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bookmark

這時,劉知遠聞聽耶律德光北返,就向杜威派來了使者。

詔令,只要杜威歸順,就拜爲太尉、歸德軍節度使。

杜威知道,自己率十萬大軍投降了契丹,直接導致晉國滅亡,石重貴被俘。

現在自己只能抱着耶律德光的粗腿不放,方纔可以免於被晉國臣民撕成碎片。

所以,他決定徹底拋棄了做皇帝的幻想,專心做好遼國的忠臣。

……。

蠻夷畢竟是蠻夷,聖駕一行,一路北上,連沿途各地的百姓都不肯放過,只要大軍所過之處,戶戶皆空,殺人搶劫,強激an放火,無惡不作。更爲殘忍的是,連小孩嬰兒都不放過,將嬰兒拋向空中,待其落下,刀尖向上“撲哧”一聲,以此爲樂。

也許是上天有眼,耶律德光行至欒城時,開始發病,勉強再行至殺胡林不久,便一命嗚呼。

契丹人爲了將耶律德光的屍體帶回國,竟將屍體開膛破肚,往他的肚子裡塞進了數十斤的鹹鹽,於是,耶律德光成了自古以來,唯一被做成臘肉的皇帝,稱之爲“帝粑”。

之後,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兀欲繼位,尊耶律德光爲太宗皇帝。

而劉知遠聞知耶律德光已死的消息,聽從郭威的建議,此時已經開始南下。

郭威建議說:“雖說耶律德光死了,但河北的契丹軍實力還很強,各地的契丹軍要是玩堅壁清野,我軍將進退無路。自取滅亡。不如沿汾水南下比較安全,這邊沒有契丹軍隊。而且各路豪傑多歸心陛下,不過十幾天我們就能拿下河南。河南是中原要州。河南一下,天下自定。”

劉知遠拜郭威爲樞密副使。自此,郭威開始漸露頭角。

爲了安全起見,讓他的弟弟劉崇留守晉陽,這是劉知遠的根基,如果佔據中原不成,還可以回來當土皇帝。

然後劉知遠率大軍走西路,經晉州、絳州、河中府,東至陝州。經孟州、懷州進入汴梁。

被耶律德光留守汴梁表兄蕭翰,聞知劉知遠大駕光臨,自知不是敵手,便溜之大吉,但在走之前,給劉知遠下了點眼藥。

蕭翰找來了已經隱名埋姓十多年的唐明宗李嗣源小兒子李從益,假傳是耶律德光的旨意,任爲監國。

而劉知遠大軍一路高歌猛進,來到汴京城。剛剛被耶律德光拋棄的原晉國文武,見到又新來一個主子,自然連忙上去抱大腿。

當劉知遠聽說李嗣源的小兒子在汴梁監國,便怒了。你老爹李嗣源死了十多年了,你這小屁孩子跑出來搗什麼亂?我的地盤我做主。來人,請李從益上路。讓他們父子早點在地下骨肉團圓。於是,可憐的李從益就這麼西去了。甚至沒來得及說上一聲:“我這是招誰惹誰了?我多冤啊。”

劉知遠進入汴梁後,便想解決杜威這個老大難。

先是來文的。派人再詔令杜威移鎮歸德,與原歸德節度使高行周對調。

杜重威自知理屈,拒不受命,並派遣兒子杜弘璲向鎮州的契丹將領麻答求援。麻答下令蕃將楊袞與幽州指揮使張璉赴魏州。

劉知遠見文的不行,那就來武的唄。

下令高行周與慕容彥超率軍討伐杜重威。

杜重威與張璉誓死守城,這種背水一戰的戰力可想而知,況且又是據城而守,劉知遠的漢軍可沒有火器,漢軍攻打月餘無果。

劉知遠見高行周與慕容彥超攻城不力,又怕遲則生變,無奈之下,親自率大軍來攻,不想,撞了一個大包,死傷一萬餘人。

劉知遠見強攻不克,武的不行那就再來文的,多次遣人招降重威,許諾只要杜威投降,保證不殺他,但張璉因憤劉知遠盡殺燕兵,沒有一點投降的想法。

劉知遠心想你既然軟硬不吃,那朕就讓你餓肚子。命令大軍不再攻城,四面圍城,打算餓死杜威。

劉知遠這招用對了,這時魏州糧草用盡,城中將士多逾城逃亡。

杜威無奈之下,在得到劉知遠的許諾後,杜威穿著素服,跪在宮門口請降。

劉知遠入城後殺死張璉,卻赦免杜重威,封檢校太尉。

……。

中原爛成一團,百里無忌的日子也不好過。

剛剛平息了難民潮,但依舊有二十萬正在做建築工、修路工的難民需要安置。

而此時,百里無忌明顯地感到國內氣候不太好,聞知晉國被契丹人滅亡的消息,楚國臣民竟沒有絲毫反應,除了徐、孫等五位參知政事上奏問百里無忌是否需要出兵北伐之外,沒有一個人是因爲反對外族侵略而上奏的。

連陳延正都保持着沉默。

百里無忌心中其實還是很理解陳延正的,石晉確實讓他很失望,滅了也就滅了唄。

而正讓百里無忌心中喟嘆百姓竟無絲毫抵抗外辱思想的時候。

百里無忌刻意種下的種子開始發芽了。

當年百里無忌令徐世銘在博學院學子的課程中專門加入國與家的概念,如今開始萌芽了。

七月初,在潭州府,聚集了數千的學子,喊出了“驅逐契丹,還我河山”的口號。

百里無忌聞之,沾沾自喜。特意派遣信使知會潭州留守,官兵僅可維持治安,不得干擾學子聚會。

沒想到,第二天學子的口號變了,變成“泱泱華夏,蠻夷橫行;振興炎黃,唯我大楚。”

百里無忌無比鬱悶,這可不是他想要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樣的道理百里無忌還是懂得,楚國至今還是蜀國的番國,這口號若是傳到蜀國,這不是擺明了造反麼?

況且,這口號中明顯帶着狹隘性,怎會是唯有大楚呢?

百里無忌急召徐世銘前來問話。

徐世銘一臉無辜地答道:“臣完全是按照大王的意思。”

百里無忌無奈,如今金陵府也已經造好學府,便命將博學院中的一半師資遷至金陵。

而此時,王府後院的兩位院令、院丞找上了百里無忌。

女子學院辦到現在,竟被二人辦得不象是學院。

依百里無忌看來,竟有些象了後世的“文藝沙龍。”

第二百三十九章第17章 臨戰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一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59章 神秘來者第八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97章 ,第37章 天策府第八十七章第一百十八章第98章 大同社會第78章 撲朔迷離第73章 以退爲進第21章 欲刺殺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二百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八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章第八十五章第36章 驚如天人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六十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一百零三章第五十章第84章 水師都督第六十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4章 皇帝私宴第二百五十二章第17章 臨戰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64章 遭遇戰第五十一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十四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一百十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一百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八十章第十三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七十六章第九十章第八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九十四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二百六十章第三十一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百三十九章第17章 臨戰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一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59章 神秘來者第八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97章 ,第37章 天策府第八十七章第一百十八章第98章 大同社會第78章 撲朔迷離第73章 以退爲進第21章 欲刺殺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二百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八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章第八十五章第36章 驚如天人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六十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一百零三章第五十章第84章 水師都督第六十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4章 皇帝私宴第二百五十二章第17章 臨戰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64章 遭遇戰第五十一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十四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一百十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一百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八十章第十三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七十六章第九十章第八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九十四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二百六十章第三十一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