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號角

看着清幽色的冰面,仁多零丁想到,如果不是這個季節發起進攻,那會是什麼局面?那怕再遲上一兩個月進攻,宋朝滑板不起作用,防滑鞋也不起作用了,那個冰牆也築不起來了。

或者聽從自己的計劃,主攻環州,又會什麼局面。

也許王巨很被動吧,但世上那有那麼多假設呢。

軍營中不時傳出歡呼聲,這就是人心所向,聽到撤退,整個大營將士都開心的蹦跳着。這一戰打得太憋悶!

仁多零丁想到。

實際將士這種心理很危險,只是仁多零丁未想到。

畢竟從牌面上看,雖然西夏大軍一分爲二地撤退,但兩部兵力仍然很多,如果將罔藏逋一萬餘兵馬包括進去,仁多零丁帳下達到了七萬多兵馬,就不算罔藏逋的兵馬,也有六萬五千餘兵馬。

樑乙埋帳下的兵馬更多,包括白豹城與安疆堡以及樑永能的手下,樑乙埋帳下兵力達到了驚人的十二萬餘人。而且這兩部現在在逐步靠攏,各部各軍相互離得不遠,又多有騎兵,並且在野外。

實際這個兵力想一想,也很悽慘,半個多月前,他們前來時,僅是樑乙埋帳下的兵力就遠不止十二萬餘人了。

慘敗哪,一場前所未有的慘敗!

騎兵速度是快,但那要看什麼情況,象這樣龐大規模的行軍,還是快不起來。車馬、糧草、帳蓬、輜重,那一樣都少不了,幾萬大軍緩慢地向西谷砦移動着。

有軍盲不懂。說宋軍勝只是小勝。並且只在自己境內勝。出去就只能失敗。

這種說法只能說對了一半,原因就是這個速度,與騎兵關係不大。在自己境內,就象慶州官兵一樣,各個堡砦都有糧草,輕裝前進。然而敵人呢,必須攜帶着糧草輜重前進。不要說對地形的熟悉,與百姓的支持。僅是這一條,便會產生差距了。

因此這邊行軍緩慢,那邊速度卻很快。

西夏人撤退,氣球上旗幟又揮舞起來。當然現在西夏人也知道這是一種新的通信方式,只是他們看不懂。

隨着種誼帶着他的手下,從五交鎮發兵,衝向環州城,但他們的目標是在環州城的後方!種古也集結了一些兵力,正在等候種誼的兵馬。

兄弟倆馬上要碰面了。

李克忠帶着他的手下,向五交鎮進發。不過他這一部只是以防萬一的。馬上還要分兵,分兵淮安鎮。但戰鬥與他們無關。

燕達也開始集結兵馬。準備向東谷砦出發,在哪裡與姚麟、秦渤的手下兵馬會合。

“後方就交給你們了。”王巨衝韓絳與章楶說道。

不過主要是說給章楶聽的。

會戰就要爆發了,但如何善後,同樣重要。善後就交給章楶去處理了。

儘管夜色已深,兩邊還是站滿了出來送行的百姓,瓊娘也站在人羣中,她是一個識大體的人,這時並不是兒女情長之時,只是擔心地看着丈夫。王巨在人羣中也看到了她,衝她揮了揮手,帶着大軍衝出慶州城。這支軍隊不僅有王君萬這一旅兵力,還有顧永平與楊培的兩小旅兵馬,以及從狄詠哪裡架空的兩支騎兵營。

狄詠也在人羣中,此刻他心中五味雜陳。

章楶走過來,輕聲說道:“狄將軍,也不能怪子安,這一戰從去年年底子安就在佈局,中間不斷地矯正,爲的就是這一刻。中間還能准許出現差錯,那時能來得及矯正。但臨近這一刻,再也無法矯正了。十幾萬大軍的勝負生死,豈容兒戲?”

雖然章楶也是主要策劃者,不過他不是主帥,因此壓力要小一點,看得也清楚一點。

狄高二人主要初上戰場,並且與王君萬他們不同,他們還是初來西北的,來的時間不長,又呆在後方的。因此同樣沾染了禁兵的懶散之氣。這纔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過有的磨一磨就好了,但有的磨都磨不好。

畢竟他與狄詠一樣,都是蔭補出身,不同之處便是他蔭補的是文官,後來又科舉高中,於是鯉魚躍龍門,成爲正統的士大夫。狄詠蔭補的卻只是武將,武將在宋朝不值錢。

因此章楶看着狄詠失落的眼神,略有些憐憫,又說道:“想要讓人尊重尊敬你,是做出來的,不是自己說出來的。實際馬上這一戰後方事務繁重,你還有機會……”

當然,如果狄詠再高高在上,那就沒辦法了。

“老夫心中忐忑不安哪,”韓絳在邊上說道。

做爲可能的一場偉大戰役,宋夏之間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不及赤壁之戰,也不及官渡之戰,只能與淝水之戰相彷彿。

僵持時情況也不相同,王巨一直讓宋軍採取運動戰術,不停地殲滅着各股夏軍,打擊夏軍的士氣,也就是跑吧,跑着跑着勝利就來到了,但這個跑可是大有學問的。

但決定勝負時都差不多,當張遼將火把扔向烏巢糧倉時,當黃蓋點燃草船時,當朱序大喊秦軍敗矣時,戰鬥開始!戰鬥結束!

這場戰役勝負就在天明那短短半個時辰內,即可宣佈結果了。

“韓公,放心吧,如果敵寇先行撤退荔原堡的夏軍,這一戰還有點難打。但敵人先行撤退了東谷砦的夏軍,這一戰勝負已分。”章楶安慰道。

“如果敵人真先撤退了荔原堡的兵力怎麼辦?”

“這也不可能,如果論進攻與撤退的安排,撤退比進攻更重要,因爲一撤退,要麼是大敗時撤退,要麼是局面不好軍心渙散時撤退,這時候最容易遭到敵人襲擊。所以殿後的必須是一支強軍。儘管荔原堡主將似乎被樑乙埋斬殺,不過他那一部將士戰鬥力比東谷砦更高。並且現在的主將是樑永能,讓樑乙埋更放心的人。正好又在荔原堡。他們不殿後。誰來殿後?”

老韓不懂啊。所以章楶得解釋一下原因。

“他們既然擔心會被襲擊,爲何三軍不迅速地靠攏於一處?”

“韓公,主要是王子安忽然現身馬嶺川,這會讓敵人產生一個錯覺,王子安打算對付仁多零丁的兵馬。並且他那一部多是從河西調來的兵士,對這裡地形不熟,甚至因爲董氈出兵河西抄掠,又能讓我軍做文章。相對而言。他那一部兵力也少一點,因此仁多零丁與樑乙埋最擔心的還是他們那一部,也多以爲子安率領着這支軍隊在哪裡潛伏起來。”

“這倒有可能,”韓絳道,前幾次宋軍神出鬼沒,西夏難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事實我們原先就是打算吃掉他這一部兵馬的,不過後來子安看到李克忠表現不佳,如果想吃掉他這一部兵馬,李克忠這一部必須得起關健作用。”

“爲何?”

“放在這場戰役裡,如果先吃掉仁多零丁的兵馬。那麼仁多零丁從淮安鎮撤退時,種誼與李克忠就要強行將他的兵馬切斷。燕達負責阻止樑乙埋大軍前來救援。子安再率部趕到,這樣才能吃掉仁多零丁這一部。然後三軍會合,襲捲西谷砦與永和寨的敵軍。然後再返回頭,三軍衝擊樑永埋部。那麼這一戰,燕達必須要狙擊住樑乙埋部,不能讓他們會合。李克忠與種誼必須要切斷仁多零丁的軍隊,磨掉他們士氣,王子安與王君萬率軍前來,纔可一鼓作氣,擊敗仁多零丁。然而提防敵人事先得知,王子安還不能提前趕到戰場,甚至都不能趕到業樂鎮。以免敵人斥候發現,特別仁多零丁也算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大將。這樣,種誼與李克忠必須血戰很長時間,才能堅持到子安率軍前來。所以,聽許多人說李克忠武藝出衆,子安做了一個調動,用李克忠替換了顧永平。”

可是李克忠不行哪,再加上樑乙埋又調來一萬兵馬去了五交鎮,敵人右翼力量增加,因此最終王巨與章楶放棄了這樣的想法。

不過本來他們就有兩手打算的,包括業樂鎮之戰未打響時,王巨便讓楊培傳話章楶,由章楶思考他的軍隊戰後是停在業樂鎮,還是撤回來。但那時王巨心中依然偏向先對付仁多零丁,只是隨後看到李克忠表現後,兩人最終選擇了現在的作戰方案,並且做了很大幅度的修改。

業樂鎮哪,前線那一支軍隊不重要?

但因爲李克忠,生生廢掉一支軍隊,能不做大幅度修改麼?

隨着永興軍的後軍到來,那時整個計劃基本成型,不能再做大改動了。

“敵人不知道我們的內幕,在他們眼中,荔原堡附近的威脅,主要還是來自華池鎮劉將軍的一萬餘兵馬。至於大順城的大軍,他們前來,必會被樑乙埋發現,因此構不成威脅。所以有荔原堡的夏軍殿後足矣了。”

“這纔是用兵哪。”韓絳感慨地說。

但這個真不大好說,如果換王韶來,根本用不着這麼複雜。

只能說各自用兵方式不同罷了。

有的人簡潔,有的人複雜,也難以說這兩者高下。

會戰正式打響。

兩更時,仁多零丁從淮安鎮撤退,兩更半時,王巨率領三軍離開慶州城,向荔原堡前出發。

三更時,楊文廣與曲珍帶着近四千兵馬,從鳳川砦出發。

五更時分,荔原堡城外的夏軍全部起來,同樣準備撥營起寨,但比他們稍稍早一點時,大順城三軍也開始集結。

五更半時,楊曲二人率部來到華池鎮,劉昌祚打開城門,讓他們進去先行休息一會。同時華池鎮的宋軍也在集結。

天就亮了。

樑乙埋坐在大帳裡默默地吃早飯。

這時候他還沒有想到,馬上一場超級大會戰即將爆發,他只是擔心,這回去怎麼交待啊。

唯一的戰果便是疆砟堡又奪回來了,但奪一個疆砟堡至於要付出這麼大代價嗎?

但比他更擔心的是宋吉,這一戰註定是慘敗而歸,樑乙埋也註定要找一大堆替死鬼,自己是首當其衝啊。然而他想逃都逃不掉,妻子兒女一起在興慶府呢。

太陽徐徐升起來,樑乙埋低聲說道:“撤吧。”

三軍齊齊向安疆堡、白豹城撤退。這個速度比較慢,道路太狹窄了。

“吹號,”李三狗命令道。

嘹亮的號角在柔遠寨上空立即飄蕩起來。

“該死!”樑乙埋憤怒地踹了一腳。

“大將軍,勿要動怒,我國已拿下疆砟堡,這些野利部族人就生活在這一帶,下回再來報仇。”一名親衛勸說。

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宋軍不反擊,李三狗立下如此大的戰功,難道王巨不安置野利族人麼?

然而李三狗這樣做,確實太囂張了。

其實哪裡是,李三狗這是用號角與氣球上的旗幟,在向遠處的宋軍通知呢。

樑乙埋忍着怒氣說:“派人通知永能,讓他也撤軍吧。”

傳令兵迅速騎馬前去荔原堡下傳達此令。

其實論年青,此戰中各個主將不是王巨最年青,乃是二樑,樑乙埋比王巨還小了一歲。樑永能乃是梁氏哥哥的兒子,但比王巨還小了兩三歲。

敢情二樑纔想做霍去病呢。

不過樑永能也能算是半壇醋,能撞一撞,他在荔原堡看得反而更清楚,知道這一戰有難打了。特別是夜音發生後,樑永能已經斷定除非奇蹟出現,這個奇蹟就是遼軍真的陳兵於宋境,而且對宋朝形成壓迫,導致宋遼開戰,否則撤軍是謂必然。

只是這一撤,姑姑的日子恐怕難過了。

與王巨想的不同,梁氏與沒藏氏執政壓力的最大不同之處,便是來自西夏內部,她是一個漢人,這就是原罪。因此梁氏要洗白,不能給西夏人留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印象,因此廢除了丈夫的漢化措施,恢復蕃禮,接着發起了數次對宋的戰爭。

雖然梁氏窮兵黜武,讓嵬名浪遇等党項貴族反對,不過卻贏得更多黨項貴族的支持。這纔是梁氏發瘋的原因。

然而這個前提是必須大勝,最少不能失敗。

可現在幾乎動用了整個西夏的財富,以及近三分之一的丁壯,發起了這場戰爭,最終以這個結果撤退回去。讓梁氏如何向西夏人交待?

反正樑永能想不明白了,他嘆了一口氣說道:“下令,撤退。”

三軍撥營起程,荔原堡就在華池水畔,位於華池水北,上面還有一座石橋,溝通兩岸往來。現在冰雪還未融化,這個橋要不要無所謂了。

一批批夏軍從橋上,從冰上,向對岸撤去。

樑永能則擔心地看着華池鎮方向,荔原堡的兵力不怕了,攻了這麼多天,堡中宋軍傷亡同樣嚴重,擔心的就是華池鎮的宋軍。不過似乎哪裡的宋軍兵力也不算多吧。但小心爲妙,因此樑永能又下達命令:“三軍集結整齊。”

這樣一窩蜂的撤退,很危險的。

就在這時,不遠處山峁上吹響了號角聲,呼到號角聲後,一個個宋軍踩着滑板,下了華池水,向荔原堡迅速滑過來。

第644章 長城(上)第71章 天塌了第20章 講道理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619章 拉尼娜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572章 提醒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289章 水中壩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233章 此堡不能拿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4章 伏擊(下)第591章 良臣第212章 行歌第762章 咬死第340章 悟空第610章 小道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618章 大錢第7章 路窄第312章 屠刀(下)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799章 不敢碰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586章 值得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195章 **(上)第577章 啪啪啪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96章 放榜(上)第659章 海戰(下)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230章 都想第382章 掏心窩第339章 國賊第524章 夜聲第146章 相約第534章 小孩子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591章 良臣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603章 幾振(上)第445章 二王(中)第598章 白衣(上)第805章 授業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802章 有了第741章 裂車(下)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37章 魅影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62章 六拜(下)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672章 南帝第93章 第一躍(三)第373章 增兵第740章 裂車(中)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2章 黑蜂盜第689章 待發第463章 喜相逢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126章 捉婿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843章 朔正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12章 殿下(上)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251章 地獄(上)第172章 贈馬第209章 真相第432章 宋燦第690章 正統第397章 名額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355章 驕傲(下)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303章 改良第115章 四告(上)第163章 蕃騎(上)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173章 攏心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384章 《感事》詩第507章 逆轉(上)第558章 替死鬼(上)
第644章 長城(上)第71章 天塌了第20章 講道理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619章 拉尼娜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572章 提醒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289章 水中壩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233章 此堡不能拿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4章 伏擊(下)第591章 良臣第212章 行歌第762章 咬死第340章 悟空第610章 小道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618章 大錢第7章 路窄第312章 屠刀(下)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799章 不敢碰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586章 值得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195章 **(上)第577章 啪啪啪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96章 放榜(上)第659章 海戰(下)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230章 都想第382章 掏心窩第339章 國賊第524章 夜聲第146章 相約第534章 小孩子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591章 良臣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603章 幾振(上)第445章 二王(中)第598章 白衣(上)第805章 授業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802章 有了第741章 裂車(下)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37章 魅影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62章 六拜(下)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672章 南帝第93章 第一躍(三)第373章 增兵第740章 裂車(中)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2章 黑蜂盜第689章 待發第463章 喜相逢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126章 捉婿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843章 朔正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12章 殿下(上)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251章 地獄(上)第172章 贈馬第209章 真相第432章 宋燦第690章 正統第397章 名額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355章 驕傲(下)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303章 改良第115章 四告(上)第163章 蕃騎(上)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173章 攏心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384章 《感事》詩第507章 逆轉(上)第558章 替死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