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bookmark

按正常情況,耶律安搏率二萬遼軍殲滅府州折德扆的數千守軍是輕而易舉的;而耶律宛率三萬遼騎增援夏州也是穩妥的,事實上耶律宛的三萬大軍也確實殲滅了周國的近二萬騎兵,並將柴榮所部從銀州趕回了綏州。

問題是出在了那不守信用的明國身上,明軍的突然參戰,令遼軍猝不及防之下,竟全軍覆沒。

但大軍覆沒,卻直接的沒有證據能證明明軍參戰了。

府州城外的遼軍除了在黑夜中逃脫,溜回北地的,其餘全死了。

銀州城,除了耶律宛率數千殘部逃回,其餘的皆被屠殺殆盡,關鍵是,攻城的士兵全是周軍服飾。

這想要讓明國認帳,沒有證據怎麼行?

耶律璟真的很氣憤,但他的氣憤與遼國衆臣不同,他在氣憤明軍怎麼殲滅了四萬多遼軍,卻讓耶律宛這個叛逆逃了回來。對於耶律璟而言,這覆沒的遼軍全部都是耶律宛的麾下,覆沒了好,也省得耶律宛再次叛亂。

但耶律璟心中確實對明國起了深深的敵意,無論是誰做了皇帝,身邊有一隻能對自己產生致命傷害的猛虎,那都會引起敵意。

向阻卜(韃靼)派出的使者已經帶回來了好消息,阻卜酋長磨託斯率三個大部落願意與遼國結盟,共同對抗中原。而且他答應在日後的戰爭中,將派出不少於三萬騎兵聽從遼國指揮,條件是從此阻卜與遼國爲兄弟國度。廢止往日的歲貢。

關於這個阻卜向遼國的歲貢,起始是遼天贊三年(924年),當時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西征。阻卜諸部皆“望風悉降”,並有三個部落被內遷。定下歲貢額爲馬三千匹、駱駝八百頭、貂皮萬張、青鼠皮五千張。

這個歲貢令阻卜實在應付得吃力,而現在有此機會,阻卜酋長磨託斯寧願以三萬人的指揮權換取歲貢的取消,況且從此與遼國平等相處,這對阻卜也是一個不小的由惑。

另一路出使回鶻使者也完成了任務,盤踞在肅、甘、涼州一帶的甘州回鶻同意與遼國結盟。共同對抗中原。

如此以遼爲首,阻卜、甘州回鶻爲輔的對抗中原聯盟誕生了。

而遼國此次遭受重大損失,竟連使者都沒有嚮明國派出。硬生生地嚥下被明軍打落的牙齒,遼國自此開始籌備南下事宜,一時間,北邊的聯絡騎兵開始東西方向密集往來。

……。

在臚朐河邊養馬度假的百里義今天非常開心。

一直以來。除了政事和軍權。耶律撒剌對他百依百順,但百里義卻如圈養的牲畜,哪來一絲歡娛,雖然百里義曾經說過他的夢想是找一個能打得過他的婆娘,但百里義怎麼也想不到這夢想竟落在了一個番女的身上。

耶律撒剌奉命來臚朐河的任務一是整訓新編入鐵騎軍的數千新兵,二是震懾敵烈八部。

這幾個月來,百里義除了在訓練場上拼命,也只有在牀上拼命了。

還好自小百里義的功夫紮實。這訓練之中,凡是一對一的較量。百里義從沒輸過,也贏得了鐵騎兵將士的尊敬,當然,這得益於耶律撒剌給他改的名字耶律敵祿,如果鐵騎兵將士知道百里義是個漢人,想來百里義是得不到這般尊敬的。

百里義本來長得就黑,如今緦絡留長,穿着胡服,竟也看不出與契丹人有什麼差別,況且他是統率的丈夫,想來沒有哪個不知趣的會招惹百里義。

由此,百里義,不,應該叫耶律敵祿,在耶律撒剌的“關照”下,在鐵騎軍的統率帳中謀了個相當於掌書記的虛職,耶律撒剌雖是女人,但她的警惕心很是很強的,知道耶律敵祿原是明軍都指揮使,與她的軍職相當,所以一直不肯讓耶律敵祿真正掌握軍權。

耶律敵祿無奈,只能得過且過,心裡不禁埋怨百里無忌,大郎竟真丟下我不管了。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兩個月後,新兵也開始進入正規,而敵烈八部也非常老實。

但誰都不曾想到,這天意如此不可揣測。

耶律撒剌,她懷孕了。

女人懷孕,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用不着大驚小怪,但問題是耶律撒剌是鐵騎兵的統率。

一個領兵在外的統率突然懷孕,那可是天大的事。

女人懷孕,這騎馬上陣訓練的事自然是不能再幹了。

可軍隊訓練怎麼辦?耶律敵祿抓住機會,以滿腔柔情融化了耶律撒剌,之後,耶律敵祿提出由他暫代耶律撒剌訓練鐵騎兵。

耶律撒剌無奈之下,只好召集軍中將領,命令即日起由耶律敵祿暫代自己行使統率之職。

這夫代妻職,想來也是天經地義,況且耶律敵祿的勇猛也被鐵騎軍將領接受,這指揮權的暫時變更也沒有帶來什麼異議,而且耶律撒剌規定耶律敵祿暫代的只有統率訓練的權力。

次日起,耶律撒剌窩在中軍帳內養胎,耶律敵祿正式開始接替耶律撒剌訓練鐵騎兵。

耶律敵祿的日子過得開始舒心。

男人,一般在軍營中的日子都過得開心。

但老天見耶律敵祿舒心就非常不爽,它又開始作弄人了。

敵烈八部所在的臚朐河以北是茶札剌部的勢力範圍,茶札剌部所處斡難河一帶,屬於阻卜的地界,原來也相安無事,如今阻卜與遼國結爲同盟,那更是融洽了。

但斡難河以北卻是黠戛斯的國土,黠戛斯族在西,斡朗改族在東。

黠戛斯人赤發皙面,也有黑髮之人,自稱爲漢代李陵之後。主要從事遊牧,兼營漁獵,也有少量的農業。信仰薩滿教,稱爲“甘”。

曾經與中原交好,後被回鶻擊敗,從此與中原阻隔。

唐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還專門遣使,冊封黠戛斯可汗爲“英武誠明可汗”。

至今,唐朝滅亡,中原分裂,契丹勢力崛起建立遼國,黠戛斯人更是與中原遙不可及了。

東邊的斡朗改人與阻卜的茶札剌部經常因爲漁獵而起糾紛,仇恨越來越深。

終於,戰爭爆發了。

第十四章第三十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一百二十一章第27章 滅楚戰爭(四)第一百五十一章第8章 欲從軍第45章 雲馬歸隊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九十五章第二百三十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二百一十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三十八章第一百十二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八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九十七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八十五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九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七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章第四十章第四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六十六章第六十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二十章第54章 商人逐利第17章 臨戰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四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七十章第十七章第13章 孫少的刀第一百章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九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一百零二章第35章 戰爭的起因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一百三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54章 商人逐利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七十章第98章 大同社會第74章 勇士的心願第一百五十一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一百七十六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十四章第三十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一百二十一章第27章 滅楚戰爭(四)第一百五十一章第8章 欲從軍第45章 雲馬歸隊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九十五章第二百三十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二百一十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三十八章第一百十二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八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九十七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八十五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九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七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章第四十章第四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六十六章第六十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二十章第54章 商人逐利第17章 臨戰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四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七十章第十七章第13章 孫少的刀第一百章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九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一百零二章第35章 戰爭的起因第11章 世子謀反第一百三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54章 商人逐利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七十章第98章 大同社會第74章 勇士的心願第一百五十一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一百七十六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