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魏國內亂

“千萬不要,大王三思。大王可知道劉備爲何佈列水軍於江邊,還緊鑼密鼓的製造戰船?”

我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劉備是要攻打江東。”賈詡道:“這是顯而易見的。看來諸葛亮有圖謀六郡八十一州縣的意思。”

“那我們是否乘亂插上一腳?”我陰笑着說。

“袁兵在,孫、劉、曹絕不會開戰,袁兵一旦撤走,江南立即颳起漫天腥風血雨。我軍得到江陵之後,立即撤走,纔是上策。”賈詡笑道:“孫權受窘,定會將皖城、竟陵、居巢一股腦的還給大王。甚至會在名義上投降,送子入朝爲質,以便得到外援。到那時,大王出兵,爲時未晚。”

“果然妙計。不過,先生,甘寧、奉孝與司馬懿決戰於猇亭勝負未分,該怎麼辦?”

賈詡道:“奉孝這些日子按兵不動,是要等劉備先敗。而後破司馬懿。他可能是猜到了,劉備有圖謀江東的意思。而司馬懿正在等着劉備先動手呢。夷陵、西陵,陷於荊州夾縫之中,根本無法保守,以司馬懿見識,不會不懂。他會主動放棄夷陵,順江而下。”

我想了想道:“明日開始休整。讓諸葛亮有時間準備準備。讓細作把我軍水路運糧的消息散佈出去。亂其心性。七日之後,大軍重新集結。擺出全力攻城的架勢。看劉備走是不走。”

六天之後,江陵城已**去樓空。諸葛亮帶着劉備順流而下,至漢陽下寨。與東吳水軍相隔不到八十里。一切都在郭嘉的預料之中。主力大軍佔領江陵的第四天,郭嘉全軍撤回秭歸。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我始料未及,驚叫失聲的大事——曹了,患病吐血而死。臨死的時候,留下遺詔,讓司馬懿、程昱、華歆總督三軍。緊接着曹彰在父親靈前痛哭的時候哭死了。也是鮮血狂噴,心臟衰竭。這就不得不引起人的懷疑。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二月初一,曹操、曹彰父子先後病逝,曹丕自封爲魏王,設祭壇於夷道,陳兵列陣,鄭重其事,羣臣陪位,程昱讀罷就王位表章,曹丕拜受魏王印綬【又是私刻的公章,工商局也不管管】,加冕王冠。拜程昱爲魏國丞相,華歆爲司徒,司馬懿爲大將軍,荊州都督,總督曹軍兵馬,上下諸將全部要受其節制。

登位之後,司馬懿立即上書,奏請魏王撤離猇亭,進駐長江水路烏林。曹丕還沒來得及想清楚,司馬懿就站出來宣佈:“魏王已經同意撤兵。程司徒,你可以去傳旨了。”程昱連連欠身,轉身出去。兩人一唱一和,把曹丕當成透明的瓷瓶。司馬懿跟着下旨,讓大兒子司馬師統領王府禁軍,負責‘保護’魏王的安全。曹丕心裡叫苦,這個魏王是怎麼當上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父親和黃鬚小弟死了之後,曹丕就感覺到了身邊的微妙變化。用慣了的親兵和丫鬟、奴僕、小廝,全部都換成了新面孔。曹家的將領都換成了姓司馬的。所有的軍國大事,司馬懿也不和他商量了,自己說辦就辦。這幾天連人身自由也沒有了。每當他要出門的時候,生面孔的親兵就會恭敬地說:“司馬大將軍已經吩咐過了,公子沒有緊要的事情,還是不要出門,謹防刺客和反賊。”

曹丕一開始還稀裡糊塗,大聲喊;“我要見曹遵、曹純、夏侯敦。你們閃開。”親兵居然很不耐煩的說:“夏侯敦、曹遵被司馬大將軍派去江邊督造戰船。曹純和夏侯尚在西陵。公子還是不要隨意走動了。”

曹丕一下子就明白了,他雖紈絝,但絕不是白癡。司馬懿和程昱、華歆是要造反了。果然過了幾天,華歆就大大咧咧的來通知他:“司馬大將軍,計劃讓公子稱王,不知公子願意嗎?”曹丕心說,華歆以前說話,規規矩矩的,今天怎麼這副腔調,心裡挺不是滋味。冷笑道:“稱王,只有三座城池,地方不到百里,還稱王?連個侯爵都不配。”華歆怒道:“司馬大將軍已經決定了,汝還是準備準備吧。另外司馬將軍要把女兒司馬環嫁給你爲妻,你好自爲之。”

曹丕怒火衝破頭頂,過去一把將華歆的衣領抓住了:“華歆,你造反了,敢跟我這樣說話,來人,把他給我抓起來。”沒人動彈。親兵在門口站的像標杆。華歆一開口,立即就活了:“把公子帶下去休息,公子太累了。”、

親兵立即轉過身,闖進大廳,左右夾住曹丕厲聲道:“公子請回房休息。”曹丕魂飛魄散,臉色蠟黃,氣的差點昏厥,大罵:“你們——你們反了,一個個的都找死嗎?”

兩個親兵不容分說,一人一隻胳膊,把曹丕架起來拖到臥室往榻上一扔,走出來,哐的一聲關上門,從外面反鎖了。

曹丕再也無力從榻上爬起來,完了,這下全完了。看來父親、小弟的死和司馬懿華歆大有關聯,說不定就是被他們給毒死的。

曹操的確是被司馬懿、華歆、程昱合謀害死的。原因很簡單,因爲三人還有呂虔甚至夏侯尚同曹操在戰略上有分歧。司馬懿等人建議曹操投降東吳,然後從中起事,奪取六郡。曹操一想到自己偌大年紀,還要卑躬屈膝的侍奉孫權小兒,心裡就煩噁心。無論如何也不同意。

說是從中起事,其實司馬懿就是想投降保命。他知道劉備一敗,猇亭縣城根本保不住。攻打東吳?說的好聽,周瑜、呂蒙這些一流悍將是好對付的?司馬懿勸曹操放棄夷陵城就是想避開袁兵,保存實力。作爲同孫權談判的籌碼。

就連曹操的宿將呂虔,親人夏侯尚,也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死路一條。除了向孫權投降別無他法。曹操一口拒絕了這個提議之後。爲了保命,這些人內外勾結,達成共識,要除掉曹操,另立曹丕。可是夏侯尚沒有想到,司馬懿的野心遠不止此。曹操的死,曹純和夏侯敦是完全矇在鼓裡的。曹彰的死,夏侯尚也大吃一驚。可是二人已經上了賊船,不能回頭,也只有忍氣吞聲,住口不語。

司馬懿逼迫曹丕稱王,無非是想自擡身價,投降孫權的時候,會受到重視。曹丕稱王的第十五天,司馬懿派到東吳的使者大司空陳羣回到猇亭,說:“孫權已經答應接納我等,請魏王即刻撰寫降書,昭告天下。”

司馬懿心想這好辦,事情還不是咱說了算。當下找到曹丕,直接了當道:“大王,我等大臣已經商議過,決定降吳,請大王立刻撰寫降書,向吳王稱臣。”

曹丕怒道:“司馬懿,你這是什麼意思,爲何要降吳,寡人偏偏不降?”司馬懿鏘的一聲拔出佩刀,怒吼道:“這恐怕由不得你,來人,筆墨伺候。”司馬師和劉柱,一左一右衝進來,把筆墨仍在曹丕面前的紫檀木矮几上:“大王最好快點,吳王還在等消息呢。”司馬懿冷笑道。

曹丕一下子癱在地上。這封降書,明顯是給夏侯敦、曹純這些人看的。自己不寫,司馬懿顧忌夏侯敦在外領兵,也許還能活命,如果寫了降書,說不定,也要吐血而死了。

“寡人不寫,寡人不寫。你們不要逼我。”曹丕雙手撐着身體,坐在地上向後退。

司馬懿道:“吳王答應封大王爲南昌侯,讓大王在吳國舒舒服服的頤養天年。比在這裡每天提心吊膽強上百倍。快些簽了吧。”

曹丕哆哆嗦嗦的偎在牆角,用寬大的朱雀袍袖掩住面孔,顫聲道:“我寫了,大將軍一定會殺我。”司馬懿道:“司馬懿可以對天起誓,今後若有人起心動念謀害大王,誅滅三族。這下子大王放心了吧。”曹丕也着實的不願做這提心吊膽的魏王,戰戰兢兢問道:“當真。”司馬懿道:“本將軍已經立下毒誓,如何能不當真。”曹丕半天才鎮定下來,哭喪着臉道:“寫就寫吧,大勢已去,不降又能如何?”提起筆來在白絹上寫下降書,遞給司馬師。司馬師接過降書,看了看司馬懿。司馬懿陰笑道:“傳令衆將,到江邊集合。等吳王有了消息,立即乘船奔樊口。”

華歆奉命前往東吳呈遞降書,三天後迴轉,對司馬懿道:“吳王已經準備妥當。請南昌侯和大將軍火速起程,前往樊口。”

司馬懿笑道:“還有些事沒辦完。”

曹純和夏侯敦接到投降的命令,都傻在當場。曹純還好一點,只是咂嘴嗟嘆,沒想到會落到這般田地。夏侯敦可沒有這種理智,憤然撕毀魏王旨意,扔在杜襲的臉上:“老子要見魏王。老子纔不投降?是不是司馬懿狗賊的主意,老子早就覺得他不對勁了。丞相和曹彰公子一定是被他害死的,他好堂而皇之的投降東吳。你給我滾回去,告訴司馬懿,我見不到魏王是不會投降的。”

杜襲笑道:“將軍想的太多了。投降的命令是魏王下的。司馬大將軍對此也頗爲不滿,可是魏王執意如此,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又有什麼辦法?”

夏侯敦瞪着一隻閃光的獨眼,獰笑道:“你當老子是白癡啊,魏王如果真的想投降,還會稱王嗎?他吃多了撐的。”

杜襲攤開雙手道:“如果將軍一定不信,就請和我回去面見魏王。”這句正合夏侯敦的心思;“老子要帶兵回去。”

杜襲笑道:“沒問題,將軍請自便。”夏侯敦心中暗笑,老子帥軍到了猇亭,先滅了司馬懿這狗日的。匆匆忙忙點起五千騎兵,跟着杜襲,奔向猇亭。一路之上安然無恙,兵馬直接入城。夏侯敦也挺能算計,他不入宮,對杜襲道:“事出有因,你讓魏王出來見我?”杜襲苦笑道:“魏王出來見你,這隻怕不合適吧?”夏侯敦瞪眼道:“如果半個時辰魏王還不出來,定然是被司馬懿害死了。老子要揮軍殺入宮中。”杜襲害怕了,誰都知道夏侯敦是個愣頭青,,做得到。趕忙道:“別急,別急,將軍稍安勿躁,我去去就來。”夏侯敦不耐煩的吼道:“少廢話,快滾。”

司馬懿知道夏侯敦帶兵入城,眼珠一轉,想了個壞點子,對司馬師道:“去把魏王的王后抓起來。”曹丕的王后‘郭嬪’,乃是人世絕色美女,自幼號稱‘女王’,曹丕愛之如珠如寶,《三國演義》甄宓之死,便是出於此女策劃【史料】。司馬師雖然年幼,對其也是垂涎三尺。還以爲父親把郭嬪賞賜給他,連忙道:“多謝父親,多謝——”司馬懿怎會不知道他的心思,心說你才十五歲,就這麼好色,長大了還了得。我做父親的不能這麼放縱你。那郭嬪還是留着孝敬爹吧。

司馬懿沒好氣道:“謝什麼謝?爲父讓你把他捉起來,威脅曹丕賜死夏侯敦,你謝個屁?”

司馬師也挺聰明,接着問道:“賜死完了呢?”司馬懿翻白眼:“完了就還給曹丕。”司馬師空歡喜一場,耷拉着腦袋去了。

一會兒回來稟報:“父親,魏王快要哭死了,叫你去呢。”司馬懿轉身出門,來到曹丕的王宮。對跌坐在地上鬼哭狼嚎的曹丕道:“大王想讓王后活嗎?”曹丕趴在地上拉着司馬懿的褲腿道:“將軍你饒了她吧,有什麼事都報應在寡人的身上。”司馬懿蹲下身子,沉聲道:“夏侯敦帥兵謀反,只要大王將其治罪,王后就不會死?”曹丕總算是明白司馬懿的陰謀了,愣了一下道:“大將軍打算如何治他的罪?”司馬懿皺眉道:“魏王糊塗了,謀反是要誅九族的,這還要臣來提醒?”“啊!”曹丕眼前一黑,搖頭道:“夏侯敦乃是我之叔父,曾經爲父親立下大功,我怎忍心加害全家。”司馬懿不耐煩道:“誅三族,怎樣?”曹丕想了想道:“只殺他一個算了。”司馬懿怒道:“不行,斬草必須除根。否則後患無窮,大王想清楚,是郭王后的性命重要,還是夏侯敦一家的性命重要。”

曹丕的心中還是郭嬪的性命重要。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7章 一舉三得第47章 張晟其人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20章 一世真情第29章 烏桓歸降第22章 精忠報國第17章 樂進之死第13章 調兵遣將第44章 渡過難關第14章 千古奇冤第42章 孫尚香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7章 妙手回春第46章 堅守待援第43章 真的假的第24章 草原爭鋒第18章 美酒飄香第7章 一舉三得第14章 千古奇冤第30章 三戰官渡第60章 偷樑換柱第22章 劉備做大第27章 虛虛實實第28章 袁紹歸天第40章 第二高手第52章 玩物喪志第4章 蔣幹 楊儀第39章 獻帝守城第23章 患難與共第17章 垂死掙扎第34章 美好姻緣第6章 肉搏狂殺第50章 趁火打劫第29章 兩雄單挑第2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日夜奮戰第42章 孫尚香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5章 張遼的心第9章 金字招牌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1章 代理皇帝第56章 紅塵孽債第36章 亡命追殺第17章 伏兵四起第20章 攻取劍閣第60章 偷樑換柱第39章 攻防血戰第36章 蓋世神卜第2章 三歲神童第18章 戰略撤退第2章 困守淮南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31章 奇兵制勝第29章 烏桓歸降第50章 特種部隊第28章 航空母艦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9章 鯨吞漢中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17章 又一隻狼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3章 險象環生第40章 官渡之敗第28章 蹋頓逃亡第5章 生擒竇茂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60章 偷樑換柱第21章 道破天機第48章 女扮男裝第1章 笑裡藏刀第16章 王妃蔡琰第41章 兵逼吳郡第5章 司馬先生第5章 連斬三將第6章 御賜婚姻第32章 晉王的排場第4章 氐人部落第48章 巨星隕落第4章 血染深山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3章 悍將周泰第3章 密謀行刺第53章 同牀異夢第28章 袁紹歸天第3章 黃巾四起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3章 苛捐雜稅第47章 張晟其人第40章 毀人清白第10章 狗熊周倉第30章 三戰官渡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29章 英雄悲歌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31章 悲憤詩篇第42章 孫尚香第39章 獻帝守城第18章 諸葛出山
第7章 一舉三得第47章 張晟其人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20章 一世真情第29章 烏桓歸降第22章 精忠報國第17章 樂進之死第13章 調兵遣將第44章 渡過難關第14章 千古奇冤第42章 孫尚香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7章 妙手回春第46章 堅守待援第43章 真的假的第24章 草原爭鋒第18章 美酒飄香第7章 一舉三得第14章 千古奇冤第30章 三戰官渡第60章 偷樑換柱第22章 劉備做大第27章 虛虛實實第28章 袁紹歸天第40章 第二高手第52章 玩物喪志第4章 蔣幹 楊儀第39章 獻帝守城第23章 患難與共第17章 垂死掙扎第34章 美好姻緣第6章 肉搏狂殺第50章 趁火打劫第29章 兩雄單挑第2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日夜奮戰第42章 孫尚香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5章 張遼的心第9章 金字招牌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1章 代理皇帝第56章 紅塵孽債第36章 亡命追殺第17章 伏兵四起第20章 攻取劍閣第60章 偷樑換柱第39章 攻防血戰第36章 蓋世神卜第2章 三歲神童第18章 戰略撤退第2章 困守淮南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31章 奇兵制勝第29章 烏桓歸降第50章 特種部隊第28章 航空母艦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9章 鯨吞漢中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17章 又一隻狼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3章 險象環生第40章 官渡之敗第28章 蹋頓逃亡第5章 生擒竇茂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60章 偷樑換柱第21章 道破天機第48章 女扮男裝第1章 笑裡藏刀第16章 王妃蔡琰第41章 兵逼吳郡第5章 司馬先生第5章 連斬三將第6章 御賜婚姻第32章 晉王的排場第4章 氐人部落第48章 巨星隕落第4章 血染深山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3章 悍將周泰第3章 密謀行刺第53章 同牀異夢第28章 袁紹歸天第3章 黃巾四起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3章 苛捐雜稅第47章 張晟其人第40章 毀人清白第10章 狗熊周倉第30章 三戰官渡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29章 英雄悲歌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31章 悲憤詩篇第42章 孫尚香第39章 獻帝守城第18章 諸葛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