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降將

於軻甚至覺得康承訓有點可憐,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命運是何種結局,試問還會如此忠心耿耿的爲帝國效命嗎?

朝廷準了康承訓的計劃,雖然後來聽說那那翰林學士韋保衡採取了一定的阻撓,但皇帝對龐勳之亂的厭惡與懼怕,使他破例沒有聽從準女婿的勸言。

當康承訓將計劃中賞賜的消息傳達給三軍將士時,數萬之衆歡聲雷動,高呼雀躍,於軻從這些手舞足蹈的帝國將士眼中看到了興奮與貪婪。從發兵東進到現在,**的士氣達到了最高的頂點,縱然是之前的柳子鎮大捷也未能有這樣的效果。

帝國的榮耀與軍人的尊嚴在這些虎狼之士的眼中簡直就是狗屎不如,直正驅使他們去拼殺的動力還在於金錢,其實這也難怪,從古自今,哪個當兵的將腦袋勒在腰帶上搏命不是爲了混口飯吃,只有那些衣食無憂的騷人默客們纔會意淫出所謂的邊塞雄風,沙場豪情,軍人榮耀。

無論怎樣,大軍終於是出發了,康承訓留下了大將王式率一萬兵馬守柳子鎮,其餘人馬全部北向豐縣。

當在徐州溫柔鄉中的龐勳聽到了這個消息後,不由大驚失色,他很清楚豐縣在徐州的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性,康承訓的五萬大軍他並不懼怕,即使是失去了柳子鎮,他也有足夠的兵力與信心在西面阻擋住康承訓的大軍,但如果北面的門戶也被洞穿,曹翔的三萬大軍長驅直如,他和他的徐州就將面臨着**近十萬之餘的夾擊,那將是非常危險的處境。

正如於軻所料,龐勳命敗還的王弘立率兩萬兵馬去阻擋沙陀軍,以及圍攻宿州的馬舉所率三萬南面**,留其父龐直舉和謀士許佶守徐州,親率三萬精兵星夜趕路,前去解救豐縣之圍。

豐縣南十里,月黑風高。

“楊兄弟,請你回去轉告康招討使,就說某孟敬文一心向唐,只是爲龐賊所逼纔不得已忍辱負重到今天,而今既然朝廷肯原諒某之罪,某一定拼死以效全力。”

楊行密冷靜的瞧了一眼態度誠懇的孟敬文,藉着夜色的掩蔽,目光之中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鄙意,用不帶任何感情腔調的語氣應道:“孟使君放心,你的忠心某一定代爲轉達,至於計劃之事,還請使君依約而行。”

“那是那是,到時還請康招討使看某號火行事,我們裡應外合,那龐賊就算有三頭六臂也休想逃走。”孟敬文應承的很痛快。

“那某就先行告辭了。”楊行密說罷便是順着女牆上的繩索,十分利索的竄下了四五丈高的城牆,腳步如飛,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好敏捷的身法。”城頭上孟敬文不覺驚歎,他的聲音引起了巡城士兵的注意,很快有一隊士兵叫嚷着奔了過來。

“奶奶的,沒長眼睛嗎,不認識老子是誰嗎!”孟敬文假意嗔怒,把幾個士兵罵的低頭不敢言語,接下丟下一句“好好給老子巡城,休要奸細混進來”便揚長而去。

叛軍的指揮成份相當的繁雜,那龐勳到底也有幾分謀算,對於**的這些降將,他從心底裡都不怎麼信任,故而在孟敬文的身邊安插了不少同他桂林起兵時的親信作爲副將,以來監視防範,所以他與**密使間的來往都是在見不得人的情況下進行。

在十里外的唐營中,康承訓與於軻已經等候多時,不知是因爲疲勞,還是對孟敬文的歸降信心不足的原因,康承訓一改以往的冷靜沉着,不停的在帳中來回踱步。

於軻倒是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一口接一口的喝茶,這倒不是他心裡不急,而是在前幾日的行軍途中他不慎落馬,腿腳受了一點小傷,就算是想踱步也沒這個條件。

“大哥呀,我求求您坐一會行不,我的眼都讓你轉暈了。”於軻心裡這麼衝着康承訓嚷嚷,嘴上卻是淡淡而笑,輕鬆說道:“招討使莫要擔心,某料那孟敬文一定會歸降。”

康承訓一怔,道:“某倒不是擔心這個,只是怕你推薦的這個楊行密被龐賊安插的親信抓住,若是泄露了機密,整個計劃就泡湯了。”

“呵呵,招討使多慮了,某的這個楊兄弟身法敏捷的很,想要抓到他那是難如登天,何況某這兄弟性子耿硬,就算是殺了他也不會吐露半個字。”於軻對楊行密相當的信任和放心。

話音未落,外面親兵進來通報,言楊行密求見,康承訓與於軻相視而笑,康承訓忙叫楊行密進來說話。這時楊行密已在寨中將夜行衣換回了軍衣,進來拜見過二人後便將孟敬文的親筆書函遞上,並將孟敬文在城頭上吩咐轉達的話一字不差的說與了康承訓。

“‘逼不得已,忍辱負重’,哼,這位孟將軍可真夠偉大的。”康承訓冷言譏諷。

“逼不得已或許是真的,忍辱負重只怕是言不由衷了。”於軻知朝廷已答應孟敬文的條件,待平叛之後封他爲武寧節度使,在這個亂世中,能得罪人儘量少得罪人,所以他儘管知道孟敬文的話根本就是在胡說,但也不便直言揭穿。

康承訓看罷了信,臉色終於輕鬆了不少,道:“這個人貪心果然不小,已經答應讓他做武寧節度使,他竟還不知足,還想要在朝廷中也掛一個虛職。”

於軻一皺眉頭,道:“這個姓孟的實在過分,節度使之事相必朝廷已經做也很大的讓步,他現在又增加這樣的要求,只怕朝廷難以應允。”

康承訓哼了一聲,不以爲然道:“怕什麼,他要什麼某儘管應允就是了,朝廷不答應他,某答應他就是了。”

於軻一怔,很快從康承訓詭異的眼神中看出了什麼,試探道:“莫非朝廷在讓姓孟的爲武寧節度使一事上還有其他想法嗎?”

康承訓哈哈大笑,得意道:“不瞞於郎,其實某在奏章上根本就未曾寫這一條,朝廷也未曾應允那孟敬文什麼。此人根本就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若然讓他當上武寧節度使,國家豈不養虎爲患,也許他就是下一個龐勳。”

於軻終於明白,讚道:“原來這只是招討使給那姓孟的使得一個緩兵之計啊,只是事成之後,不知招討使會如何處置這姓孟的。”

“叛國小人,留之無用,殺之即可。”康承訓滿含殺氣的話令於軻爲之一冷,接着他一揮手,向楊行密道:“你就再去一趟豐縣,告訴那孟敬文,只要他肯歸順,他提的要求就不是問題。“

第十章 叛亂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二十一章 天機第二十二章 苦肉第三十二章 末路第四十四章 空想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二十九章 往事第七章 求助第十九章 局勢第十章 皇帝第六章 報復第四十四章 享樂第十九章 局勢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四章 好漢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二章 長安第七章 公主第三十七章 貧富第十六章 怒火第十一章 逼良第三十章 降將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二十四章 陌生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一章 少年第三十章 降將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五章 抱怨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三十八章 方主第一章 少年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十一章 逼良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三十章 降將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五十三章 夜宴第三十五章 冒犯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四十四章 空想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十二章 會試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六章 報復第二十章 賭約第十二章 會試第一章 少年第一章 佳人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五章 本惡第八章 侍女第十九章 局勢第三十章 降將第四十章 死士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十章 皇帝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十一章 逼良第一章 佳人第十三章 殺人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十四章 陌生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四十七章 干政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四十七章 干政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二十五章 中尉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二十八章 軍餉第二十五章 中尉第四十章 死士第四十章 夜店第三十七章 貧富第四十四章 空想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二十五章 中尉第二十三章 初戰
第十章 叛亂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二十一章 天機第二十二章 苦肉第三十二章 末路第四十四章 空想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二十九章 往事第七章 求助第十九章 局勢第十章 皇帝第六章 報復第四十四章 享樂第十九章 局勢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四章 好漢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二章 長安第七章 公主第三十七章 貧富第十六章 怒火第十一章 逼良第三十章 降將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二十四章 陌生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一章 少年第三十章 降將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五章 抱怨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三十八章 方主第一章 少年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十一章 逼良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三十章 降將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五十三章 夜宴第三十五章 冒犯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四十四章 空想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十二章 會試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六章 報復第二十章 賭約第十二章 會試第一章 少年第一章 佳人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五章 本惡第八章 侍女第十九章 局勢第三十章 降將第四十章 死士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十章 皇帝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十一章 逼良第一章 佳人第十三章 殺人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十四章 陌生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四十七章 干政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四十七章 干政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二十五章 中尉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二十八章 軍餉第二十五章 中尉第四十章 死士第四十章 夜店第三十七章 貧富第四十四章 空想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二十五章 中尉第二十三章 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