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滅楚戰爭(七)

“大王,老臣以爲二人所說皆有道理,遷不遷都的關鍵在於嶽、朗二州能否擋住慶州軍南下,如能擋住,則不必遷都,若擋不住,則必須遷都。故眼下最要緊的是一面加緊聯繫二州,以得到最新戰報,再則是速派援兵前往二州支援。慶州軍雖說強悍,但慶州地少民稀,只要楚國能頂住其的鋒芒,以大楚的實力就能扭轉戰局。還請大王派遣使者,前去蜀、南唐等國求援,至於晉國嘛,楚國與南平同奉晉國,大王可派使者請晉帝進行調停。”

馬希範很想遷都,他怕,心中非常怕,怕得要死。

但馬希範真不想遷都,因爲窮盡楚國財富,剛剛新建的天策府和會春園拱手讓人,這比殺了他更讓馬希範心痛。

於是,馬希範開口了。

“李相所言甚是,便依李相所言,馬上安排吧。”

楚國君臣卻不知道,就在他們商量如何應對慶州軍南下,如何鞏固嶽、朗二州城防,如何向各國求援的時候,黑旗軍百里無忌所部早已經出了嶽州南門,正在泅渡平江。黑旗軍於存忠所部已經攻陷朗州向益陽進發,駐守朗州的武平節度使劉言正帶着殘軍退守益陽。黑旗軍雲揚部已經到達潭州城外一百里預定位置紮營潛伏等待。百里康所部已經離開玉潭向湘鄉潛進。

晉天福四年十二月二十五。

各國官府都已經放假,百姓準備過年。

楚國卻陷於戰火之中。

面對慶州軍南下。

楚國在軍議以後做出以下應對。

命靜江節度使馬希瞻率所轄三萬楚軍救援潭州。

命老臣原嶽州刺史李廷規爲嶽州招討使率二萬禁軍前往嶽州支援。

命明威將軍王逵率一萬禁軍前往朗州支援。

派遣使者前往各國求援。

潭州此時只剩下三萬禁軍駐守。

十二月二十七,正午。

嶽州招討使李廷規所率二萬禁軍出發第二天,在平江以南四十里處與正渡江完畢南下的黑旗軍迎面撞上。

雙方的斥候在相距十里處同時發現對方,也同時趕回稟報主帥。

得到稟報的雙方主帥卻做出了不同的對策。

百里無忌得到報告後,立即命令熊紀本率三千士兵爲前鋒,自己率餘者爲中軍,沒有後隊,全軍突擊。

這,本是一場賭博,現在就是翻牌的時候,此稱爲“孤注一擲”。

沒有動員,沒有準備,遇上了那就是決戰。

一萬餘黑旗軍如同脫疆的野馬,潮水一般地順着官道涌去。

李廷規得到報告後,首先想到的是既然此處遇到黑旗軍,想必嶽州城已經陷落。自己增援嶽州的任務已不可能完成,而所帶二萬禁軍是楚國的根本,要完整地帶回潭州交於大王。

於是,李廷規下達了一個荒唐的命令,全軍後撤,回潭州。

二萬大軍在官道行軍,那便是一條黑壓壓的巨蛇,延綿數十里。

還夾雜着糧秣、軍械、器具的運輸隊。

如此龐然大物豈是說撤就撤的?

一聲令下。

前軍轉向,與中軍迎面相撞,後軍根本還不知道發生何事,於是……。

而這邊,黑旗軍在十數裡外已經開始加快速度朝楚軍開始突擊。

十數裡地說近不近,說遠不遠,依黑旗軍的突擊速度,也不用半個時辰。

而楚軍卻在此時發生了騷亂。

從驚訝、疑惑到發生騷亂再到慢慢平息,楚軍浪費了僅有的佈局時間。

當楚軍剛剛從騷亂中平息下來時,黑旗軍已經出現在視野中呼嘯而來。

這個時候,沒有一支前鋒衝出去暫時抵擋拖延時間的話,結局是相當悲慘的,但李廷規下的命令是撤,迅速回撤。

於是,楚軍從數十人、數百人、到上千人的往後潰逃就這麼發生了。

禁軍的將領根本無從指揮,只能加入奔逃的行列。

這種潰散的後果是慘重的,單單人撞人,人踩人,車撞車,車撞人至死至傷者就不計其數,更何況後面有近在咫尺的黑旗軍的追趕。

二萬大軍就這麼不發一箭便煙消雲散了。

只有一個詞可以可以形容——“聞風而逃”。

李廷規其實很無辜,他只是一個文官,奉命率軍前去嶽州支援而已。

錯是錯在,他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下了一個錯誤的命令。

欲哭無淚。

李廷規已經心如死灰。

官道上的慘狀令他心如刀割。

一條條剛還活蹦亂跳的生命就在一息之間變爲了死屍,或悲呼哀號等待救治。此種慘象便如同人間地獄。趕上來的黑旗軍士兵手舉戰刀,如同切菜般地收割着楚軍的頭顱,見到李廷規,看了一眼他的官服,都不屑再看他第二眼便狂奔繼續追去。

一個文官從沒有見過如此慘狀,崩潰亦在情理之中。

只聽到一聲悲呼。

“天亡我大楚……。”

李廷規隨手抽過一把刀來,橫向放在脖子之上,猛地一轉頭,自刎而死。

是役,楚軍二萬大軍逃回潭州城者不過八千人。

被黑旗軍所殺者不過六百人。

被踩、踏、撞受傷者五千餘人。

餘者皆沒入四野。

一支號稱精銳的楚國禁軍竟沒發一箭的情況下,土崩瓦解了。

此戰,被稱爲“平江戰役”。

可笑的是,此戰竟無一人戰鬥。

十二月二十八。

前往朗州支援的明威將軍王逵一萬禁軍到達益陽,與從朗州潰退的武平節度使劉言部會合,經過雙方溝通交涉,一面派信使前往潭州通報最新戰況,一面據益陽城牆備戰。

尾隨而來的黑旗軍於存忠部抵達益陽城外。

稍息之後,益陽攻防戰拉開帷幕。

於存忠是穩重之人,作戰風格也偏於保守。

自從黑旗軍在戰場使用火器開始,他便開始對百里無忌的指揮暗中進行揣摩。

在攻克朗州的戰役中,他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作戰思路。

對於攻城,那就是先幾輪輪炮發射,然後士兵衝鋒。

若不成功,則再來幾輪輪炮,然後士兵衝鋒。

依此施展……。

雖然毫無可圈點之處,但效果卻很明顯。

數百顆輪炮炮彈同時在城樓處爆炸足以摧毀守軍的意志。

而接着按照百里無忌的方式,推車進行城門爆破,被城樓守軍阻擊的概率就會大幅降低,這一戰法對於攻陷中小城池非常有效。

所以只經過了三輪輪炮齊射,益陽城便陷落了。

城中的劉言、王逵攜楚軍再次後撤。

……。

第43章 海鶻戰船第八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七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一百五十五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二百五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三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二百八十六章第37章 天策府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20章 再見,江陵第二百七十章第九十一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七十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九十八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九十章第43章 威壓第二百一十九章第17章 臨戰第九十一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四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一百零二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8章 欲從軍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二百二十一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43章 海鶻戰船第八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七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一百五十五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零二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二百五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三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二百八十六章第37章 天策府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20章 再見,江陵第二百七十章第九十一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七十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九十八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九十章第43章 威壓第二百一十九章第17章 臨戰第九十一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四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一百零二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8章 欲從軍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二百二十一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一百六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