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

建安八年的動『蕩』並沒有對淮南造成影響,周圍的變動多隻是讓曹植關注一下,並定下應對之策而已。事實上,整個淮南這一年都平穩發展,農業、商業、工業三方面已經開始有所交集,並互相影響。

而且,今年也是淮南免田稅的後一年,曹植早前已經定下基調,田稅從明年開始恢復,不過只徵收十五稅一。這可說是一個極低的稅率,縱觀大漢四百年,只文景時代纔有,後來的田稅一路提升。

聽到淮南明年開始只徵十五稅一,所有百姓都鬆了口氣。開始時他們還擔心,免了三年田稅,曹植會加大稅率,讓百姓補回來,現看來顯然是他們多心了。

說實的,曹植對徵收田稅其實不太感冒。農民們一年辛勤耕作,所得極少,而且其中還有天災、害蟲的損失。就算不徵田稅,曹植也不會覺得過分。

只不過,這時代畢竟不是後世,對各種突發事件應變度不夠。而且現商業纔剛剛起步,單憑商稅不可能填補財政支出。

其實這三年來,淮南一直虧錢。之所以還能支持,主要是開始的時候軍隊不多,另外曹植拿自己的產業來貼。畢竟天然居、茶坊等數年盈利不少,另外上次兌換小錢之事,曹植從袁紹那裡掠奪了大量的錢財。這些錢加上正確的商業『操』作,倒是勉強能保證刺史府的開支。既便如此,曹植多年來所掙下的家底,基本都賠了進去。

但是,隨着張遼三萬大軍進駐,以及淮南招納的部分兵,這種狀況若不改變,刺史府直接可以宣告破產了。

田稅,其實是一個實的稅項。它並沒有像商稅那樣有着虛高的附加值,全是實打實的。故此,田稅一直以來都是爲穩定的稅源,不會受外界干擾太多。

而曹植開田稅的目的,也是爲了保證刺史府有穩定的收入,起碼能維持基本支出。接下來的其他部分,還要看商稅。

現的商稅僅僅是國內幾個州郡之間的貿易,由於戰『亂』過後的關係,這裡面能賺的利潤不高。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爲曹植沒有昧着良心去發戰爭財的原因。但隨着海外商路的開闢,這種情況應該會得到很大的改觀。

與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路是直接跟安息、貴霜那邊聯繫,少了中間部分給西域商人賺錢的地方,收益自然高。除此之外,走海路的成本比走陸路低上一點,危險係數上雖然大些,但如果沿海岸線而行,危險自然會降低。再者,南海諸島還有不少特產,這些都比西域要強。當然,如果兩條絲路都打開了,那就好。

隨着徐庶的投效,這些煩人的事務又多了一個人分擔,曹植自然加輕鬆了。施施然轉進了後院,卻是見到一名陌生男子迎面走來。曹植記憶力甚好,府中人也不多,都能記下來。見到這名陌生男子,曹植眼眉一挑,上前攔着道:“站着,汝是何人,怎敢擅闖刺史府!”

那男子也是愣了一下,連忙擡起頭來。此時的曹植還穿着官服,那男子見狀立即行禮道:“小人見過四公子!”

曹植眉頭一皺,此時他已經是一州刺史,若是外人見着他,大都稱呼他爲刺史大人。有些老人家還搞不清楚曹植已經升了官,便依照以前的叫法喚太守大人。而叫四公子的,都是與自己熟悉的人的叫法。

曹植半眯着眼睛盯着那男子道:“汝是何人?怎識得本公子?”

“呃……”那男子聽到曹植質問,欲言又止。

就此時,不遠處傳來嬌喝道:“甄六,你先走吧,這裡有我。”

那甄六聽到之後,連忙應道:“是,小姐。”說完又向曹植行了一禮,這才離開。

曹植也不管那個甄六,目光落到已經輕移蓮步走到過來的甄宓身上,問道:“宓兒,是河北來的人?”

甄宓輕點臻首道:“嗯,孃親讓人喚我回去。”

“又是她?”對於甄宓之母張氏,曹植可沒什麼好感。當初自己幽州的時候,請她到幽州避難,還使千方百計。隨後,和甄宓來到淮南,住了沒幾天,就說討厭這裡的天氣,自己返回河北去了。

不過當時袁家大勢已去,袁紹也沒時間來管甄家這麼小的事。而巴不得張氏滾蛋的曹植,自然歡天喜地地將她們送走。沒想到,現這個老女人又派人來喚甄宓回去了。

沉『吟』了一下,曹植卻是『露』出古怪的笑意問道:“你孃親不會又想裝病,然後騙你回去成親吧?”

甄宓苦笑着搖頭道:“這個就不知道了,只是說幾年沒見,有些想念,要我回去一趟罷了。”

曹植『摸』了『摸』下巴,後凝聲道:“宓兒若是回去,植修書一封給定國。讓他到時派些精兵去保護你,反正綵衣也他那裡,想來應該沒有問題的。”

甄宓白了曹植一眼道:“哪需要這麼麻煩,有你這個曹家四公子當靠山,天下哪個敢欺負宓兒。”

曹植聞言,卻是笑了笑道:“植也是擔心嘛。”

甄宓聽到,臉『色』泛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頓了一頓,甄宓卻是說道:“這裡離河北有段距離,宓兒準備明日動身……”

未等甄宓說完,外面卻是傳來親衛的聲音道:“四公子,鄴城急報!”

“鄴城?”聽到這話,曹植眼眉一挑,連忙說道:“拿來。”

甄宓見着,卻是說道:“子建公務繁忙,宓兒就不打擾子建了。”

眼見甄宓要離開,曹植卻是上前牽着她的手道:“不急,鄴城早已大定,想來是父親的一些交待而已。”

這時,親衛已經轉了進來,將書信遞給曹植。接過之後,曹植拆開仔細觀看。看着看着,曹植忽然“哈哈哈”地大笑起來。

旁邊的甄宓見着,不解道:“子建,有什麼好笑的?”

曹植揚了揚手中的書信,笑道:“宓兒不是要回河北嗎?我們可以同行了。”

甄宓聽得,又驚又喜,問道:“子建說的當真?”

曹植直接將書信遞給甄宓道:“父親喚我到鄴城,豈會有假。”

甄宓美目瞥了幾眼書信,卻是歪着腦袋道:“怎麼孃親喚我回河北,司空大人又喚自己到鄴城,這……”

曹植哈哈大笑道:“原來有人已經迫不及待了!”

甄宓輕輕打了曹植一下,說道:“什麼迫不及待,你道我只能嫁給你嗎?”

曹植眼眉一挑,伸手大力攬着甄宓纖腰道:“你不嫁給本公子,還嫁給誰?”

對於此言,甄宓只是略帶嬌羞地啐了一口,便不再多言了。只不過臉上的甜蜜,卻是瞞不過任何人。

溫存了一會,甄宓卻是擡起臻首問道:“子建,那我們何時起行?”

曹植想了想道:“不急,植且去問一下元直先生,再作計較。”

甄宓聞言,有些不解道:“只是去鄴城一趟,需要問什麼?”

曹植搖了搖頭道:“小心駛得萬年船,現的形勢早跟以前不同了。”甄宓只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曹植見狀,微笑道:“這些你不用管了,且回去收拾東西就好。”

“哦。”這次甄宓卻是乖巧地應了一聲。

送甄宓回去之後,曹植卻是立即讓人將徐庶叫來。書房中,曹植與徐庶分賓坐下。沏茶之後,曹植卻是笑着問道:“元直先生來了淮南一年,住得可慣?”

徐庶淡笑道:“百姓生活如意,某還有什麼不好的。只是沒有想到,治國還能如此,四公子倒是讓某大開眼界。”

曹植卻是問道:“先生還認爲漢室重?”

聽到這話,徐庶眼中閃過一陣『迷』茫,苦笑道:“此事某亦不知,或許還需要看下去才知。”

曹植無所謂地聳了聳肩道:“此事本公子不『逼』先生,反正大家同是爲民,這便足夠了。”

徐庶這才倒是認同地頷首道:“四公子所言甚是。”

頓了一下,曹植將書信取出,遞給徐庶問道:“父親急招植到鄴城,先生可能猜出,此舉用意何?”

徐庶早就料到,曹植讓他來不會問那些小事。眼見正戲來了,接過書信卻是仔細看了起來。上面並沒有什麼暗示之類,只是很普通讓曹植到鄴城一趟而已。徐庶看完之後,隨手便將書信放下,那裡閉目沉思。

曹植也不敢打擾他,只是坐那裡靜靜地吃着茶。

良久,徐庶卻是睜開眼睛,凝聲道:“若某所料不差,這次司空大人目標應該是河北世家!”

“河北世家!”聽到這話,曹植眼中精芒一閃,小聲念道:“終於要動手了嗎?”

這時,徐庶卻是緩緩搖頭道:“四公子不要抱太大希望,河北剛定,司空大人或許會拿出些雷霆手段。然而河北世家畢竟底蘊深厚,司空大人要河北安定,亦不能只用雷霆手段,必須有所安撫。這裡面,聯姻將是比較好的選擇!”

“聯姻?”提到這個,曹植目光一凝,隨即想到甄宓。

河北大族不少,然而能夠選擇成爲與曹家聯姻對象的,卻是沒有幾個。首先曹『操』要聯姻,自不可能選一些親袁一系的。拉攏親曹一系的打壓原本親袁一系的,能方便管治河北。如此一來,範圍就大大收窄。另外,這裡面還要選威望足夠的,且族中女子名氣能夠配得起曹家的,那就少了。

而甄宓,恰好是其中一個。再加上張氏招甄宓回去,不難想象……此時,曹植的眉頭忍不住緊皺起來。

見到曹植的樣子,徐庶反而勸道:“四公子不必太過擔心,其實與河北世家聯姻,除了三公子之外,哪位公子都可以的。而且現司空大人已經掌控大局,需要的是平穩,故此幾位公子聯姻亦是正常。三公子與溫侯的聯姻,乃是安溫侯之心,而對於舊臣,只怕會讓大公子聯姻,有可能的便是荀家。除此之外,二公子和四公子隨便一位,都會與河北世家聯姻,而由於河北世家不穩,有可能兩位皆聯姻。”

徐庶的分析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裡面多是牽涉到曹『操』的心理。正如徐庶所言,聯姻這事跟哪個公子都一樣,自己跟曹丕也是曹『操』所看重的人,聯姻對整個河北世家影響不大。至於個人的影響,主要還是聯姻的家族而已。這對曹『操』的整體部署,沒有太大的影響。

想到這裡,曹植也算放心了不少。不過想到,現的河北與自己相熟的謀士沒多少過,曹植沉『吟』了一下卻是說道:“元直先生不若跟植走一趟,如何?”

徐庶聞言,淡笑着拱手道:“諾!”

有徐庶跟着,曹植也放心了,論智謀徐庶勉強能夠躋身一流行列。至於他說諸葛亮之才十倍於他,那是自貶以擡高諸葛亮而已。他若不是頂級大才,劉備也不會苦苦挽留了。

現曹植手底下的謀士,也算完備。其中劉曄和徐庶二人並列,劉曄長於博學,以及對大局的把握;而徐庶則長於戰術部署。兩人的『性』質,就好像曹『操』手下的二荀一般。至於司馬孚和蔣濟,對他們的定位就如程昱一般,能治政又能出謀。二人的潛力不弱,但畢竟年紀太輕,尚需幾年的磨礪。

但怎麼說,曹植現的班底還是比較不錯的,當然誰也不會嫌謀士多,能夠多吸納自然好。

劉曄既是曹『操』安排,也是曹植的大管家,主理淮南軍政大事,故而劉曄是不能動的。之前徐庶還沒相投,曹植到許昌就感到有些不自,畢竟沒有人商議,只能自己想容易出錯。幸好許昌有不少相熟的謀士,纔沒有出紕漏。這次到鄴城,相熟的謀士不多,帶上徐庶好不過。

計較已定,曹植便安排出發。爲了安全起見,曹植再次讓趙雲保護,至於淮南軍事,有張遼他也很放心。

如此,車隊浩浩『蕩』『蕩』往河北鄴城進發!

本站地址:

第28章 算術(上)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81章 曹植爲使(上)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364章 現身第406章 救援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405章 大兄?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432章 決戰!第2章 辯曹操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114章 流民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51章 曹操的應對(下)第67章 白馬義從第255章 朝堂對楊修(下)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169章 司馬懿現身第155章 世家試探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19章 兗州佈置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286章 偏師襲淮北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78章 計策(下)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187章 曹操敗歸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60章 還是逃了第214章 遇刺(上)第219章 晚宴前夕第418章 談條件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379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上)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143章 回家(中)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177章 計策(上)第48章 莽撞糜芳第313章 入長安第387章 曹植的謀算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18章 浪子郭嘉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東襲淮南第114章 流民第269章 經濟戰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254章 朝堂對楊修(上)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78章 陶謙應對(下)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144章 回家(下)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74章 一波三折第18章 浪子郭嘉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245章 蠻女夏侯娟第20章 女子第49章 曹軍退第87章 殺機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殺無赦!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297章 袁術覆亡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92章 伏擊(三)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298章 慶功宴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454章 徐庶設謀第302章 曹衝傳訊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
第28章 算術(上)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81章 曹植爲使(上)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364章 現身第406章 救援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405章 大兄?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432章 決戰!第2章 辯曹操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114章 流民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51章 曹操的應對(下)第67章 白馬義從第255章 朝堂對楊修(下)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169章 司馬懿現身第155章 世家試探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19章 兗州佈置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286章 偏師襲淮北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78章 計策(下)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187章 曹操敗歸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60章 還是逃了第214章 遇刺(上)第219章 晚宴前夕第418章 談條件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379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上)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143章 回家(中)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177章 計策(上)第48章 莽撞糜芳第313章 入長安第387章 曹植的謀算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18章 浪子郭嘉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東襲淮南第114章 流民第269章 經濟戰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254章 朝堂對楊修(上)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78章 陶謙應對(下)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144章 回家(下)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74章 一波三折第18章 浪子郭嘉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245章 蠻女夏侯娟第20章 女子第49章 曹軍退第87章 殺機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殺無赦!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297章 袁術覆亡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92章 伏擊(三)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298章 慶功宴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454章 徐庶設謀第302章 曹衝傳訊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