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

攻打南直隸的任務迫在眉睫了,這個時間穩定是必然的,可蘇天成考慮到的穩定,包括了長遠的穩定和短期的穩定,若是要維持短期的穩定,那麼最好的辦法是維持現狀,接下來攻打南直隸,拿下南直隸之後,按照以往改朝換代的模式,統一中原。

可蘇天成不是這麼看的,這就好比是個人需要形成一個很好的習慣,穿越的蘇天成,非常清楚制度的重要,他必須要讓諸多的官吏,形成好的習慣,要適應用制度管人和用制度管事的模式,要形成一套良好的模式。

蘇天成對官吏不會苛刻,他也知道,能夠進入官府做官的諸多官吏,本身就不簡單,多年的寒窗苦讀,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確比老百姓明白事理,更加重要的是,這個時代的文盲特別多,可不是幾百年之後學校普及的場景,老百姓的素質普遍都沒有起來,所以說,官吏階層的特權還是存在的,這是無法否認的,但特權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出來,那就需要慎重考慮了,說到底,蘇天成選擇的是高薪養廉。

一方面他大幅度提高官吏的待遇,一方面對官吏嚴格要求,對於那些整日裡渾渾噩噩、魚肉百姓的官吏,是堅決不能夠輕饒的。

提高官吏的俸祿,嘴上說起來是簡單的,可坐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儘管說各級官府的官吏人數不多,絕不能夠和幾百年之後比較,譬如說一個縣,官吏總人數不會超過百人,而又品秩的官員,不過區區三五人,但這個時代的經濟條件,和幾百年之後也是無法比較的,儘管蘇天成用盡全力發展商貿。但中原大地,還是典型的農業經濟,習慣於自給自足,若不能夠大力發展商貿,中央根本無法維持官吏的俸祿。

山東是很成功的模式,但山東的情況,福建和浙江無法複製。包括大明很多的地方,都是無法複製的,這是因爲山東登州的碼頭,是大明唯一合法的海外貿易交易的市場,這就促使蘇天成必須要窮盡辦法,一方面加大商貿發展的力度。一方面在統一中原之後,對開開始擴張,滿足越來越大的需求。

這就是蘇天成選擇的道路。

洪承疇、盧象升和渠清澤等人,商議進攻南直隸的辦法,朱審烜、楊嗣昌、鹿善繼和張溥等人,商議如何的提高官吏的俸祿、嚴格要求官吏的事宜,大家分頭進行商議。至於說蘇天成,已經在考慮另外的一個重要問題了,那就是監督的問題。

儘管明確了制度,但缺乏了監督,一切都流於形式了,該腐敗的照樣腐敗,該魚肉百姓的照樣魚肉百姓,可監督歷來都是最難的事宜。誰都清楚這一點,如今這個時代,蘇天成和衆人去說人治與法制的區別,無疑是對牛彈琴。

所以從事監督事宜的負責人非常的重要,也就是都察院的都御使是核心。

大明朝廷的都察院,表面上是監督官員的,其實早就變味了。左右都御使和副都御使只是掛名,基本都是做其他的事情,真正負責的是僉都御使,可惜都察院的左右僉都御使。不過是四品的官員,權力不可能有那麼大,而且都察院負責的有監督、彈劾以及建議等等,到了明朝末年的時候,都察院的主要職責,就是參與到黨爭裡面去了,用於官員之間相互的傾軋,此外就是和皇上對着幹,監督官員的事宜,早就遺忘了。

蘇天成內心的都察院,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樣,都察院必須要單設,而且地位高位六部,有權力直接監督六部,都察院專一負責監督、彈劾和處置官員,不再負責向朝廷提出建議的職責,更加重要的事情,蘇天成將賦予都察院直接調查和處理官員的權力,除開三品以上的官吏,需要皇上和內閣集體商議之後,做出來處理決定,三品以下的官吏,都察院在查清楚事實情況之後,按照相關的規定,直接處理。

如此一來,都察院的權力就非常大了,這也就令都察院的都御使變得非常重要了。

都察院的官吏必須是精兵強將,必須要有着過硬的作風,還是那句老話,打鐵必須自身硬,一旦自身沾惹了貪腐的事宜,就不要想着查處別人了,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隨着商貿經濟的發展,誘惑會越來越多的,貪腐的情況肯定會出現的,都察院保持高壓的態勢,大規模的查處,總是能夠遏制貪腐的情況的。

蘇天成內心最爲中意的都察院左右都御使的人選,就是範景文和徐爾一。

巡撫衙門廂房。

範景文和徐爾一兩人都在廂房裡面,他們的態度恭敬了不少,這也是因爲他們很清楚,對面的蘇天成,不長時間之後,將會成爲皇帝,必須要恭敬。

其實所有人的態度都改變了,包括朱審烜,這一點蘇天成很清楚。

“範大人,徐大人,我想着請兩位屈尊主持都察院的事宜。”

範景文和徐爾一兩人都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有想到,說實話都察院的地位,比不上六部,更不用說進入內閣了,若是成爲吏部、戶部或者禮部尚書,還有可能進入內閣,但都察院是完全不可能的,範景文本來就是朝廷內閣大學士,到蘇天成這邊來了,安排到都察院,似乎有一些降低了身份,至於說徐爾一,肯定也是想着能夠肩負重任的。

兩人一時間沒有回答,蘇天成帶着微笑開口了。

“即將成立的都察院,和朝廷的都察院是完全不同的,主要職責是監察、彈劾和處置官員,不在負責向朝廷提出來建議,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一律都進入內閣。”

範景文和徐爾一兩人的臉色再次變化了,他們隱隱聽出來了一些什麼。

“都察院的地位,高於六部,在內閣與六部之間,這一點我已經要求晉王和楊大人等人商議,拿出來新的規定了,至於說都察院的職責,那就更加的重要了,重點負責查處官吏,也就是說,都察院有單獨的權力,直接查處官吏玩忽職守和貪污腐敗的事宜,一旦查證落實之後,在事實清楚的情況之下,可以直接處理三品一下的官吏。”

“範大人和徐大人是知道的,我對官員的清廉,以及是不是爲老百姓辦事情這方面,是看的特別重要的,不管是誰,想要爲官,首先就要有着正確的認識,必須爲老百姓辦事情,朝廷保證你的俸祿,保證你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保證你的身份地位,但你必須爲百姓辦事情,必須要踏踏實實爲朝廷辦事情,否則你就不要想着做官了。”

“如何的保證官吏的清廉,保證他們爲老百姓辦事情,僅僅憑着嘴上說是不行的,沒有制度的約束,沒有強有力的衙門去查處,肯定沒有作用的,官吏的貪腐和玩忽職守,千百年以來都是存在的,而且趨勢是愈演愈烈的,爲什麼沒有能夠禁止,在我看來,就是因爲制度的缺失,監督的確實,懲處的缺失,都察院就要負起責任來。”

“我給都察院明確的職責,可以直接查處六部和各地的官吏,甚至包括六部尚書和巡撫等官吏,甚至包括內閣大學士,一旦有誰違背了制度,就要堅決查處,不管他是什麼身份,所以都察院的地位,高於六部。”

“此外,都察院直接向我負責,不歸內閣管轄,凡是查處到三品以上官員的問題,直接給我稟報,最終內閣商議處理意見,至於說三品以下的官吏,都察院的處理意見,就是最終的意見,都察院不受任何衙門的節制,可以直接查處任何的問題。”

“我這樣說,範大人和徐大人應該明白都察院是什麼職責了,這裡面就牽涉到一個問題了,若是都察院的官吏也貪腐和玩忽職守,那就是大問題了,譬如說我們喝水,有人在流動的河水之中投毒,吃虧的人不會很多,也能夠通過流水去掉這些毒性,但若是源頭都被投毒了,那就出現巨大問題了,所以都察院的官吏,若是出現了貪腐的問題,處理起來會更加的嚴格,知法犯法是絕不能夠輕饒的。”

“查處官吏的玩忽職守和貪腐問題,肯定會引發很多的震動,甚至有可能樹立一部分的反對力量,影響某些地方的穩定,但這樣的事情是必須要做的,否則我們就不可能讓我們這個王朝興旺起來,這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陣痛。”

“範大人和徐大人一直都是以清廉和耿直著稱的,故而我考慮到請二位大人來主持都察院的事宜,二位大人也應該明白,進入都察院之後,不可能和其餘官吏關係那麼融洽,人家都是怕你們的,希望二位大人認真考慮,若是願意進入都察院,那我就明確下來了,至於都察院需要的官吏,二位大人隨便挑,我一定會滿足的。”

蘇天成說完之後,不過一分鐘的時間,範景文和徐爾一都站起來了,給蘇天成稽首行禮。

範景文開口說話了。

“德王殿下,臣領取職責,絕不負殿下的期盼。”

徐爾一沒有開口,範景文的話語,代表了他的意思。

蘇天成點點頭。

“那好,具體的職責和要求,就辛苦範大人和徐大人操心了,譬如說對官吏貪腐的處置,貪污一百兩銀子,與貪污一千兩銀子,處置起來肯定是不一樣的,這些具體的事情,就請兩位大人操心了。”

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729章 恩怨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68章 落地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56章 下狠手(1)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50章 面聖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88章 拜訪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73章 歹毒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33章 準備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0章 殿試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015章 誤判?(4)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1273章 驚奇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115章 老頑固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054章 遼東第883章 對決(5)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704章 隱患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章 馬市賣馬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92章 會試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584章 情報戰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514章 趁熱打鐵
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729章 恩怨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68章 落地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56章 下狠手(1)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50章 面聖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88章 拜訪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73章 歹毒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33章 準備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0章 殿試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015章 誤判?(4)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1273章 驚奇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115章 老頑固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054章 遼東第883章 對決(5)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704章 隱患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章 馬市賣馬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92章 會試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584章 情報戰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514章 趁熱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