿當當了,少數幾個空位在那摩肩接踵之中一點也不顯眼,由於距離正式閱兵時間還有十多分鐘,檢閱臺上上下下的賓客們仍在抓緊時間交談着,而那些站在檢閱臺兩邊的軍樂隊則利用這通場式之前的最後時間檢查手裡的樂器,並在指揮的協調下調試音高,至於那些架在檢閱臺上頭的攝影機也已做好了拍攝的準備,一些軍官和身穿便衣的內務人員仍在檢閱臺附近晃悠。

如果將視線拉遠一些的話,就可以發現,在距離總統府不遠的那些建築的樓頂上,都潛伏着一些內務部的士兵,他們手裡的狙擊步槍隨時可以瞄準任何視線內的目標,他們與其他的士兵一起,共同保障檢閱臺上上下下的政府官員們的安全。

不過,對於多數人而言,那些狙擊手確實很不起眼,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或許根本就看不清那些狙擊手,就連一向目光敏銳的記者們也沒有留意到那些手持狙擊步槍的士兵,因爲他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關注。

今天的閱兵式是共和時代以來規模最大、氣勢最盛的閱兵式,總統和各部官員乃至外國駐華公使全體到場,在這種場合,往往可以從細節琢磨出許多東西,尤其是政治上的變化。

許多記者注意到,在此刻的檢閱臺上,一些曾經熟悉的面孔沒有出現,而一些比較陌生的面孔卻出現在了總統身邊。

張謇、熊成基、章炳麟,這些曾經熟悉的面孔沒有出現在檢閱臺上,張謇以前是副總統,前幾天正式卸任,隨即被中樞任命爲水利署署長,地位與各部總長相同,他沒有出現在檢閱臺上情有可緣,因爲張署長現在正在東三省考察水利建設情況,爲將來的東三省水利建設進行總體規劃,所以不可能趕時間來參加這場閱兵式,但是熊成基、章炳麟沒有出現在檢閱臺上,這多少讓記者們感到有些詫異。

熊成基是共和革命的首義功臣,在威望上僅次於這民國的趙大總統,是革命陣營中立場堅定的代表人物之一,自從聯合陣線上臺執政之後,熊成基就一直是重工業部次長,而且也是聯合陣線的黨務幹事,具體負責聯合陣線的黨務工作,在趙北辭去聯合陣線黨魁職務之後,熊成基與接任黨魁的章炳麟同爲聯合陣線的靈魂人物,雖然因爲整頓黨務的事情得罪了一大批元老,但是在趙北的支持下,熊成基仍舊是聯合陣線的高級幹部,有他穩定後方,趙北就能放心的做總統,每當有重大慶典的時候,熊成基總是會出現在趙北身邊,而且兩人的位置也往往相距不遠,可是現在,在這場即將舉行的閱兵式中,卻看不見熊成基的影子,這未免讓人有些費盡思量。

至於章炳麟,那也是聯合陣線的大人物,自從趙北辭去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的委員長職務之後,這個實際上的黨魁位置就由這個章炳麟佔據,由於他是光復會主要領導人之一,因此在聯合陣線裡也算是說一不二的人物,再加上趙北的支持、熊成基的協助,這兩年的時間裡,章炳麟的黨魁地位無人可以動搖,即使是黎元洪、湯化龍那樣的聯合陣線高級幹部也不能望其項背,一般而言,章炳麟雖然不會出席普通的政府會議,但是像閱兵式這樣典禮性質的國民集會他往往是會參加的,前年和去年的國慶閱兵式他就參加過,但是現在,章炳麟居然沒有出現在閱兵式檢閱臺上,這多少也有些奇怪,記者們紛紛揣測着、打聽着,試圖弄清楚發生了什麼情況,是不是政壇又發生了什麼變動,以致於章炳麟沒有出現在今天的閱兵式上。

考慮到現在的檢閱臺上還有幾張空着的椅子,記者們現在還不敢輕易的下結論,或許熊成基、章炳麟等人只是遲到了,並不是被排擠出了權力圈。

除了這些熟悉的面孔消失之外,還有一些比較陌生的面孔出現在了總統身邊,記者們互相打聽,但是沒有人能夠將那些陌生的面孔全部認出來,不過通過少數被認出的人的身份,記者們紛紛猜測,是不是聯合陣線內部又出現了人事變動,因爲這些人似乎都是聯合陣線的地方負責人,而且他們與新任命的陸軍總長吳振漢坐在一起,而陪坐一邊的則是那名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饒漢祥。

儘管記者們發揮着他們的想象力,但是在謎底正式揭曉之前,他們所做的一切揣測都是毫無根據的,不過根據記者們以前的政治經驗,只要這些人出現在了公共場合,那麼就意味着局勢已經定下來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看見政府做出的正式人事變動安排了。

就在記者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輛偏三輪摩托車駛到檢閱臺下,並停了下來,駕駛摩托車的是一名陸軍少校,而車上還有一名乘客,卻是位身穿德國陸軍軍裝的外國人,似乎是德國駐華公使館的武官。

駕車的中國陸軍少校先跳下摩托車,然後那名德國武官也跳下摩托車,兩人一前一後走上檢閱臺,並徑直走到總統身邊,在對總統敬禮之後,那名德國武官似乎在向總統說着什麼,但是一來聲音嘈雜,二來距離較遠,記者們完全不知道德國武官在跟總統講什麼。

實際上就連總統本人也差點沒聽明白這個德國武官的意思,雖然這個德國武官的中國話講得很差,但是他現在偏偏要用中國話跟總統說話,要多彆扭有多彆扭。

幸虧經常與那些自詡“中國通”的洋人打交道,趙北集中精力仔細去聽,終於還是弄明白了這個德國公使館的武官在說什麼。

“總統先生,在看過您的裝甲兵部隊之後,我更加堅信,在整個東亞地區,中國的陸軍部隊應該是目前最具有戰鬥力的成建制武裝力量。對於貴國在軍事和國防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我必須向總統先生表示最真誠的祝賀,我希望貴國的陸軍建設能夠保持目前的這種奮進精神,而且我也相信,只要總統先生願意,您的陸軍可以爲您帶來任何您想要的東西,無論是領土還是資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的陸軍能夠與德國的陸軍聯起手來的話,那麼,整個歐亞大陸的戰略格局將徹底改變,舊的歐亞大陸秩序也將隨之改變。”

德國武官是三句話不離本行,這是用馬屁在討好中國的總統,說到底,德國還是想將中國拉上德國的戰車,而且看德國人的意思,他們顯然是打算與中國夾擊俄羅斯帝國。

趙北當然不會上當,如果中國現在進攻俄羅斯帝國的話,就等於向整個協約國集團宣戰,不僅會遭到英國、法國的強力反擊,而且也會失去潛在的歐洲市場,甚至可能會使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遠東優勢喪失殆盡,進而引起連鎖反應。

所以,趙北很客氣的對德國武官道了謝,但是這話頭卻向另一個問題上扯了過去。

“閣下過獎了。如果沒有德國的技術支持,我國陸軍建設不能取得這樣的長足進步。目前歐洲正在進行戰爭,德國政府爲了應付戰爭,不得不暫時中止了對華技術援助,對此,我們感到遺憾,但是也同時深表理解。經過數年合作,中德貿易的進展很讓人滿意,但是現在歐洲既已開戰,海上航線中斷,則中德之間的貿易隨之急劇萎縮,現在德國在華洋行紛紛歇業,洋行所擁有的船隻只能停泊在港口,不能爲洋行賺取利潤,卻需負擔較高的港務費用,而航行至公海又有遭敵對國的軍艦扣押之風險,考慮到中德友誼,我國商會願意出錢將那些空置的德國商船全部買下,這筆交易對於中德兩國商人都是划算的買賣,剛纔我已與貴國駐華公使雷克斯先生討論過這個話題,雙方已達成一致意見。”

見總統顧左右而言它,對着德國武官大談商業問題,坐在附近的中國各部總長、次長都感到有些好笑,不過沒人敢笑,總統可以敷衍德國,可是旁人卻不能隨便插嘴,所以,也就只能強忍住了笑,端起茶杯掩飾臉上的古怪表情。

德國武官雖然未必能夠揣摩住這位中國總統先生的真實想法,不過既然對方現在沒有興趣談論中德結盟的事情,那麼他也就識趣的退下,走下幾級臺階,坐回了德國公使身邊。

“總統爲何不談與德國加強聯繫的事情?”

等德國武官離開之後,站在趙北身邊的湯化龍小聲詢問。

趙北淡淡一笑,說道:“自有別人去談,我何必插嘴?”

這雖是敷衍之辭,但是也並非信口胡謅,實際上,現在負責與德國方面磋商的是前任外務總長伍廷芳,不過討論的卻不是結盟的事情,而是德國交還所有在華租界的事情,而與此同時,外務部與英國、法國、俄國、意大利的談判也在進行之中,所談論的也是關於租界和租借地交還問題,以及前清時代遺留下來的那些賠款的問題,而在所有的交涉中,趙北已經明確的指示過外務部,要給各國談判特使製造出這樣一種印象:不平等的條約不廢除,外國在中國的治外法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不取消,那麼中國與外國之間就沒有進一步增進友誼的空間,只有平等的對待中國,中國才能真正相信各國政府對華友好的誠意。

實際上,今天的這場閱兵式,要達到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各國使節親眼看看中國軍力的進步,讓列強明白,中國已經不是任人欺凌的“東亞病夫”,同時也讓那些弱小國家明白,在國際戰略格局中,出現了一個新興勢力,這個勢力就是中國,而中國並不像列強那樣對弱小國家虎視耽耽,中國更願意平等的與這些弱小國家進行國際交往,要讓這些弱小國家明白,只要中國的國力進一步增強,那麼,一旦將來它們遭遇列強的軍事訛詐,至少還有一箇中國可以平衡一下列強的咄咄逼人。

朋友越多,敵人就越少,這個道理還是很實在的。

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906章 傀儡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96章 民政班子第140章 革命軍隊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748章 戰前第998章 歸來(下)第971章 變數(上)第616章 山高皇帝遠第878章 低調回京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770章 克復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43章 東京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501章 關東軍第749章 戰術劣勢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657章 防禦(下)第698章 有條件的寬容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58章 戰漢陽(上)第44章 反英通電第252章 證券交易所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16章 戰略轉向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12章 陌生的時代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628章 閃電(下)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542章 青島(下)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406章 背叛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1039章 謝幕(上)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1249章 代號“沙暴”(上)第654章 拉攏(上)第473章 渤海灣上的艦隊第110章 遠來是客(下)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533章 陸屠請客第62章 破舊立新(下)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129章 古怪打法(上)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720章 調整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459章 投機第811章 契約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47章 漢口車站第96章 民政班子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69章 一念之間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910章 鐵錘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636章 海面之下(上)第492章 1912年(下)第260章 武穴(下)第83章 伐大樹(下)第871章 誰也不沾第315章 誘敵(下)第576章 一個假設(下)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315章 誘敵(下)第1190章 代號“詹姆士”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674章 羣狼(下)
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906章 傀儡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96章 民政班子第140章 革命軍隊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748章 戰前第998章 歸來(下)第971章 變數(上)第616章 山高皇帝遠第878章 低調回京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770章 克復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43章 東京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501章 關東軍第749章 戰術劣勢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657章 防禦(下)第698章 有條件的寬容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58章 戰漢陽(上)第44章 反英通電第252章 證券交易所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16章 戰略轉向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12章 陌生的時代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628章 閃電(下)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542章 青島(下)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406章 背叛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1039章 謝幕(上)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1249章 代號“沙暴”(上)第654章 拉攏(上)第473章 渤海灣上的艦隊第110章 遠來是客(下)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533章 陸屠請客第62章 破舊立新(下)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129章 古怪打法(上)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720章 調整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459章 投機第811章 契約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47章 漢口車站第96章 民政班子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69章 一念之間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910章 鐵錘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636章 海面之下(上)第492章 1912年(下)第260章 武穴(下)第83章 伐大樹(下)第871章 誰也不沾第315章 誘敵(下)第576章 一個假設(下)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315章 誘敵(下)第1190章 代號“詹姆士”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674章 羣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