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

張鳳翼的自我感覺很是良好,這一次出任遼東經略,很快就能夠和滿蒙軍隊交戰,而且還是在充分預計到滿蒙軍隊行蹤的情況之下,當然,他也有不放心的地方,那就是後金是不是會發動這樣的一次襲擊,會派遣多少的軍士,偷襲的規模如何。

不管怎麼說,他已經趕到了昌平府,這裡距離京師不是很遠,走官道不過一百多裡地,也就是一天的時間,還不需要很急的趕路。

大同邊軍已經接到了命令,總兵王樸帶着五千軍士,星夜兼程趕往居庸關,至於說山海關方向,張鳳翼認爲,不需要調遣那麼多的軍士,後金既然是做做樣子,也不會怎麼大舉進攻的,最多就是擺擺威風罷了。

昌平府巡檢司的軍士,早就接到了命令,延慶衛、延慶左衛的一萬多軍士,開赴昌平府,統一接受調遣,設伏的地點都選好了,距離昌平府城三十餘里的地方,那裡的地勢險要,山峰林立,官道穿行於大山之間,若是能夠發動突襲,效果一定不錯的。

此外,張鳳翼還有兩個得力助手,原兵部右侍郎、現任遼東巡撫的盧象升和原福建巡撫、現任兵部左侍郎的熊文燦。

盧象升在兵部的時候,深得張鳳翼的信任,這一次,張鳳翼離開兵部,出任遼東經略,本來沒有想着帶走盧象升,可新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與盧象升之間的關係一般,楊嗣昌剛剛上任,就在某些見解方面,與盧象升不和,見到這種情況。張鳳翼索性上奏皇上,舉薦盧象升出任遼東巡撫,和自己一起去抗擊後金。

遼東經略和遼東巡撫,兩個職位本應該是互相制約的,從大明朝重文輕武的意義上來說。遼東巡撫的職權還要大一些的,但這些年以來,抗擊後金屢屢失利,對付後金軍事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所以,遼東經略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遼東巡撫。

至於說福建巡撫熊文燦,是楊嗣昌舉薦的。

熊文燦已經調到了兵部,出任右侍郎,這次跟隨張鳳翼,實際上是代表兵部督戰的。

按說這次征戰,兵部督師應該是右侍郎徐爾一的。不過徐爾一是蘇天成的恩師,因爲蘇天成率領江寧營,接連取得征戰的勝利,徐爾一自然水漲船高,在兵部的地位十分牢固,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之後,很是倚重徐爾一。

徐爾一這人有個最大的好處。對事不對人,不管是誰出任兵部尚書,都是兢兢業業,盡最大能力做事情,這當然得到楊嗣昌的賞識,同時,通過徐爾一,也能夠改善與蘇天成之間的關係,所以說督師的事情,落到了剛剛升任兵部左侍郎的熊文燦的身上了。

張鳳翼自然是信任盧象升。

盧象升的本事。他是清楚的,有勇有謀。

大明朝的重要武將,幾乎都是文官兼任的,譬如說遼東經略、薊遼督師、三邊總督都職務,擔任這些職務的文官。必須是進士出身,一直到了崇禎十四年之後,大明朝的局勢危若累卵,這纔開始啓用武將,擔任重要職務。

進士出身的文官,年輕的時候,都是寫八股文的,不一定要具備全面的軍事素質,甚至是不具備多少的軍事素質,這樣的文官,驟然派去擔任重要的軍事指揮官,不一定能夠很好的指揮作戰,不過有着雄厚的知識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大都是能夠勝任的。

明朝很多著名的將領,也是文官出身的。

盧象升就是其中的代表,少年讀書的時候,盧象升不僅僅讀儒家的四書五經,也研習兵書,練習武藝,這讓他奠定了很好的軍事素養。

盧象升是堅持抗擊後金的,決不允許投降議和現象,也正是因爲這件事情,盧象升與楊嗣昌之間,產生了直接的矛盾,楊嗣昌的意見,與後金議和,全力對付流寇,待到剿滅流寇、穩定內部之後,全力抗擊後金,這樣的先例是不少的,當年雄才大略的唐太宗,也曾經採用過這樣的策略。可盧象升的認識不同,特別是在後金建國之後,盧象升認爲,後金的策略完全發生改變,他們不會滿足於居安一隅,圖謀的是大明的天下,若是在以前,後金瘋狂劫掠的階段,議和這等事情,還可以提及,但現在不行了,後金會在議和的時候,提出來諸多的要求,有些甚至是朝廷無法答覆的要求。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情況,張鳳翼更加的信任盧象升,他認爲,在抗擊後金的事情上面,盧象升是會傾盡全力的。

至於說熊文燦,張鳳翼沒有多大的興趣。

熊文燦是楊嗣昌信任的人,這一點首先就觸犯了張鳳翼的忌諱,他認爲楊嗣昌做事情,有些不冷靜,或者是可能得到了皇上的信任,有些忘乎所以了,怎麼能夠派出自己信任的人,去監督前任兵部尚書征戰呢,這樣做,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楊嗣昌應該知道。

張鳳翼表面對熊文燦很是客氣,但牽涉到排兵佈陣的事宜,他根本沒有問過熊文燦,彷彿熊文燦跟着來,就是看看軍士是不是打戰的,具體安排就不要過問了。

張鳳翼和盧象升已經多次交談商議,有關這次抗擊後金軍隊進攻的事宜。

出乎張鳳翼的預料,盧象升的意見與他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盧象升很是固執,堅持自己的觀點,無奈之下,來到昌平府之後,張鳳翼專門與盧象升商議,這次若是不能夠統一意見,他甚至準備找到熊文燦,側面幫助一下自己。以便能夠統一認識。

在迎戰後金的事情上面,張鳳翼很是謹慎,這麼多年以來,擔任遼東經略職務的官員,幾乎都沒有好的下場,他可不想重蹈覆轍。

看見盧象升進入到房間裡面,張鳳翼關好了房門,親自給盧象升倒茶。

“盧大人啊,找你來還是爲了我們商議的事情,你看,我們已經到昌平了,王樸帶領大同的軍士,星夜兼程,明後兩日,就可以到達居庸關了,延慶衛、延慶左衛的一萬多軍士,明日也要達到昌平府,你我之間的意見,應該要統一啊。”

“大人,下官還是以前的意見,我大明邊軍,戰鬥力不強,這是衆所周知的,故而應該守護險要地界,喜峰口、居庸關兩地,可以埋伏重兵,首先在喜峰口阻擊滿蒙軍隊進入我大明地界,滿蒙軍隊見到我大明邊軍嚴陣以待,一定會退縮的,他們需要的奇襲成功,若是知道我大明已經做好了準備,肯定是有所顧慮。”

張鳳翼有些頭疼了。

“盧大人啊,我大明邊軍,多年以來,畏懼恐怖滿蒙軍隊,這到底是爲什麼啊,若說我大明邊軍戰鬥力孱弱,這我是萬萬不承認的,一個人對付不了滿八旗軍士,兩個可以吧,三個人可以吧,這一次的機會很好啊,我們已經預測到後金的侵襲,而且準確掌握了地方,所有有利的條件,都在我們這一邊的,這樣的時候,若是能夠巧妙佈置,打一個大勝仗,未嘗不可,若是失去了這樣的機會,殊爲可惜啊。”

看見盧象升依舊皺着眉頭,張鳳翼再次開口了。

“你想想,若是我大明邊軍,能夠重創滿洲八旗、蒙八旗,這是鼓舞士氣的事情啊,後金剛剛建國,本來是想着炫耀武力的,遭遇如此的重創,對他們是沉重的打擊,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啊。”

盧象升看了看張鳳翼,還是開口了。

“大人,明朝邊軍的實力,下官知曉,若是兵力方面,佔據絕對的優勢,還有可能抗擊後金軍士,這也需要我方佔據足夠的地理優勢,邊軍畏懼滿蒙軍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事情,軍士內心有些恐懼,這也是實際情況,此次後金建國,若是進攻我大明,必定會派出精銳的軍士,兩相比較,大人確定的戰略,想要實現,有些難度啊。”

盧象升說的非常委婉,這樣的爭論,不是第一次了,可盧象升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不同意設立口袋陣,他認爲大明邊軍缺乏這樣的實力,固守城池、扼守險要的地段,可以與滿八旗、蒙八旗的軍士抗衡,若是直接與後金軍士野戰,局面很懸。

內心裡面,盧象升也想支持張鳳翼的意見,畢竟大明邊軍,若是能夠佈置好了,面對後金軍士,打一次勝仗,意義非同一般。可理智告訴他,這樣的想法不能夠存在,指揮作戰需要依照實際情況來,不能夠頭腦發熱。

看見這樣的情形,張鳳翼知道,繼續爭論下去,已經沒有必要了,時間上也來不及了,他下定了決心,堅持自己的認識。

“盧大人,我意已決,就按照口袋陣的部署來進行,你我分工一下,你馬上到居庸關,直接指揮王樸,在居庸關設伏,最大限度的打擊後金軍士的氣焰,記住,不可戀戰,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引導後金軍士進入到伏擊圈,不管後金派遣多少的軍士,先頭部隊不可能有很多人,能夠達到兩千軍士,就算是不錯了,我大明接近兩萬軍士,一定要想辦法殲滅後金的先頭部隊。”

第882章 對決(4)第133章 準備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912章 失意人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616章 理還亂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822章 準備(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647章 夜襲(2)第1081章 暗戰(2)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210章 廷議第129章 忠告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247章 協調會(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69章 算計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843章 慘敗(1)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645章 部署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121章 熱鍋(1)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1258章 花絮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82章 家信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084章 廷辯(2)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25章 原來如此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883章 對決(5)第126章 眼藥水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752章 大度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318章 大比武(3)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809章 前兆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772章 海戰(2)第493章 宿命論(2)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99章 聖眷難測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347章 榮耀第361章 準備事宜
第882章 對決(4)第133章 準備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912章 失意人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616章 理還亂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822章 準備(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647章 夜襲(2)第1081章 暗戰(2)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210章 廷議第129章 忠告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247章 協調會(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69章 算計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843章 慘敗(1)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645章 部署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121章 熱鍋(1)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1258章 花絮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82章 家信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084章 廷辯(2)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25章 原來如此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883章 對決(5)第126章 眼藥水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752章 大度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318章 大比武(3)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809章 前兆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772章 海戰(2)第493章 宿命論(2)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99章 聖眷難測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347章 榮耀第361章 準備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