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啪啪啪

文彥博掐着佛珠,徐徐說道:“仲通,西夏國書言語哀切,並且提出以侵佔的屈野河之西與土門交換王巨侵佔的橫山地區以及綏德軍……”

“文公,萬萬不可。”郭逵說道。

土門換綏州早就被否決過的,現在大勝之下,還要換,難道宋朝傻了嗎?

至於沒藏訛龐侵佔的屈野河之西的那片土地,宋朝也撈了不少回來,種諤雖經營羅兀城失敗,但當時爲了佈置鏈式防禦戰線,將綏州與麟州自河西打通,陸續地在麟州南側修建了荒堆等堡砦。雖然後來放棄了羅兀城,不過這些堡砦仍被宋朝佔着。

實際這樣一算,等於將沒藏訛龐侵耕的地區大半收了回來。

餘下的那點土地哪裡及橫山重要。

要知道爲了得到一段橫山,扭轉宋朝不利的局勢,當年范仲淹等人幾乎絞盡腦汁,都沒有成功過。

“可是不換,西夏必不甘心之,以後邊事不休哪。因此當年曹利用與遼國太后議盟,最後給歲幣三十萬,寇準說須三十萬,否則遼國必不甘心之,和盟也就無法牢固。”

郭逵不敢說話。

他一生幸也不幸。

雖立了一些戰功,但立功的大將不要太多,只有他因此得韓琦賞識,被遷爲籤書樞密院,等於是西府副相。

可這點戰功算什麼,若與這一戰的王君萬相比,自己能得到籤書樞密院之職,那麼王君萬豈不要遷爲西府首相?

所以大家不服。但韓琦繼續護駕。將他調到渭州。不過他還兼着一個職位,那就是陝西宣撫使,也就是韓絳擔任的這個職位。

韓琦下去了,他也迅速跟着下去,然後改判鄆州,就是後來調到陝西去,也只是改鎮鄜州。領鄜州的是什麼官員,楊文廣是也。一個隨隨便便的二流武將就有資格擔任的官職。

不過因爲綏州之事,這才遷爲延州知州。

隨着到了今年,以宣徽南院使身份調回西府,這個職位是職官也是差官,在知延州時只是一個職官,拿薪酬的,但調回西府,它就是一個差官,僅次於樞密副使的高官。

這一切因爲誰?眼下的文彥博是也!

文彥博又說道:“進一步,兩國征戰不休。退一步,兩國和平友好。若同宋遼。”

“不過文公,這樣換真的不划算哪。”

“是啊,某也想過,因此打算逼迫夏使同意某的換法。”

“什麼換法?”

“讓西夏挪出土門地區,然後讓王巨自金湯城到定邊城、寧羌砦一線以西橫山讓給西夏,用之置換土門。因爲我朝與西夏共管這段橫山,西夏既不能威脅到慶州,我朝也不能威脅到西夏,並且土門歸還我朝,延州安矣。兩國纔可能長久和平。”

郭逵想噴血,這樣換,還用得着副迫啊?恐怕夏使求之不得吧。

這時他略略有些後悔,朝廷詔令下了,他也十分開心的,於是與趙卨交接,趕向京城。

不過他也聽說了延州的一些情況,說是趙卨與韓絳撕逼,打着土門西夏駐紮着重兵,又有許多能征善戰的將士調給了王巨,延州兵力不足,因此停止用兵土門。

這不是瞎扯嗎?

就是調了一部分兵馬給王巨使用,難道攻打土門的兵力都不夠了嗎?不過郭逵已經清楚了,這不是土門,而是西府劍指韓絳,誰讓他是王安石變法的哼哈二將?

隨後朝廷派張茂則做爲中使下去盤查,郭逵與韓絳共事了很長一段時間,那時他就知道韓絳完蛋了。因爲韓絳不懂,在延州犯下許多錯誤,不查便罷,一查就會成爲攻擊韓絳的最好把柄。

至於慶州之戰,你韓絳就是跑到慶州,誰又能承認你參與謀劃指揮了?

因此看着文彥博逼視的眼神,郭逵只好默然。

“仲通,難道你認爲某說得不對嗎?”

“文公所言極是,”郭逵不得已說道。不要小看了文彥博,馬上韓絳就要貶官了,自己的靠山是韓琦,不真正是文彥博,他想整倒自己,太容易。

要的就是這句話,郭逵算是懂軍事的人,並且久在西北,最有話語權,因此文彥博開始帶着大家上書。

趙頊看到詔書,召重臣們去垂拱殿議事。

這有點讓大家感到不解,垂拱殿也是宋朝皇帝處理政務,召見大臣的所在,不過自從趙頊即位後,多改在了延和殿。

大家一一到來。

趙頊看着郭逵問:“文公上書,說讓出一段我軍佔領的橫山,與西夏換取土門,乃是你的意見?”

郭逵暈了,這怎麼可能是我的意見?

土門重不重要,當然也重要,不過延州北面一系列堡砦築建後,雖重要但不是那麼重要了,至少遠不如王巨侵佔的這段橫山重要。

可能文彥博這條提議很迷惑人,讓出一半,但保留着一半,那麼環慶二路不易被入侵,再加上一個土門,延州也不易入侵。並且王巨所築的一些大型堡砦全部在後面,前面還有一些堡砦,但以中小堡砦爲主,所以經濟上的損失也可以忍受。

然而那是這樣?

一開始郭逵在延州有些納悶兒,王巨“清洗”橫山桀驁不馴的各部族,這個能理解,不清洗,以後就會有巨大的隱患。而且這個時機也很好,宋軍大捷,各村寨丁壯空虛之時,清洗的代價不高。

但王巨侵佔的橫山,郭逵就不大明白了,王巨只侵佔北洛水到延慶水這一段橫山地區,以後想要進攻鹽州,首先要過橐駝口這些關卡,最少會讓鹽州贏得防禦的時間。想要往南與鎮戎軍配合吧,可有青崗峽等要塞。最少將蝦蟆寨拿下吧。是拿下了。然後隨後就象一個玩具一樣又扔回給了西夏。

直到他進入西府。才明白王巨用意,國庫又沒有財力支持繼續打下去。

到了和平之時。

這樣的侵佔,拿捏得當,不會將西夏逼急了,好處又得到了。

但事實呢,佔了這段橫山,以後就可以對西夏反攻,畢竟西夏常駐兵力並不多。況且這一戰過後,西夏兵力更加缺乏。那麼這些關卡起的作用,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大。

就象現在若依文彥博之意,宋朝就是拿回土門,只要西夏佔據着橫山,依然可以對延州邊境產生威脅。

相反的,慶州那邊讓出一半橫山,甚至連築好的堡砦也讓了,那麼就無法利用橫山反攻西夏。

這能換嗎?

他嚇得不敢作聲。

趙頊臉色陰鬱,說:“當年嵬名山歸降我朝。西夏人殺死楊定報復,後來又詐勸我朝。用土門一帶交換綏州。朝堂上大臣們也紛紛同意,朕不得已下了詔書,正是卿之堅持,隱瞞詔書,所以才未焚燒綏州城,也使朕未鬧出臭名史冊的笑話。因此朕下詔嘉獎卿,淵謀秘略,悉中事機。有臣如此,朕無顧西之憂矣。”

當年堅持放棄綏州的是誰?文彥博是也!

你的榮華富貴,不是文彥博給的,而是朕給的!

但郭逵心中清楚,無論他替趙頊說話,或是替文彥博說話,這個西府是呆不長了。

郭逵只好說道:“陛下,土門重要,橫山也重要。”

和稀泥吧,和稀泥,西府同樣也休想呆得長。

然而有的大臣已經隱約感到今天會有大事發生,否則趙頊不會將話說得如此清楚。

“傳詔,讓三個夏使進宮。”趙頊說。

嵬名科榮進京已經好幾天了,當然也不指望王巨會給他配置一個引伴使的啥,那麼他們去京城,路上就會很尷尬的,因此只好跟在小黃公公身後,將小黃公公當成了引伴使,這才進了京城,遞了國書。

這事兒拖了好幾天,趙頊接見也不奇怪,並且以前就是在垂拱殿接見夏使的。

然而文彥博卻擰起了眉頭。

嵬名科榮三人被帶到垂拱殿。

三人伏下,山呼萬歲。

打敗了,是西夏主動求和的,並且在求和之外,還想撈一點便宜,只好放低姿態。

趙頊說道:“你們西夏這次爲何入侵環慶二州?”

“是宵小挑唆,太后已經將這些人處死,還望天子陛下恕罪。”

“當真如此?”

“是如此,”嵬名科榮硬着頭皮說道。

“朕想說的是你們拓跋李家原來位於何處?”趙頊開始一連串的責問。

“定難四州,何定難四州,夏州、銀州、宥州、綏州,但是你們西夏現在侵佔了多少宋朝的疆域?”

“當年你們西夏李繼遷借宋遼開戰之機,興兵作亂。真宗五路大軍討伐失敗,由是讓你們佔據靈州鹽州。我朝無能,只能坐由你們西夏壯大。”

“隨後李德明即位,爲圖謀河西,又向我朝稱臣,以換取我朝不得支持六穀部。由是又讓你們西夏得到河西。我朝決策失誤,依然只能坐視你們壯大。”

“李元昊即位稱君立國,我朝屢戰屢敗,所以只好拿出二十五萬買安。”

“沒藏訛龐侵耕屈野河,我朝大軍又於忽裡堆慘敗,因此默視你西夏佔據屈野河之西大片土地。”

“先帝之時,我朝災害連連,然而你們西夏卻藉機誘降禹藏花麻,然後聯手入侵秦西,將萬戶我朝的熟蕃或擄或屠,千里渭源,瞬間成爲一片死寂之地。但先帝仍以和爲貴,卻不料你們西夏狼子野心,再度入侵大順城。慘敗而歸後,仍死性不改,屢屢越過邊境,多次抄掠陝西緣邊地區。”

“朕只想問你們一個問題,如果你們這次擊敗我軍,奪下環慶二州,會不會將二州交還給我朝?”

還,那纔怪了。

那麼宋朝爲什麼還要歸還這段橫山與綏州?

反正買安都買不好,那隻好比拳頭大了。

“想和可以,但想想清楚,提出什麼樣的條件,朕才同意議和,你們下去吧。”

嵬名科榮被趙頊連番說得冷汗涔涔,只好在太監的帶領下,離開垂拱殿,但他出了垂拱殿,感到茫然,爲什麼宋朝士大夫沒有勸說這個小皇帝?

勸說也沒有用,況且還有黃驊的那段記錄。

只是當時黃驊坐在邊上,又是在州衙裡接見的,在他的案側上還有一大堆厚厚的文書,嵬名科榮還以爲他在協助王巨處理公務呢。

三個使者下去。

趙頊臉色陰冷,看着他這個臉色,文彥博等人也不敢說話。

實際小黃公公將王巨的記錄帶回來,趙頊看到後還有點不大相信。橫山有多重要,居然會有人建議丟棄?

因此他有意地將嵬名科榮冷落了幾天,就是在看朝堂大臣的動向。

同意議和的大臣佔據了九成,包括王安石,他考慮的是財政。

不過多數大臣雖然同意議和,但不同意嵬名科榮的交換,那怕每年繼續給其二十五萬,但不能將橫山這一段丟掉。它太重要了。

至於少數激進的,則直接提議,不用議和的,反正也休想指望西夏遵守信諾。至於宋朝缺少的皮毛制口,慢慢有木棉代替了。戰馬,這次也繳獲很多,雖然還缺,但不象以前那般緊缺。

那麼失去了交易,再加上前線在搶青鹽,又沒有宋朝二十五萬給他們帶來的轉機,又有這次慘敗,西夏不用打,就會因爲危機加重,走向滅亡。

趙頊一直不表態,但自昨天起,趙頊忽然收到一大堆奏摺,雖然不象王巨說的那般嚴重,也讓趙頊感到很失望。

橫山哪,讓幾代人君望眼欲穿的橫山,好不容易得到一段,居然還能主動送還給西夏,究竟是那一國打勝了的?

他冷冷說道:“這裡有一段對話的記錄,頗有意思,諸位,請看一看。”

說着,讓太監將黃驊那段對話記錄遞給這些大佬們傳閱,不但有對話記錄,還有各人的神情記錄,並且有人證,作爲中使的小黃公公也在其中!

真相揭開。

這次宋朝能同意議和,就等於救了梁氏的命。甚至財力允許,都有足夠的把握,趁勝將西夏滅國,至少王巨用滅國二字恫嚇時,三個使者臉色很是地難看,這也證明了王巨說滅國是上策,非是虛言。

然而到了朝堂上,居然則變成另一個樣子。

大家在看,然後啪啪啪啪……

打臉了,文彥博等上書的大臣臉一起被打得啪啪作響。

第592章 修房子第615章 威名(上)第853章 囚籠(上)第356章 世襲第650章 海盜(下)第356章 世襲第272章 來了第284章 應戰(下)第391章 鬥將第13章 殿下(下)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769章 反轉(下)第441章 火拼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657章 海戰(上)第582章 攔道第587章 燕歸來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30章 以直報怨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453章 三十萬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530章 跑吧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849章 冷處理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51章 聖斷第287章 實話第21章 朱鈔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314章 錦袍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256章 上火把第69章 泄密者第259章 屹立(中)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366章 誣奏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167章 鐵門第521章 蔣幹第663章 老朋友第167章 鐵門第636章 仙境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739章 裂車(上)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174章 有條魚第469章 旅(下)第376章 共濟會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74章 成親第435章 嚇一跳第189章 不能言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729章 考驗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261章 家第676章 藉口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76章 藉口第607章 冒泡(下)第466章 笑話第208章 權威第161章 立威(上)第444章 二王(上)第165章 推官(上)第837章 三明第108章 姐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860章 堯舜(上)第174章 有條魚第399章 二王(上)第661章 自曝第156章 文臣(下)第262章 斬龍(上)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689章 待發第377章 平戎策第195章 **(上)第195章 **(上)第755章 你不懂第399章 二王(上)第111章 挑戰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97章 放榜(下)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164章 蕃騎(下)
第592章 修房子第615章 威名(上)第853章 囚籠(上)第356章 世襲第650章 海盜(下)第356章 世襲第272章 來了第284章 應戰(下)第391章 鬥將第13章 殿下(下)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769章 反轉(下)第441章 火拼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657章 海戰(上)第582章 攔道第587章 燕歸來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30章 以直報怨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453章 三十萬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530章 跑吧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849章 冷處理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51章 聖斷第287章 實話第21章 朱鈔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314章 錦袍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256章 上火把第69章 泄密者第259章 屹立(中)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366章 誣奏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167章 鐵門第521章 蔣幹第663章 老朋友第167章 鐵門第636章 仙境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739章 裂車(上)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174章 有條魚第469章 旅(下)第376章 共濟會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74章 成親第435章 嚇一跳第189章 不能言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729章 考驗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261章 家第676章 藉口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76章 藉口第607章 冒泡(下)第466章 笑話第208章 權威第161章 立威(上)第444章 二王(上)第165章 推官(上)第837章 三明第108章 姐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860章 堯舜(上)第174章 有條魚第399章 二王(上)第661章 自曝第156章 文臣(下)第262章 斬龍(上)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689章 待發第377章 平戎策第195章 **(上)第195章 **(上)第755章 你不懂第399章 二王(上)第111章 挑戰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97章 放榜(下)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164章 蕃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