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內閣

往事如煙,有着說不盡,道不清的苦楚。

想着這些年的經歷,趙樸心中彷徨無比,有種筋疲力盡的感覺。只是這些都無法述說,只能是憋在心中,趁着這個機會,向這位老僧道出了一切種種。

“人生有七苦:生之苦,指人在孃胎之內,狹窄不堪,氣息不順,出聲後冷風衣物,刺傷肌膚等。自出生後,要經受飢餓之苦,睡眠不安之苦,心力交瘁之苦,生着難受,死亦不肯。死亡固然容易,可是活着更是簡單。此爲一苦!”

“年歲增長,精神衰竭,日漸無力。病之苦,周身疼痛,不得安寧;回顧往昔,有多少歲月蹉跎,一生浪費了多少時間,因爲碌碌無爲而悔恨,因爲懦弱不作爲而嘆息,因爲時機稍縱即逝,未能及時把握而無奈,此爲老之苦;”

“或身體老化生機斷絕,或意外身死。怨憎會,心存嫉恨,心有怨念,不能得償所望,反而傷及自身,此爲死之苦。人士如燈滅,人死了一切成空,在想要有所作爲,也是枉然!”

“求不得,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往往人們過於執着,反而深陷牢籠,遲遲不能心甘,更添痛苦。”

“最後一苦,是離別之苦,人生之痛,莫過於愛別離,親人離去,無能爲力,摯愛不在身邊,也有思念之苦,我看檀越年歲不大,未必體驗愛人不在身邊之苦,但是這親人離去,想必已經親身體會過了。”

老僧悟能緩緩道,神情有些哀傷。

“怨憎會,求不得,生老死,愛別離,果然是至理名言!”趙樸點頭道,“那不知如何解惑?”

“人生七苦,源於執着,若是施主能放下,放下心中的執念,入我空門,必然早登極樂,必成佛位道果!”老僧悟能勸說道。

趙樸樂了,他只是想要尋求心理醫生,而不是遁入空門,當順治皇帝,開口道:“放棄容易,捨棄容易,但是活着卻很難。佛土雖好,奈何我塵緣未了,六根不淨,空門與我無緣。”

“若是施主能夠放下執念,老衲願意接應施主入我佛門,帶髮修行!”老僧悟能依舊鍥而不捨的堅持着。

趙樸笑了,默然不語,只是輕輕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而已。

老僧繼續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施主多的是擔當,少的是豁達,心思太過沉重!”

趙樸苦笑道:“我也想要放下執着,奈何身上的擔子太沉重了,不是想要放下,就能夠放下的。我若是成功,無數人受益;我若是敗了,無數人家破人亡。太過沉重了,不管願意不願意,我都得堅持下去,直到最後!”

“衆生皆苦,施主也不容易,老衲多說也是無意!”老僧悟能點點頭道,“這個送給施主,若是施主心煩意亂時,心緒不寧時,手中撥弄念頭,心情可能會好很多!”

這時,老僧悟能走進了一個小閣子,最後取出一串念頭,遞給了趙樸。

這個念珠,很是平常,共有二十七顆念珠組成,都是木質的念珠。握在手中,趙樸道:“多謝大師!”

說着,起身離去,而臨別前也留下香火錢。

………

告別了老僧,趙樸離去了。

回到城外的大營時,已經天黑了。

八字軍的規矩是過城而不入,軍營紮在城外,除了軍隊採買的官員,或是請假而去的官員,很少有人進入襄陽城。降臨了襄陽城,趙樸只是簡單見了襄陽城的主官,至於邀請到縣衙居住,趙樸拒絕了。

反正呆的時間不長,也沒有入城的必要了。

在燈光下,趙樸翻看着書卷,不由的想起了那個老僧,心中略微嘆息,道:“也不知道,不久之後這座寺廟還存在嗎?”

不久之後戰火將要燒到襄陽,那時整個襄陽將會迎來浩劫,在浩劫中那個廟宇可能也隨之毀於一旦。

…………

在襄陽呆了幾天之後,趙樸率領大軍就離去了,向着揚州方向前進。

半個月後,趙樸終於到了揚州,與衆多的大臣匯合。此時看着汪伯彥、趙鼎、範宗尹等人,憔悴的樣子,趙樸心中就生出一絲愧疚,大家都不容易呀!

有着三位處理政務,大的錯誤出不了,只是麻煩事依舊很多,這些不需要趙樸操心。

而隨着進入揚州,趙樸也開始了變法的序幕。此時變法,只是局部的,小範圍的變法,只有一點,提高行政效率。

因爲冗官的問題,人浮於事,行政效率極差,若是在太平年月,這還沒有什麼,不過是麻煩而已。可如今是大戰時期,此刻行政效率低下,帶來的弊端是致命的,命令下達極爲緩慢,商談爭論不休,往往是“政未決,金軍已經渡河!”

提高行政效率已經是刻不容緩。

此時,趙樸決定成立內閣。內閣說白了,就是爲了更好的攬權,將權力集中起來,提升行政效率。

大宋的政治格局是,中書省、樞密院、三司,三權分立,彼此之間相互制約,相互鬥爭。一個政令,從傳達、討論、下達、實行,需要經過太多的程序。而內閣則是讓,參政知事、樞密使、三司使進入內閣,三者合力決策,三者共同批閱奏摺,提交處解決方案,再加上若干人員入內閣,負責牽制。

最後,皇帝看完奏摺,解決方案之後,只需要批上“準”,或是“否”。準時,下達各部執行;否時,駁回,內閣需要重新討論,制定方案;遇到懸而不決的問題,可以直接上交,請求皇上決斷。而那些彈劾的奏章,不需要內閣審閱,直接上交。

而按照輕重緩急,奏章劃分爲一般、緊急、急切、十萬火急四個等級。

比如一般奏章,需要三天之內審閱完畢,提交解決方案;緊急奏章,需要在兩天之內,提交解決方案;而急切奏章,需要在一天之內提交處解決方案;而十萬火急的奏章,需要在半天的時間內,提交解決方案。

總之,集中權力,提升行政效率,這是成立內閣的主要目的。

不過,弊端就是內閣的權力太大了,有着架空皇帝的味道。這讓趙樸隱隱有些不安,爲了防止內閣不法,又讓臺諫負責監督內閣。儘管有諸多的不足之處,有諸多弊端,最後趙樸還是將內閣擡上了臺。

未來,他需要將大量時間用於軍事,根本無力在政事上花費太多時間,只能是用內閣分擔一部分權力。

總之,有些營養不良的內閣,就這樣提前上臺了。

第261章 謀戰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461章 夕陽滿幽雲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213章 試探開始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155章 哭靈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42章 養賊自重第246章 斬將,突圍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81章 帥旗倒了第50章 該走了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217章 變法(三)第157章 一次次錯過第340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11章 一個人的變法(2)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141章 魔怔了!!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161章 又要遷都第68章 戰後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68章 戰後第406章 宋朝信譽太差第390章 富平之戰(二)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92章 明處議和,暗處偷襲第327章 定都杭州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412章 殺星,火拼!第58章 人在金營,心在宋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325章 趙鼎貶官第441章 尋找新大陸第62章 艱苦行軍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229章 幕後黑手(2)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305章 江陵之戰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6章 組建新軍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73章 義軍首領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89章 宋朝版的特種兵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47章 再回汴梁第116章 八恥第393章 富平之戰(五)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323章 商人大會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72章 完顏婁室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423章 悔過書第5章 戰局分析第232章 武備學堂開業第284章 跨海擊遼東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83章 襲擊再至第186章 襄陽城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422章 殺一批,流放一批,放一批,敲打一批!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80章 靖武王第81章 帥旗倒了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468章 天可汗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251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中)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53章 河東之地第58章 人在金營,心在宋
第261章 謀戰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461章 夕陽滿幽雲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213章 試探開始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155章 哭靈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42章 養賊自重第246章 斬將,突圍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81章 帥旗倒了第50章 該走了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217章 變法(三)第157章 一次次錯過第340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11章 一個人的變法(2)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141章 魔怔了!!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161章 又要遷都第68章 戰後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68章 戰後第406章 宋朝信譽太差第390章 富平之戰(二)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92章 明處議和,暗處偷襲第327章 定都杭州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412章 殺星,火拼!第58章 人在金營,心在宋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325章 趙鼎貶官第441章 尋找新大陸第62章 艱苦行軍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229章 幕後黑手(2)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305章 江陵之戰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6章 組建新軍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73章 義軍首領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89章 宋朝版的特種兵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47章 再回汴梁第116章 八恥第393章 富平之戰(五)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323章 商人大會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72章 完顏婁室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423章 悔過書第5章 戰局分析第232章 武備學堂開業第284章 跨海擊遼東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83章 襲擊再至第186章 襄陽城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422章 殺一批,流放一批,放一批,敲打一批!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80章 靖武王第81章 帥旗倒了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468章 天可汗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251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中)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53章 河東之地第58章 人在金營,心在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