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

渠清澤臉色陰沉的站在廂房裡面,遼東的情報,說的非常清楚了,蘇天成預計到的變化,果然出現了,想不到陳新甲能夠忍耐這樣長的時間,而且就不簡單的,他覺得自己的分析還是出現了偏差,沒有想到陳新甲有這麼大的動作。

蘇天成依舊在看着情報,臉上的神情,沒有多大的變化。

“大人,下官不服氣啊,朝廷如此做,豈不是徹底否定了大人在遼東的功勞,陳新甲到遼東,出任遼東巡撫,這是因爲大人無暇顧及遼東的事宜,可大人畢竟是薊遼督師,陳新甲如此大動作的調整遼東的官員,至少需要和大人商議的,寧遠的督師府,形同虛設了,除開洪大人兼任都督同知,徐大人也調回京城去了,督師府的官吏,幾乎都調走了,如此的做法,豈不是明目張膽的挑釁嗎。”

蘇天成終於擡起頭,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老渠啊,這沒有什麼奇怪的,我早就說過,陳新甲一個人是做不好這些事情的,若是皇上不同意,誰都不可能改變遼東的局勢,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背後的原因,還需要解釋嗎。”

“大人,下官也想到這一點了,可下官擔心駐紮在遼東的江寧營將士啊。”

蘇天成的臉色變化了。

“江寧營不能夠動,陳新甲不要想着輕易能夠插手江寧營的事情,我已經準備給洪大人寫信了。徐大人離開了遼東,升任左都御史。這是朝廷和皇上對徐大人的肯定,不過遼東的民生事宜,洪大人恐怕是不能夠插手了,一切都是錢謙益負責了,如此的情況下,洪大人就要多費心了,牢牢把握住江寧營,江寧營將士的軍餉。與邊軍和榆林營軍士,都是不相同的,我在遼東的時候,這不算是什麼事情,但我離開遼東了,徐大人也離開遼東了,這就是問題了。邊軍可能會不服氣,接下來陳新甲和錢謙益也會過問這裡面的事情,不管發生什麼情況,洪承疇必須要堅持,江寧營將士的錢糧事宜,自行負責。”

渠清澤點點頭。蘇天成說到的纔是關鍵。

“遼東出現的所有變化,我們是無法左右的,但要學會規避麻煩,這就需要洪大人多操心了,想那陳新甲和錢謙益也是不敢忽略遼東局勢的。要是遼東本身出現問題,恐怕陳新甲和錢謙益腦袋都是保不住的。”

蘇天成說到這裡。渠清澤開口了。

“大人,下官還是擔心的,陳新甲以前雖說在遼東曾經對抗後金韃子,但下官詳細瞭解了,陳新甲並非是作戰勇猛,聰明睿智的,崇禎四年之後,近十年的時間,都是在朝廷裡面,如今突然到遼東,負責對付後金韃子了,誰知道會做出來什麼決定,下官不敢多想,陳新甲好大喜功,要是不注意遼東的局勢,貿然展開進攻,毀掉了遼東大好局勢,毀掉了大人在遼東的心血,後悔都是來不及的。”

蘇天成臉上出現了苦笑。

“老渠,記得我和你說過,有些事情,該來的一定會來的,無法躲避的,記得剿滅流寇的時候,朝廷的政策不也發生過很多的變化嗎,一會安撫、一會圍剿,最後才確定了圍剿的策略,我記得,只有洪承疇是堅持圍剿的策略的,爲此還遭受過排斥,朝廷上下,包括皇上都認爲流寇本來就是大明的子民,迫不得已才造反的,能夠安撫就儘量的安撫。”

“安撫的政策,我至今認爲都是不錯的,但要區別對象,流寇的首領,絕對不能夠採取安撫的策略,必須要毫不留情的斬殺,普通的軍士,完全是可以安撫的,進行一系列的改造之後,令他們平靜生活,殺戮太重也不好。”

“江寧營在剿滅流寇的過程中,堅持了這個策略,效果也是不錯的,沒有出現什麼重大的問題,後來這個策略,也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支持,所以才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徹底剿滅了流寇,如今面對後金韃子,朝廷裡面,恐怕想法是多種多樣的,很多人,不撞南牆不回頭,可惜這樣的撞擊,顯得過於的慘烈了。”

連續幾天的時間,不少江寧營的軍官,都來到了督師府,孫傳庭和熊子健等人,是跑的最多的,他們很關心遼東的局勢,登州、萊州和青州的各級官府衙門,都收到了朝廷的邸報,這也的事情是無法保密的,衆人都非常擔心,害怕遼東出現什麼問題,畢竟江寧營的將士,在遼東奪回了大淩河城,駐守了好一段時間,而且還有三萬的江寧營將士,繼續駐紮在遼東。

蘇天成一直都是安慰衆人的,這方面他必須要注意,不能夠和朝廷唱對臺戲,如今的登州、萊州和青州,正在建設的最關鍵時刻,需要穩定,這個時候,朝廷對自己有什麼意見了,對於登州、萊州和青州,是非常不利的。

遼東的事情,蘇天成不好插手,也無法插手,距離寧遠兩千多裡地,不可能干涉到,再說有了皇上和內閣的支持,陳新甲早就信心滿滿了。

錢謙益到遼東,徐爾一調離遼東,這是非常厲害的一手,就好比是釜底抽薪,衆人都清楚,徐爾一是完全支持蘇天成的,也是代表朝廷支持蘇天成的,調走了徐爾一,也就明確的告訴了衆人,遼東將是陳新甲做主了。

聖旨依舊在陳新甲的身上,時間不算是很長,可惜聖旨上面的有些話,陳新甲恐怕已經忘記了,到了這個時候,聖旨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也是非常明確的。

對於錢謙益這個人,蘇天成的印象一般,不能夠說很壞,錢謙益身爲東林書院的領袖,堅持自身的認識,這不能夠算是什麼錯誤,哪怕東林書院強調的某些理論,不符合實際,甚至是錯誤的,而且錢謙益曾經在朝廷裡面做事情,差點就成爲了內閣大學士,雖說時間不是很長,但對如何的署理政務,還是熟悉的,錢謙益身爲南方的大儒,平日裡結交的官員也是不少的,應該說對於做好一個地方的事情,有一定的心得。

錢謙益到遼東,明顯就是接手徐爾一曾經管轄過的諸多事情,留在遼東的都督同知,還有洪承疇,洪承疇是管轄軍事方面的,錢謙益自然就管轄民生方面的事情了,隨着時間的推移,陳新甲肯定是要直接管轄軍事方面的部署了,到了那個時候,蘇天成在遼東的勢力,就被完全架空了,督師府被錢謙益控制,軍事上被陳新甲控制,洪承疇淪落爲執行者。

蘇天成迷戀權勢,但迷戀權勢的前提,是建設好大明王朝。

但蘇天成不可能爲所欲爲,他選擇的一條道路,和造反是完全不一樣的,依託朝廷,輔助皇上,建設好大明王朝,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那就要遵循規矩,堅守底線,可以像如今這樣,暗地裡配置自身的勢力和地盤,但不能夠反對皇上,不能夠推翻大明朝的統治。

這是蘇天成遇見餓瓶頸。

九月中旬,蘇天成拿到了赴遼東的所有官員的名單。

看到唐海泰的名字之後,蘇天成的身體禁不住晃動了一下。

在江寧縣的時候,這個唐海泰曾經暗地裡算計過蘇天成,蘇天成一直沒有忘記,不過隨着地位的升高,權勢的增大,他不會注意到唐海泰了,再說了,唐世濟成爲了內閣次輔,蘇天成也不想因爲對付唐海泰,和唐世濟產生巨大的矛盾,這不利於大明王朝的發展,在他看來,自己和唐海泰之間的矛盾,無傷大雅,世界上這樣的人多了去了,你不可能殺掉每一個看不慣的人,只要不影響大局,隨他去吧。

但唐海泰進入了遼東,成爲遼東巡撫衙門的知事,這就令蘇天成有些擔憂了。

唐海泰這人,蘇天成還是瞭解的,沒有什麼本事,但爲人陰險,喜歡暗地裡做小動作,吃喝玩樂養養精通,這樣的人到了遼東,絕非好事。

蘇天成重點看了唐海泰的履歷,想不到唐海泰既然在京城呆了好幾年的時間。

內閣的事情,孫承宗曾經告訴過蘇天成,令蘇天成知曉了內閣裡面的矛盾,當初孫承宗極力反對唐世濟成爲內閣首輔,也是因爲唐世濟和蘇天成之間,關係不好,這一次,從唐海泰的履歷上面,蘇天成發現了蹊蹺。

要說唐世濟一直都在幫助唐海泰,但這種幫助是有限度的,這麼多年過去了,唐海泰進入京城的時候,不過從九品升到了七品,如今也只是六品的官員,這說明唐世濟是把握了基本原則的,但遼東是非常敏感的地方,若是唐世濟清醒的話,將唐海泰留在京城,可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將唐海泰送到遼東去,說不定這小子會惹出來大禍事的。

通過了種種的分析,蘇天成的感覺越來越不好,覺得遼東的形式,不長時間,一定會發生鉅變的,已經是崇禎十三年了,在崇禎十四年的時候,會發生一件大事,一件直接影響到後金生死存亡的大事情,蘇天成不知道,也不敢肯定,這件事情是不是會出現。

因爲歷史已經改變了。(未完待續。。。)

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704章 隱患第38章 威信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273章 驚奇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482章 大禮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079章 明志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95章 畢懋康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章 老乞丐第112章 善後第3章 痛下殺手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56章 下狠手(1)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014章 誤判?(3)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647章 夜襲(2)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773章 海戰(3)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630章 山海關第819章 怒氣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029章 救贖第1189章 稱帝(1)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56章 下狠手(1)第504章 平衡術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884章 對決(6)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93章 都不笨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58章 籌謀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70章 發榜(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387章 小手腕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90章 先手第92章 會試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844章 慘敗(2)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3章 痛下殺手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614章 剪不斷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912章 失意人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
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704章 隱患第38章 威信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273章 驚奇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482章 大禮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079章 明志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95章 畢懋康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章 老乞丐第112章 善後第3章 痛下殺手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56章 下狠手(1)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014章 誤判?(3)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647章 夜襲(2)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773章 海戰(3)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630章 山海關第819章 怒氣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029章 救贖第1189章 稱帝(1)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56章 下狠手(1)第504章 平衡術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884章 對決(6)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93章 都不笨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58章 籌謀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70章 發榜(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387章 小手腕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90章 先手第92章 會試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844章 慘敗(2)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3章 痛下殺手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614章 剪不斷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912章 失意人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