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戰爭的起因

bookmark

進城第一件事。

竟是決定楚王馬希範的生死。

此時,百里無忌正忙着與麾下各指揮使和各軍師幕僚,爲如何處置馬希範激烈爭論。

百里無忌自己也很矛盾,觀其在位時所作所爲確實有殺之理由,但他主動投降,又不能輕易殺之,如何安排真令人頭疼。

而馬希範自己也知道,保命全在百里無忌一念之間,從降後,在楚國權力整合上是相當的配合,並主動交出手中掌握大量的財物。

自古以來,一旦滅國,皇帝和王都得不到善終。

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個字,名。

縱然他們心中不想反,把擋不住各地別有用心之人借他們的名號拉攏人。

歷代百姓還就偏偏吃這一套。

名正則言順。

百里無忌思忖再三,還是想不出妥善之法,最後決定先拘禁在王府之中,日後再做處置。

但讓百里無忌哭笑不得的是。

馬四少的王妃、妻妾着實太多。

粗略點算隨馬希範拘禁一起的竟有三百八十一人之多。

……。

在這場戰爭中,自開始到結束,歷時僅短短十五天。

雙方投入的兵力共計達到十八萬以上,其中慶州軍六萬。

但死傷人數達到六萬人,佔總數的三成。

不可謂不可慘烈。

黑旗軍出兵時,五萬四千人,另有三個輪炮營一千八百人,一個特戰都一千三百餘人。

戰爭結束時。

百里無忌所部只有一萬一千餘人,減員近七千人。

雲揚部九千人,無減員。

西門於存忠所部七千餘人,減員六千人。

南門百里康所部特戰都一千一百餘人,減員五千人。

總計傷亡達一萬八千之衆。

而楚國嶽州至潭州一線,嶽州城傷亡五千禁軍,俘虜一萬三千餘人。平江至潭州遭遇戰,二萬禁軍如鳥獸散,傷亡無法統計。潭州城外馬希廣率一萬禁軍臨陣投降,後逃的楚軍被炸傷亡的亦有千餘人。

澧州、朗州、益陽至潭州一線,朗州攻防戰,楚軍傷亡四千餘人,益陽攻防戰,楚軍傷亡近三千人,玉潭城外野戰是楚軍更是傷亡達到八千餘人。

百里康所部在建寧峽谷中的伏擊戰中,楚軍是死亡最爲慘烈的地方。靜江軍前鋒五千人全殲,後續二萬五千人中,傷亡者七千餘人。

如此傷亡的戰爭在各國心中是不可想像的。

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勝負往往來自主力與主力的較量,其餘的軍隊其實就是一個擺設,助陣吶喊壯膽之用,一旦哪方主力被擊潰,餘者皆做鳥獸散。

當時的軍隊,除了精銳之外,餘者的軍隊組成其實就是臨時徵募農夫,發給其軍械,甚至還需要士兵自備軍械,從軍之後訓練數天,甚至根本沒有訓練,直接就上了戰場。

這種軍隊除了起鬨,還能做些什麼?

勝利時壯壯聲勢,失敗時早已逃往四野。

所以經常聞聽某軍以三萬大軍擊敗某軍五萬大軍,俘虜者四萬以上,這種戰報。

楚國的七萬禁軍和三萬靜江軍皆爲精銳,所以纔有了黑旗軍如此嚴重的傷亡。

當然,如果百里無忌不那麼心急,以實力和火器優勢緩緩推進,那麼傷亡就很有可能大幅減少,但結果很可能是馬希範南逃,一旦南逃與靜江軍會合,那麼就算是攻下都城潭州,黑旗軍將必然被拖進楚國各地無休止的混戰之中,造成的傷亡會更大,受害的百姓更是會遍佈整個楚地。

所以,百里無忌面對黑旗軍慘烈的陣亡數字,艱難地吐出一個字——值。

……。

黑旗軍第二次戰爭就在這麼慘烈之中結束了。史稱“亡楚之戰”。

至於戰爭的起因,一直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流言,其中一種最具有說服力。

有人私下聽到百里義說過,大郎至所以發動這場戰爭,原因是,“他真得太閒了,閒得無事可做,只能打場仗來消磨時間。”

徐守仁也是這麼個觀點,他甚至舉出了數個例子,來證明他所言非虛。“大郎那時心中很空虛,有找個能陪他聊天的人都找不到,也許就在這段灰暗的日子裡,他才能集中心力,籌劃出如此輝煌的戰爭。”

盧詩韻說:“此事我確實有一些責任,我記得有一天他來找過我,我在他的眼睛中看到了那一絲苦悶,我應該好好陪他說說話,幫他排解一下。只可惜不時我確實太忙,最後他還是帶着憂慮走了。”

於是,這場“亡楚之戰”又被叫做無聊之戰。

因爲無聊,所以開戰。可誰又知道,因爲開戰,所以無聊呢?

最後有原慶州府掌書記與五位指揮使的聯合聲明,纔將對此事的議論徹底消除。

掌書記說:“關於開戰的原因絕不是象你們所想的那樣,你們這是對主公的誣衊。這場戰爭在黑旗衛攻下慶州後,主公就已經與某還有指揮使開始籌備、計劃的。”

“記得主公那時用那雙睿智的眼睛看着我對我說,各地藩鎮得到番薯從培育種子到能大量種植收穫的週期在兩年左右,同樣得到火器後從仿製研發到批量生產裝備軍隊的週期也在兩年左右,那麼我們就只有這兩年左右的時間去準備,發動另一場戰爭,徹底地給自己打下一個地盤,我的目標就是南楚。你們試想,怎麼可能會盲目地去發動一場不經過仔細準備、不經過周密籌劃的滅國戰爭?”

指揮使們說:“我們可以證明這一點,因爲在接下來的近兩年時間裡,我們與掌書記等人經常的出沒在使君住所,一起參與籌劃。”

於是,這件關於亡楚之戰起因的辯論平息了,大家都心服口服的住嘴了,是啊,這樣宏大的戰爭不是說發動就發動的,數萬軍隊的調動,數萬民夫的徵召,再加上軍械物資等等,沒有一個周全的計劃是不可能運轉圓滿的。

但數月之後,私下又傳出了一種質疑聲,掌書記和指揮使的這番聲明會不會來自使君的授意,是否因爲衆人迫於使君的壓力?

……。

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54章 商人逐利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二百一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13章 公主欲嫁第七十九章第六章第二百零一章第10章 廷辯第九十五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十八章第11章 寧江王第六十五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8章 欲從軍第五十章第二十一章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一百十一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二百一十六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九十九章第九十八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七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二百八十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五十章第六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九十七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八章第96章 ,第7章 美人心聲第38章 巴東對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85章 巴東父老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十七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八十章第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43章 威壓第二百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三十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54章 商人逐利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二百一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13章 公主欲嫁第七十九章第六章第二百零一章第10章 廷辯第九十五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十八章第11章 寧江王第六十五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8章 欲從軍第五十章第二十一章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一百十一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二百一十六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九十九章第九十八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七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二百八十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五十章第六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九十七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八章第96章 ,第7章 美人心聲第38章 巴東對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85章 巴東父老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十七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八十章第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43章 威壓第二百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三十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