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值得

燕達這才讓三軍停下,坐在馬上哈哈大笑。

樑乙埋驚魂未定地在遠處重新將手下集結,派出斥候回去打探,當然,也知道是宋軍逗着他玩呢。

他氣得不行,然而面對着幾萬名戰俘,他只好忍氣吞聲,派人去“責問”燕達。

燕達看着臉色蒼白,過來“責問”的使者,喝道:“向你們家國相傳令,於三十里外接收戰俘。”

受降如臨敵,雖然戰俘一旦放下武器什麼都不是,可是樑乙埋以爲王巨不會殺他,所以爲了樹立威信,不但親信來接收戰俘,並且帶着兵馬來到了懷威堡下。

王巨這才讓燕達率領着幾千騎兵出堡嚇他一嚇,讓樑乙埋丟一個小面子,出一個醜。

樑乙埋無輒,只好重新率領三軍,退回到離懷威堡三十里處,於北洛水邊重新停下。

王巨站在城頭上觀看,看到夏軍向西撤退,也就沒有爲難樑乙埋了,下了城頭,來到城東。

城東正是一片開闊地,此時集結着四萬多名西夏戰俘。終於能回去了,戰俘一個個歡喜莫明。

王巨帶着侍衛走過來。

幾萬人,雖然不是紮營,只是集結,那也黑壓壓地一眼望不到邊際。

不過經歷過柔遠寨那一戰,幾萬兵馬已經不能給王巨帶來視覺上的衝擊。

他使了一個眼色,侍衛徐徐向前,待會兒這些侍衛與將士要維持秩序,同時馬上還擔任着傳話兵的角色。否則王巨就是扯破喉嚨,也未必能有多少戰俘聽得清他的說話。

王巨看到侍衛列好隊。開始說道:“諸位。馬上某就要讓你們回去了。不過臨釋放你們之前,某要說幾句話。某將你們抓俘,讓你們勞動抵罪。你們中間有的人遠去關中,有的人就在環州慶州,可你們有沒有看到,兩國百姓的生活情況?因爲你們的入侵,如同我朝一些大臣所說的,使整個陝西百姓水深火熱。民不聊生。但與你們西夏對比呢?”

有人說宋朝富,但真沒有放在王巨眼中。

不過與前面數個朝代相比,宋朝確實是最富的王朝。

雖然還有許多貧困的百姓,不過就是這種落後的生產力,怎麼辦?

比如糧食,產量最高的江東圩,兩季三季均攤下來,也不過五六百斤,最高記錄畝產不過七八百斤,那就是高得不能再高的產量。

或者象這次運鹽。整整持續了近一百一十天,最高時包括附近諸州軍。幾乎能達到八萬戶近二十萬百姓參加,實際運回來的青鹽還不足四百萬石。

然而這已出忽了所有人的預料,包括王巨自己,在他的計算中,頂多是二百五十萬石。當然,他低估了這次戰爭給西夏帶來的重創,同時他又磨蹭了好久,使得撤軍時間比他預計的晚了一個月時間。

所以在這個落後的時代,不能要求太高。

至少再糟糕,比西夏百姓生活情況要好得多。

王巨等傳令兵傳完,他又說道:“難道中國土地肥美?諸位請看,這就是陝西,除了關中外,幾乎都是山峁溝樑地形,但再看你們西夏呢。是不錯,多是鹽鹼地,戈壁灘,大漠,但除了這些外,還有南北河套,雖然南河套因爲過度放牧,水土惡化,然而順着黃河,仍是一片腴土。並且還有靈川平原,蕭川,河西走廊,居延海,弱水川,這些場所那一個不是適合生存的好地方?就是鹽鹼地還有青鹽之利。況且你們西夏只有七十萬戶,爲什麼如此貧困?”

西夏面積也不算小,但沙漠戈壁地形佔據了三分之二。

然而王巨點出了一個關健,那就是人少啊。

大家相比一下,至少西夏平坦的河川地帶面積肯定勝過了陝西路,但是陝西路養活了多少人口?雖然戶數看上去不比西夏多上多少,然而每戶人家的口數卻勝過了西夏比例,若是再將不計入戶冊的蕃戶包括進去,實際口數可能是西夏的兩倍!

王巨停了一停,人太多,傳話兵得慢慢地傳達。

過了一會,王巨又說:“諸位年長的應當能記得住,前幾年你們生活是什麼光景?慶曆戰爭時,你們西夏又是什麼光景?百姓幾乎靠挖地鼠、吃樹皮觀音土得活。你們西夏的李元昊這才與我朝議和,並且立下遺囑,中國熱愛和平,遵守信諾,因此以後不得與我朝交惡。後來李元昊薨去,沒藏主政,雖有侵耕,但兩國還是保持着和平。包括你們的先主,他開始即政時,用漢家之禮,主動與我朝商議如何退還侵耕的屈野河地段。然而因爲你們先主立梁氏爲皇后,在她的蠱惑下,你們先主撕毀和議,又來入侵我朝。結果得到了什麼?當年慶曆戰爭是我朝無備,如今有備,當真你們西夏能打敗若大的中國?你們再回想一下,幾年前你們是什麼生活狀況,幾年後又是什麼生活狀況?並且我在這裡還大膽說一句,你們回去後,生活會更苦!”

有人發出抽泣聲。

“爲什麼要戰爭,你們西夏死了那麼多人,我們大宋也死了那麼多可愛的士兵。我很不明白,你們西夏的樑太后想做什麼?”

這是一粒種子,不經意就讓王巨種下。

“某是進士出身的文臣,看過很多書,特別是薛仁貴的一生。他三箭定下天山,將十幾萬俘虜全部坑殺。結果幾十年後出現在河北,突厥人望風而逃。因爲中國仁義,不喜殺戳,薛仁貴因此而被貶官。後來去了大非川,採納那些文臣們所建議的政策,善待倒向吐蕃的吐谷渾人,不造殺孽。結果呢,幾十萬吐谷渾人與吐蕃人聯手,大非川慘敗。五萬官兵。五萬民夫。幾乎無一人生還。因此對待你們西夏這些不講信諾的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殺,直到殺得你們心寒爲止。包括你們,某原本是打算頂多放走三分之一人,搪塞一下我朝什麼也不懂的大臣的嘴巴。但現在釋放了那麼多,是某心軟了。然而你們全部記錄在策,若是下回再犯我朝,落在某手中。某定叫你們生不如死!”

先講道理,後恫嚇。

因爲王巨預感到,他未來還會與西夏作戰,可能那一戰規模遠勝於這一戰……

他所說的話,會迅速在西夏被這幾萬張嘴巴傳揚開來,那時就會起到無法想像的作用。

王巨說完,徐徐釋放戰俘。

慶州之戰,從現在起,才真正收尾。

不過有一些爭議聲從朝堂上發出來。

古代人罵人沒有後世那麼豐富多彩,田舍翁、豎子的什麼就算是很厲害的了。王巨在奏摺上直接罵了豎子。這肯定使許多人不樂意。

這是彈劾王巨罪過之一。

但總的來說,王巨做得比較聰明。看似大大小小的錯誤犯個不停,實際一直未給人留下真正的把柄。即便這個豎子也是,說開了,這一戰勝得如此光彩,然而因爲朝堂的妥協,繼續釋放戰俘,繼續給其歲賜,甚至連使都赴夏仍在宥州,王巨能不氣憤嗎,氣憤之下,不過說了一句重話。

罪狀之二,便是有許多戰俘又賣掉了。朝廷下了詔書的,然而王巨依然在賣戰俘,這是違反詔令。這一條有點麻煩,然而總的來說,多數戰俘釋放回去。而且隨着火藥的推廣,一些坑礦越來越深,也就意味着危險事故也越來越多,用戰俘總比用百姓強吧。

其實西夏看到王巨釋放出這麼多戰俘,也心滿意足了。

不過可能以後會用此給王巨堵塞。

然而王巨也不懼,因爲不久新的戰爭即將來到,那就是熙河……

西夏能不出兵嗎?一出兵,這個和議就等於撕毀了。

罪狀之三,那便是花費。但這一條不算是罪狀,而是一些大臣反對戰爭的藉口。

這一戰花費了三千六百多萬(貫匹石)。

實際這樣計算是不對的,因爲這一戰消耗最多的便是糧草,糧是石,草是束,但等價比卻是很低。實際這一戰花銷不足兩千五百萬貫。

王安石斂財斂瘋掉了,連後續的物資也要扣克,以便發放青苗貸。

正好前線撤軍時間推遲,獲得的青鹽數量比王巨想像的好,因此幾十個堡砦修建,多數支出皆是從這個鹽利裡取出來的,又從這個鹽利裡拿出一部分錢帛,購買了一些糧食。

這筆錢帛數額不小,足足近兩百萬貫,幾乎相當於現在青苗貸之利的一半多。

說句不客氣的,僅是提前數年裁減禁兵,查出大量吃空餉的名額,以及坊場河渡制,火藥本身的盈利,以及坑礦的增產,木棉司,以及蔗糖作坊的分紅,這些直接間接的一年盈利,幾乎就可以保障了這次戰爭開支。

章惇爲了替王巨辨解,還刻意算了一下賬,然後上書。

不過誰將他當作一回事,大家根本就當作未看到了,然後用這個花銷上書,陛下,看,這一戰雖打勝了,但花了這麼多錢帛,如果沒有這一戰,幾乎可以將全國一年的兩稅都省下來,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進諫書上個不停,最後趙頊忍無可忍說道:“慶曆戰爭以後,國家罕有用兵,所以遼國國君說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不識兵戈矣。但國家財政如何,百姓如何?”

窟窿還未填上呢!

趙頊又十分不滿地問:“三十萬夏寇入侵,難道此戰也有錯?建國以來,罕見大捷,難道也有錯?”

然而這在宋朝成了常態。

不要說王巨,就是王韶拓土千里,依然有許多士大夫找王韶的麻煩。

且看王韶未來第一次是怎麼離開熙河的?

而且這種古怪的病似乎傳染到遼國,遼國屬國準布與一部分回鶻人反叛,耶律巢率兵前去鎮壓,然後遼國那個好玩的耶律洪基因耶律巢殺人太多,飯僧於南京(幽州)與中京。

所以王巨說遼國不會出兵,因爲遼國也漸漸與宋朝一樣,文恬武嬉。

王巨繼續監視着夏人,畢竟一下子釋放了這麼多戰俘,只要向他們發放武器,又是幾萬大軍出現了。

然而樑乙埋卻沒有這個膽量,帶着戰俘徐徐離開。

王巨這纔回到慶州。

這個知州當的,幾乎半年時光,然而在慶州的時間還不足一個月。

回到慶州,還有許多事務要忙碌的,運鹽過後,官兵手中還有大量的牲畜車輛,有的當成獎勵品發放給其家屬了,有的還要便宜便賣出去。

這些賬目很混亂的,幸好朱李這十家商戶提前抽出來九十多名經濟人與管事,纔沒有出現嚴重的混亂。當然,這次這麼大的交易,同樣是對這些經濟人與管事的錘鍊。

未來,他們還有更大的用場。

到了結束之時,王巨親自一一表示感謝,讓他們回去。

餘下的獎勵分配,則交給了慶州的各個胥吏去處理。

王巨這才過問那個慶州發展基金。

章楶說道:“還好,只是百姓多儲蓄一年,因此只能發放一年。”

沒有儲的,也不敢貸出去,畢竟它也是新物事,大家不熟悉,怕出意外。

就是這一年儲蓄,王巨的信譽要佔據一半的功勞。大多數百姓認爲王巨不會貪墨他們的財富,否則也不會儲存。

以後王巨調走了,天知道官府以後認不認賬,若是遇到了賈蕃那樣的主,爾等刁民,官員不貪污,何以養家餬口,那怎麼辦?

“還真有這個可能,”章楶說道。

不要說賈蕃,若是換以前的那個孫沔來,說不定也會發生。

王巨走了幾步,想了想說道:“也好,真是這樣,將這個制度再改一改,只接受百姓一年存蓄,超過一年的,讓他們改回期限。”

“你說一年……?”

“這次我得罪了文公,恐怕只能在慶州呆一年時光了。”

“唉。”

“質夫兄,爲何嘆氣?眼下不值,將來卻是很值得……”

“將來值得?”

第663章 老朋友第432章 宋燦第485章 人樣子第112章 省錢第53章 賀禮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164章 蕃騎(下)第5章 斬首第316章 直臣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167章 鐵門第434章 羞侮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182章 子午山第406章 來巧了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68章 旅(上)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79章 人選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3章 親戚第356章 世襲第508章 逆轉(中)第62章 六拜(下)第129章 吹三秦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654章 不會吧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38章 垂涎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175 新私商(上)第363章 霸道第769章 反轉(下)第362章 竊賊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398章 困惑第507章 逆轉(上)第767章 控訴第636章 仙境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18章 折服第106章 捉他第38章 垂涎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107章 盜版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301章 等機會第106章 捉他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555章 和平派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369章 雪別第339章 國賊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564章 退一步第795章 讓(下)第358章 不可傳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743章 逼第618章 大錢第828章 青丹谷第79章 人選第438章 求親第363章 霸道第363章 霸道第702章 大事(上)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727章 鬧劇第307章 南方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843章 朔正第769章 反轉(下)第772章 不殺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598章 白衣(上)第709章 聖儒(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382章 掏心窩第426章 楚懷王第640章 前世第639章 八櫓船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689章 待發第438章 求親第641章 文臣第459章 空談嗎?第434章 羞侮第358章 不可傳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321章 松溪第500章 大殺器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838章 願望
第663章 老朋友第432章 宋燦第485章 人樣子第112章 省錢第53章 賀禮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164章 蕃騎(下)第5章 斬首第316章 直臣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167章 鐵門第434章 羞侮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182章 子午山第406章 來巧了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68章 旅(上)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79章 人選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3章 親戚第356章 世襲第508章 逆轉(中)第62章 六拜(下)第129章 吹三秦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654章 不會吧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38章 垂涎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175 新私商(上)第363章 霸道第769章 反轉(下)第362章 竊賊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398章 困惑第507章 逆轉(上)第767章 控訴第636章 仙境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18章 折服第106章 捉他第38章 垂涎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107章 盜版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301章 等機會第106章 捉他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555章 和平派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369章 雪別第339章 國賊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564章 退一步第795章 讓(下)第358章 不可傳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743章 逼第618章 大錢第828章 青丹谷第79章 人選第438章 求親第363章 霸道第363章 霸道第702章 大事(上)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727章 鬧劇第307章 南方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843章 朔正第769章 反轉(下)第772章 不殺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598章 白衣(上)第709章 聖儒(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382章 掏心窩第426章 楚懷王第640章 前世第639章 八櫓船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689章 待發第438章 求親第641章 文臣第459章 空談嗎?第434章 羞侮第358章 不可傳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321章 松溪第500章 大殺器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838章 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