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

索尼接到了皇太極的回覆之後,非常的吃驚,想不到皇太極完全都答應下來了,竟然同意了全部的三個條件,而且皇太極還要求了,必須在最快的時間之內,完成這次談判,不能夠有任何的拖延,一旦雙方達成了協議,就要直接明確交換的時間和地點,包括所有細節的安排,皇太極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確定是皇太極的意思之後,索尼不再耽誤時間,畢竟是軍人,雷厲風行的作風還是存在的,索尼馬上求見負責談判事宜的大明官員,要求馬上開始談判。

再次開始進行的談判,進行的很是順利。

其實這也不算是什麼談判了,就是大明朝提出來要求,後金要麼答應要求,按照要求辦理,要麼不答應要求,雙方也不用談下去了,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過程,這種類型的談判,本身就是對後金的蔑視,可惜皇太極能夠接受這樣的談判,能夠承受這樣的侮辱。

談判重新啓動的速度,有些出乎朱審烜的預料了,到了這個時候,朱審烜忽然覺得,蘇天成說的確實很有道理,一旦對方急於達到目的的時候,也就是能夠獅子大開口的時候,一方面能夠展示自身的威嚴,一方面能夠狠狠的打擊對方的氣焰。

很可惜的是,朱審烜這個時候就算是明白了,也沒有多大的作用了,一切的事宜,皇上都確定下來了,不可能進行更改了,況且雙方都要達成一致了,就剩下生意交易的時間和地點的事宜了。

在最後確定交易的時間和地點的時候,朱審烜還是按照蘇天成離開京城之前提出來的要求,具體明確了。交易的地點選擇在距離黑山城池之內,也就是在大明佔據了黑山之後,後金將耿仲明、尚可喜帶到距離黑山城池之內,包括戰馬和黃金,雙方都驗證完畢之後,再來進行交換。

這樣苛刻的條件。索尼沒有提出來任何的異議,一口氣答應下來了。

朱審烜甚至有些懷疑了,要是自己不將代善帶到黑山去,等到明軍佔據了黑山,接着反悔,後金韃子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爲什麼後金韃子答應這麼爽快啊。

一切的事情都確定下來了,剩下的就是交換的時間了,想不到索尼居然連時間都確定下來了。也就是半個月之後交換,索尼還專門說了,皇上已經開始要求大軍撤出黑山了,自己離開大明京城,回到黑山之後,明軍就可以進駐黑山了。

相反,面對着後金韃子的準備,大明朝倒是顯得有些措手不及。交易的時間基本就按照索尼說的時間定下來了,至於說索尼要求再次見到代善的要求。朱審烜沒有答應。

交換的時間很快到了。

代善被帶到大淩河城的時候,其實就知道了,自己恐怕是要回到大清國去了。

楊嗣昌要求盧象升做好一切的準備,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明軍在完全佔據了大淩河城之後,還要做好一切的警戒。前往不能夠疏忽大意,大明邊軍曾經也佔據了黑山城池,但那是一次巨大的悲劇,一萬大明邊軍被絞殺了,這一次明軍佔據黑山城池。就必須要永久的佔據,不能夠給後金韃子任何的可乘之機了。

盧象升緊急的調集了兩萬軍士,前去接收黑山城池。

不過有一點,是楊嗣昌和朱審烜都疏忽的,那就是明軍在佔據了黑山城池之後,後金韃子究竟要退多遠,要求是在五十里的範圍之內,不能夠出現後金韃子,可一旦交換結束之後,恐怕就沒有誰能夠監督了,也沒有誰能夠每天都監督後金韃子,不準後金韃子出現在距離黑山城池五十里的範圍之內。

當然,隨着交換時間的接近,這個細節,被大家忽略了,也沒有誰想到落實的事宜,只要能夠得到黑山城池,包括朱由檢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爲大明朝不僅僅是取得了戰鬥上的勝利,更是從氣勢上面,徹底的擊垮了後金韃子。

瀋陽。

耿仲明和尚可喜知道,死期到了。

談判還在進行的時候,他們就失去了自由,雖說是呆在家裡,但什麼地方都不能夠去,相關的事情,不需要他們去做了,范文程早就做好了一切的安排。

到了這個時候,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都明白,自己被大清國拋棄了,被皇太極拋棄了,前面的一切不過是做做樣子,兩人完全清醒過來之後,想着發泄,想着反悔,可惜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反悔了,每天都在家裡,看着一大家的人,若是他們敢於透露出來一絲的風聲,就很有可能遭遇到滅門的禍事,到時候,他們的屍首一樣被拿去做交易。

後悔是沒有作用的,可什麼都不做,也不符合兩人的性格。

儘管說府邸外面有後金韃子守着,但在府邸裡面,他們還是自由的。

冥冥之中好像是有天意,兩人都選擇了寫點什麼東西,雖說兩人的水平不是很高,也不是讀書人出身的,可寫一些簡單的東西,還是可以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兩人寫的東西,內容都是差不多的,完全都是後悔當初決定的,他們回憶了投降後金以來的種種遭遇,雖然說被封爲王了,也享受了一些榮華富貴了,可滿人權貴根本就看不起他們,精神上面受到的折磨,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加之投降了後金韃子,更是被家族看不起,被家族徹底的排斥,死後都不能夠進入到宗祠,他們同時寫到了,若是有機會,一定要離開瀋陽,回到大明朝去,不要繼續做漢奸了。

思前想後,兩人感覺到,選擇投降後金,是一生之中,做出來的最爲錯誤的決定。

兩人寫的這些東西,本不敢保留的,都是因爲心情苦悶,寫出來之後,消遣內心的鬱悶,一旦這些東西被人發現了,他們就算是死了,家人也要遭遇滅頂之災的。

很可惜,談判的順利出乎了兩人的預料,就在兩人以爲,就算是交換,至少還要半年左右的時間,而且談判是不是能夠成功,也是說不定的事情,兩人的這種僥倖心理,沒有保持多長的時間,范文程通知兩人到崇政殿去的時候,兩人知道大事不好了。

崇政殿,濟爾哈朗和范文程等人,都在這裡。

皇太極依舊是一臉的哀傷,什麼都沒有說,濟爾哈朗很明確的告訴兩人,大清國與大明朝已經達成了協議,交換馬上就要進行了,明日就要出發了。

濟爾哈朗說完之後,范文程跟着強調了,說是兩人的家眷,皇上已經特別關照過了,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兩人的子女,長大之後,也會進入到朝廷做官的。

耿仲明和尚可喜臉色慘白,但還是面前表態了,這個時候,就算是不表態,也沒有多大的作用了,木已成舟,兩人感覺到懊惱的是,當初聽了范文程的忽悠和威脅,居然在漢軍的軍官之中,做了一些穩定工作,說是皇太極對漢人如此的照顧,一定要爲皇太極賣命的。

兩人表態之後,皇太極最後開口說話,說是兩人的忠心,一定是記得的,兩人身後的事宜,大清國一定會做好的。

就這樣,兩人無法回到府邸去了,被扣押起來了。

也正是因爲這樣,兩人寫的東西留下來了,留在了書房裡面。

多爾袞要求駐紮在黑山的漢軍和漢八旗的將士撤離的時候,臉色是鐵青的,大清國遭遇這樣的屈辱,是難以忍受的,要不是那一次皇太極和他的密談,多爾袞是無論如何都不對答應的,不久之前,大清國的勇士,在遼東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眼看着就要突破大明的關寧錦防線了,誰知道之後出現了這麼重大的變故。

不僅僅是多爾袞,駐紮在海州的多鐸,以及駐紮在遼陽的豪格,都是非常的不舒服的,得知大清國的將士撤離黑山的時候,幾個人都發了脾氣。

濟爾哈朗帶着耿仲明和尚可喜離開瀋陽的時候,皇太極一樣是鐵青着臉,內心一樣是不好受的,只不過這種感覺,只能夠悶在心裡。

登州,得知消息的蘇天成,將自己關在書房裡面,足足大半天的時間,不管是洪承疇還是渠清澤,都在外面等了好長的時間。

武榮等四名護衛,非常的盡職盡責,守在書房的門口,不管是誰都不能夠進去,除非是有重大的軍情需要稟報的。

皇太極果斷的做出來決定,令蘇天成的心情很是沉重,自己的本意是要沉重的打擊皇太極,令後金的局勢不能夠穩定的,想不到皇太極居然度過了這個難關,後金沒有出現什麼波動,最爲重要的一點,後金韃子在撤離黑山之後,不會完全擁擠在廣寧和西平堡,一部分的軍士,恐怕是調到了蓋州、耀州和海州,增強蓋州等地方的防禦,這樣的情況下,江寧營進攻蓋州、耀州和海州的難度就增加了,恐怕要付出更大的犧牲了。(未完待續。。)

第133章 準備第818章 挑撥第11章 收拾你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2章 人市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39章 廟會第1281章 變化(2)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55章 真相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5章 馬市賣馬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735章 青州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397章 開花彈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504章 平衡術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239章 故人來(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60章 震動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68章 碰撞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384章 說情團第117章 秦淮河(1)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76章 升堂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93章 新科會元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822章 準備(1)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56章 下狠手(1)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105章 自作孽(1)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07章 授官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43章 慘敗(1)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885章 對決(7)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6章 老乞丐第92章 會試第65章 現實
第133章 準備第818章 挑撥第11章 收拾你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2章 人市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39章 廟會第1281章 變化(2)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55章 真相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5章 馬市賣馬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735章 青州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397章 開花彈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504章 平衡術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239章 故人來(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60章 震動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68章 碰撞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384章 說情團第117章 秦淮河(1)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76章 升堂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93章 新科會元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822章 準備(1)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56章 下狠手(1)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105章 自作孽(1)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07章 授官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43章 慘敗(1)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885章 對決(7)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6章 老乞丐第92章 會試第65章 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