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

登州、萊州和青州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遼東也開始出現變化了,經過了幾個月的準備,陳新甲覺得,自己已經準備的很是充足了,可以慢慢開始動手了,所以說,他再次寫出了密摺,肯定皇上下旨,首先對遼東的官員進行適當的調整。

秋收季節,遼東也獲得了豐收,十餘年的時間,這是遼東第一次收穫這麼多的糧食,上下都是很高興的,不過按照蘇天成確定的政策,這些糧食,大部分都是屬於老百姓自己所有的,上繳的部分不多,這令陳新甲有些不滿意,他很清楚,軍隊離開了糧草,就難以維持,就算是軍餉暫時不足,只要有糧食,一樣可以暫時維持的,遼東的江寧營、榆林營和邊軍,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明軍了,悉數都是專業的軍人,沒有了軍屯戶,軍隊自身沒有糧食來源,必須依靠軍餉和賦稅來養活,以前這些事情,都是督師府辦理的,也就是徐爾一直接操心的,包括邊軍和榆林營的開銷,朝廷撥付的軍餉,基本還是充足的。

陳新甲上任之初,向皇上爭取到了一個政策,那就是維持邊軍的軍餉,儘管說邊軍裁撤了十七萬的軍士,但軍餉還是維繫以前的水平,朱由檢考慮到,陳新甲上任之後,肩負特殊的任務,所以也就答應了陳新甲的要求,要求戶部不要削減遼東的軍餉。

秋收過後,動手的機會成熟了。陳新甲想到的是從兩個方面首先着手,一是軍隊的糧餉。必須是巡撫衙門來掌握,一旦掌握了軍隊的糧餉,等同於控制了軍隊,二是從調整官吏着手,調整之後,督師府雖然還存在,但形同虛設,遼東的大事情。都是巡撫衙門決定。

這是兩個大的調整,關乎到遼東的全局,陳新甲還是有些謹慎的,經過幾個月才決定動手,這樣把握性就大了很大了。

陳新甲來到遼東之後,最大的收穫,就是和秦三德搞好了關係。要知道在遼東,能夠和皇上接觸最多的,就是江寧營監軍秦三德了,秦三德是代表皇上管轄江寧營、甚至是監視遼東的整個情況的,通過秦三德,皇上能夠準確的掌握遼東的情況。同時秦三德是大太監王承恩身邊的紅人,與秦三德搞好了關係,就等同於和王承恩搞好了關係。

陳新甲很清楚,自己在遼東沒有根基,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皇上。如此的情況下,與所有皇上身邊的人搞好關係。就是重中之重了。

和秦三德接觸的時間長了,陳新甲慢慢掌握了一些核心情況,遼東軍隊的組成是比較複雜的,有江寧營將士、邊軍和榆林營將士,其中江寧營的戰鬥力是最爲厲害的,在遼東的地位也是最高的,榆林營和邊軍的地位差不多,榆林營的戰鬥力,暫時沒有體現出來,加之人數不是很多,影響暫時不是很大。

陳新甲想要掌握遼東的軍隊,必須要採取一步一步來的措施,首先掌控邊軍,接着是榆林營,最後纔是江寧營,所以說,巡撫衙門首先要控制邊軍和榆林營的軍餉和糧草,江寧營的開銷,還是由洪承疇和徐爾一負責,暫時不要去動。

這些都是陳新甲和秦三德多次的商談之後,做出來的決定。

幾個月的時間裡面,看似無所事事的陳新甲,其實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最主要的就是了解黑山駐紮的後金韃子的情況。

黑山城池曾經被蘇天成毀掉了,不過後來駐紮在這裡的後金韃子,再次建起了城池,多次分析地圖之後,陳新甲認爲,黑山的位置非常關鍵,若是明軍能夠拿下黑山,後金依仗的城池就是寧遠了,後金因爲丟失了大淩河城,加強了對寧遠的防守,往來的商賈帶來的消息,寧遠城池的加固基本完成了,其堅固的程度,不亞於錦州了。

拿下黑山,就爲進攻寧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旦明軍拿下了寧遠,就將與後金對陣於遼河了,可以說,明軍拿下了寧遠,將從根本上動搖後金的政權。

根據這些情況分析,陳新甲認爲,第一步是拿下黑山,若是局勢好,趁勢拿下寧遠,局勢不好,可以休整一段時間,對寧遠形成逼迫的態勢,迫使後金做出來重大的調整,將後金韃子集中到寧遠一帶,這樣明軍就能夠和後金韃子展開真正的決戰了。

圍繞着這個目的,陳新甲多次要求洪承疇派出斥候,偵查黑山一帶的情況,有可能的情況下,瞭解寧遠城的防禦狀況,對於陳新甲的這些要求,洪承疇沒有引起警覺,陳新甲如今是遼東的主帥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管怎麼說,瞭解掌握後金在黑山和寧遠的部署情況,都是有必要的。

幾個月時間過去,皇太極對黑山、寧遠的部署也做出來了一些調整,多爾袞駐紮在寧遠城內,漢八旗的馬關遠部、石廷柱部、劉之源部和李國翰部,駐紮在黑山,黑山和寧遠的防禦,悉數有多爾袞負責指揮協調,多爾袞可以根據黑山和寧遠的情況,做出來決定。

這樣一來,駐紮在黑山和寧遠的滿八旗和漢八旗,兵力達到了四萬人以上了,而且這些軍隊的戰鬥力是非同一般的。

不過皇太極和多爾袞的部署,還是顯露出來了一定的歧視,也就是說,漢八旗駐紮在最危險的黑山,多爾袞駐紮在相對安全的寧遠,一旦發生戰事,首先遭遇到炮火的,依舊是以前的漢軍,滿八旗有着調整和部署的時間。

也正是因爲皇太極和多爾袞的這種部署,令陳新甲看到了希望。

黑山駐紮的兩萬後金韃子,絕大部分都是漢八旗,以前的漢軍,陳新甲認爲,這些漢軍的戰鬥力,不會很強悍,這樣的情況下,明軍對黑山發動突然襲擊,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偷襲得手,明軍立即牢牢的佔據黑山,依託黑山,對寧遠展開攻擊。

陳新甲清楚,滿八旗的戰鬥力是很不錯的,不容小覷,明軍之中,能夠和滿八旗展開野戰、正面對抗的,恐怕也就是江寧營了,不過漢八旗可沒有什麼威風的,也就是那樣,不過是以前投降過去的明軍。

陳新甲的判斷,這一次出現了巨大的失誤,漢八旗不僅僅是投降過去的明軍,還有很多直接進入滿八旗的遼東漢人,有些甚至是長期跟隨滿八旗作戰的,而且漢八旗的各級軍官,都是從滿八旗之中,抽調的精銳,漢八旗的戰鬥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會比滿八旗弱,更爲關鍵的是,漢八旗剛剛成立,馬光遠等人,情緒高漲,時時刻刻想着建功立業,展現出來漢八旗的威力,從這個方面來說,漢八旗比較滿八旗更加的危險。

九月初,皇上的聖旨下來了。

遼東出現了諸多的新面孔,最爲引人注目的是錢謙益。

錢謙益以右都御使的身份,兼任都督同知,協助陳新甲處理遼東的事宜。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舉薦錢謙益的,是唐世濟和劉宗周,劉宗周和錢謙益的交情還是不錯的,雖然說有一段時間,兩人的認識不相同,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友情是不會磨滅的,幾年時間過去了,劉宗周想到了賦閒在家的錢謙益,決定舉薦錢謙益了,內閣次輔唐世濟完全贊同劉宗周的想法,和劉宗周兩人共同舉薦了錢謙益。

錢謙益是文人,按說進入朝廷不算是什麼事情,不管怎麼說,錢謙益也是大儒了,東林書院的領袖,不過文人到遼東,這裡面的意思就值得琢磨了,而且錢謙益以右都御使、都督同知的身份,巡查遼東,協助陳新甲,處理遼東的事宜。

明眼人可以看出來,錢謙益到遼東的目的,就是處理民生方面的事情,成爲了陳新甲最爲得力的助手。

陳新甲也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對於錢謙益到遼東來,是非常滿意的,陳新甲是文人,重點署理民生方面的事宜,也就是替代徐爾一的,掌控遼東所有的民生事宜,錢謙益不會對軍事部署方面,提出來什麼意見建議,這就令陳新甲有了充足的發揮空間。

九月中旬,朝廷再次下旨,徐爾一調回了京城,出任左都御史,免去了都督同知、兵部左侍郎的職務,這預示着,徐爾一離開了遼東,而且不再插手軍事上面的事情了。

這兩次的相關官員的調整,在遼東引發了震動。

洪承疇等人感覺到,遼東要發生變化了,想不到陳新甲到遼東這麼長時間了,如今纔想到動手調整,這份隱忍的力度,很是不錯了。

徐爾一離開遼東,令洪承疇有些措手不及,他和徐爾一之間的配合,已經很默契了,兩人想到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徐爾一離開了,錢謙益來到了遼東,令洪承疇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受到了削弱,而且陳新甲和秦三德的關係很好,這樣的情況下,自己所處的地位就有些尷尬了,而且權威也將要下降。

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879章 對決(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167章 迅雷(2)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012章 誤判?(1)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669章 心結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51章 遊歷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369章 算計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188章 行動(5)第883章 對決(5)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92章 會試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30章 連環計第774章 海戰(4)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793章 都不笨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18章 大比武(3)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710章 囑託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879章 對決(1)第1166章 迅雷(1)第3章 痛下殺手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201章 軍心第1080章 暗戰(1)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079章 明志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884章 對決(6)第118章 秦淮河(2)第774章 海戰(4)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82章 家信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7章 下狠手(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225章 天津決戰(4)
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879章 對決(1)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167章 迅雷(2)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012章 誤判?(1)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669章 心結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51章 遊歷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369章 算計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188章 行動(5)第883章 對決(5)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92章 會試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30章 連環計第774章 海戰(4)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793章 都不笨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18章 大比武(3)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710章 囑託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879章 對決(1)第1166章 迅雷(1)第3章 痛下殺手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201章 軍心第1080章 暗戰(1)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079章 明志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884章 對決(6)第118章 秦淮河(2)第774章 海戰(4)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82章 家信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7章 下狠手(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225章 天津決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