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二萬餘人,沙俄軍隊三萬餘人,在新西伯利亞這個無名小鎮開始了一場血腥的對攻戰。沙俄軍隊要想取得戰場優勢就必須首先奪取小鎮的控制權,明軍要想取得優勢就必須將列昂尼德少將這個萬人的師級部隊吃掉,這是最基本的作戰意圖,雙方都開始有目的的組織起了行動。
戰鬥首先在小鎮的南側開始,列昂尼德已經將自己的作戰計劃報到了軍部,並且將軍部的一半火炮集中到了自己的炮兵陣地。戰鬥已開始就是近百門火炮轟擊小鎮的圍牆,不過這些火炮還是那些實心炮彈,沒有明軍的開花炮彈威力大,但是這些鋪天蓋地的炮彈還是在不長的時間內將圍牆炸開了,畢竟這個小鎮還不是堅固的城堡。好在明軍對於這種老式的實心炮比較有經驗,在進入小鎮以後,就迅速的構築了陣地,讓列昂尼德師的火炮威力效果減弱了很多,除非是比較倒黴的士兵被直接砸着了。
明軍的迫擊炮打不到對方的炮兵陣地裡,只能被動的進行防禦,耐心的等待着沙俄軍隊的士兵衝擊。列昂尼德少將的耐心還是很大,足足傾瀉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炮彈,這纔開始對小鎮進行了試探性的攻擊。一個旅級規模三千多人的士兵在炮火的掩護下開始向小鎮攻擊過來,一共有三個階梯的隊形。
孔有德在小鎮裡耐心的等待着沙俄軍隊士兵靠近,這個仗打得有點憋屈,從來都是自己的部隊壓着敵人打,沒想到這次卻是要在敵人的炮火壓制下打仗。堪堪等到沙俄士兵進入射擊範圍之後,明軍的狙擊手就開始對着帶隊的沙俄軍官點名。現在的沙俄士兵和軍官的服裝有些不同,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缺點,軍官的鮮明服裝可以有效的提醒士兵的注意,隨時聽從軍官的指揮,但是也給明軍留下了狙擊的新明目標。第一梯隊的軍官很快的被幹掉,士兵們開始不知所措,並且隨着距離的接近,大量的明軍士兵也開始射擊,第一梯隊漸漸的就不再前進,有的開始企圖逃跑,免得成爲世紀目標。
第二梯隊的沙俄軍官看到了前面的情況,開始有意識的隱藏自己的身影,命令士兵前進,自己躲到了後面,讓士兵們進入射擊距離後和明軍對射。明軍的機槍現在不敢擺出來,那傢伙雖然威力強大,但是目標太大,移動不方便,容易造成士兵的不必要傷亡,但是就算是這樣,沙俄軍隊士兵仍然難以抵抗明軍的火力,他們使用的是燧發槍,而明軍使用的是近現代的步槍,不但射擊距離更遠,射擊精度也更高。
雖然傷亡要比明軍大的多,但是被稱爲歐洲的壓路機和灰色牲口的沙俄軍隊士兵的韌勁仍然十足,第三階梯的士兵也慢慢的進入了一線,後面的戰場督戰隊用槍口瞄着每一個企圖逃跑的士兵。戰鬥在激烈的對射中進行,多數的子彈都是起到壓制的作用,士兵們都把自己隱藏的很好,戰鬥處於僵持狀態。
在小鎮的東側,毛文龍騎在一批汗血馬上,這是巴圖爾特地送給幾個軍官的戰馬,要比一般的蒙古馬雄壯的多。看着戰場的焦灼戰事,毛文龍仍然非常耐心,沙俄軍隊的火炮確實不錯,射程非常遠,幾乎和明軍的加農炮射擊距離差不多,但是他們還是使用的是實心彈,不如明軍的***威力大,不過毛文龍還沒有想過現在就使用加農炮,這玩意從北京城運到這裡太費勁了,就是炮彈運輸也都是天大的麻煩,除了攻城的時候使用,像這種陣地野戰,毛文龍不打算動用這個大殺器,他打算的是使用另一種方法。
在小鎮激戰的時候,毛文龍派出了鄭三炮帶領的一千人出發了,這一千人每人攜帶了一門輕型迫擊炮,其實就是最初的二踢腳小炮的加強版,這種小炮口徑只有二寸,長度爲二尺半,重量只有八斤多,不過射程比較近,只有短短的一里。採用的是二踢腳原理,士兵發射的時候可以直接扛在肩上,就像放二踢腳炮右手拿着一樣簡單,不過不用點燃,直接扣一下扳機就行,爲了防止把耳朵震聾,全部的士兵都用加厚的耳塞堵住了耳朵。
一千人的騎兵隊伍很快的從戰場的東側向沙俄軍隊的炮兵陣地靠近,總共只有不到五里的距離,騎兵衝鋒起來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僅僅一刻的功夫,鄭三炮的隊伍就來到了沙俄軍隊炮兵陣地一里遠的地方。騎兵的速度未減,只是隊伍變成了弧形的運動,士兵們側着身子,炮口對着沙俄軍隊的炮兵陣地開始發射。在極端的時間內,每個士兵僅僅發射了五發炮彈,幾乎是前面的炮彈還沒有落地的時候,鄭三炮的騎兵部隊已經完成了整個發射過程,然後就是迅速的回撤,炮擊結果不用考慮,自然有毛文龍他們在望遠鏡裡評估,他們的任務就是打完就跑。
五千發小迫擊炮但像一片輕巧的燕子一樣,漂亮的飛着弧線向沙俄軍隊的炮兵陣地飛去。沙俄軍隊的炮兵陣地前面半里處有三千多人的龍騎兵旅守護着,當他們看到明軍的這一千人的騎兵部隊衝過來的時候,軍官早就命令士兵做好了射擊準備,單等着騎兵隊伍進入他們的射程以後進行屠殺,他們很清楚密集的子彈對於騎兵的殺傷力,他們認爲這支騎兵純粹是送死來的,根本就不會對他們形成威脅。
但是現實卻打了他們一個響亮的耳光,明軍的騎兵壓根就沒有進入他們的射擊距離,他們只看到了從頭頂飛過了一羣矯健的燕子,這羣燕子全部飛向了他們的炮兵陣地,就在燕子落地的時候,他們看到了驚掉眼球的一幕,整個炮兵陣地陷入一片火海,一百多門火炮的陣地在剎那間就被熊熊的大火掩蓋,接下來就是不斷髮生的彈藥殉爆,整個炮兵陣地完蛋了。
龍騎兵旅長看到變成火海的炮兵陣地,眼裡充滿了絕望,在他的方向上被敵人襲擊,哪怕是對這樣的襲擊毫無辦法,他也得負責。沒有任何猶豫,一聲令下去,一個旅的龍騎兵立刻上馬,向剛剛離去的鄭三炮騎兵大隊追去,他們必須要消滅掉這支部隊,唯有這樣纔可能減輕上官的怒火。
鄭三炮的隊伍已經徹底調轉了馬頭,在射擊的沙俄軍隊士兵驚詫的看到炮兵陣地被毀的時候,鄭三炮早就知道了結果,濃濃的煙霧,沖天的大火,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已經說明了結果,他現在的任務就是向回逃跑,跑的越快越好,並不是他不敢和這些哥薩克龍騎兵一戰,而是毛文龍不許他去死拼,儘量減少傷亡是毛文龍的一貫作風,能夠無損殺敵,何必要有傷亡呢。
頓河馬不愧是著名的軍用戰馬,雄健的體格,彪悍的爆發力真是沒得說,就算是鄭三炮佔據了先機,沙俄軍隊的哥薩克龍騎兵還是毫不猶豫的從後面追趕上來,半里多遠的距離不算太長,三千多人的哥薩克龍騎兵在一刻鐘之後接近到百丈之內,再要有一刻鐘就可以進行劈殺了,哥薩克龍騎兵興奮的大叫起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前面五十丈外突然出現了一道壕溝,壕溝裡出現了大量的明軍士兵,壕溝的邊沿上架設着數十挺機槍,鄭三炮的士兵從預留的路線通過了。看着接近的哥薩克龍騎兵,歡快的火龍很快就將他們吞噬,不管戰馬多麼矯健,士兵多麼優秀,在絕對的火力面前,這些都是渣渣。
前面的士兵不停地從馬上摔下來,後面的士兵還沒有反應過來,等到在隊伍中間的旅部指揮官發現中了埋伏的時候,前面已經倒下了一千多人。龍騎兵旅長見機不妙,立刻命令士兵下馬,這也是龍騎兵的一個優點,不但上馬可以衝鋒,下得馬來也是非常好的步兵,兩種作戰方式都可以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