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佛音再次開口道:“陛下如果同意,佛音可以代表大理國,將陛下所說的八成,提高至九成,甚至十成,全部官員都可以由明國朝廷委派。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百里無忌心中後悔了,他明白自己小看了這個小女人。
她的話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實際上殺傷力很大。
其實,這幾天經過大致的估算,要被清除的官員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多,特別是周國官員中,相當一部分的州縣官員,還是盡職的。
六成以上的底層官員完全可以通過鄉紳系統的監督來改造和控制。
所以,估算下來的數字遠比與徐世銘商議時低。
要向大理國調派的官員數甚至會降低二成,甚至更多些。
也就是說,明國朝廷很可能派不出大理國官員八成那麼多數量的官員。
百里無忌之所以還是提出八成這個數字,那是將此條做爲商洽的餘地。
所謂坐地起價,就地還錢。
談判嘛,總要有個餘地。
其實,明國官員體系中,真正有問題的反而是高官,如各國原有的宰相、同平章事以及下面的侍郎等等,尤其是開封府的原京官。
正是這部分官員的騎牆,左右着五代以來數個王朝的更替,可以說,如果北方胡人南侵是外因那麼這部分的官員就是內因無疑。
一成,聽起來不值一提。但如果看到基數,那就是數千人了。
明國就算要將這部分舊臣調往大理,那也得分批。不然勢必引起國內混亂。
官位,不是一個以人替人的就能夠解決的位置。
剛從學府出來的生員是無法勝任這些高級官位的,只能以遞進的方式,將現有的下一級官員提拔,然後循序向上遞進,直至遞進到最後一層,方纔由生員遞補。
數萬官員的調動。可以說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費時、費力、費精神,更耗費國力。
而這些要被調動的官員。都是些官位比較高的,大理國未必有那麼多合適的官位留給他們,所以,降職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真要多上數千官員進入大理。這對於明國來說。絕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事。
百里無忌知道段佛音言不由衷,就算是慷他人之慨,也沒有如此行事的,她如此說話,必然有其想達到的目的。
這目的不難猜測,那就是百里無忌所說三點中的一點或者兩點,不可能是三點。
因爲,第三點委派官員已經被段佛音當作反擊自己的籌碼。既然是籌碼,那就可以丟棄。
只要有合適的代價。就可以放棄,這是籌碼天生的屬性。
但百里無忌猜測第一點的概率也小,因爲請降是大理國主動提出的,在明軍的強大軍力震懾下,大理國危如累卵,請降之舉只不過是段思聰的緩兵之計,所以名義上的冊封,是段思聰絕不會拒絕的。
那麼只有第二點了,駐軍。
想到這裡在,百里無忌笑了,他面容端莊嚴肅地說道:“明國朝廷培養官員不易,向大理國委派官員實在是爲大理國輸送明國的治國人才,人數有限,不可再多。”
段佛音聽了“誠心誠意”地懇求道:“陛下,這幾天佛音逛遍了半個金陵府,對於陛下的治國之道深爲歎服,如今大理國順天意歸附明國,還望陛下恩賜,爲大理多派些能幹的官員,以解大理民生貧苦。”
……。
一個“誠心誠意”地懇求,一個“義正詞嚴”拒絕。
你來我往地推搡着,如果此時有不知情的人突然進來,必定以爲這二人不是在進行國事談判,而是兩個商人在討價還價。
二人對別的事緘口不言,就糾結於派往大理國的官員數量爭執不下。
而段佛音爭的不是派往大理的明國官員人數太多,而是太少。
段素素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二人,她實在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傻子都知道,派往大理國的明國官員越多,則表示段氏能控制的權力越少。
段素素想不通爲何公主一意要堅持明國皇帝多派,她更想不明白,明明公主的提議對明國有利,可明國皇帝卻堅持不受。
而兩個當事人卻好象混然不覺,有滋有味的“爭執”着。
百里無忌此時甚感頭痛,這個女子太難纏了。
如果她是對自己所提的條件討價還價,百里無忌完全可以不理會,勒令其或者大理國原般接受,否則以出兵爲威脅。
可這女子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全盤接受,而且主動加價,這叫百里無忌一下子有些措手不及。
就象一個人賣貨物,對買家開價五兩銀子,那買家不但不還價,還主動加價,問“六兩銀子你賣不賣?”
而問題是,百里無忌甚至連自己開口的八成官員都湊不齊,哪來的九成甚至十成?
氣氛變得有些異常,至少在段素素看來,再這麼下去恐怕要談崩了。
談判是一種技術活,有着一個通用的規則,那就是欲速則不達。
想要什麼,就儘量迴避去談什麼,讓對方堅持不住主動提出來,那麼你就成功了一半。
段佛音顯然深諳其中三昧,但她知道,這話題的轉變只能由她來,因爲,明國的實力太強大了,百里無忌手中的籌碼優勢足以抵消任何不利因素。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不管用。
所以,段佛音需要見好就收,懂得掌握“度”,是一個談判高手最基本的修養。
段佛音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她輕啓朱脣道:“既然陛下堅持,佛音不強人所難了。只是佛音有一事不解,想請陛下賜教。”
百里無忌已經非常頭痛,見段佛音適時放棄,百里無忌輕吁了一口氣,應道:“佛音公主但問無妨。”
段佛音問道:“佛音這些天在金陵府閒逛,發現明國百姓臉上的神采特別,彷彿是一種強大的自信,佛音有些不解,陛下何以使百姓如此?”
段佛音問得有些含蓄,但她的意思百里無忌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