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

bookmark

在成都,自從叛軍圍攻城池以來,雙方都想盡了辦法。朱燮元先是命令附近官軍徵收方圓二百里內的糧食,允許民衆爲躲避叛軍攜帶糧食進城,朱燮元這一招既爲城裡添加了防守力量,又增加了糧食。然後朱燮元又安排守城事宜,不得不說朱燮元是一個合格的官員,他先保證自己守護南門,那裡是最重要的地方,讓巡按御史薛敷政守護東門,布政使周著守西門,按察使林宰守護北門,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帶着著名的白蠟杆兵隨時援助最危險的地方。因爲明朝軍隊欠響的問題無處不在,爲了保證士兵士氣,朱燮元請求蜀王出資幫助補響,並承諾戰事結束後將向皇上請求補償蜀王的損失。經過朱燮元不懈的努力,成都城的防衛可以說是固若金湯,讓奢崇明的進攻總是無功而返。

先是奢崇明命令士兵身披牛皮、獸皮盔甲,帶着鐃鉤爬城,在城外堆積土山,不慢荊棘掩護,用弩箭向城裡猛射,朱燮元就命令士兵士兵用火箭(箭頭纏沾了油脂的布條點燃)襲擊,然後又派人掘開都江堰用水漫灌,結果奢崇明不得不退回想辦法造橋,這就爲城裡防守爭取了時間。

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奢崇明暗地派人聯繫城裡的內奸,朱燮元早就防範了這一手,就在放老百姓攜糧進城的時候,就安排親兵甄別,等這些奸細蠢蠢欲動時,朱燮元就來了個一網打盡,將二百多奸細全部羈押、砍頭,然後設伏,讓奢崇明損失五千精兵。奢崇明又在城外建造木樓,樓高與城門高低一樣,以便窺視城裡的兵馬調動,朱燮元就安排敢死隊冒死突出,斬殺奢崇明三個土司勇士,焚燬其木樓。

總而言之,朱燮元是臨危不亂,調度有方。雙方鬥智鬥勇,奢崇明想盡一切方法攻城,朱燮元則利用一切手段守城,雙方就這樣僵持下來,知道年關將近,奢崇明還是攻不下成都。

而隨着孫承宗、戚金的神機營不斷的取得勝利,成都的士兵士氣高漲,奢崇明的部下士氣不斷低落。當安邦彥造反時,奢崇明興奮無比,認爲明軍肯定會大亂,沒想到在一個時辰之內安邦彥灰飛煙滅。得到消息後,奢崇明如喪考妣,不得不安排防守後路,在加緊從各個土司那裡調兵,爭取在明軍到達前攻下成都,以便橫掃成都平原。

孫承宗和戚金在天啓二年正月初六,決定發兵成都,貴州之事就交由李信處理。李信也不含糊,就把自己的親兵派出十組,各自帶一萬民兵分赴貴州的各府、各縣,把凡是參加叛亂的土司、頭人、首領們的地盤橫掃一番。這些民兵們可出氣了,以前騎在自己頭上的那些老爺們現在被自己用繩子綁着,就像狗一樣被牽着到處批鬥,完了把這些人腦袋砍掉,把他們的土地分掉,你說這有多解氣。不過他們嚴格遵守了李信的要求,凡是沒有參加反叛的土司,並且積極幫助朝廷平叛的,不得動其一寸土地,一粒糧食,凡是膽敢違反者,收回其分得的一切財物。李信現在猶如神明,他的話沒有人敢不聽,不聽的話,那如命根子一樣的土地就成別人的了,孩子老婆恐怕也會成了別人的。李信也怕遭人嫉妒,暗語中傷是必須防止的,所以每收復一府一縣,必要通知王三善派人管理,每收服一個土司也通知王三善派人組織安排里長。但是爲了不再發生官逼民反的事情,李信也要求王三善必須以自己的烏紗帽做擔保,他所派出的官吏務必平等對待彝人、苗人及其它少數族裔的人,並把朱有孝開辦的“大明官吏學校”的模式告知王三善,讓他也模仿着這樣建立一所“貴州官吏學堂”。王三善現在對李信是言聽計從,就是李信稍稍有些失禮的方面也不敢有所怨言。這就是王三善的聰明之處,面對將來的貴人,現在必須要巴結,這也爲後來王三善後來能夠入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李信、王三善的協力合作下,貴州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現在孫承宗、戚金的隊伍已經到達了水西,這裡就是最著名的水西安氏的領地。在這裡,安氏的統治已達一千多年,從歷史記載,在諸葛亮南征的時候就已存在,因爲幫助諸葛亮擒獲孟獲而得到永遠的封賞,自此起歷朝歷代無不照例,包括明朝開國洪武皇帝也是這樣,安氏在水西可謂根深蒂固,這不得不讓孫承宗、戚金重視。

鴨池河東岸,孫承宗、戚金的軍隊沿河紮營,嚴陣以待,對岸的安氏部落土兵在奢社輝的帶領下準備渡河。安邦彥的覆滅不但沒有讓安氏安穩下來,反而讓奢社輝這個歇斯底里的女人給煽動了起來,她召集了所有能夠調的動的族人,前來爲安邦彥復仇。作爲一個衝動的女人是不可理喻的,強烈的報復心理充斥了她的大腦,瘋狂的情緒淹沒了她的所有理智,土兵們在她的督促下好像吸食了鴉片似的,一個個拼了命的向鴨池河對岸衝來。

面對發瘋了似的土兵們,孫承宗、戚金面色嚴肅,冷靜的命令着士兵的防守。士兵們火槍兵在前,每隊四百人,分成四排,當土兵接近八十步時,輪流排槍射擊。“二踢腳”小炮主要針對剛剛衝過河岸的密集人羣轟炸,迫擊炮針對河對岸的集結土兵進行轟炸。利用這樣的戰法,經過兩輪轟擊的土兵已經只能稀稀拉拉的衝到火槍兵面前了,即便是衝到五十步的距離,在一排排的火槍子彈面前也是束手無力,刀槍夠不到,弩箭射不到,只能眼睜睜看着倒下。

土兵的攻擊,從早上辰時開始,到午時已經死傷近三萬多人,戰死的叛軍都把河岸擺滿了,炮兵都打得麻木了,火槍兵的槍管都發燒了,對岸的土兵才收兵吃午飯去了。孫承宗、戚金也趕緊命令後勤的士兵馬上送飯,補充彈藥,受傷、死亡的前線士兵開始回撤,後面的就補充上前。雙方都有些累了,開始休息,都知道下午還會有惡戰。

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五章 家底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十三章 收網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
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五章 家底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十三章 收網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