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攪屎棍

東宮,坐落於宮城大內之東。這兩天,東宮內外雖然張燈結綵,一派喜慶的模樣,可實際上東宮上下的氣氛卻並不相符。東宮裡上下屬官宮人侍女們都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壓抑,幾天來大家說話都不敢大聲,更不敢隨意的接頭交耳,就是端茶倒水也格外的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出點差錯,被臉色陰沉的太子和同樣心情不佳的幾位女主們怪罪懲罰。昨天就有一個年青的宮人,只因爲給太子和雲昭訓上茶之時,一不留神撞到了直闖出來的長寧王,把兩杯滾燙的茶水全灑到了長寧王的身上,結果長寧王大怒,直接一腳將那宮人踹翻在地,狠踢一頓,把那宮人打的頭破血流。長寧王發泄完揚長而去,可長寧王母雲昭訓卻並沒有放過那個侍候了他們一年多的宮人,隔了一晚上,今天一早那宮人被幾名火者從馬房拖出來,昨天還好端端一個年青女子,今天卻已經沒了人樣,扔回住處,還沒有撐到太陽出來,那個可憐的姑娘就已經沒了氣息,這會,聽怕是早已經被拉出了宮外,扔到了哪個亂葬崗去了。

東宮一些做事沒幾年的都不明白太子和幾位女主還有郡王們爲何生氣,但一些東宮的老人們,相互見面時眼睛裡卻都透露着一股無可奈何和諱莫如深。他們很清楚如今宮裡的氣氛爲何如此沉重,幾位主子爲何這般心情惡劣。就和外面懸掛的彩燈一樣,都只是因爲新近認祖歸宗的趙王楊林。表面上,趙王迴歸,做爲趙王之父的太子理當高興,可實際上,大家卻都掖着明白裝糊塗。有些事情沒敢說出口罷了。楊林是太子和故太子妃元氏嫡子,也是太子唯一嫡子,皇帝的嫡長孫。可這位東宮嫡長,卻在兩歲之時就在隨元太子妃回家省親路上突遇車禍夭折。後來太子妃又在七年前突然暴斃而亡。本來對於楊林之死,當年就有許多人有過懷疑,以爲其中有蹊蹺。後來元妃暴斃,更是成爲一樁宮裡內外人所共知的公案,元妃是被雲昭訓下藥毒殺的,甚至據說太子也是知情甚至參與其中的。

如今時隔多年,當年本該早死的東宮嫡子回來了,當然就有人不高興甚至不安恐懼了。當然。比起那隱藏在當年東宮嫡子車禍以及元太子妃暴斃這兩樁秘案之後的,是東宮的幾位太子妾以及諸位庶出郡王們的怨恨。楊林‘夭折’之後,東宮再無嫡子,太子妃暴斃之後,東宮也再無嫡妻,如此一來,東宮諸妾卻都暗含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扶爲正室,諸郡王們也都在指望着能夠子以母貴立爲嫡子,甚至成爲繼承人。而如今易風的重新出現,卻讓諸郡王們都成了再沒指望的庶子。

尤其是對於原來已經成爲庶長子的楊儼之母雲昭訓來說。這個打擊是更大的。

太子的書房裡滿是碎裂的瓷片,這已經不知道是這些天來太子摔碎的第幾件器物了。宮人們都躲的遠遠的,哪怕聽到書房裡瓷器的摔碎聲。沒有聽到太子的傳喚也沒有人敢輕易進去。

一連摔碎了十幾件瓷器的楊勇,有些喘不過氣來的坐在一邊的胡牀上,連摔十幾件器物,終於讓他心頭的煩悶之感稍去。坐在胡牀上,楊勇的眼神有些無神。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那個孽種還一直活着,而且居然在某一天,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他的面前。這份感覺,隨着這個孽子被冊封爲趙王。授雍州牧晉上柱國加司空拜幽州大總管,而終於再也抵制不住的噴薄而出。一時間。惱怒煩躁沮喪等百般滋味涌上心頭,卻又無可奈何。他甚至得在人前時裝出一副高興無比的笑容來。去宮裡與天子皇后一起感嘆高興,去讓宮人一起張燈結綵,還要拿出大筆的金銀綢緞來賞賜宮裡人,讓別人都以爲他此時十分高興。

他本來想着就當是做戲,暫時忍一忍罷了,就如高熲所說的,今日暫時忍讓退避,等他日自己即位掌權之後,再百倍討還。

可有時這口氣他實在是忍不了。

楊林到大興已經兩日,先前他一直在等着這個“嫡長子”進宮來拜見他。可一等兩天,楊林根本就不曾上門來,他忍了。然後今天楊林在朝堂上風光得意無比,高熲散朝後更是趁機和他說,如今的楊林不比往日,東宮正需要藉助這個得意的傢伙來加固東宮之位。爲此,回來後,楊勇忍氣吞聲,親自派了姬威前去請楊林入宮。可他都已經把臉拉到這地步了,可姬威回來卻說,趙王說沒空來。鳥個沒空,老子雖說不是他親爹,可老子好歹也是太子,一國儲君,親自派人去請他來,他居然說沒空來。

高潁並不知道楊林是元氏和阿麼野合雜種,還只以爲自己與他失散多年,因此有些隔閡,因此一直以來,高熲都極力的勸說自己,要與楊林搞好關係,要藉助失而復得的嫡子,在天子面前扳回一些劣勢。尤其是如今楊林在天子面前無比受寵後,高潁柳述賀若弼等人更是不停的勸說自己,讓自己主動修復與楊林的關係。可他們並不知道,楊林不是自己的兒子。可這事情,他又怎麼可能說的出口。東宮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很少,他相信東宮以外,楊廣肯定也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很多人。尤其是如今,楊林入京,在天子面前以嫡長孫的身份極是得寵,他就更說不出口了。一來,楊林重歸,確實對他的地位穩固有很大的幫助。二來,楊林的真正身世是一件驚天的醜聞,他根本不敢說出來,一旦說出來,不但楊廣會死的很難看,他也一樣會死的很難看。可高熲他們,卻一心以爲如今他們關係不睦,只是因爲元妃暴斃之事。

楊勇一想到楊林打着他嫡子的名頭,如今混的這般得意,他就不由恨的牙癢癢。當初他與元氏婚後,很快就發現了妻子竟然早已珠胎暗結,幾經暗中觀察打探後。終於發現那個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這口氣他如何能咽的下去,後來終於在孩子兩歲時狠下決心,將之除掉。孽子除掉後。楊勇從此和元氏同牀異夢,甚至此後連牀都不再同了。他想休元氏可又休不掉。最終在外尋得不少美人。

元氏之後,楊勇陸續收攏四美妾,一個是高熲族妹,納入東宮後做了僅次於元氏的良娣,高良娣輕盈嬌小,最是柔弱無骨。另一個王良媛,則柳腰嫋娜。第三個成姬,雙瞳點水。一雙美足。第四個雲昭訓,出身最是卑賤,可卻最是漂亮,如天化仙人,豔冠三美。除此外,還有許多承衣、刀人等低級的承奉宮女,卻是不計其數。

宮中諸美,唯此四女最是得寵。十個親生兒子,有八個是這四美人所生。雲氏生長寧王楊儼,平原王楊裕、安城王楊筠。高良娣則生安平王楊嶷、襄城王楊恪。王良媛生高陽王楊該、建安王楊韶、成姬生潁川王楊煚。剩下兩個還小的則是酒後臨幸宮人所生。

當初楊勇一直想要休掉元氏。可惜此事卻始終得不到天子和皇后的同意,惹的楊勇曾經對楊堅說要殺掉元孝矩全家,但最終也得不到天子夫婦同意。他無比寵幸四美。可幾人卻都不爲皇后所喜,尤其是雲氏,爲他生下長子,後來又生二子,可最終卻一直只是個最低級的七品昭訓。雲氏一此心情不滿,她覺得自己生了東宮長子,母憑子貴,怎麼也不應當僅僅是個昭訓而已。真初她一心認定是元氏擋了她的路,認爲只要元氏死了。她就有了出頭之路。爲此她千方百計終於說動楊勇,合謀毒死了元氏。可是此事做的不夠機密。最終爲皇后得知。雖然最終皇后沒有處置此事,但元氏死後。楊勇不但沒能把自己四美中的一人扶爲正室,甚至想要再續娶一個正妻都沒了機會。京中上下,誰都知道太子毒殺了正妻元氏,誰還肯把女兒嫁給他。而一般的官宦人家或許是願意女兒嫁入東宮做太子妃,可楊勇自己卻又不樂意。結果,太子妃元氏死了七年了,太子卻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正室嫡妻,也導致他一直沒有嫡子。

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元氏子居然重新回來了。而且還一下子爬到他那些親生兒子的頭上,做着他的嫡子。雖然高熲等人一直跟他說權宜之計,權宜之計,可這口氣實在是難忍。

野種倒是成了國王,成了大總管,自己的親生兒子,卻還僅僅是個沒半點實職實權的閒散郡王而已。這兩天四美接二連三的來找楊勇鬧騰,都糾纏着楊林封了國王做了大總管,要他爲她們的兒子也謀封國王,謀個實職美差。可她們哪知道,那個該死的趙王,根本不是他的兒子。若是她們知道這個秘密,只怕這事再也瞞不住了。

正胡思亂想着,高良娣帶着女兒靜徽走了進來。

看到這母女倆,楊勇的腦袋又不由的頭痛起來。靜徽是他的二女兒,長女大寧公主已經家了高熲第三子高表仁,靜徽封豐寧公主,今年也已經十六歲,年初的時候與韋孝寬嫡世子韋揔少子韋圓照。韋家在大隋是頂級門閥,女兒嫁入韋家主支嫡系,自然是項不錯的聯姻,如同把大女兒嫁給高熲三子一樣,那樁聯姻爲他帶來了最大的助力尚書左僕射高熲。二女兒嫁入韋家,也有希望把朝中勢力極強的韋家拉入東宮一系。本來這樁聯姻是極好的事情,可是,此時風俗,娶妻納妾,娶正妻是很賺錢的,送的娉禮是肯定比不上女方的陪嫁的。越是高門大族,女方的陪嫁也就越多,這也是跟正妻在夫家的地位十分相關的。按此時法律習俗,妻子的陪嫁雖然帶到夫家,但這份產業卻併不併入夫家產業中,而是單獨列在妻子的名下。如果將來男女合離或者休妻或喪夫再嫁,那麼女方可以帶着這份陪嫁再離開回到孃家或者改嫁,夫家是不能阻攔的。而如果女子死亡,那這份陪嫁也不是能由丈夫隨便繼承的。有女兒的,這份陪嫁最終會成爲兒女的嫁妝,而如果沒有女兒的,這份陪嫁財產,甚至可以由女子的孃家兄弟過來拿走全部。或者和女子丈夫一起繼承。

女方家族條件越好,那麼往往陪嫁越多,錢糧綢緞甚至田產莊園商鋪乃至奴僕侍女牲口等等。到此時。這種陪嫁習俗甚至跟後來印度嫁女一樣。你如果陪嫁的少,那麼在夫家就沒地位。只有做妾。是不用這樣給陪嫁,甚至女兒給人做妾,孃家還能收到不菲的財物,因此納妾也叫買妾,妾在夫家,和正妻的地位是天差地別,妻是家庭成員,而妾很多時候甚至僅僅是家庭的財產而已。

楊勇雖然身爲太子。可太子嫁女,一樣不能免俗。尤其聯姻的又是韋氏,韋揔還是韋孝寬的世子,是世家的嫡系,而楊廣給次子楊暕聯姻的韋衝,卻是韋家的分支。楊勇想借這次聯姻把韋氏家族拉攏過來,自然得準備份豐厚的嫁妝,而且還得是不一般豐厚的超級豪華嫁妝。

楊勇給女兒預備的嫁妝不少,是依照當初嫁入高家的大寧公主的嫁妝籌備的。但是這個嫁妝到了豐寧公主母親的面前,卻被打回來了。按高良娣的話說。雖然她是出身於高家,而且她族兄高熲還是當朝宰相,可渤海高家雖是河北名門。但比起京兆杜棱韋氏來比,家世卻是遠有不如。因此,女兒嫁入韋氏,那嫁妝必須得準備的越豐厚越好,要不然,女兒嫁進韋家以後,肯定會擡不起頭來。

楊勇敵不過高良娣母女的糾纏,只得退步,但是他一加再加。結果卻依然不能讓高氏母女倆滿意。

可楊勇也有些無奈,雖然他是太子。可有時他還不如幾個弟弟們有錢。其它幾位皇子全都是坐鎮一方,麾下統領着幾十個州的地界。那還能差錢?再加上諸王都是有食邑和永業田的,國王的食邑都是萬戶,永業田也是萬畝起,加上他們兼任的那些各種高職榮銜,各項收入以及那些賞賜還有下面的孝敬,那些兄弟們雖然不說錢多到花不完,但起碼在嫁女兒的時候是絕不會差錢的。可太子卻不同,太子是沒有食邑也沒有永業田的,太子的花費都是由太府少府拔付,看起來好像比其它國王們更舒適,但從內庫裡拔出來的錢,可都是有數的。而且太子也不可能去兼任三公啊州牧大將軍等,又少了許多收入。久居京師,連孝敬這些都遠不如在外的國王們。要不是還有些依附的官員和家族向他提供部份錢糧,就天子給他的那點用度,連平時宮裡的花費都不夠。更別說在外拉攏人馬,招募死士這些了。

“靜徽的陪嫁已經不少了,都是當初靜雅嫁妝的數倍之多了。”楊勇有些無奈的道。嫁個女兒,就差不多折騰掉了他手上大半的錢。他手上不是已經沒錢了,可是再多拿出來做嫁妝,他手上要用錢的時候就真的緊張了。

高良娣可不管這些,就這麼一個女兒豈能隨便嫁出去了,若沒有個體面的陪嫁,那以後女兒過去了哪有臉面。“殿下,臣妾可就這一個女兒,殿下可不能委屈了她。你看先前公平公主將女兒嫁給太師府李敏,那嫁妝多麼豐厚,光是陪嫁的莊園就不下數十個,僅京畿的良田就有上萬畝。公主甚至還特意向父皇爲其女婿求得一個柱國之位。”

高良娣說的樂平公主是楊勇的姐姐,曾經當過北周皇后、皇太后的楊麗華。隋立國後,她從北周太后改爲隋朝樂平公主。後來其女擇中太師李穆侄孫李敏,爲這個當時還是白丁的女婿直接向隋帝求了一個二品的柱國之官。

楊勇無奈的笑笑,姐姐樂平公主可不是一般的公主,當年那是北周的皇后、皇太后。可以說楊家能有天下,和姐姐楊麗華與宇文家的這樁聯姻至爲重要。後來天子就是以皇太后父親的身份得以掌握北周朝政,甚至最後進一步篡位成功建立大隋的。正因此,楊堅後來總覺得對女兒有些內疚,因此對這個女兒可謂是極爲寵幸,有求必用,對公主爲新女婿求柱國之位這要的要求,也都答應了下來。甚至,公主女兒出嫁的那些豐厚無比的陪嫁,其實都是皇帝出的。

他楊勇雖是太子,可沒有樂平公主那般受寵,一個女兒出嫁,不可能有那般的待遇。別說給女婿一個柱國之職,就算是讓天子拿出一萬畝地來做女兒豐寧公主的陪嫁,都不可能。

“殿下是太子,一國儲君,嫁女兒豈能寒酸!”高良娣對於楊勇的話十分不滿。

“可是宮中情況,你也是知道的,一切開支都是由太府拔付,那是有數的。”

高良娣這時低聲道:“我知道東宮的開銷用度,也知道帳上沒多少錢。可趙王有錢啊,他是殿下嫡子,如今歸來,是陛下跟前第一紅人,臣妾聽說,這位趙王在懷荒可是流金淌銀般的進錢,甚至有傳言說楊林的錢財早超過千萬貫了。他是靜徽的長兄,又這麼有錢,如今做妹妹的要出嫁了,你不得幫忙出些陪嫁之物。”

楊勇張了張嘴,沒說話。他請楊林來見他,楊林都直接回句沒空就罷了。若是他讓楊林掏錢給靜徽陪嫁,他豈會答應?可張了嘴,他又不知道要如何說,難道跟高良娣和女兒說,那楊林其實是死去元氏和兄弟楊廣的孽種?難道說,他其實根本管不了楊林?這話讓他怎麼說,他根本說不出口。

那邊高良娣卻以爲楊勇已經認同這個主意呢,當下高興的道:“臣妾聽說這楊林最近在京中搞了一傢什麼銀行,據說很賺錢的買賣,日進斗金呢。臣妾看,乾脆就讓楊林把這個什麼楊林孝敬上來好了,咱們到時拿出一半來給靜徽做嫁妝,剩下一半還可以留下來經營,供東宮開支呢。”

“這事容孤再想想!”楊勇有些頭痛的道,既然那個銀行是楊林手中能是進鬥金的地方,那更不好拿了。

“還想什麼啊,臣妾已經想好了,就讓我那侄女,靜雅的夫婿表仁去替我們處理好了。等表仁把事情辦好了,到時我們拿出錢莊一成的份額來給他就好了,也算是補償下靜雅了。”高良娣啪啪啪的一通說道。

“這事你已經安排好了?”楊勇驚訝的問道。

高良娣並沒有注意到楊勇臉上那驚訝之色下,還有一份頭痛甚至不安的感情隱含其中。

她有些得意的向楊勇道:“今天靜雅不是和表仁一起來過嘛,臣妾就把這事情跟表仁一說,表仁也覺得是個不錯的主意。他說楊林那銀行生意極好的,每天日進斗金。他已經應承下來,願意替我們出面去找楊林把這銀行要過來了。”

楊勇直囁牙花子,感覺牙疼。

“殿下不用擔心,表仁是我侄兒,這點小事交給他,肯定會盡心去辦的了。”

“不是這個...”

“殿下你難道捨不得那一成份子?哎呀,表仁雖說是我侄兒,可也是殿下的大女婿嘛。事情交給他辦,也總要讓馬兒吃些草的了。再說了,分一成份子給他,那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再說了,表仁出面去辦,總更方便些的了。”高良娣打着精細算盤。

楊勇本來想要叫她去阻擊此事,但此時一想,高表仁是他女婿沒錯,可也還是高熲的兒子。就讓他去試一試也好,屎不挑不臭,就讓高表仁去挑楊林這陀臭狗屎。不管怎麼說,他也不能就這樣看着楊林趾高氣昂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的樣子。(未完待續)

第214章 完美第261章 看球第325章 無情第229章 漢王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439章 易風更好欺負第119章 殺第563章 相親第82章 積銷燬骨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276章 螳臂擋車第36章 高陳聯姻第318章 八帥第487章 陰謀 陽謀第233章 美人逆襲第175章 賞功第99章 塞上連城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119章 殺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21章 亂臣賊子第283章 金屑酒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128章 懷荒新軍第244章 劍拔弩張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331章 棄卒保車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272章 李四第256章 戲弄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486章 磨未卸 驢已死第399章 騎兵爭雄第267章 山寨第44章 陳雄必須死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324章 天子之怒第500章 爆菊花第345章 新婦第115章 破陣第104章 狼騎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431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第535章 清算第184章 豆腐武氏第354章 書生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366章 有刺客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167章 難以相信第107章 邊荒集第564章 滅國第187章 陌刀第144章 黑虎掏心第531章 其實我是拒絕的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150章 謝文東第206章 絕路第106章 八驃騎第348章 與民爭利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83章 好算計第114章 殺伐果斷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362章 出軌第561章 選秀第91章 冠軍將軍第31章 賭鬥第205章 上天無路第212章 斬帥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294章 歸宗第161章 講武堂第148章 行軍第346章 借錢第343章 副相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5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189章 裝甲兵第138章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21章 亂臣賊子第542章 大清洗第282章 謠言四起第385章 戰鬥間歇第380章 開張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
第214章 完美第261章 看球第325章 無情第229章 漢王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439章 易風更好欺負第119章 殺第563章 相親第82章 積銷燬骨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276章 螳臂擋車第36章 高陳聯姻第318章 八帥第487章 陰謀 陽謀第233章 美人逆襲第175章 賞功第99章 塞上連城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119章 殺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21章 亂臣賊子第283章 金屑酒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128章 懷荒新軍第244章 劍拔弩張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331章 棄卒保車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272章 李四第256章 戲弄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486章 磨未卸 驢已死第399章 騎兵爭雄第267章 山寨第44章 陳雄必須死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324章 天子之怒第500章 爆菊花第345章 新婦第115章 破陣第104章 狼騎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431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第535章 清算第184章 豆腐武氏第354章 書生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366章 有刺客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167章 難以相信第107章 邊荒集第564章 滅國第187章 陌刀第144章 黑虎掏心第531章 其實我是拒絕的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150章 謝文東第206章 絕路第106章 八驃騎第348章 與民爭利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83章 好算計第114章 殺伐果斷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362章 出軌第561章 選秀第91章 冠軍將軍第31章 賭鬥第205章 上天無路第212章 斬帥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294章 歸宗第161章 講武堂第148章 行軍第346章 借錢第343章 副相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5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189章 裝甲兵第138章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21章 亂臣賊子第542章 大清洗第282章 謠言四起第385章 戰鬥間歇第380章 開張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