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三。..
戰報傳來。
劉言所率禁軍已經掃平了融州刺史馬希萼、宜州刺史馬希聲的叛亂,馬希萼、馬希聲被活捉,殲滅叛軍三千餘人,俘虜四千餘人,餘者潰散。請示對馬希萼、馬希聲及俘虜如何處置?
馬氏經營楚地數十年,根基深厚。將馬希廣留下不殺,已經開恩。畢竟是一代國主,百里無忌希望這能成爲以後一個好的開端。但馬氏勢力必須消除,不然楚國永無太平之日。
於是,百里無忌回信,叛軍俘虜全部補充正在施工的潭州至嚴州的官道拓寬隊伍服苦役。至於馬希萼、馬希聲二人的處置就一個字——殺。所部遞解俘虜之後,回師潭州。
元月十四。
戰報傳來。
周行逢部掃平了永州刺史馬希崇、道州刺史馬希能、連州刺史馬希隱、桂陽監刺史吳弘的叛亂,馬希崇、馬希能、馬希隱、吳弘全部被殺,殲滅叛軍四千餘人,俘虜八千餘人,餘者潰散。請求如何處置?
百里無忌回信,叛軍俘虜全部補充正在施工的潭州至韶州的官道拓寬隊伍服苦役。所部遞解俘虜之後,回師潭州。
雲揚所部傳來戰報。
大軍已經到達渠州城外三十紮下營來,未遇任何攻擊。等候行動命令。
百里無忌回信,命令如舊。
元月十五,元宵節。
楚王百里無忌命令封樑震爲國公、任原南平王府掌書記孫光憲爲楚國參知政事。
同時撤消江陵府戒嚴令。
允許百姓上街遊玩、慶祝。
夜幕降臨。
江陵王府,後院苑林。
百里無忌設宴宴請樑震、高從諄、孫光憲、高保勗四人,令高保正、孫仕旭陪同。
酒過三巡。
百里無忌問孫光憲:“孫公當日是直接與蜀國張業聯絡麼?”
孫光憲顯得有點尷尬。
百里無忌輕輕擺手:“孫公勿須自擾,當日之事各爲其主罷了。某現在只是想知道真實情況,以便對如今在渠州城下的雲揚所部做出合理的安排。”
孫光憲慢慢平靜。
“回稟大王,首次聯絡非某經手,據高保融所說,是從大王南下滅楚之後,高保融刺殺不成,便與蜀國趙季良聯絡。趙季良有所安排之後,再由張業與高保融接洽。此後,前南平王意外死亡,某汗顏,不知高保融狗賊滅盡天良,便爲其出謀劃策。聯絡了溪州彭士愁和各地馬氏兄弟,策動了這場叛亂,還請大王治罪。”
“某已經說了,赦汝無罪。今後孫公不許再提。”
“謝大王。某遵命。”
“徐公,按孫公所說,此次張業攻楚,蜀皇應該是矇在鼓裡,汝有何看法?”因爲樑震在,怕這先生之稱有所混淆,百里無忌暫時改稱徐世銘爲徐公。
“唔……。某以爲蜀皇很可能不知情,趙季良乃蜀前皇帝託孤之臣,手中權柄甚大,又與一班老臣勾結,欺瞞之事未必做不出來,不過,這風險着實太大,他難道就不怕被蜀皇帝發覺?”
百里無忌轉向樑震:“先生有何見教?”
樑震微笑道:“子青已有夢得、孟文二人,爲師已老朽不堪,哪來的見教?不過今日高興,某就大言不慚,說上兩句。”
“樑公客氣了。”徐世銘、孫光憲同時起身向樑震作禮道。
樑震擺擺手示意二人坐下。
“天下之事,皆可看作交易,若爲交易,剛必有賺有賠。作有不作,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如夢得所言,矇蔽蜀皇風險甚大,趙季良作不作,就看他認爲值不值。”
“先生所言甚是,就象無忌現在,攻不攻渠州,也看值不值。”
樑震欣賞地看着百里無忌,這孩子打小就一觸即通。
“所以,不管此事與蜀皇帝有沒有關聯,無忌必須認爲與之有牽連。先生以爲然否?”
縱然蜀皇帝沒有拉屎,但屎在襠裡,任他有嘴也難說得清。百里無忌心中是這麼想的,但衆位師長當面,又是宴席上,不敢放肆。
樑震點頭稱善。
徐世銘、孫光憲卻似懂非懂。
樑震不願說破,也懶得解釋。
百里無忌對徐世銘、孫光憲說:“某先說爲何要相信蜀國皇帝與此次事件無關。楚國不比慶州,慶州可在夾縫中獨善其身,但楚國不能。所謂樹大招風,如今的楚國已經擁有慶州、荊南。所以,上奉蜀國皇帝爲尊,一則可依爲憑恃,二則大樹底下好乘涼。至於爲什麼又要不信蜀國皇帝與此次事件無關。那就是楚國要保留對此次事件的追責權,任何時候,若楚國利益需要,則可隨時以此事爲藉口,向蜀國問責。所以,某做爲楚王,是一定不能相信此次事件與蜀國無關的。先生以爲無忌說得可對?”
徐世銘、孫光憲恍然。
樑震點點頭,說:“子青切記,萬事不可操之過急,南漢之事,需要機遇,若機遇來了,則果斷南征,若機遇沒來,切切不可再魯莽了。”
“無忌謹記先生教誨。”
百里無忌自己也在反思,若去年的南征再晚上一兩年,或許父母不會死,或許百里義不會亡……。世事沒有如果,沒有後悔藥。
“徐公,由汝捉筆,起草文書以楚國名義行文天下,斥責蜀國指使武信節度使張業無故縱兵攻打藩國。言詞可以激烈,但對蜀皇帝還須謹慎用詞,儘量將罪責往張業身上推。”
“孫公,由汝以南平王名義起草摺子,請求自降南平王爵,爲荊南刺史,荊南三州併入楚國。高刺史,可有異議?”
“謝楚王恩典,保全了高氏全族,保勗怎麼敢有異議。”
“如此甚好,只要高氏不反,荊南三州就是高氏的基業。”
“謝楚王大恩。”
百里無忌轉向樑震,說道:“先生,無忌明日就要返回潭州,先生已爲大楚國公,不如與無忌一起動身前往潭州吧?”
“子青勿須掛懷老朽,老朽呆在江陵數十年了,雖非江陵人,勝似江陵人。不走了,讓老朽呆在江陵吧。”
百里無忌見樑震心意已決,就不再勉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