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

bookmark

李次虨莫明其妙是正常的,關於進制問題是非常常見的,比如十六兩一斤的老秤,鞋、襪子論雙等,不過在中國古代內有這個名詞而已,李祖白這個時候就很敏感的發現了這個問題。

算盤是五進制是一個常用的方法,但是用習慣了誰也不會考慮進制問題,或者說也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算盤從宋朝時期開始代替籌算,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是宋朝發達的商品經濟所推動的,但是隻是使用簡單方便,沒有人認真研究算盤的計算效率爲什麼這樣高,這就是思維方式問題。

李祖白從這裡看到了契機,他便向伽利略請教:“伽利略先生,對於您剛纔說的‘五進制’,我很有興趣,您能給我們解釋一下進制這個學問麼?”

伽利略微笑這說:“這個問題很簡單,只不過你們不習慣這樣的思維方式而已,其實您的《九章算術》裡面就有這類的問題,進制是一個名詞而已。具體來說就是以不同的數量爲一個計量單位,比方說這個算盤吧,下樑五個珠頂上樑一個珠,每當下樑湊夠五時,就用上樑一個珠代替,如果寫下來就是1、2、3、4、10、11、12、13、14、20,這種計數方式就是五進制,不過這裡的10是十進制的6而已,這需要標記下來。”

這樣的知識對於李次虨來說非常新鮮,他是家傳的算術學問,對於伽利略這樣毫無保留的解釋進制問題他非常吃驚,這在大明可是一門絕學,在傳統習慣上一定會只傳授嫡子,但是在這裡卻是公開研究,怪不得皇上朱有孝要大力發展學校,原來是要改變大家的思維模式,讓大家掏出家傳絕學。

舉一反三,李次虨自然想到了爲什麼許多賣香油的論葫蘆或者標誌好的刻度,原來他們早就由掌櫃的計算好了,計算的方法就是“斤秤溜”口訣,自己倒是熟知這個問題,有不少做買賣的新手都上門請教過,但是都是秘密傳授,不許教給別人。看來算術的學問還是很深奧,自己的見識還差得很多。

在接下來的話題中,李次虨向伽利略虛心的請教了許多有關算數的問題,甚至還就《九章算術》上的問題和伽利略進行了不同方法計算的比賽,兩人有點惺惺相惜的感覺,最後李次虨終於明白了自己學了這麼多年的算術,在歐洲叫做數學,研究的是關於“數”的學問,這是一個新的概念,自己一定要從新開始從本質上研究有關“數”的學問。

一連相處好多天,大家都和伽利略相處的非常愉快,無論是李祖白、李次虨,他們都得到了不少新的學習心得,就算是顧炎武、黃宗羲、陳子龍也覺得受益匪淺。伽利略也感到非常高興,他從這幾位異國的學者身上也學到了不少知識,豐富了自己的學問,應該說是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伽利略高興之餘,還向徐霞客一行介紹了更多的這個時代的歐洲學問家,像數學家笛卡爾、德扎格、梅森等,尤其是梅森,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雖然梅森致力於宗教,但他卻是科學的熱心擁護者,在教會中爲了保衛科學事業做了很多工作。他捍衛笛卡兒的哲學思想,反對來自教會的批評,也翻譯過伽裡略的一些著作。

不過伽利略很惋惜的告訴大家,他最欣賞的數學家笛卡爾已經回到了巴黎,現在無法和大家見面,如果有興趣的話,他可以帶領大家一起去巴黎尋找。

徐霞客、李祖白當然非常高興,徐霞客便主動提出自己一行負責伽利略的一切活動費用,因爲這是伽利略主動幫助自己,而且伽利略現在的條件並不是太好,就是想自己到巴黎和他慕名的學者見面也是很困難的,這正好也是一次深入交流的機會。

從威尼斯到巴黎也是一段不近的路程,不過有這麼多有趣的人湊在一起還是不會感到寂寞,尤其是這裡面的顧炎武、黃宗羲、陳子龍這幾個小年輕人,這幾個本來是歷史上的思想家,文學家,但是隨着朱有孝的到來,他們現在都改變了原來的發展歷程,現在都是在學習數學、物理、天文學,而且是各學業的佼佼者。在這次漫漫的旅行中,他們充滿了激情,異國風情,古樸的田園風光,無不引起他們的興趣,隨口吟詩或者風趣的言談,倒也讓伽利略感到好像年輕了幾歲,大家一路上很是開心。

終於在興奮中來到了巴黎,此時的巴黎已發展到塞納河兩岸,教堂、建築比比皆是,成爲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巴黎大學是歐洲著名的大學,是歐洲最古老大學之一,前身是建於1257年的索邦大學,但更早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就有了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就是1167年從巴黎大學回到英國的師生建立的。在13世紀時,巴黎大學的學生已經上萬,許多來自歐洲的鄰國,在很長時間裡,巴黎大學同教皇和國王都有特殊關係,這讓他如魚得水。

伽利略帶着徐霞客一行風塵僕僕的來到了巴黎大學,無論是規模還是大學的在校學生數量都讓李祖白感到吃驚,尤其是當李祖白知道巴黎大學已經有近五百年的歷史時,更讓李祖白覺得這次是來對了,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這所大學的發展過程,爲大明的大學發展提出更好的建議。

在一座古樸的小院裡,伽利略和大明一行人員見到了梅森,梅森全名叫做馬林*梅森,梅森和巴黎數學家笛卡兒、費馬、羅伯瓦、邁多治等曾每週一次在梅森住所聚會,輪流討論數學、物理等問題,這種民間學術組織被譽爲"梅森學院"。

不過今天梅森顯然心情不是太好,當伽利略互相介紹完畢雙方身份以後,發現他有些心不在焉,這讓伽利略感到有些不高興,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這種態度能讓伽利略樂得起來嗎?

不過這裡最年長的是徐霞客,他的經歷可謂非常豐富,也善於察言觀色,從見面第一眼就從表情上看出馬林*梅森是真心歡迎伽利略的到來,至於鬱悶的心情,肯定和他們一行並沒有太多的關係。東方人喜歡茶餘飯後話家常,但是西方人除了至親好友是不會打聽別人的隱私,因此徐霞客很知趣的就帶着大明一行人向馬林*梅森告辭,順便說等他方便的時候再來拜訪,幾天添麻煩了。

伽利略是個學者,他很尊敬帶來的大明客人,馬林*梅森的態度讓他很不高興,他又不懂得察言觀色這種交際技巧,一看馬林*梅森這種有點冷淡的態度就心裡不高心,作爲老朋友他還是忍不住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滿,不等徐霞客轉身就直言向問:“梅森先生,難道您對於我的冒昧來訪有些不高興麼?這些客人可是大明帝國有名的大學問家啊!還是您今天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需要處理啊?”

聽出了伽利略的不滿,馬林*梅森露出了一臉苦笑,他向伽利略說道:“伽利略先生,我怎麼能對您的到來不高興呢?我歡迎您到來都來不及,這幾位大明帝國的學者不遠萬里和我們來探討學問,我們更應該高興啊!不過今天非常抱歉,我是自己家裡出了一些狀況,心裡有些煩悶,而且還是必須趕快處理,這纔有些慢待了諸位,在此我深表歉意,請您稍微等待一兩天,讓我處理完家事,召集更多的朋友我們一起討論學問好嗎?”

聽到朋友家裡有事情,伽利略作爲朋友自然會客氣一下,便問道:“不知道梅森先生家裡有事情,很是抱歉,請問我們可以幫上些忙嗎?”

馬林*梅森說道:“估計不行。我妻子正在哺乳期,三四天前突然發起高燒,今天燒的厲害,我想趕快去請醫生看看,所以有些慢待,請伽利略先生諒解。”

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
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