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叛亂

評史有云:唐亡於黃巢而禍起於桂林。

鹹通四年,南詔國北犯帝國邊疆之時,朝廷命徐州節度使孟球募得士卒兩千,其中八百人被分配到桂州戍防,朝廷與之約定,三年後輪換回徐州。然而這八百士卒在桂州一駐就是六年,期間屢屢上表朝廷,請求代還,徐泗觀察使崔彥曾卻以軍帑空虛,換兵花費耗大爲理由,令主八百士卒再做戍卒一年。

消息傳回桂州,戍兵震怒,他們殺了都將王仲甫,推舉糧料判官龐勳爲主,取兵甲自北而還,一路破了朝廷重重封堵與諸般詭計,最終攻破徐州,其後更是聚兵達二十萬之衆,四處攻城掠地,分兵而守,江淮爲之堵塞,朝野爲之震驚。

這便是史書上所載的“龐勳之亂”,雖然這場叛亂最終被平定,然而江淮一帶卻遭受了極大的破壞,更加的民不聊生,正是爲之後黃巢叛亂打下了基礎,所以說“唐亡於黃巢而禍起於桂林”的論斷不無道理。

此時正是十一月下旬,正是那龐勳勢力最爲鼎盛的階段,朝廷前來的圍剿的軍隊不是退縮不進,便是被殺得潰不成軍,江淮之地大半爲其所佔。於軻倒並不是怕黃巢此去南下會遇到危險,而是怕依着他這般性子,一個血脈噴張便有可能加入叛軍的隊伍,以他的實力,完全有可能改變龐勳叛亂的原本走向,到時勝敗之數未知也。

亂世對於黃巢這樣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武夫或許很有發展前途,但對於軻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來說,卻是最不願意見到的,所以當他聽到黃巢要去淮南的消息之後,內心當然是無比的震驚。

“某知道南邊不安穩,但目下江淮北輸貨物的通道被叛賊所阻,似鹽這般必需之物,價格又比原先漲了一倍多,這麼好的機時,某當然要利用一下,大賺他一筆。”黃巢果然並非只是一介武夫,頭腦還是相當的聰明,膽量也大得驚人,如果再加上點遠大野心,留在這世上絕對是一個極度的不安定因素。

於軻勸了好半天,黃巢只是不聽,搞得他實在沒辦法,乾脆說道:“既然如此,那某就隨黃兄同去一趟去吧,一者也算是長一長見識,二者也可以與兄有個照應。”於軻真正的目的是想看着黃巢,萬一他有一個什麼衝動頭腦發熱也好及時的勸阻。

黃巢頗感意外,道:“於兄好意某心領就是了,只是此去兇險難測,再加上鄉試之期日近,兄只怕還需要抓緊時間備考,依某之見,於兄還是安心的待在家裡吧。”

於軻笑道:“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某無非就是想跟着黃兄出去,一起見識一下句冤縣外的世面,如若黃兄嫌某是個累贅,那某不去就是了。”

話已說到這份上了,黃巢若再推脫,那便顯得真把於軻當成了累贅,於是豪然一笑,道:“也好,漫漫長路也甚是無聊,有於兄與某做伴,想來這旅途定然十分精彩。”

二人相商停當,於是黃巢便回忠義莊準備人馬所需。

當是時正逢龐勳聲勢浩大,遣將分兵,南攻舒州、廬州,北進沂州、海州,破沐陽、下蔡、烏江、巢縣,佔滁州、克和州,淮河兩岸遠近州縣不是被攻陷,便是被叛兵侵擾。

冤句所屬曹州同樣在叛軍勢力範圍之內,前不久一部叛軍逼近曹州,觀察使張德昭率軍出戰,結果被打得大敗而歸,於是閉城死守不敢再戰,叛軍轉攻各縣,所過之處燒殺搶掠,弄得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黃巢雖然在黑社會界很有名望,但人家龐勳可是公開和**叫板的土匪,地位明顯高出一等,官府雖然怕他黃巢,人家叛軍卻不見得把他當根蔥,該搶的肯定是要搶,只因如此,本已定好的出發日期不得不一推再推,好在冤句縣遠在曹州北部,叛軍似乎不敢太過深入其境,是以在各縣都遭荼炭的情況下,只有冤句得以倖免。

黃巢是心急如焚,於軻倒是一點都不急,他巴不得黃巢此行泡湯纔好。新型的“黃道紡車”很快被鄭小婉用得熟練,所紡出來的紗又快又好,原本想憑此賺筆,卻沒想到縣裡以平叛需耗爲由,新添了一項“平叛稅”,各丁口按財產的十分之四徵稅,如此一來,儘管多紡了許多的紗,錢非但沒有賺倒,反而是貼進去了不少原來的積攢。

朝廷要爲平叛徵稅本來是情非得已之事,於軻雖固然不怎麼樂意,但也多多少少能夠體諒朝廷的苦心,然生活日漸艱苦,於軻不忍鄭小婉沒明沒夜的辛苦,於是便造了第二輛“黃道紡車”學着織布,雖然速度和質量遠遜於鄭小婉,但多少也能減少一點家裡的負擔。

這日於軻去往冤縣布莊販紗,時下南方淮河一線戰亂正盛,關東一帶又是盜賊蜂起,布莊的生意也不好做,所以他們只好把收購織品的價格壓得一低再低,於軻去了幾家布莊,最終也沒賣上一個好價錢。

回去的路上,於軻不住的掂量着手中區區幾吊錢,心情實在是鬱悶的很。拐過一處街角,忽聞前方鞭炮齊鳴,鼓樂喧天,身邊不斷的有馬車使過,仔細一瞧,皆是冤誼句縣中達官富豪之輩,卻不知這些人同時出現在這條街所爲何事。

人都有湊熱鬧探好奇的心理,於軻一想起鄭小婉那失望的表情便不忍回家,於是索性驅驢隨着那些馬車一起去看個熱鬧。

原來是這條街上有人新建了一座宅院府第,而這些縣中的有頭有臉的人物正是趕去慶祝,那高大的朱門之前停滿了馬車,進去的客人們無不攜帶貴重的賀禮,能引這許多人屁顛屁顛的帶着重禮前來慶祝,想來這府第的主人在冤句城中的影響力一定不小。

於軻沿着那高牆觀望了一會這宅院,卻見內中樓閣遍佈,精緻秀麗,東西南北各長約有五十步,佔地面積也是頗大,建這麼一座規模龐大的宅子,所費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和這座豪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周圍一間間破落低矮的房舍,往這路中間一站,彷彿看到一位腰纏萬貫,滿身名牌的大款,一臉鄙夷,得意的瞧着他身邊一個個窮酸落魄,蓬頭垢面的農民工,嘴裡還中哼哼道:窮鬼們,離老子遠一點,小心臟了老子十幾萬塊錢的衣服。

“窮者愈窮,富者愈富,長此以往不出亂子纔怪呀。”於軻暗自感嘆,滿耳囂張的的鞭炮聲聽着他心煩,便是掉轉驢頭要離開。

就在這時,對面不知從哪裡忽然擠上來近百人,這些人二話不說就跪在人家豪宅大門面前,又是磕頭又是哭嚎的,引得街上道路擁堵,衆人圍觀議論,好端端的一個喜慶氣氛全叫他們給攪黃了。

於軻好奇心,便向旁邊一位大叔打聽,這才知道,原來這豪宅的主人竟是本縣的寧縣令,據說他請了道觀的道士們看了風水,說是這一片地風水極佳,若在此建宅院必能官運享通,步步高昇,於是他便信以爲真,將原本這裡的商家民戶全部強行遷走,分文未補。

那些被趕走,無家可歸的百姓們幾次三番去往縣衙討要說話,無不被拒之門外,迫不得已之下,如今只好趁着寧縣令喬遷的日子成羣結隊前來討些補償之錢,盼着寧縣令看在日子喜慶的份上,多少賞他們幾吊錢。

“怎麼能這樣呢,好端端的把人家房子搶走又不給一文錢,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嗎!”於軻義憤填膺,忍不住大聲斥責,聲音淹沒在鞭炮與哭嚎之中,除了身邊的大叔無人聽得到。

“可不是嘛。”那大叔瞧了周圍一眼,湊近他低聲道:“某還聽說呀,寧縣令建這宅子的錢虧空不少,竟是把剛徵上去的‘平叛稅’挪用了大半,哎喲,你說說,這稅用掉了,還不又得向咱們來徵……”

“孃的,貪污公款,強佔民田,這狗官也太猖狂!”於軻在心裡惡罵,此刻怒火填胸,他忽然覺得頗有些懊悔,後悔當初爲何阻止黃巢與尚讓去殺那狗官。

正氣憤間,宅院中衝出來一幫兇神惡煞的家丁,皆是手執棍棒,爲首一人正是縣令公子寧水原,那寧水原臉色鐵青,指着門前跪伏的百姓們,惡狠狠的斥道:“你們這幫刁民,膽敢在某家府前聚集鬧事,難道都想造反了不成!”

那些百姓也不只被罵了多少次“刁民”,反正刁就刁吧,只要能討還幾個錢也值了,於是無人可退,依然伏在那裡哭哭啼啼沒完沒了。

寧水原喝罵了幾次,見他們還不肯退去,立時怒到了極點,向手下一揮手命令道:“還愣着幹什麼,於某好好教訓這幫刁民。”

家丁們手早就癢癢了,一聽主人下令便是一擁而上,棍起棒落,毫不留情的招呼向那些面黃肌瘦的百姓們,一時間門前更亂成了一團,哀嚎震天,痛泣動地,當場就在幾名不經打的婦孺倒在了血泊這中。

見過欺負人的,沒見過這麼欺負人的,於軻怒火攻心,實想上前與這幫豺狼拼命,但他還是剋制住了,他明白,手中沒有權力,光拼一雙手就想阻止眼前的悲劇,除了送死之外什麼也改變不了。

無法再看下去,於軻暗歎一聲,轉身離去。

“饒命啊!”

“給某往死裡打!”

“阿孃,救救奴。”

……

第四十二章 囚禁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三十六章 綁架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二十三章 相見第二章 工作第五十章 出獄第七章 公主第十五章 財政第五章 故人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十一章 賞識第十章 叛亂第四十五章 本惡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二十九章 往事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三十章 降將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十章 叛亂第十八章 朱邪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十七章 神策第四十二章 嫁禍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四章 南下第十章 皇帝第二章 長安第九章 縱論第十三章 殺人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章 皇帝第四十章 夜店第四章 才子第六章 志願第六章 報復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十一章 逼良第十六章 怒火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五十三章 夜宴第三十七章 貧富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六章 報復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二章 囚禁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十一章 逼良第四十五章 本惡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二章 長安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十四章 享樂第七章 求助第二章 工作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九章 徵稅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十三章 殺人第四十章 夜店第十六章 怒火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四十章 死士第二章 工作第十八章 南詔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三十八章 方主第十二章 突襲第十九章 徵稅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十九章 徵稅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五章 抱怨第九章 縱論第六章 報復第三十六章 公正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十五章 財政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九章 縱論第十九章 徵稅第二十七章 拉攏
第四十二章 囚禁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三十六章 綁架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二十三章 相見第二章 工作第五十章 出獄第七章 公主第十五章 財政第五章 故人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十一章 賞識第十章 叛亂第四十五章 本惡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二十九章 往事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三十章 降將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十章 叛亂第十八章 朱邪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十七章 神策第四十二章 嫁禍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四章 南下第十章 皇帝第二章 長安第九章 縱論第十三章 殺人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章 皇帝第四十章 夜店第四章 才子第六章 志願第六章 報復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十一章 逼良第十六章 怒火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五十三章 夜宴第三十七章 貧富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六章 報復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二章 囚禁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十一章 逼良第四十五章 本惡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二章 長安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十四章 享樂第七章 求助第二章 工作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九章 徵稅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十三章 殺人第四十章 夜店第十六章 怒火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四十章 死士第二章 工作第十八章 南詔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三十八章 方主第十二章 突襲第十九章 徵稅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十九章 徵稅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五章 抱怨第九章 縱論第六章 報復第三十六章 公正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十五章 財政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九章 縱論第十九章 徵稅第二十七章 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