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

bookmark

穆拉德四世回到伊斯坦布爾以後,很是坦然的向皇太后敘說了自己的見聞,讓穆拉德四世驚訝的是皇太后竟然非常贊同他的見解,甚至還誇他有主見,讓他做好正式接班的準備。

穆拉德四世雄心勃勃,一邊讓人翻譯從朱常潤那裡帶來的書籍,一邊開始學習。他打算先把孔子的論語先學習一遍,再看看諸子百家的言論,希望從中找出解決奧斯曼帝國目前最突出的民族衝突問題。

真正的屬於突厥系的奧斯曼人還真是不多,最起碼在龐大的帝國中不是最多,而且主要居住在伊斯坦布爾周圍,他從孟子裡面發現有句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從奧斯曼自己的藏書中,發現奧斯曼大帝臨終前的告誡"要公正,仁慈,珍視學者,保護人民",反省奧斯曼帝國目前的民族政策,決心從解決個民族之間的矛盾開始下手,開始變革各地的民族政策,也包括許多不平等的稅收條例。

就在穆拉德四世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西線發生了事情,因爲和薩非王朝的戰爭耗費了極大的財力,而且還從各地徵召了大量的軍隊,現在還在和薩非王朝對峙,兵力沒有收縮中央地區,匈牙利王國、奧地利王國乘機再次鼓動塞爾維亞造反,而且匈牙利王國還出兵協助,而希臘聯邦也加入了造反行動,很短的時間內,奧斯曼帝國就陷入了內亂狀態。

爲了應付混亂的局面,穆拉德四世經過和太后商量,由太后親自赴希臘聯邦,對希臘的各個城邦進行分化和聯合,拉一些和太后家族親近的城邦,給予他們更加優厚的待遇,再給他們許諾減稅和平等政策,打擊另一些極端仇視奧斯曼帝國的城邦,先讓他們自己亂起來,不影響北線應付匈牙利王國的戰場就行。

對於塞爾維亞王國,穆拉德四世親自頒發任命書,廢除了國王的地位,而將他的弟弟,一位在伊斯坦布爾軍事學院學習的次子,任命爲塞爾維亞國王,將他武裝起來,讓他迅速去平叛,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給足他足夠的力量才行,還得給他足夠的政策優惠,讓他集聚其塞爾維亞親近奧斯曼帝國的人士。

在外交方面,穆拉德四世終於承認了被哈立德酋長忽悠的那位總督簽署的土地換武器協議,而且還正式使用了奧斯曼帝國的印璽,和鳳陽王國建立了密切關係,再次購買了大量的武器。穆拉德四世雖然不太願意承認這份協議,但是形式不由人,通過和朱常潤的談話,他明白了鳳陽王國背後的大明帝國是多麼強大,既然大明帝國打算獲取這塊土地,已經吞下去的不可能在吐出來,而且目前朱常潤還非常友好的幫助他,就把那個總督當替罪羊廢了,讓哈立德家族的成員們瓜分了他的封地。

將從鳳陽王國購買的武器交給哈立德家族,讓他們組織起數萬軍隊,隨着新封的塞爾維亞國王進入了塞爾維亞境內,新國王進入塞爾維亞後宣佈,從現在開始,所有塞爾維亞族裔的人享受奧斯曼帝國平民待遇,穆拉德四世將徹底執行奧斯曼大帝制定的“公正、仁慈”政策,原來所有的不平等政策並不是國王陛下制定的,而是塞爾維亞國王自己制定的,是他自己貪得無厭,爲了攫取更多的財富供自己享受,現在穆拉德四世發現了這個不平等、不公正、不仁慈的行爲,傷害了大家的心靈,因此廢除了他的王位,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消除混亂,重建家園。

新國王帶來了優惠的政策,而且還帶着強大的武裝力量,先以絕對的速度衝進王國都城,逮捕了老國王,再將優惠的政策向去全國頒佈,攻心和炫武雙管齊下,很快的就讓局面得到了控制。穆拉德四世巧妙地使用了混亂而不是叛亂這個詞彙,讓居民更加放心,形勢逐漸評定,而且將奧地利王國的軍隊阻擋在國境之外,也沒有辦法聯合反叛勢力了,老百姓不在乎誰是國王,更在乎的是誰能夠讓他們穩定的生活下去。

面對匈牙利王國的搗亂,通過朱常潤的關係,穆拉德四世再次向大順侯國的李鴻基遞出了橄欖枝,將第聶伯河河口至順河城,第聶伯河右岸的土地以契約的形式交給了李鴻基,讓李鴻基的大順侯國可以名正言順的接受了原來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土地。作爲交換的是李鴻基需要牽制沙俄帝國的勢力,而且還需要支付給奧斯曼帝國五百門輕型迫擊炮。

李鴻基也接到了朱有孝的旨意,儘可能在保證自己的安全下給予奧斯曼帝國幫助,讓他們成爲抵禦歐洲人的前沿,而且也讓洪承疇給李鴻基送來了大量的武器,讓他用船直接運送到卡吉貝伊港口,用來武裝駐紮在瓦拉幾亞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他們要從瓦拉幾亞直接出兵對匈牙利王國展開戰爭。

十萬奧斯曼帝國士兵通過簡單的訓練,將從李鴻基那裡得到的武器裝備起來,除了五百門輕型迫擊炮以外,還有五萬支擊發槍,迫擊炮是送給奧斯曼帝國的,五個個基數的炮彈也是免費的,但是五萬支擊發槍不是白送的,李鴻基也在這筆生意中賺到了不少錢。這五萬支擊發槍完全可以壓制住匈牙利軍隊的燧發槍,無論是射擊距離還是射擊速度,都可以完勝燧發槍,而且更好的是不怕下雨天氣,可以全天候作戰。

用擊發槍和輕型迫擊炮裝備起來的奧斯曼軍隊戰力猛增,畢竟這些軍隊也是和沙俄帝國長時間作戰過的老兵,用上新式武器以後,肯定如虎添翼。他們越過瓦拉幾亞王國,直奔布達佩斯而去,現在的布達佩斯還算是兩座城市,以前被奧斯曼帝國曾經攻破過,後來被哈布斯堡王朝奪了過去。

十萬大軍洶涌而來,屢遭戰爭摧殘的布達佩斯還沒有修建好城牆,根本無法阻擋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倉惶間逃向了維也納。正好在塞爾維亞王國的哈立德家族的老族長哈立德帶着軍隊還沒有返回,於是雙方合二爲一,將維也納城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有着非常強大的勢力,他們曾經統治過許多國家,在奧斯曼帝國圍困維也納之後,他們一方面在維也納組織抵抗,一方面號召自己的同宗勢力前來支援,像波希米亞人、撒克遜人、土瓦本人,巴伐利亞人,甚至波蘭人也都來幫助守城。

龐大的軍隊數量很快就超過了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數量,這樣多的軍隊數量幾乎讓圍困維也納的奧斯曼帝國軍隊總督失去信心。如果是攻城作戰,對方有這麼多軍隊,作爲守方也有情可原,但是現在是自己攻城,城裡面的人不多,但是外面的人多啊?維也納三面有城牆,最西面有護城河天然屏障,過橋在土耳其軍隊來之前已經拆毀,就算是短時間內憑着強大的炮火突進城內又怎麼樣,還得被外面成倍的軍隊圍困,一時間總督就想撤軍算了。

哈立德酋長這個時候出現了,長時間的在鳳陽王國遊蕩,他對冒闢疆的軍事才華非常佩服,閒着沒事就向冒闢疆學習軍事知識,包括觀看冒闢疆的軍事訓練。這其中就有一次是冒闢疆在軍事演習中使用對付數量衆多的沙俄帝國的經典戰役手段,當時是在無名小鎮毛文龍的輕型迫擊炮用騎兵衝陣,一舉擊潰沙俄帝國軍隊,這成了大明軍事學院的教材科目。

哈立德酋長通過老族長向總督提出了這個戰術,總督看着哈立德酋長眼睛發直,難道這小炮還可以放到馬背上,怎麼覺得有些不靠譜,要是戰馬受驚,自己先亂起來,那豈不是一塌糊塗了?但是自己還有更高明的戰術方法嗎?無論怎麼樣,反正自己是沒有把握打贏這場戰役了,何不讓這傢伙試試呢,成功了那是自己的功勞,失敗了那就算自己使人不明,罪責就可以減輕一些,賭一把算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十章 局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十章 局勢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十三章 收網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十章 局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十章 局勢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十三章 收網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