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憲倒是個抗倭建奇功的人物。胡宗憲,字汝貞,號梅林,安徽績溪人。他生於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小徐階九歲,家境殷實,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但他對科舉不感興趣,愛好兵法,引起了父母的擔憂,多方勸說,才專心讀書。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中秀才,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中舉,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登進士第。先後任益都(今屬山東)、餘姚知縣,調任御史,巡按宣府大同邊防重鎮。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四月,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赴任前立下誓言“不滅倭寇,誓不回京”。
趙文華到東南以後,不買趙文華賬的封疆大吏,紛紛落馬,胡宗憲目睹了他的囂張氣焰,就多了一份心思。他想,趙的背後是嚴嵩父子,嚴嵩又有嘉靖寵着,自己想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就不得不委曲求全,搞好與趙文華的關係,通過趙文華獲取嚴嵩父子的信任。於是他極力拉攏趙文華,趙文華愛錢,就奉上金銀珠寶;趙文華愛玩,就天天擺酒設宴,鶯歌燕舞,讓他玩得鼻孔朝天。趙文華呢,毫無軍事才能,自然也需要胡宗憲這樣的人才,就竭力拉攏以對抗張經、李天寵、曹邦輔。所以張經落馬,趙文華就力薦胡宗憲,讓他以兵部侍郎兼僉都御史的身份總督沿海軍務,授予調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的大權。
重兵在握,胡宗憲就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在徐階的推薦下,他重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還招聘江南才子徐文長爲自己的幕僚。
千萬不可小覷了徐文長,以爲他僅是紹興一介秀才。其實他嫺熟韜略,明代公安派首領袁中郎就稱他“好奇計,談兵多中”。不僅對剿倭戰事的預測八九不離十,而且常有出奇制勝的計策。鑑於胡宗憲帳下文武兼備,又手握重兵,自然就“威震東南”,帳下的總兵副將見他時都只能跪下說話,匍匐前行。加以胡宗憲也學會了迎合嘉靖,屢獻祥瑞。一次恰巧獲取一匹白鹿,胡宗憲獻上嘉靖,同時奉上徐文長撰寫的表文,這表文的文采,深得嘉靖皇帝的嘉許,自然也更穩固了胡宗憲的地位,他才得以放手一搏。
此時,徐階的軍事政策也漸漸發揮了作用。地方官組織的鄉勇團練參加抗倭。倭寇侵掠慈溪,一天之內慈溪鄉勇與倭寇打了十三仗,斬俘賊首各一人,殺倭寇三十餘;而各地守軍也不盼救援,獨自戰守。
倭寇攻杭州,遊擊將軍宗禮以九百人敵萬餘倭寇,在三裡橋三戰三捷,斬敵三百餘,倭賊驚呼神兵。慈溪、杭州戰役,明軍、鄉勇都以寡敵衆,不過因無援軍,最後都失敗了。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五月,東南倭患四起。嘉靖懷疑了,趙文華不是說“餘寇無幾”嗎,怎麼如此猖獗?便召來嚴嵩,嚴嵩說:“江南百姓翹首盼望文華。”不得了,趙文華儼然成了江南人民心中的“救星”。又說:文華自請行。”趙文華不負衆望,想再去江南督兵。於“是,趙文華重返戰場。趙文華可說福星高照,遇到了處處巴結他的總督;胡宗憲可說福星高照,遇到了個只須金錢到位,讓他放手大幹的督師。
於是,胡宗憲奇計出籠。首先是剿撫並施,大棒與胡蘿蔔齊飛;其次是離間計,使王直、徐海幾股倭寇互相猜疑,接下來便是誘殺倭首王直,擒殺徐海。這些奇計是出於胡總督的運籌,徐文長也功不可沒。
歡迎您轉載分享並保留本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