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段佛音看着馮道那略帶戲謔的眼神,心中有些羞惱。

但所謂話糙理不糙,這樣背景的人豈是用官職和錢財能買動得了的,就算能,那得花多少錢財?一個大理國的賦稅?

她略慍色地答道:“那以馮相看,佛音該如何行事?”

馮道見段佛音有些羞惱,也不再打算繼續嘲弄於她,他清了清喉嚨,說道:“想讓盧小翠助公主一臂之力,還須通過一人。”

段佛音問道:“馮相所指何人能令盧小翠言聽計從?”

馮道悠悠說道:“此人便是與老朽同爲明國二相之一的徐相徐世銘,也就是盧小翠的公爹。”

段佛音這下真不明白了,連盧小翠這種級別的都搞不定,何況徐世銘了。

馮道知道段佛音想不明白,這種年齡的人要是能想明白此事,那自己這七十年豈不是白活了?

閱歷是時間堆積起來的。

馮道不再向段佛音解釋,他讓段佛音在一旁等待,自己取來筆墨,開始書寫。

片刻之後,馮道將寫好的書信密封起來,交給段佛音,叮囑道:“公主只需記住,盧小翠爲你引見高皇后,你須按方纔老朽交待的,博取高皇后同情,然後在適當的時候提出,過繼子嗣之事,老朽保證,高皇后必定爲成爲公主的助力。至於進宮之後,公主如何博得陛下歡心,那就看公主自己的造化了。”

段佛音雙手接過。她雖然不知道馮道將如何去說服徐世銘令盧小翠爲自己說項,但她相信,馮道必定有他的辦法

“事情已了。老朽就不留二位了,相見已經無期,老朽在此預祝公主心想事成。”馮道適時下了逐客令。

段佛音二人聞言欲哭,特別是段素素早已一臉悲悽,認下義父方纔數天,不想今天便是訣別之日。

馮道擺了擺手,道:“二位休要做惺惺之態。老朽古稀之年,非早夭。離去只是遲早幾年之事,離去前有了素素來見最後一面,心願了矣。”

段素素一聲悲呼:“父親……。”

馮道微笑着再次輕撫段素素髮際,向段佛音叮囑道:“公主若承老朽指點之情。此生還望善待我素素,老朽九泉之下當爲公主祈福。”

段佛音聞言哽咽道:“馮相放心,素素乃佛音姐姐,佛音定會照顧妥當。”

段家姐妹拭淚而別。

馮道望着二人的背影,轉而舉頭望天,喟嘆道:“身不由己,徒嘆奈何……。”

馮道不愧是經歷了五朝十一君的老滑頭。

就算決定自絕,也有防備百里無忌萬一不理會馮道自絕之事而對其門下痛下殺手的對應招術。

馮道利用段佛音急切進宮之心,然後用子嗣將高蓉蓉裝進去。而最重要的是他給明國種下了一顆不安定的種子。

段佛音現在年少,尚未體會爲人母的感覺,但年歲見長。真到了將子嗣過繼給高蓉蓉名下,這無疑讓段佛音活在生不如死之下。

段佛音才智聰慧,必會想方設法去改變這個現狀。

可高蓉蓉身爲皇后,豈是段佛音能輕易改變得了的?

如此一來,段佛音只能爬得更高,方纔能改變她與高蓉蓉之間的身份差距。如此一來,宮鬥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宮鬥慢慢演化。誰都有親朋好友,而更多的是攀附向高、段二人的官員勢力,由此引發的內亂絕非宮鬥如此簡單。

馮道不在意誰輸誰贏,他只需要內亂生起,如此一來,必能吸引百里無忌的注意力。

堡壘往往從內部崩塌。

歷朝歷代,多少泱泱大國,都毀滅於內亂。

馮道知道,明國絕非鐵板一塊,自從明國開始擴張,有太多的勢力和部落被百里無忌強行納入明國的統治之下,雖然百里無忌強權掌控軍隊,壓抑各種勢力無法擡頭。

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馮道不相信,百里無忌能一直如此強勢下去,就算真能一如既往的強勢,那麼,等到百里無忌年老體衰之時,他的繼位者還能象其一樣強勢麼?

馮道笑了

可笑容始現,又轉而哭了。

笑是因爲他覺得“陰謀得逞”,哭是爲了自己在人生的最後一刻,竟違背了自己的心願——做個忠臣名留青史。

但馮道不覺得後悔,與其做個忠臣,哪有與百里無忌做個對手,較量一番有意思?

馮道又笑了。

他拿出剛寫的一封信交給他的老家人,令他在三年之後,交給徐世銘。

交待完這些之後,馮道慢慢地走向自己的牀榻。

那將是他最後的歸宿。

百里無忌自然不知道自己被馮道算計着。

他從金陵府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外各抽調一廂御林軍,由四個方向向中書省堵截。

百里無忌下了一道旨意,凡參與者皆捉拿入獄,凡反抗者皆就地斬殺,凡參與者無論罪責輕重,家人皆不得株連。

這道旨意從發出之始就帶着濃濃的血腥味道,但百里無忌終究在最後加上了不株連家人的命令,這最大限度的將鎮壓控制在了參與者間。

可就這參與者,人數也已經稱得上不計其數。

從剛開始馮道組織去中書省的數百人,到sao亂起來時,人人呼朋喚友前來相助,至暴亂髮生時,人數早已多達數千人。

中書省周圍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而鬥毆中,無數的人被踩踏,所造成的傷亡甚至高過因鬥毆產生的傷亡。

現場形勢一片混亂。

當御林軍從四面包圍中書省時,場面並未因此而平靜下來。

這數千人中,哪個不是官?就算不是官,那也是官眷。

天子腳下,官多如牛毛。

這羣人中最不乏的就是官,而且品階不低。

有資格上中書省的官,最低就是五品。

御林軍做爲皇帝的親衛軍,對明國所有人都是極大的震懾,但對於這羣打紅了眼的達官權貴們,暫時失去了作用。

誰也不相信,在這個時候,這種場合,光天白日之下,一向以面冷心熱聞名的皇帝會下令御林軍血洗中書省,而他們皆是明國重臣。

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九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六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9章 蜀地之行第七十八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七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3章 逃婚(三)第三十五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十九章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二百七十五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六十八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7章 美人心聲第二百五十四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九十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五十八章第八十七章第6章 賭還是不賭第一百六十三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四十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八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2章 逃婚(二)第一百二十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一百三十四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二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章第19章 君王之理第七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87章 特戰都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九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二百六十七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二章第五十三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九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六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9章 蜀地之行第七十八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七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3章 逃婚(三)第三十五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十九章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二百七十五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六十八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7章 美人心聲第二百五十四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九十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五十八章第八十七章第6章 賭還是不賭第一百六十三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四十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八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2章 逃婚(二)第一百二十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一百三十四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二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章第19章 君王之理第七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87章 特戰都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九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二百六十七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二章第五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