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

bookmark

爲了鼓勵薄珏的發明精神,朱有孝特地批准撥付十萬兩銀子成立了一個建築工程機械廠,專門用來生產建築機械,大明皇家商行投入全部資金,和薄珏各佔百分之五十的股權,這讓薄珏非常開心,工作也就更加努力了。其實這些錢財對於薄珏已經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了,只不過是得到了朱有孝對他的發明精神的認可,這纔是他高興的真正原因。

薄珏在盡心的設計各種機械,技術工人們把薄珏的設計變成了一個個實物。然後進行一個一個的試驗,符合設計要求的,就進行批量生產,不符合或者不適合需要的,就讓技術工人們進行繼續改造,無論是薄珏還是技術工人們的水平不斷的生產中取得進步,設計和製造的工程機械越來越多,逐漸的就有了批量的供給,開始進入建築工人的實用領域,這些工程機械還必須要讓這些建築工人能夠熟練使用,工廠的技術工人必須手把手的教會他們使用和簡單的維修。

在薄珏的建築工程機械廠製造工程機械的同時,雷振聲、雷振宙兄弟二人正帶着技術人員從京城到天津的路上進行測量,兄弟倆對工作幹得非常認真,一點一點的仔細測量計算着工程量,一里一里的實際測量道路的長度,遇到複雜的地段就得爬山渡河的去實際實踐,測算施工難度。

這個時代的地形還是比較原始,沒有什麼現成的道路可以利用,許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尤其是到了許多河流地段,必須建設鐵路橋,這就需要大量的水泥,好歹在朱有孝的指點下,大明的水泥生產已經可以滿足了建設橋樑的需要,這一點到不需要有什麼擔心,唯一擔心的就是水泥的標準是不是可以達到需要的硬度,這一點需要雷氏兄弟自己去實驗。

在京都的車站是起始點,爲了照顧臣工、百姓的心裡,朱有孝讓雷氏兄弟將北京的車站設置在朝陽門外,這是因爲朱有孝不想因爲修建鐵路而拆掉一截城牆,免得言官御史們糾纏不清,甚至會連累到雷氏兄弟,反正也不是太遠,朱有孝也懶得多事,再說這也是實驗性質的鐵路,現在還沒有必要大動干戈。車站的建築非常簡單,就是幾排房子,然後就從這裡劃定起始點,開始奠基修建,鐵路採取比較直接的線路,從北京到天津之間除了密佈的大小河流以外,還有一些小山,除了這些地方,都採取儘可能短的直線。

修建鐵路石子的採集也沒有敢從京城附近的山上開採,也是怕言官們說動了龍脈,是從比較遠的西郊以西的大山上開採的,爲此雷振聲動用了大大小小上百輛的鍋駝機,日夜不停的運輸石子,鋪設基礎的路基。水泥廠建在昌都,那裡也是後世北京水泥廠的地址,在哪裡燒製大量的水泥,鐵路的枕木一般是採用木製的,朱有孝爲了儘量減少對森林的砍伐,就採取了後世的水泥枕木,直接在水泥廠附近製成枕木預製件,然後就拉到鋪好石子的路基上。鐵路的鐵軌採用的是輕型鐵軌,摺合成後世的標準就是每米八公斤,標準長度是十二點五米,鐵軌之間的寬度是八百釐米。這是朱有孝特別規定的重量和長度、寬度,至於道理,朱有孝是講不出來的,反正後世的小鐵路基本上就是這個標準,也許這樣更好施工還是更符合標準,這些朱有孝都不知道,但是皇帝這樣說了,底下的人就得這樣幹,也沒有什麼道理好講。

經過雷振聲、雷振宙兄弟二人的辛苦測量、計算,從北京到天津的鐵路一共是二百八十里,共計需要鋼軌長度就是五百六十里,再加上水泥枕木也需要鋼筋,這樣計算下來,需要鋼材的總重量達到六千噸,對於唐山鋼鐵廠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由於生產鋼軌需要的鋼材屬於特種鋼材,這就需要宋應星對唐山鋼鐵廠進行一些改造,這都不是什麼大事,在朱有孝的一通白銀攻勢下,整個鐵路就開始迅速的修築起來。

因爲各種工程車輛的大量使用,鐵路的建築速度要比後世的小地方鐵路修建的要快得多,雖然鍋駝機的功率和後世的柴油動力工程車相比較要小得多,但是和人工的背扛肩挑要效率高得多。從開始設計到整個工程完工一共不到四個月個月時間,這個速度相對於後世來說也是非常快的。由於鐵軌、枕木、水泥、工程機械都是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提供的,這條鐵路總的建築成本還沒有超過四十萬兩白銀。

鐵路修通以後,剩下的就是將蒸汽機車和車廂運到鐵路上進行試運營了。其實這條鐵路的鋪設是從兩端同時開始的,從唐山製造的鐵軌、車廂都是通過鐵路運送過來的,一點一點的從開始就逐段使用,在鋪設的過程中就已經運營了,現在的試運營只不過是試驗全程開通需要全面的進行驗收,一旦這次驗收成功,大明的第一條也是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就開始正式使用,開啓鐵路運輸的先河,這也是蒸汽機爲動力的工業革命的新起點。

天啓七年年十二月初六,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柔和的太陽照在京城外的大地上,寒冷的冬天裡這是一個比較暖和的日子,朱有孝就選擇了今天這個不錯的日子對鐵路驗收。在朝陽門外的火車站,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羣,大明皇帝朱有孝帶着自己的皇后張嫣,二妃以及四個孩子都來到了火車站,這是一個讓朱有孝非常高興的日子,今天是京津鐵路驗收的好日子,朱有孝爲了不妨礙大家的高興氣氛,並沒有穿戴皇帝的服飾,而是穿着便衣和家人一塊來的,駱思恭和錦衣衛自然也是隱藏在他們身邊,進行暗中護衛,朱有孝也不願意驚擾他們,只是很低調的帶着老婆和孩子觀看。

負責今天驗收工作的是宋應星他是工部尚書,不管這是官營還是私營,它是大明的新鮮事物,而且還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以後不但要運輸貨物,還將運輸旅客,所以它的安全性必須得到保證。宋應星帶着工部的大員們和徐光啓、孫元化、畢懋康、朱靈、薄珏、方以智等一幫大明科學院的大佬們進入了第一節車廂,負責建築鐵路的雷振聲則和宋應星的弟子們進入了機車裡面,負責這輛機車的運行,本來朱有孝也打算乘坐第一趟試驗列車的,這幫大佬們堅決不同意,這萬一在路上出現了什麼事故,臣工們就會把他們罵死的,朱有孝也就取消了這次冒險。

機車上加滿了燃煤和清水,負責運行的雷振聲一聲令下,蒸汽機開始點火,慢慢的充滿了蒸汽,然後開始放氣,隨着一聲沉悶的低鳴,列車就開始緩慢的運行起來,隨着蒸汽的壓力越來越大,列車的速度開始加快。今天的試運營不但要測試機車運營的安全性,還要測試一下這臺蒸汽機的功率,看看車速最高能夠達到多高的速度,不過現在只能測試安全性,回來的路上纔敢測試速度,無論什麼時候,朱有孝都是要求安全性第一,儘量不要出現危險性的事情。

列車達到每小時四十里的速度時,宋應星就要求平穩運行一段時間,儘量讓機車和鐵路進行一定的磨合,別看這每小時四十里的速度不算快,在這個時代可是了不起的速度,這和普通的馬匹速度已經差不多了,要知道鍋駝機平時的速度也只有每小時三十里,太快了就會出現故障。列車在這個速度上平穩的行駛了一個小時後,車況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說明這個速度還是可以保證安全的。

這個時候,宋應星提出來可以加快速度,雷振聲接到命令後,就讓負責駕駛的雷振宙加大燃煤的使用量,列車的速度隨着蒸汽機的功率加大,開始逐漸的加速,慢慢的速度表上的指針達到了每小時六十里的速度,這時候在列車上,人們就感覺到了速度的不同,路邊的標誌杆快速的向後閃去,多數人的心跳開始加快,有的人甚至感到了明顯的不適應。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