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

bookmark

冒闢疆和王政再次兵分兩路,從蘇撒古城和阿巴丹同時開始,冒闢疆率領西路軍,直接殺向西南,王政率領水路坐船從後世的科威特港口登陸,兩人從兩個方向合圍,目的是將這個圈內的所有奧斯曼帝國和薩非王朝的軍隊全部殲滅,在向外就是大沙漠了,奧斯曼帝國軍隊很難通過沙漠攻擊。

明顯的是冒闢疆謹慎過頭了,他帶着軍隊從蘇撒出發直奔下一個薩非王朝的阿馬拉城,結果絲毫沒有遇到抵抗,城裡面也沒有多少軍隊,看到冒闢疆鳳陽王國的軍隊到來,直接就投降了。冒闢疆留下五千士兵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軍營之後,再次向下一個目標納西里耶奔去,在哪裡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仍然很少,又讓冒闢疆很簡單的佔領了,除了行軍的時間,冒闢疆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一拳頭打在棉花上,冒闢疆自己都沒弄明白怎麼就這麼簡單就佔領了這塊地方。

王政的情況同樣簡單,他率領軍隊登陸科威特港以後,遇到了微弱抵抗,在這裡有一個哈立德家族建立的部落,這是三十多年前剛來到這裡的一個部落,屬於奧斯曼帝國委派的一個小總督,不過他們這個家族在這裡的統治也不是很穩定,就在王政的迫擊炮響起不久,這個部落就虧散了,逃向了西方的沙漠深處,他們就沒有見過這樣的打仗方式,直接被嚇跑了,可見這裡非常落後。

留下五千人佔領港口,一路西北前進,向冒闢疆預定的的會和地點而去。在納西里耶小城,冒闢疆和王政兩人都有些不相信,他們就這麼簡單就會合了,在這裡再次留下五千軍隊,因爲這是他們距離阿巴丹最遠的目標城市,因此留下了大量的軍備物資,並叮囑隊長做好防禦工作,就率隊從幼發拉底河左岸返回頭圍攻巴士拉,結果比他們想象的更簡單、更意外,剛到巴士拉就遇到了陳貞慧派出的人迎接他們,原來這座城的總督直接向留在阿瓦士的陳貞慧遞交了歸附協議,根本就不用打仗了。

看着一頭霧水的冒闢疆和王政,陳貞慧便笑着向他們解釋了這場準備充分、卻又沒有打起來的戰爭始末。原來是在薩非王朝的阿巴斯一世入侵大明時戰死,繼位的薩菲和他祖父一樣殘暴,但卻沒有他祖父那樣英明,奧斯曼帝國看到了機會,便趁機向薩菲王朝進攻,雙方的軍隊現在都集中在巴格達,雙方几十萬大軍都在巴格達鏖戰呢?就算是攻擊阿瓦士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也是一支偏師,他們的意圖是攻下阿瓦士以後,切斷薩非王朝軍隊的後路,讓守在巴格達的薩非王朝軍隊產生混亂,結果被鳳陽王國佔了便宜,沒費力氣就得到了阿瓦士。

至於巴士拉城,說起來也很有意思,就是那個在阿瓦士陳貞慧遇到的那個醫生牽線,讓陳貞慧簡單的得到了這座城池。

陳貞慧說,這個醫生不是阿拉伯人,他是一個達曼教徒,或者說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天主教的一個分支,總之他們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他是猶太人,而且在巴士拉還有更多的達曼教徒,甚至他們還控制着這座城的管理權,是巴士拉城最富足的一個階層,他們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一個邊遠小城。

猶太醫生叫做卡夫卡,自從陳貞慧將燒燙傷膏送給他以後,經過幾天的使用,他發現效果不是一般的好,而且陳貞慧還告訴他一個清理傷口的辦法,就是用燒開過的乾淨水,最好是蒸餾水,加上接近一成的精鹽,勾兌成鹽水,用來清洗傷口,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還讓傷口更快的癒合,減少感染的概率。

得到了陳貞慧這一點好處的卡夫卡並不可能爲他牽針引線,但是加下來鳳陽王國的軍事行動,讓卡夫卡看到了機會,不但是武器裝備的先進,士兵的彪悍更讓人震驚,他雖然僅僅是個商人,但是猶太人太善於抓住機會了,他認爲這塊地方將來肯定就是鳳陽王國的了,無論奧斯曼帝國還是薩菲王朝都不可能再奪回去,必須向鳳陽王國靠攏。

在巴士拉城,別看達曼教徒富有,而且還控制着這座城市的管理權,其實他們的地位很低,佔據多數人口的阿拉伯人看不起他們,波斯人照樣看不起他們,就算是奧斯曼帝國,委託他們管理這座城市,也是因爲他們善於理財,能夠在這偏遠的地方提供不錯的財富,這是他們唯一的優點,這是奧斯曼帝國人的觀點。

在歷史上猶太人屢遭屠殺,這跟他們的民族性格有很大關係,因爲他們有國無家,他們只好儲蓄鉅額的金錢,幾乎到了貪婪的地步,而且他們基本上不參與保家衛國之類的戰爭,遇到戰爭便想法從中取利,唯利是圖,而且不擇手段,他們是精明而又愚蠢的奇葩結合體,讓人愛恨交加,所以遇到戰爭是,財富就是他們最大的原罪,不支持所在國家戰爭就會被屠殺。

卡夫卡精明的看到了鳳陽王國的未來,因此他來到巴士拉,向他的族人建議,應該和鳳陽王國合作,這樣才能保證達曼族人的最大利益,事情就這麼簡單,鳳陽王國的雛形就這樣輕鬆的確定下來。

看到陳貞慧就這樣簡單的通過卡夫卡將這裡的政治環境搞的門清,無論是朱常潤還是冒闢疆,他們這幾個開拓者總算是放下心來。巴格達的戰爭一時半會不會結束,鳳陽王國得到了阿瓦士,不在繼續進軍切斷薩非王朝的援軍後路,戰爭持續的時間必然會延長,那就坐山觀虎鬥,耐心的等待着他們的戰爭結果吧。

閒下來是不可能的,既然奧斯曼帝國和薩非王朝顧不上波斯灣,冒闢疆就讓王政帶領鳳陽艦隊沿着波斯灣南岸向亞里巴王朝靠攏,將沿岸一百里內的部落趕走,靠着海灣建設一系列城堡,這裡有的是沙子,將石油運回大明本土後,回來就讓他們帶上大量的水泥,再修建一條沿海官道,將城堡連接起來,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讓波斯灣成爲鳳陽王國的內湖。

冒闢疆自己則是在阿瓦士、蘇撒到扎格洛斯山脈以南建立城堡,防止奧斯曼帝國或者薩非王朝軍隊來攻擊。冒闢疆的策略非常穩健,他非常清楚將要面對的兩個國家都是非常強大,他在修建的承包裡駐紮的都是招收的本地士兵,而從大明本土招募的鳳陽王國軍隊,作爲主力軍集中到阿瓦士、蘇撒、納西里耶幾個城市,這些軍隊屬於將來的野戰部隊,冒闢疆爲他們配備了足夠數量的阿拉伯馬,使得他們的機動能力非常強,無論任何城堡遭到攻擊,都會很快得到支援。不用擔心本地士兵的忠心,他們本來都是少數族裔,在鳳陽王國軍人的待遇最高,因此他們的家庭非常富足,要比普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好過得多,甚至他們可以娶上三個老婆,而且鳳陽王國還給他們補貼,他們的身後就是自己的家園,失去鳳陽王國的補貼,他們還會回到原來的可憐處境,所以他們對鳳陽王國非常忠誠。

爲了把這個將來的大石油庫保護好,朱有孝也是不惜餘力,除了遷徙過來十幾萬人口,還運輸過來大量糧食、農具,這些都是免費發給移民和軍人家庭,讓他們都沒有後顧之憂。這裡的資源除了是有意外還有非常適合農耕的阿拉伯河兩岸的平原,本來會逐漸衰敗的農業基地,在大明移民的到來之後,這裡又成了魚米之鄉,不得不說華夏人民天生就有種地的本事,只要有耕地的地方,就是他們的樂土。

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章 登基(一)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融合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
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章 登基(一)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融合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