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掮客(上)

完了軍情簡報,趙北伸了個懶腰,提起暖水瓶倒了杯爲共和軍的總司令、湖北王,目前他還沒有一個僕人,光復武漢的時候,一些前清官員爲了巴結總司令,特意派去一些機靈的僕人伺候,但都被趙北婉言謝絕。

作爲革命軍的領導人,有必要以身作則,不然,靠什麼去約束部下?革命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沒到享受生活的時候,現在應該提倡的是清教徒般的生活方式。

這些自己動手就能解決的事情還是自己動手的好,就不必麻煩衛兵了。

端着開水,研究了一下掛在艙壁上的軍用地圖,放鬆了神經之後,趙北又坐回桌前,拿起一份川軍整編報告研究起來。

現在重慶攻克,川東地區基本上已經完成光復,大批原清軍部隊加入革命軍隊,這些部隊中有戰鬥力的不多,用來彈壓地面湊合,但打仗就不能指望了。考慮到共和軍的主力部隊在西征結束後將大部調回湖北,保衛根據地,這四川就必須就地編練一支可靠的部隊,作爲總司令的鐵拳震懾全川。

現在共和軍共編練了五個步兵師,入川作戰的有兩個師,再加上即將入川的第一師,就是三個師的部隊,但這是主力部隊,不能長期駐守四川,前段時間總參謀部已將一個山地旅組建完畢,只等武器從武漢運到便算正式成軍了,但僅靠這個旅是無法保證對四川的控制的。

趙北打算在四川就地編練至少兩個步兵師,士兵徵募四川本地人,軍官從湖北部隊裡抽調一部分,再從四川的軍事學校中挑選一些人,至於所需軍費,只能先從湖北財政裡撥給,等將來四川全省財政清理工作完成,就由四川財政支撐,考慮到目前的財政狀況,這兩個新編練的步兵師只能是乙種師,不指望他們能夠立即出川作戰,但至少要能控制住四川的實力派。

部隊的編練不是招募些士兵就能完成的,武器地補給、軍官的挑選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後,部隊擴充得越快,軍官的缺口就越大,一支沒有合格的軍官的部隊就是擺設,這一點趙北堅信,所以他現在並不打算像袁世凱那樣將部隊人數成倍的擴充,在他看來,與其拼湊烏合之衆,還不如把有限的軍費投入到裝備的更新上,用同樣的兵力投射出更強地火力。

與此同時,革命衛隊也必須縮減規模,雖然這支部隊軍餉極其微薄,但人吃馬嚼也是消耗,人數太多反而不利於控制部隊,革命衛隊的兵力應該與共和軍正規部隊持平,這或許是部隊戰鬥力和財政壓力之間最好的平衡點。

研究完畢,趙北在部隊編練計劃上籤了字,摸出掛錶看了看時間,穿上軍大衣,檢查了一下手槍,然後拉開艙門,面無表情的走出艙室。

“敬禮!”

站在艙外地幾個衛兵急忙立正敬禮。

“將這些文件送到總參謀部。”

趙北看着一名值班參謀。指了指身後地船艙。然後帶着兩名衛兵走上甲板。順着跳板上了碼頭。老遠望見田勁夫正在集合警衛營操練。自從上次被特戰營“偷襲”之後。田勁夫就憋住了勁。每天親自督促手下士兵訓練。誓言要將面子找回來。

見總司令走來。田勁夫幾步跑上來。立正敬禮。倒也沒有廢話。

“備馬。去知府衙門。

”趙北簡單的下達了命令。

點上兩個排的衛兵,田勁夫親自帶隊護送着總司令趕去重慶知府衙門。重慶光復之後,知府衙門就被改建爲省議院,趙北和藍天蔚等人連哄帶騙,加上恐嚇,總算是湊夠了一百個議員,再叫這些人立下軍令狀下去拉人,不過幾天工夫,四川省議院就已湊夠了開院人數,士紳、學生、地主、商人、袍哥、道士……三教九流躋躋一堂,倒真有些“民治”的味道。

雖說總司令相信軍事實力,但是這民意也是要顧及地,橡皮圖章或許沒什麼大用,但裝點一下門面也是很不錯的,這不僅可以堵住革命同志的嘴,而且也能讓百姓眼前一亮。

新時代就是要有新氣象啊。

今天正是議院開院第一天,趙北要趕去主持開院典禮。

相比湖北省議院,四川省議院的開院典禮要熱鬧許多,一來是天氣暖和,人們願意呆在外頭看熱鬧,二來則是川人的扎堆兒性格,正好湊個熱鬧,開開眼界,以後擺龍門陣的時候興許用得上,再加上袍哥們又有主持這種典禮的經驗,往年他們每年都要舉辦多次會期,什麼單刀會、團年會、迎賓會、春臺酒等等,無一不是熱鬧非常的大會,這時候把以前的那套江湖規矩稍微改改,就把這議院開院典禮辦得有聲有色,舞龍、舞獅是小菜一碟,上刀山、闖火海纔是袍哥們的拿手本事,一場典禮硬是被他們辦成了一臺大戲,在場看官無不盡興而歸。

本來,衆位議員是想推舉總司令做四川都督兼議長地,但那議長一職卻被趙北婉言謝絕,而是提名重慶名士朱之洪擔任議長一職,之所以如此安排,除了朱之洪是同盟會正式會員之外,還在於他的重慶總商會委員身份,趙北希望此舉能夠取得四川工商界地支持,同時也向同盟會示好,作爲革命同志,同盟會還是值得拉攏一下的,四川不比湖北,這裡的同盟會勢力要興盛一些,同盟會也是知道“天下未亂蜀先亂”的道理的,成立之初就派人入川展勢力,許多袍哥腦都是會員。

至於四川都督地位置,趙北倒是痛痛快快的“暫坐”了,不過這“都督”一職本是軍政時期地特殊職位,將來天下太平了,這都督要廢除,各省軍政、民政要徹底分開,民政由省長主持,而且這四川的省長一職現在就應該設立起來,免得到時候慌亂,至於這川省省長地人選麼,總司令出乎意料的推舉了正在上海蔘加制憲會議地立憲派名士湯化龍,當然,這需要取得議院的同意,他還不想拂逆四川民意,至少現在不行。

雖然人們不知道總司令爲什麼青睞湯化龍,但是總司令的這個姿態很清楚的表明了一個道理:此次徵川之戰,絕非是湖北“入侵”四川,也不是革命派“吞併”立憲派,總

不是爲自己打地盤。

所以,川人可以放心了,至少,立憲派可以放心了。

除了議長和省長地人選之外,其它民政各部的主官也都由趙北推舉,爲了照顧四川民意,各部主官大多都是四川本地人,就連被共和軍俘虜的一些前清官員也都做了軍政府的官,比如原川東道朱有基,投降之後就做了地方自治會會長,重慶知府鈕傳善做了重慶市長,巡警總署楊體仁投降後更是被委以重任,當上了川省警察廳長,統管全省警政。此舉果然贏得四川縉紳信任,共和軍所到之處,各地前清僞官紛紛“反正”,投入革命陣營,西征軍徵集糧草、伕役也變得更容易了。

雖然這些僞清官員的留任被一些人批評爲革命立場不堅定,但目前來說這是最穩妥的處理辦法,新舊勢力的交替不會一蹴而就,何況是在這種戰亂局面之下,依靠這幫地頭蛇的勢力,共和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地方,而且能夠減輕前進道路上的阻力,儘快結束四川戰事。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地政治遊戲,必須趕在北方完全平靜下來之前結束四川戰事,共和軍的主力不能留在四川,湖北永遠是總司令關注的重點方向,歷史已經證明,單獨割據四川的勢力是絕對不可能完成國家統一事業的,湖北纔是總司令進取天下的跳板。

四川情況與湖北不同,這裡深處內陸,不如湖北開化,立憲派力量和守舊派力量很強,但另一方面,這裡的革命力量也很強,在“戌申革命”之前,同盟會就已在四川策動了幾次會黨起義,雖然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但卻擴大了同盟會的影響,這裡的袍哥頭目不少都是同盟會背景,如果趙北在四川採取強硬革命立場地話,在打擊守舊勢力的同時,以同盟會爲代表的革命勢力也必然會迅速崛起,以現在的共和軍力量,無法保證將其控制住,所以,目前的情況下,控制四川的最好手段就是平衡戰略,要讓守舊勢力和革命勢力保持力量平衡,只有這樣,總司令才能上下其手。

現在治理四川,應該以懷柔手段爲主。

當然,作爲革命軍隊和革命政權,僅靠懷柔手段是不夠的,要想將底層民衆和開明縉紳拉攏到自己一邊,這必要的霹靂措施也必須到位,滿清的苛捐雜稅要廢除,舊的人身依附關係要取締,貪官吏要加緊清理,滿清勢力要掃蕩乾淨,魚肉鄉里、只知道土裡刨食地土豪必須扣上頂“劣紳”的帽子,建設家鄉地開明縉紳、實業人士則應該予以必要的獎勵……這些事情不僅是共和軍要做的,也是省議院的議員們關心的。

“此次我軍入川,非是以川人爲敵,實乃與滿清餘孽爲敵!大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市井百姓簞食壺漿,縉紳耆老牛酒勞軍,軍民一體,戮力以赴,掃蕩舊勢力,建設新四川!……在我看來,川省目前急務有二,一曰廢除苛捐雜稅,改善民生,二曰修建鐵路,改善省內與省外之交通。……”

趙北在議院裡侃侃而談,很快將話題集中到了鐵路建設上。

庚子之後,清廷舉辦新政,各地官員紛紛倡議大修鐵路,目地有二:一爲轉運各地土貨,二爲官員中飽私囊。清廷順應大勢,爲修鐵路不惜加重釐捐、大借洋款,爲防路權落入外國之手,士紳紛紛上書請求允許各紳商自辦鐵路,收回路權,早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時任四川總督的錫良就已奏請開辦川漢鐵路,由四川自酬資金五千萬兩庫平銀,修築一條從成都直達武漢地鐵路,聞知消息,留日四川籍學生在法部主事蒲殿俊的主持下廣爲籌措資金,認購川漢鐵路股份,在他們地帶頭下,四川商民無不踊躍認購路股,被隨田徵收路捐的百姓也沒有搗亂,如此一來,不過短短几年時間,已從民間募得一千餘萬兩白銀地民股。

川漢鐵路一開始就是官辦,除了分紅之外,股東沒有任何權力。官辦必然導致弊端叢生,鐵路公司的各級主管都是拿銀子捐來的候補官員,上任之後無不以中飽私囊爲己任,因而募股五年以來,鐵路未見修好一寸,可修路的資金卻日益短拙,不是被人拿去放了高利貸,就是被川督挪用,做了別的事情,認購了股份的商民無不痛心疾,紛紛陳情川督,請求將鐵路公司改爲商辦,修改集股章程,賦予股東權力。面對輿情,四川總督錫良只好將鐵路公司改爲商辦,將官股賣出,變爲商股,不過隨着錫良的調任,此事就此擱置下來,趙爾巽督川之後,本來是打算繼續募集商股的,不料“戌申革命”爆,共和軍橫掃湖廣,威脅四川,此時軍事第一,自然就再也顧不上鐵路的事情,而且爲了籌措軍費,趙爾巽還大肆挪用存在官錢局的商股資金,雖然沒人知道到底挪用了多少路款,但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川漢鐵路的修建似乎是指望不上趙爾巽了。

湖北光復之後,軍政府扶持工商業的傳聞早已傳入四川商人耳中,現在共和軍打過來了,此時正是重提鐵路修築的最好時機,如果不能修建鐵路,那麼是不是應該想辦法將當年從民間募集的那一千萬兩白銀的民股退還給商民呢?雖然當年不是軍政府主持此事,但既然現在已經共和了,那麼,這共和政府總得爲國民着想吧?

當趙北召集省議員的時候,就有人向他提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現在趁着議院開院典禮的機會闡述共和軍的主張當然最合適不過。

修建鐵路不僅需要資金、技術,也需要原材料,尤其是鐵軌,經過盛宣懷的整頓,現在漢陽鋼鐵廠已能製造出合格的鐵軌,只是價格太高,又無關稅保護,無法與外國鐵軌競爭,如果川漢鐵路全部使用漢造鐵軌的話,那就將爲漢陽鋼鐵廠創造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正是趙北支持四川自建鐵路的原因之一。

漢冶萍公司的鋼材需要市場,四川鐵路需要築路材料,這中間就只差一個客了。

當然,這個客不能是洋人的買辦。

第70章 獨木難支(上)第1052章 獵鷹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1031章 夜雨(上)第728章 激戰第592章 鯊魚第564章 一筆交易第243章 美國大腿(上)第371章 收網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250章 平衡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703章 立國第7章 船工第1章 穿越時空的小職員第1097章 海航突擊第610章 事變(下)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979章 火箭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953章 鋼鐵的較量(上)第721章 普蘭店第707章 遭遇戰第372章 天上掉餡餅第2章 選鋒軍令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初步整編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300章 橘子洲(下)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791章 “拖”字訣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658章 進攻(上)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1062章 提前佈局第398章 行動迅速(下)第720章 調整第844章 帝國獠牙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1180章 共識(下)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861章 叛亂與起義第34章 初步整編第40章 共和饅頭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608章 戰爭準備(下)第793章 巴達維亞(上)第814章 保護人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464章 四兩搏千斤(下)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1170章 特使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159章 銅牆鐵壁第152章 銅梁(上)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311章 捨我其誰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204章 旗營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1121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上)第867章 善後會議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45章 要塞與炮艦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973章 大戰略第286章 密謀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1261章 來自“狼穴”的召喚第1229章 戰爭升級(上)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233章 棋子的歸宿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821章 和平倡議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307章 武勝關(下)第380章 彷徨(下)第1144章 雷雨(下)第35章 借題發揮
第70章 獨木難支(上)第1052章 獵鷹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1031章 夜雨(上)第728章 激戰第592章 鯊魚第564章 一筆交易第243章 美國大腿(上)第371章 收網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250章 平衡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703章 立國第7章 船工第1章 穿越時空的小職員第1097章 海航突擊第610章 事變(下)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979章 火箭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953章 鋼鐵的較量(上)第721章 普蘭店第707章 遭遇戰第372章 天上掉餡餅第2章 選鋒軍令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初步整編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300章 橘子洲(下)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791章 “拖”字訣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658章 進攻(上)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1062章 提前佈局第398章 行動迅速(下)第720章 調整第844章 帝國獠牙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1180章 共識(下)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861章 叛亂與起義第34章 初步整編第40章 共和饅頭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608章 戰爭準備(下)第793章 巴達維亞(上)第814章 保護人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464章 四兩搏千斤(下)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1170章 特使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159章 銅牆鐵壁第152章 銅梁(上)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311章 捨我其誰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204章 旗營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1121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上)第867章 善後會議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45章 要塞與炮艦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973章 大戰略第286章 密謀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1261章 來自“狼穴”的召喚第1229章 戰爭升級(上)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233章 棋子的歸宿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821章 和平倡議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307章 武勝關(下)第380章 彷徨(下)第1144章 雷雨(下)第35章 借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