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火器終結了騎兵

歷史上,強國總是喜歡對弱國進行技術封鎖,自以爲高明,可以獨佔好處,其實卻是最臭最爛的棋。

美國獨立戰爭後,英國出於敵意,對美國進行了禁運等技術封鎖,那時美國困難至極,只能是自力更生,發展民族工業,結果逐步的擺脫了經濟上對英國的依賴,走向了獨立。

而新中國成立時,西方也是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結果無路可走,只能是自力更生,也是發展出了自己的民族工業。

相反,那些沒有進行封鎖,沒有進行打壓的,至始至終還是歐美的附庸,註定是吃着殘羹剩飯。

此時,爲了防止先進火器外泄,趙樸採取了各種措施,但是隻要用在戰場上,只要是打上幾次仗,金軍吃上機會虧,就會醒悟過來,然後竊取、仿造、超越。

而這些火藥武器,技術門檻很是低劣,只要獲得一件實物,就可以仿造,甚至造的更好。

唯有在一些核心技術上進行突破,才能更好的進行技術封鎖,只可惜核心技術尚未突破。

“其實,即便是火藥武器泄露了也不怕,有些東西註定是隻能模仿,但是無法超越!”趙樸笑了,“就好似騎兵一般,中原王朝訓練騎兵,草原民族也是訓練騎兵,只是草原騎兵,不論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是遠遠超過中原騎兵。中原騎兵不論是如何模仿,如何仿造,始終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註定是徒弟打不過師傅!”

“而火器也是如此。火器落在我們中原人手中,纔是火器。落在草原民族手中,只是燒火棍。中原人可以投入大量金錢,物力財力,組建火器大軍,淹沒鐵騎;可是草原民族卻不能捨棄弓箭,組建火器軍,因爲人才不足。資源不足!”

王舞月點點頭,有些明白了。

中原王朝也是組建騎兵,對抗草原騎兵,只是除了極少數時間外,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草原騎兵完爆中原騎兵。這是因爲草原民族天天騎馬,生活在馬背上的時間,超過了雙腿走路的時間,騎馬射箭幾乎是本能。只要是簡單訓練,就可以變爲強悍騎兵;而中原王朝,則是農耕爲主,缺少戰馬。即便是組建騎兵,也多是應付戰爭,應付邊疆危局。一旦危機解除,騎兵也會荒廢!

這注定了中原騎兵不如草原騎兵,妄想着訓練騎兵對抗騎兵。只會是一彼之短對敵之長,輸多贏少!

趙樸接着道:“火器的研發、組建、裝備、後勤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幾乎是燒錢,沒錢根本玩不起。而草原民族貧瘠,幾乎玩不起!”

“況且在他們看來,火器威力大之外,在射擊速度,射程上,與弓箭也差不多。玩火器。不如玩弓箭,更加方便。而我朝則不同,我朝最不缺的就是人。人人學射箭,人人學騎馬,那不可能;可是卻可以人人學火器。訓練一個合格的弓箭手,艱難至極,可能一場戰爭就消耗了一大半;可是火器則不同,只要是簡單訓練一月左右,就可以成爲優秀火槍手!”

“可在戰場上,可能一個訓練一月的火槍手,就可以秒殺一個苦學騎射三載的騎兵。試想一下戰場上,一萬火槍手,對決一萬騎兵,可以想象一下結局!”

王舞月心中一寒,已經想到了結局,不由道:“我明白了,草原民族有騎兵,中原王朝唯有發展火器,才能徹底輾壓草原民族!”

趙樸點點頭,這也是歷史發展的趨勢。

火器終結了騎兵!

………

此時淮安之戰,已經打響了,戰鬥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宋軍可謂是連戰連捷,僞齊大軍屢戰屢敗,一路敗退,最後退到了淮安城。

宋軍與僞齊軍,本質上是一母同胎,可能今天是僞齊軍,明天就是宋軍;今天就是宋軍,明天就是僞齊軍。從某種程度上,大宋也好,僞齊也好,當兵的都沒有節操的,誰給飯吃,給誰當兵。

從本質上,宋軍、僞齊軍都是爛的掉渣,都是一羣流氓,一羣土匪,一羣人渣,一羣烏合之衆組成,打起順風戰還可以,可是一遇到小挫折,就是一潰千里,放羊的料。

只是隨着趙樸的洗腦教育、復仇思想灌輸、軍戶制度、武備學堂、軍隊瘦身等,幾個重磅政策,致使宋軍發生了巨大改觀。洗腦教育讓宋軍知道,爲何而戰;復仇思想灌輸,讓宋軍知道仇恨,激發戰鬥源泉;軍戶制度,讓宋軍凝爲一個整體;武備學堂,讓宋軍有了大量的中低級將領;而軍隊瘦身,則是去粗存精,戰鬥力提升。

而作爲中央軍的八字軍,更是戰鬥力彪悍。

這讓一開始的戰鬥,變得沒有一絲懸念,只是此時岳飛卻無一絲樂觀。

“淮安不好打呀!”看着地圖,岳飛有些發愁,“至少有三萬大軍駐守淮安府城,另外在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等要地都有僞齊軍駐兵,將一個無險可守的淮安打造成了好似鐵銅一般。”

“在淮安附近又有五千金軍騎兵策應,襲擾我軍,阻止我軍圍城!”副元帥王守義道。

“皇上說過,此戰破敵爲主,破城爲輔;練兵爲主,決戰次之。我軍與金軍主力還是有較大差距的,一旦金軍主力南下,那時激戰之下,我等未必能佔據便宜!”岳飛道。

他激戰過金軍,見識過金軍的強悍,至少同等數量的宋軍對抗同等數量的金軍,勝算不大,況且金軍騎兵居多,一旦大肆襲擾,攻取後方,或是圍困,那轉瞬之間,勝敗逆轉。

岳飛膽大,可是更爲謹慎。

“那我等該如何?”王守義問道。

成爲副帥,沒有成爲正帥,王守義有些怨氣朝天。畢竟,他是最早跟誰陛下的親信之一,有參加過揚州激戰,襄陽保衛戰,戰功赫赫,絲毫不下於岳飛。

本來,他是最有可能成爲東路軍元帥,只是被岳飛搶了去。

有些不甘,有些怨恨,但是也只能是埋在心裡,不能從中使絆子,也不能抵制岳飛命令,更不能消極怠工,有時岳飛出現了一些漏洞,他還要從中彌補。

因爲皇上臨別前叮囑過,要相互協作,共同北伐。

作爲最早追隨皇帝的將領,王守義深知皇上性子溫和,最好說話,但是最好不要觸怒逆鱗,一旦觸怒了逆鱗,那時天上地下,沒有人救得了你。

在軍隊中,皇上喜歡株連。

所謂的,“一人做事一人當”,在軍營中,從來沒有這個規矩,有的只是“一人做事衆人當”。

因爲皇上說過,戰場上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三軍將士因爲一將敗亡,這個將軍能擔當得起嗎?不能!合格的將領,做事之前,總是想到三軍利益,然後再行事

一個人犯錯誤了,可能一羣人受罰。

一旦這次北伐失敗,可能他與岳飛都會受罰。

“此戰,唯有擊破金軍主力,然後才能趁機收復淮北,進取徐州;而先是攻佔淮安,進取徐州,即便是吃下去,也會噎着!”岳飛思考到,“攻佔淮安城事小,將金軍引誘到城下,聚而殲之,纔是上策!”

“只是一旦金軍主力,盡數匯聚在城下,內外合計,我等能嚥下這塊肥肉嗎?”王守義卻是沒有一絲樂觀,“一旦屯兵于堅城之下,久攻不克,糧草不足,那時局勢將會崩盤!”

“一旦金軍主力匯聚在城下,那時我等機會就來了。淮安城下,我等陷入危局,可是其他幾路卻更好出擊。這一戰,我等僅僅是東路軍,中路軍、西路軍、北陸軍豈能無所作爲!”岳飛道。

雖說其他三路是輔兵,是虛兵,真是真虛之間,主輔之間,那裡有分得那樣清晰。

一旦局勢變化,輔兵會變爲主力,虛兵也會化爲實兵。

第291章 下雨了!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17章 新軍計劃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373章 殿試第26章 入城之戰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79章 今日的太上皇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22章 援軍來了第98章 討賊檄文第311章 功勞薄第16章 組建新軍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209章 王師來了第122章 驚聞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211章 一個人的變法(2)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390章 富平之戰(二)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85章 憤而出戰第81章 帥旗倒了第98章 討賊檄文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437章 殖民,弘揚聖道第24章 完顏斡離不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277章 陛下,可記得東晉之亡?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258章 金兀朮的算計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92章 退兵而回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391章 富平之戰(三)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174章 算計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244章 圍點打援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403章 高麗使者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13章 千里眼第238信使張憲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第407章 不徵之國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72章 黃河邊的交戰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141章 魔怔了!!第216章 變法(二)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108章 移師大名府
第291章 下雨了!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17章 新軍計劃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373章 殿試第26章 入城之戰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79章 今日的太上皇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22章 援軍來了第98章 討賊檄文第311章 功勞薄第16章 組建新軍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209章 王師來了第122章 驚聞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211章 一個人的變法(2)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390章 富平之戰(二)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85章 憤而出戰第81章 帥旗倒了第98章 討賊檄文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437章 殖民,弘揚聖道第24章 完顏斡離不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277章 陛下,可記得東晉之亡?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258章 金兀朮的算計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92章 退兵而回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391章 富平之戰(三)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174章 算計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244章 圍點打援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403章 高麗使者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13章 千里眼第238信使張憲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第407章 不徵之國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72章 黃河邊的交戰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141章 魔怔了!!第216章 變法(二)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108章 移師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