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殺良冒功

蘇天成渾渾噩噩的睜開了眼睛。

殘陽如血,他看到了令人恐怖的一幕。

不遠處,幾個騎着棕黃色戰馬的人,頭戴氈帽,身穿褐色衣服,前胸後背都是有鎧甲護衛,氈帽上面,還有一縷紅巾。

這幾個人,正在揮舞鋼刀,對着一羣衣着襤褸、面有菜色的人砍下去。

悲慘的哀嚎聲傳來,一股股的鮮血,不斷的衝向天空。

這些人的鋼刀,實實在在的砍在了人的身體上面,倒地的人掙扎幾下,很快不動彈了。

不過幾分鐘的時間,殺戮結束了,騎戰馬的人,翻身下馬,開始割下人頭。

這些人,動手割人頭的時候,臉上還帶着笑容,一點都不在乎。

周圍的景色很美,藍天殘陽綠草青山,帶着遠古的氣息。

可惜美麗的景色下面,出現如此不和諧甚至是殘忍的一幕。

半人高的草叢,很好的遮住了蘇天成,他想嘔吐,哪裡見過如此血腥的場景啊。

他的身體開始顫抖,可這個時候,他必須要盡力抑制住自身的情緒,否則被人家發現了,肯定是沒有好下場的。

下意識的伸手摸向褲兜,此時不報警,更待何時。

手摸空了,自己穿着的是長袍,沒有褲兜。

蘇天成的頭上冒出了冷汗,自己一輩子沒有穿過長袍,活見鬼了。

長期磨礪形成的成熟穩重的風格令他開始清醒,越是危機的情況下,越是需要冷靜,衝動是魔鬼。

眼前出現的一幕太奇怪了,殺人越貨也不是這樣的明目張膽,無法解釋了。

就在這一瞬間,蘇天成的頭腦開始劇痛,一些莫名其妙的思緒陸續進入了腦海,這些思緒開始和他自身的思緒融合,在電石火光之間,變成了一個整體。

速度快的蘇天成沒有反應的過程,沒有反抗的時間。

忍受着頭腦的劇痛,來不及琢磨,他想到了一個詞:穿越。

看了無數的網絡小說,對於那些穿越的奇蹟,他都是付之一笑,可是想不到自己也會遇見這樣的事情。

穿越了,到了大明朝崇禎三年的十月。

自己只不過是和一羣驢友出去登山,不小心失足落下山谷,掉落的時候,還非常清醒。**大的事情,爲什麼會引發這樣的劇變。

穿越之前,自己是國家機關的公務員,衣食無憂,算不上富足,按照高帥富的標準來衡量,是挨不上邊的,但也不屬於**絲的類型,對生活有着諸多的渴望。

最爲關鍵的,是自己馬上就要得到再次的提拔了,組織部門剛剛考覈,情況都公示了。

難道是樂極生悲。

蘇天成有些不甘心,狠狠的咬了一下胳膊,疼,實實在在的疼。

冷汗再次從頭上冒出來了,這不是演戲,更不是做夢,這是真的。

瞬間,他有了一絲狂躁的情緒,恨不得立刻站起身來,大聲的詛咒老天,尼瑪的,老子二十一世紀大好的國家公務員,已經得到了組織上的重用,就是要穿越,至少到貞觀年代,或者是開元盛世,爲什麼來到了崇禎年間。

一句詩詞飄進了他的腦海: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官場風波不知道見過了多少,大風大浪也經過了,這次不知道是不是陰溝裡面翻船了。

亂世啊,崇禎年間,真正的亂世,風雲跌宕。

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釋了,爲什麼自己穿着長袍,爲什麼那些騎馬的人頭戴氈帽、身穿鎧甲,爲什麼那些被砍的人衣着襤祿。

眼前這樣的場景,就是在電影裡面,也輕易是看不到的,太過於暴力和血腥了,難道明朝崇禎三年,就亂到了這樣的地步嗎。

蘇天成一時間有些惶恐了,這和他理解的歷史有些不對的,都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可自己看見的絕不可能是假的。

起碼的歷史知識,他還是清楚的。

有一句話說的好,不熟悉歷史的人,是不可能把握未來的方向的,任何時期的國家領導人,都是必須要熟知過去,依據歷史發展的進程,去預測未來。

關於崇禎年間的事情,有着數不清的正史和野史的描述,但有幾點是可信的。

崇禎年間,自然災害不斷,全球的氣候都發生了變化,1600年到1644年,全球的氣溫降到了千年以來的最低點,歷史上稱之爲氣候變暖和變冷的交替期,也就是俗稱的小冰期。而在這場全球性的災難和危機中,中國明朝發生的災害最爲嚴重。

崇禎年間,中原地區連年災荒,野無青草、十室九空,老百姓無以爲生,靠吃樹根、觀音土度日,甚至出現了骨肉相殘的悲劇。

農民起義風起雲涌,高迎詳、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馬守應等起義軍頭目,慢慢發展壯大,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等地難以有安寧的時刻。

後金的威脅,更是巨大,**哈赤在萬曆四十六年宣佈與明朝的“七大恨”,開始興師伐明,**哈赤去世,和碩貝勒繼位,稱皇太極,加大了對明朝的討伐,明朝和後金的廝殺,將會越來越激烈,不過幾年的時間,戰火就會在神州大地上全面蔓延了。

情況肯定不好,而且異常糟糕,但蘇天成沒有埋怨的時間,他需要思考,如何的應對眼前的局勢。

越是害怕什麼,越是來什麼。

蘇天成還是被騎馬的人發現了。

這也難怪,他躲在草叢裡面,哆嗦了半天,人家要是不能夠發現,就真是傻瓜了。

“兀那亂賊,還不趕快出來受死。”

兩個騎馬的人過來了,也不敢過於的靠近,他們人不多,只有五人五匹馬,要是遇到了大隊人馬的埋伏,不靠的很近,掉頭就跑還是綽綽有餘。

沒有調整的時間,蘇天成遇見了生死存亡的局面。

他慢慢的從草叢裡面站起來,很是瀟灑的拂去了長袍上面的草根,臉上帶着無所謂的笑容,儘管內心緊張的腿肚子抽筋。

蘇天成穿着綢布的錦色長袍,七尺的身高,相當於現在的1.78米,濃眉大眼,渾身都透露出來了讀書人的氣質。

“幾位軍爺,在下可不是亂賊,在下乃是讀書人。”

稱呼自己爲亂賊,不用說,這些人就是軍隊裡面的軍士,倒在地上的無頭屍體,穿的破破爛爛,看不見武器,絕非是什麼流寇,說是流民還差不多。

殺良冒功。

蘇天成迅速想到了這個詞。

明朝末年,殺良冒功的事情,比比皆是,有些軍士,爲了得到所謂的獎賞,也爲了不被上面責罰,不擇手段,剿殺普通百姓,提着百姓的人頭,邀功請賞,說是亂賊。

這些軍士,真正遇見了流寇,跑得比兔子還快。

自己的運氣太差了,居然看見了這樣的情形。

明朝末年,人命如草芥,看這些軍士,割下人頭的動作如此的嫺熟,一定是幹慣了此類的事情,被自己發現了秘密,豈不是要斬草除根。

自己遇見了一個死局。

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211章 江寧營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774章 海戰(4)第729章 恩怨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847章 慘敗(5)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648章 夜襲(3)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630章 山海關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91章 偶遇(2)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43章 慘敗(1)第1054章 遼東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847章 慘敗(5)第1238章 變故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69章 發榜(1)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395章 畢懋康第767章 波動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186章 行動(3)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809章 前兆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013章 誤判?(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509章 刺激(1)第321章 聖旨下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780章 迅雷動作(5)
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211章 江寧營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774章 海戰(4)第729章 恩怨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847章 慘敗(5)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648章 夜襲(3)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630章 山海關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91章 偶遇(2)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43章 慘敗(1)第1054章 遼東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847章 慘敗(5)第1238章 變故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69章 發榜(1)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395章 畢懋康第767章 波動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186章 行動(3)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809章 前兆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013章 誤判?(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509章 刺激(1)第321章 聖旨下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780章 迅雷動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