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掏心窩

感謝賣棒棒糖的蜀黍的盟主打賞。這個月不想爭的,又是春節。不過大家熱情,那麼這個月繼續爭一爭,保底九十更。

另外爲了感謝賣棒棒糖的蜀黍,這四天會盡量更二十章。

爲了報答大家支持厚愛,努力吧,老午!

“那朕怎麼辦?”趙頊困惑道。

“陛下切記兩條,最好順勢而爲,比如那次裁兵。國家財政仍沒有緩過來吧?”

“你說呢?”趙頊快皺成了苦瓜臉。

“徐徐徐,”王巨說道,別頂着這個大包袱,適度地鬆一鬆,否則沒有伐夏與永樂城慘敗,你還是死得快!又說道:“陛下,那麼陛下就將所有官員召過來,國家之弊,冗兵冗官冗政。”

“不是冗兵冗官冗費嗎?”

“這個說法不準確,實際冗兵冗官就是冗費,冗政就是官員職責不清,辦事互相推諉,就象包拯上書,慶曆戰爭時,一斗粟運到前線,有四百文錢之費,有一千文錢之費。爲何相差如此之大,不一定是全部被胥吏貪墨,有的就是官員辦事不力,互相拖拉,導致的浪費。冗政的結果必然產生大量浮費浪費,加重了冗費。所以我朝花銷自古未有。”

“是啊,一年一億多花銷,放在那一朝上,早就壓垮了,但我大宋還能屹立,真真古怪。”趙頊搖頭道。

“陛下可以用此責問,但得有針對性,比如陛下想裁減恩蔭,那麼就用官員數量與開支壓迫大臣表態,順勢而爲,一詔天下執行。再者就是利益交換。比如陛下對韓公那就做得很好。”

實際趙頊心中可能覺得憋,但平靜地讓韓琦下去了,沒有使朝堂產生騷動。這便是利益交換的花蕊。

這纔是政治。

象早年范仲淹那種理想化玩政治,能玩得通嗎?

那麼都沒有厚黑學產生了。

“卿爲何不用聖人之言論理?”

“這個嘛。臣少年時與恩師說過一件事,以經載道,最終尋的是道,而非是經。臣引不引聖人之言重要嗎?西方也沒有聖人之言,百姓更不及我朝百姓之勤勞智慧,但也存在一些偉大的國家。”

“卿不是說西方……”

“是不及我朝偉大,許多城市骯髒不堪,但陛下你可想過。他們的地理位置都是四戰之地,戰亂不休,就象蔥嶺以西河中地區一樣。在那種情況下,國家如何平穩地發展。這樣,臣寫一封信,讓葛少華託海客帶一些大食與大秦那邊的學者,以及諸書籍,讓他們來我朝如何,然後讓這些學者將他們的書籍翻譯如何?”

“這個可以。”

四方來朝嗎,每一個君王都高興的。

當然。在趙頊心中似乎只是一件小事。

王巨繼續說道:“臣要說的也是一種道,治國之道,只要將這個道說出來。用不用聖人之言,當真重要嗎?”

但王巨也誤會了,趙頊所說的不僅是聖人之言,也有故事。故事,就是一個著名人物做下的事,以後成了參照慣例,這叫故事。

比如前幾個月,羣臣表上尊號奉元憲道文武仁孝皇帝,趙頊詔不許。

都是什麼玩意。朕日子這麼難過,還弄什麼文武仁孝。但大臣們不樂意啊。於是一表二表三表,司馬光便說:“尊號之禮。非先王令典,以前沒有。而是起於唐武后中宗之世,才成爲故事。先帝不受尊號,天下稱頌。末年,有言者說國家與契丹往來書信,彼有尊號而我沒有,以爲深恥,於是羣臣請先帝上尊號。但昔日漢文帝時,匈奴自稱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漢文帝卻不加尊號也。願陛下追用先帝之意,不受此號。”

趙頊大悅。

這也是一種聖人言,賢帝漢文帝的故事。

不過王巨說了那麼多“故事”,雖誤會了,趙頊也不提示了,又問:“卿何五分心?”

“陛下不能用臣相比較,臣的壓力小。一是與臣沾連的宗族親友,都是沒有勢力的人,即便有錢,也只是邊區的小商人,牽連不大。況且臣也有一些方法,讓他們付出時,也會得到回報,易滿足,有回報,因此他們支持配合臣,他們不會成爲臣的累贅,國家的累贅,相反的,反而有助於臣有助於國家。”

“這也是你的教導之功。”

“還行吧,誰讓兩位先帝與陛下對臣如此,臣豈能不回報之?”王巨也不謙虛,說道。

“呵呵。”

“再說臣的妻子,她比較單純,因此臣的家庭也不復雜。然後說臣本人,臣有時候脾氣也不好的,私心同樣有之。例如範文正,臣就學不來。”

“你學的是呂夷簡嘛。”趙頊開着玩笑說道。

“想學啊,不過他的動操有術,臣同樣恐怕學不來了。不過臣雖有私心,然而陛下對臣太器重了。所以公心壓住了私心,所以臣不是君子,然而卻在兢兢業業地替陛下,替宋朝辦一些實事。”

“這就很難得。”

“至少臣比司馬光強吧。”

“你啊,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記仇了。”趙頊又啞然失笑道。

王巨心想,俺可不記仇,關健司馬光會記仇,這纔是問題。

但今天王巨是掏了七分心窩,不然不會說出這麼多利害關係。當然,想讓他掏十分心窩,那是不可能的。

就是沒有太監在記錄,他也不能講,所謂的政治,不過是一場妥讓利益交易的遊戲,只不過聰明人會在這場遊戲中,玩着玩着,使遊戲的走向利於自己的一方。如劉邦對付項羽,拉攏韓信。項羽下去了,立即打壓韓信。如武則天,爲了做女皇。利用山東豪門崔鄭李盧與酷吏打壓關隴豪門與李唐宗室。

不過就是這些所說的,趙頊若是吃透了,也會大有幫助。

總之。看到趙頊可憐的樣子,王巨難得地掏了一次心窩。

吃了飯。王巨離開皇宮,趙頊居然送到殿門外。

實際現在趙頊還是反叛的年齡段,一看到王巨,反叛情緒更加激烈。爲什麼,明明有這個才華與功勞,進入更高層次發揮作用。但因爲年齡與資歷,不能遷官。

他能不鬱悶嗎?

王巨回到了驛館,驛卒說道:“王大夫。外面有兩人找你。”

說着遞來拜帖。

王巨接過來一看,是呂惠卿與章惇的。但這兩人,也許資歷有了,名氣卻遠不及王巨,故驛卒也不大清楚。

兩人就在外面茶樓上相候。

王巨撓了一下頭,想了想,最後還是去了茶樓。

“見過吉甫兄,子厚兄。”

“不敢不敢,見過子安,”兩人很客氣。特別是呂惠卿。那可是知道王巨在趙頊心中地位的。

三人落坐。

呂惠卿道:“朝廷準備置一木棉司,子安可知道否?”

“知道了,剛剛覲見官家。官家也說了這件事。”

“子安可有什麼意見?”章惇問道。兩人第一次見面,但不算是外人,一是竹紙那件事,讓章惇吃了一個啞巴虧,不過那也成了一個雅談,無傷大雅。第二是王巨與章楶的關係。

“沒什麼意見,我是贊同的。畢竟國家財政吃緊,再說木棉普及,對於百姓禦寒也是一個好事。”

“朝廷置木棉司。正是讓子厚主持。”

“原來……”王巨喃喃一聲,爲什麼讓章惇主持。一是恐怕他與章岷在信中說了這件事,章惇不是一個安靜的主。可能也曾上書提及了,甚至就是他提議推廣木棉司的。其次他是福建人,是南方官員,對南方熟悉,況且遷民本身遷的就是福建百姓。第三可能王安石得知後,與章惇碰面,兩人意見相差不大,一拍即合,於是王安石推薦章惇主持棉務司,兩人也走到一起了,包括那份禁止福建路百姓溺二胎三胎的詔書。

司馬光說南方人矯黠。

也不能說沒有道理,特別是福建路百姓,爲了活路,那真是想盡了辦法,例如航海,例如荔枝幹,例如遷民,未來那個寶島八成漢人就是福建百姓的後裔,還例如倭寇……

好的壞的一起有了。

但透過這些好的壞的,背後就這個狡黠。還是王巨那個話,它本身無好壞之分,誘之正則正,若是明朝不禁海,或者說只禁官海,象宋朝那樣不禁私海,有沒有倭寇之害發生?同樣也是矯枉過正了。

但誘之正呢?例如開發兩廣,或者以後讓他們帶頭向海外大規模遷徙呢?雖然不指望大家以後還是一個國家吧,但周邊全是漢人,當真面對鬼佬時,不幫助漢人,反而去幫助鬼佬?那個太遠了,只能說替龐大人口壓力尋找一個出路。實際不用多,王巨到了五十歲時,人口可能就膨脹到了一千八百萬戶。

不管怎麼說,宋朝的內治,確實是一個奇蹟。

如果能提前將對面的幾個雜糧弄過來,並且將一些弊病矯正,又不往外海遷民,王巨甚至能懷疑四十年後,宋朝人口就能膨脹到兩千五萬戶!

若是象二叔這樣玩,能膨脹到五千萬戶!

當然,若真到了五千萬戶,那會出大事的,那怕有了雜糧都會出大事。那時不是人吃地,而是人吃人!

“原來什麼?”

“吉甫兄,沒什麼,繼續說。”

大伯上茶,端來一些果子。

章惇揮揮手,讓大伯退下,問:“子安,有何教我?”

主要這件事他也是道聽途說,覺得可行,但不是很清楚,然而迫於季節需要,那邊已開始執行了,章惇想功勞,怕差錯,因此聽到王巨進京後,立即夥同呂惠卿來拜見王巨,沒承想王巨在宮中呆了那麼長時間。當然,時間呆得越長,兩人心中越是尊敬。能在宮中與皇上交談這麼長時間的,整個大宋沒有十個大臣享受這個待遇!

“我有什麼好教的?我寫的那份奏子,子厚兄可看到了?”

“沒有,”章惇搖了搖頭,他現在還不是平梅山蠻南北江的大英雄,那有資格看到王巨的奏章?

“難道朝廷沒有發詔書?”

“什麼詔書?”

“詔嶺南官員開墾圍田時一定注意不得影響河道暢通,不得佔用蓄水湖泊,官員與將領不得募私兵私民種植木棉。”

“這個詔書下達了。”

“那麼只要注意一件事就行了。”王巨說道。()

第89章 高家第322章 小痛痛第564章 退一步第703章 大事(下)第336章 安靜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441章 火拼第264章 朱序(上)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265章 朱序(下)第690章 正統第346章 潑污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802章 有了第311章 屠刀(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656章 龍臀第691章 不滿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466章 笑話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346章 潑污第155章 文臣(上)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631章 不過第730章 兩顆心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74章 惡婚(下)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97章 放榜(下)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800章 點將第294章 倚仗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436章 小人物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726章 微調第5章 斬首第41章 聯親第379章 不可行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95章 第一躍(五)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729章 考驗第645章 長城(中)第7章 路窄第113章 侍讀第270章 縣學第710章 山匪第304章 獻舞(上)第80章 磨練第159章 錢哪(上)第177章 買撲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196章 破\處(下)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425章 侵利第265章 朱序(下)第797章 獻書第158章 請權(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556章 生疑第403章 私軍(上)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297章 胡鬧(下)第820章 屍車第144章 巧遇第261章 家第455章 存在第140章 明妃曲第854章 囚籠(中)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379章 不可行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378章 新語第63章 親戚第743章 逼第816章 響第150章 葬花第475章 鼓聲(中)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45章 奇蹟之戰(二)第266章 龍手(上)第821章 一家人第276章 威名(下)第742章 抵消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226章 底氣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276章 威名(下)
第89章 高家第322章 小痛痛第564章 退一步第703章 大事(下)第336章 安靜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441章 火拼第264章 朱序(上)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265章 朱序(下)第690章 正統第346章 潑污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802章 有了第311章 屠刀(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656章 龍臀第691章 不滿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466章 笑話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346章 潑污第155章 文臣(上)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631章 不過第730章 兩顆心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74章 惡婚(下)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97章 放榜(下)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800章 點將第294章 倚仗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436章 小人物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726章 微調第5章 斬首第41章 聯親第379章 不可行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95章 第一躍(五)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729章 考驗第645章 長城(中)第7章 路窄第113章 侍讀第270章 縣學第710章 山匪第304章 獻舞(上)第80章 磨練第159章 錢哪(上)第177章 買撲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196章 破\處(下)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425章 侵利第265章 朱序(下)第797章 獻書第158章 請權(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556章 生疑第403章 私軍(上)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297章 胡鬧(下)第820章 屍車第144章 巧遇第261章 家第455章 存在第140章 明妃曲第854章 囚籠(中)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379章 不可行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378章 新語第63章 親戚第743章 逼第816章 響第150章 葬花第475章 鼓聲(中)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45章 奇蹟之戰(二)第266章 龍手(上)第821章 一家人第276章 威名(下)第742章 抵消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226章 底氣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276章 威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