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鬥智鬥勇

做出來了決定,真正要落實,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蘇天成的預測是不是準確,李自成是不是真的會不顧一切的對夔州府城展開攻擊,一切都是未知數。

草原的戰報傳來了。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大將軍炮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察哈爾部落依仗自身有大將軍炮,進攻的時候,毫不顧忌,可惜他們的大將軍炮,太落後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大將軍炮,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一發發的開花彈,將他們的大將軍炮炸燬,將他們的軍士炸的鬼哭狼嚎的時候,他們才知道大事不好。

這是一場典型的閃電戰,察哈爾部落敗得非常快,也非常徹底。

此戰令草原其他部落膽寒,也更加的惴惴不安,害怕受到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進攻,這樣的一場勝利,也正式宣告了,草原部落開始真正的分裂,不少的部落,開始考慮歸順大明朝了。

這樣的結果,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

他清楚,決戰的時刻到了。

崇禎十一年八月初五。

江寧營三萬二千將士,白桿兵一萬五千將士,全部都集中在夔州府江寧營軍營。

駐守在成都府和保寧府的江寧營將士,早就接到了軍令,也是在八月初五這一天開始出發,朝着流寇駐守的各地趕赴。

剿滅流寇的決戰,終於拉開了序幕。

看着站立在操場的諸多將士,蘇天成激情澎湃,這樣的感覺,很長時間沒有了,江寧營進入到四川半年時間了,將士們早就忍不住了,時時刻刻想着剿滅流寇。

這一次,蘇天成沒有親自訓話。講話的是太子殿下朱慈烺。

儘管說朱慈烺的聲音有些稚嫩,但江寧營將士和白桿兵的氣勢,令所有人矚目。

四川巡撫、三司官員,以及夔州府官吏,悉數參加了這次的沙場點兵。

皇太極時時刻刻注意着事情的進展。

察哈爾部落遭遇慘敗的消息,皇太極很快就知道了,他差點沒有忍住。準備親自帶兵深入到草原大漠,剿滅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在范文程的勸說下,才冷靜下來。

江寧營出兵是皇太極最爲關注的事情,通過情報網,皇太極得知了。大明朝的太子朱慈烺坐鎮指揮,江寧營將要出兵圍剿流寇,這個情報,令皇太極欣喜若狂,差點沒有把持住,這樣的安排也是在他的預料之中的,大明朝的太子身份尊貴。不可能親自上戰場的,也不大可能隨着大軍出征,只能夠是留在城池坐鎮。

流寇內部傳來的情報,令皇太極也可是注意到李自成了。

一直以來,皇太極根本看不起大明的流寇,認爲這些人都是烏合之衆,沒有多大的出息,頂多就是造反鬧事。不可能成大器的,他也沒有花費心思關注過,但流寇的存在,對大清是非常有利的,從這種程度上說,皇太極想着流寇能夠長期支持下去,好在流寇也是很爭氣的。鬧騰了十多年,令大明朝國力大損。

可這一次,皇太極開始注意到李自成了。

情報網傳來的消息,很是詳盡。說到了流寇的諸多規矩,李自成的有些做法,深深觸動了皇太極,令他感覺到,這個人確實不簡單,也難怪能夠在流寇遭遇多次打擊之後,依舊能夠堅持下去。

所謂英雄惜英雄,對於人才,皇太極歷來是尊重的,哪怕是他的死對頭蘇天成。

在皇太極的內心裡面,蘇天成的地位是很高的,強於大明的皇帝崇禎,在他看來,蘇天成是力挽狂瀾式的人物,什麼袁崇煥、孫承宗等人,和蘇天成比較起來,有着巨大的差距,有些時候,皇太極甚至懊惱,蘇天成這樣的人才,爲什麼不是滿人,爲什麼自己沒有能夠網羅,要是這樣,大清豈不是如虎添翼。

江寧營出兵的時候,也是皇太極忙碌的時候,一道道的密令,發出去了,大清國的八旗子弟,做好了準備,皇太極有自己的打算,甚至沒有告訴任何人。

一旦流寇能夠成功,能夠攻破夔州府城,能夠劫持大明朝的太子,也就是八旗子弟入關的時候,這個時候,大明朝舉國震動,上下慌亂無比,八旗子弟入關,能夠獲得巨大的勝利,甚至能夠再次打到北京城下。

蒙古部落的戰鬥,皇太極很是震怒,表現出來準備親征的態勢,其實他真正的打算,還是入關,相對來說,入關重要太多了。

滿朝的文武大臣,都不知道皇太極的心思,大家還以爲,皇太極準備征伐蒙古部落的。

最爲緊張的就是李自成和羅汝纔等人了。

一切都準備好了,決戰的時刻終於要到了,佈置了半年時間,義軍駐守的情況,悉數透露出去了,有些是主動透露出去的,要做出來這樣的決定,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一度時間,李自成也是非常擔心的,江寧營總是沒有動作,蘇天成似乎不着急,沒有進攻的樣子,令李自成對自己的計劃產生了懷疑。

和羅汝才商議多次之後,李自成總算是放心了一些,蘇天成擔任陝西巡撫的時候,一直都是關注老百姓的生活的,秋收的季節,蘇天成是不會打擾百姓的,就算是有所行動,也會在秋收之後。

如今,這一切都得到了證實。

江寧營果然要開始動作了,而且是傾巢出動了。

夔州府城裡面,一定是留有軍士的,多年不可能很多,能夠留下一萬人,就很不錯了,再說了,混進夔州府城的斥候,時時刻刻都在關注情況,總是能夠得到消息的。

李自成比任何人都要激動。

自崇禎六年以來,義軍就受制於江寧營,和江寧營每次的戰鬥,基本都是慘敗,紫金樑、老回回、張獻忠、高迎祥等義軍的首領,都命喪於江寧營手下了,這已經成爲了義軍將士心中的陰影,提到江寧營的時候,諸多的軍士都是沉默不語,明顯表現出來了畏懼,這樣的情緒,影響深遠,延續至今。

這一次機會來了,若是能夠把握好時機,義軍能夠徹底翻身了。

當然,佈置是非常重要的,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義軍需要付出重大的犧牲,江寧營進入到保寧府和龍安府的時候,駐守在這裡的義軍,必須要和江寧營硬碰硬,很有可能是全軍覆沒的結局,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能夠攻下夔州府城。

十二萬義軍,留守在保寧府和龍安府的,一共有三萬人,這些人並非是老弱病殘,是具有很強戰鬥力的精銳,蘇天成和江寧營可不好騙,如果交手之後,沒有絲毫的抵抗力,一觸即潰,引起了蘇天成的警覺,自己的計劃就會出現大麻煩。

九萬義軍攻打夔州府城,這是一個看起來瘋狂的計劃,夔州府城不大,有陸路和水路,水路的速度快一些,陸路稍微慢一些,但義軍熟悉路途,問題也不是很大。

安排駐守保寧府和龍安府軍官的時候,李自成很是惱火,這不好安排,留在這裡是什麼結局,誰都是知道的,令他想不到的是,羅汝才主動申請留下來。

李自成甚至和羅汝才產生了爭執,不同意羅汝才留下來,一年多時間過去,兩人的配合很是不錯了,羅汝才能夠時時刻刻想到好的點子,大軍攻打夔州府城,非常關鍵,但羅汝才認爲,保寧府和龍安府的抵抗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讓蘇天成和江寧營相信,確實抓住了義軍的主力,這樣才能夠爭取到時間,要知道,攻打夔州府城的時間越長,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的。

李自成最終答應了。

幾個月時間以來,準備工作做得很是充足,特別是朵甘都司過來的那五百人,顯示出來的戰鬥力是驚人的,個人的能力突出,集體行動更是厲害,一度令李自成都有些懷疑他們的身份了,這些人體現出來的軍事素養,表示了他們的身份不簡單,不過爲了計劃的成功,李自成不會計較那麼多了,只要這五百人能夠聽從命令,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夔州府城,其餘的都不重要了。

也有惱火的事情,那就是火炮和彈藥一直都沒有落實,進攻夔州府城,火炮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存下的彈藥不多了,不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軍士可能還是要付出重大的犧牲,爲了彈藥的事情,羅汝才也是費盡了心機,多次提高了購買的價格,但對方總是在推諉,說是暫時拿不到彈藥,管的太緊了,還在想辦法等等。

好在李自成也不是特別的依賴火炮,在他看來,義軍的九萬將士,一定能夠拿下夔州府城,只要攻下了夔州府城,甚至是生擒了太子朱慈烺,就是義軍偉大的勝利了。

各方都是劍拔弩張,都有着自己的打算,一場轟動大明朝的大戰,即將打響了。

有誰能夠知道,這一場的戰鬥,牽涉到了方方面面,情報戰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此戰之後,明朝朝廷的文武官員,終於知道了情報的重要性。

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347章 榮耀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51章 崩潰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3章 痛下殺手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883章 對決(5)第395章 畢懋康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669章 心結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623章 行刺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57章 遇匪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509章 刺激(1)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481章 準備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19章 怒氣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60章 剿匪(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92章 會試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93章 宿命論(2)第581章 尊嚴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60章 剿匪(2)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155章 識趣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51章 遊歷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56章 下狠手(1)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280章 變化(1)第698章 大遷移
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347章 榮耀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251章 崩潰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3章 痛下殺手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883章 對決(5)第395章 畢懋康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669章 心結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623章 行刺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57章 遇匪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509章 刺激(1)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481章 準備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19章 怒氣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60章 剿匪(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92章 會試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93章 宿命論(2)第581章 尊嚴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60章 剿匪(2)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155章 識趣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51章 遊歷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56章 下狠手(1)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280章 變化(1)第698章 大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