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傳藝

於軻滿臉驚喜,道:“怎麼會是你?”

白衣女子嫣然一笑,反問道:“怎麼就不會是我?”

於軻一怔,道:“某是說,這裡是刺史府,娘子你卻在此彈琴,莫非,你是這府裡的伶人麼?”

旁邊丫環們掩面失笑,其中一靈巧的丫環指着他的鼻子嗔笑道:“好個不長眼的書生,某家小姐可是刺史千金,怎會是什麼伶人。”

“刺史千金!”

於軻一聲驚呼,霎時間,無數的念頭與思緒衝入腦海,先前困擾着他的那些疑惑,此時便如撥雲見日,恍然大悟了。

怪不得自己在那樣的情況下竟能通過州試,而且還成爲州試的第一名,想來必是這位刺史千金爲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同他爹爹趙刺史講了好話,估計白啓明那裡也是如此吧。

想通了此節,於軻不覺感慨萬分,所謂有因必有果,沒想到自己無意間做了一件舉手之勞的善事,卻不想在此時竟得到了回報,世事變換,實是難測呀,他便拱手又是一揖,道:“多謝娘子。”

那女子一怔,道:“於郎謝從何來?”

於軻坦然道:“自然是謝州試之事,娘子在刺史面前之美言。”

那女子淡淡一笑,道:“於郎果然是聰明人,那也無妨,只不過是奴報答你的救命之恩罷了,於郎莫要在外站着,裡邊請。”

於軻遂入坐榭中,攀談幾許,才知這白衣女子叫做趙瑜寧,乃是曹州刺史趙立言之女,這趙立言雖然妻妾成羣,但卻膝下卻只有一子一女,故而對這趙瑜寧是倍加的寵愛。

這趙瑜寧最愛撫琴,前日聽聞冤句縣出了一位遠近的聞名琴師,故而不辭路途勞頓,瞞着趙立言獨自前往冤句想去見一見這位琴師,卻不想半道上路過黑風林,被紅葉寨給劫了回去。

練海棠本想用她來向刺史大大的勒索一筆,只因後來遇上了於軻,所以勒索信前腳進刺史府,這趙瑜寧後腳便後腳進了家門。

趙瑜寧一直記掛着於軻的救命之恩,屢番差人打聽都不知他下落,直至後來於軻獨闖刺史府,名動濟陰之後,趙瑜寧才得知他的消息,知他是這次州試的考生。

再到後來,趙瑜寧偷偷的看了於軻和白啓明的試卷,發現他二人文采不凡,又聽說父親向功曹下了命令,絕不可錄取此二人,於是她爲報於軻之恩,才執意的要求刺史無論如何也要公平對待他們,刺史寵愛女兒不過,最後便只好應允了她。

這一系列的機緣巧合,竟如事先安排好的一般,於軻不得不感嘆造化之神奇,道:“如此說來,娘子你確是某之福星,若非是你,只怕某已名落孫山,對月空嘆了。”

趙瑜寧一嘆,道:“於郎地仁善,才華橫溢,本就該榜上有名,阿爹他那樣做原本就有些不妥,奴還當向你道歉纔是。”

身爲刺史千金,沒有半點嬌縱跋扈之性,卻有一副宅心仁厚的心腸,,再加上有着嬌好的容貌,實屬難得,於軻自然而然的對她產生了幾分好感。目光在她身上悄悄的掃過,最後定格在了那雙輕擱在琴絃上的玉手,忽然想起了什麼,道:“趙娘子,某想請問,你是從何處學得這首《發如雪》的琴曲?”

趙瑜寧隨意的撥弄着琴弱,道:“奴家是那日在牢中聽你彈過,只記得一二,原來這首曲子叫做《發如雪》呀。”

於軻大吃一驚,卻不料這趙瑜寧果真是彈琴的奇才,只憑着牢中那片刻的時間,竟是將他這首風格獨特的琴曲記憶到**不離十的地步,不禁讚道:“某這曲子只彈了一遍,娘子便就記得這般清楚,娘子琴性之高真令人驚歎,只怕是普天之下無人能及呀。”

“於郎過獎了。”趙瑜寧對於他誇張的讚美顯得不以爲然,幽幽道:“天下之在,奇人異士數不勝說,奴怎麼配得上‘無人能及’,就說這曹州吧,比如奴提到的那位冤句琴師,只他恐怕就比奴的琴藝好上十倍。”

趙瑜寧直到此時還不曾知曉,她所仰慕的那位技藝超羣的琴師就在咫尺之前,於軻很有一番成就感,當下也不點明自己身份,卻道:“娘子的琴可否借某之用,某獻醜撫上一曲,還請娘子多多指教。”

趙瑜寧對於軻的琴藝也頗爲欣賞,不然也不會刻意的將那首《發如雪》牢記心頭,此時便饒有興致的聽他再撫琴絃。

這一次於軻所彈的曲子是他的成名曲《東風破》。

一盞離愁孤單 佇立在窗口

我在門後假裝 你人還沒走

舊地重遊 月圓重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 不忍苛責我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後 酒暖回憶思念瘦

水向東流 時間怎麼偷

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

而如今琴聲幽幽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我牽着你走過

荒煙漫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

夜風撩人,湖光鱗鱗,七絃一曲引得愁思淡若薄霧,不光是趙瑜寧聽得神遊外物,便是她身邊服侍的丫環們也是如癡如迷。

曲終,陣陣感嘆,趙瑜寧從神思中回來,恍惚間想明白了什麼,驚訝道:“莫非於郎就是奴要去拜訪的冤句琴師嗎?”

於郎神色自然,衣袖微撫,笑道:“娘子所找的人,只怕正是不才。”

“果真如此,那也真是太巧了!”

趙瑜寧驚喜萬分,女人家最迷信的就是所謂緣分天命,在某些時候,這種事可思議的巧合,足以令她們的感情爲之糾葛,在這個時候,於軻分明從她的眼中看到了幾許欽慕,他意識到自己似乎又有命犯桃花的可能,但那女兒家崇拜的目光卻又讓他無法退縮,不知不覺中暢開心懷,任由她撞入其中。

“不知郎君方纔所彈是何曲目?”

“此曲名爲《東風破》,是某月夜泊舟於大江之上,靈思偶得之,娘子若不嫌不堪入耳,某可以教授給娘子。”於軻謊話編的煞有介事,面色坦蕩,儼然自己就是原創作者。

“果能如此,奴真真謝過郎君了。”

古之伶人,若能創得一二名曲,必是十分珍惜看重,生怕被旁人學了去,奪了自家的風采,何曾有人似於軻這般,信手便欲將琴曲傾授,趙瑜寧自是喜出望外,而她卻不知於軻心中有萬千“名曲”,隨便都可以信手拈來。

於是他二人便在這江邊小榭之中,沐月華江風,撫清弦流轉,或是心猿意馬,或是沉心靜氣,沉浸在這天簇之音中,只待月過中天,酒宴散盡亦渾然不覺。

“你是何人!”

一個沉怒的聲音打斷了他們的雅興,琴聲嘎然而止,二人驚覺之下回頭一看,不由臉色均是一變。

榭外鐵青着臉站着的那人,正是趙瑜寧的父親,曹州刺史趙立言。

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五章 抱怨第十九章 徵稅第十三章 殺人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四十二章 囚禁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一章 少年第十一章 賞識第二十八章 軍餉第三十二章 末路第四十七章 干政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六章 報復第二章 工作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十六章 緝盜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十四章 空想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十三章 殺人第四章 好漢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五章 抱怨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二章 長安第十六章 緝盜第一章 少年第三章 擂臺第二十章 賭約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四十六章 激情第二十三章 相見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十二章 突襲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五十章 出獄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六章 志願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十五章 財政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五十章 出獄第九章 縱論第七章 求助第十一章 逼良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四十五章 本惡第二章 長安第二章 工作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三章 擂臺第十章 叛亂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二十章 賭約第三十六章 綁架第九章 縱論第十五章 財政第二十八章 軍餉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九章 膽色第十五章 財政第十五章 財政第十章 皇帝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三十八章 方主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十八章 朱邪第十五章 財政第三十九章 青梅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七章 求助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二十三章 相見
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五章 抱怨第十九章 徵稅第十三章 殺人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四十二章 囚禁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一章 少年第十一章 賞識第二十八章 軍餉第三十二章 末路第四十七章 干政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六章 報復第二章 工作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十六章 緝盜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十四章 空想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十三章 殺人第四章 好漢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五章 抱怨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二章 長安第十六章 緝盜第一章 少年第三章 擂臺第二十章 賭約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四十六章 激情第二十三章 相見第二十一章 素雪第十二章 突襲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五十章 出獄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六章 志願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十五章 財政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五十章 出獄第九章 縱論第七章 求助第十一章 逼良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四十五章 本惡第二章 長安第二章 工作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三章 擂臺第十章 叛亂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二十章 賭約第三十六章 綁架第九章 縱論第十五章 財政第二十八章 軍餉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九章 膽色第十五章 財政第十五章 財政第十章 皇帝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三十八章 方主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十八章 朱邪第十五章 財政第三十九章 青梅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七章 求助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二十三章 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