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

陳新甲開始全力做進攻的準備了,按照內緊外鬆的原則,遼東的邊軍開始適度的進行調整,大淩河城外的臨時軍營開始修建,不斷有邊軍朝着這個地方集結,此時此刻,陳新甲開始關心駐守關寧錦防線的軍隊情況了,不管怎麼說,關寧錦防線是必須要守住的,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否則後果不敢想象。

洪承疇再次接到了通知,到巡撫衙門商議事情,這一次同樣是唐海泰來通知的,但洪承疇不會繼續在唐海泰面前提出來什麼要求了,渠清澤來到寧遠,兩人交換了不少的意見,渠清澤離開之後,洪承疇將自己關在屋裡,足足思考了一整天,終於理清了思路,下一步,他就是按照蘇天成的要求來行事了。

洪承疇趕到巡撫衙門的時候,陳新甲和錢謙益已經在等着他了。

“洪大人,今日我們專門商議固守關寧錦防線的問題,我們進攻後金韃子,後方是必須要穩固的,這裡面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有關遼東各處的守備事宜,我有一些思考,剛剛和錢大人商議過了,諸多的事宜,也就拜託錢大人和洪大人了。”

洪承疇臉上的神色很是平靜,要不是渠清澤親自來到遼東,此刻他肯定是有些不服氣的,陳新甲這一次的安排,匪夷所思。

陳新甲和錢謙益都很是注意洪承疇的神色,要說洪承疇比起他們,資歷老很多的,此次進攻後金韃子的安排,對於洪承疇和江寧營將士來說,有些不公平。而且在駐守關寧錦防線的安排上面,陳新甲也是有一定私心的,想不到此刻的洪承疇,神色很是平靜,沒有表現出來急躁和不服氣的神情。

陳新甲說完之後。錢謙益開口了。

“陳大人的重託,我是絕不敢疏忽的,洪大人熟悉遼東的局勢,我是一定依靠洪大人,堅決守住關寧錦防線的。”

洪承疇笑着點點頭,依舊沒有開口。他很清楚,前面說到的都是客套話,關鍵在於後面如何的安排部署,這個安排部署,決定到關寧錦防線是不是能夠很好的守住,按照蘇天成的預計。一旦雙方開始搏殺,皇太極肯定會想盡辦法,偷襲關寧錦防線,若是被皇太極偷襲得手,遼東的局勢就危險了。

“洪大人,有關各處的防守事宜,陳大人和我商議過了。今日我們就將這件事情確定下來,一併開始準備事宜。”

陳新甲和錢謙益都站起來了,走向了中間的沙盤,洪承疇也跟着來到了沙盤的旁邊。

錢謙益指着沙盤繼續開口了。

“關寧錦防線,最爲重要的四處地方,分別是山海關、寧遠城、錦州城和大淩河城,這四個地方,乃是重中之重,遼東一共十八萬將士,十萬將士跟隨陳大人出征。剩餘八萬將士,駐守這四個地方,其中有三萬江寧營將士,兩萬榆林營將士,三萬邊軍將士。”

“這四處地方。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爲,最爲重要的,還是山海關和寧遠城,山海關直接拱衛京師,絕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否則京師就危險了,寧遠城乃是督師府和巡撫衙門所在地,同樣不能夠疏忽。”

錢謙益說到這裡的時候,洪承疇的眼睛裡面,閃過了一絲寒芒,他終於明白了,爲什麼蘇天成要派渠清澤親自到遼東來,爲什麼重點強調了關寧錦防線的守衛問題,爲什麼蘇天成對陳新甲和錢謙益,都不是很信任,看來蘇天成的確有先見之明。

陳新甲和錢謙益,都不是真正的武將,陳新甲雖然在崇禎四年的時候,參與過征戰廝殺,但不是主帥,而且參與征戰的時間也不長,至於說錢謙益,根本就沒有徵戰廝殺的經歷,甚至在官場上的時間都很少,這兩人在考慮作戰部署的時候,更多的是理想化的觀點,判定一個地方的重要性,不是依據實際情況來的,而是看這個地方是不是官府所在地,僅僅以城池本身的重要性來作出決定,這是極端錯誤的。

到了這個時候,洪承疇也有些感慨了,朝廷歷來都是以文官來統領作戰,大家都習慣了,殊不知這裡面的弊端,從來都沒有誰會專門提及,也沒有誰會去注意的。

“根據地方的重要程度,我的考慮是,大淩河城駐守一萬五千邊軍,錦州城駐守一萬五千邊軍,寧遠城駐守兩萬榆林營軍士,江寧營三萬軍士,悉數駐守山海關。”

“如此安排的好處是,山海關穩固了,寧遠城也沒有問題,至於說大淩河城和錦州城,陳大人帶領十萬將士征戰廝殺,若是大淩河城與錦州城遭遇攻擊,陳大人能夠回師支援,前後夾擊後金韃子,給予後金韃子毀滅性的打擊……”

錢謙益說完之後,洪承疇還是沒有開口,他看着陳新甲,想知道陳新甲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若是陳新甲也是這樣的想法,洪承疇擔心的就不是固守關寧錦防線的問題了,而是這一次的征戰,會遇見什麼樣的大問題了。

陳新甲也接着開口了。

“洪大人,這個方案,錢大人和我仔細商議過,覺得還是可行的……”

洪承疇的心在下沉,陳新甲和錢謙益首先就商議了固守關寧錦防線的方案,接着才找到自己來商議,與其說是商議,還不如說是通報情況,要求自己按照這個方案來執行,他們想到的固守關寧錦防線的方案,與蘇天成提出來的恰好相反,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可悲的預見。

陳新甲和洪承疇都說完之後,洪承疇慢慢開口了,他沒有直接反駁這個方案,而是首先指着大淩河城開口了。

“陳大人和錢大人如此的部署,我有幾個問題,想着問一問。”

因爲一直都沒有開口說話,陳新甲和錢謙益還是有些忐忑的,畢竟從征戰的角度來說,他們比不上洪承疇,人家是身經百戰了,這個時候,洪承疇開口了,他們的注意力也是特別集中的,看看洪承疇究竟會說一些什麼。

“第一個問題,關寧錦防線的重點,究竟在什麼地方,陳大人和錢大人認爲,重點在於山海關和寧遠城,因爲山海關直接拱衛京師,寧遠是關寧錦防線的核心所在地,故而這兩個地方需要重點守衛,是不是這樣。”

“的確是這樣。”

“第二個問題,駐守大淩河城與錦州城的,一共就是三萬邊軍,錢大人認爲,就算是大淩河城與錦州城遭遇了圍攻,陳大人可率領大軍回援,前後夾擊後金韃子,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大淩河城與錦州城也是固若金湯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陳新甲和錢謙益都點頭,表示了贊同。

洪承疇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接着開口了。

“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後金韃子若是派出重兵,圍堵大淩河城,不知道該如何的應付,駐守大淩河城與錦州城的只有三萬邊軍,兩地相距四十餘里,脣亡齒寒,錢大人說了,出現這樣的情況,陳大人可以率領大軍回援,可若是後金韃子同樣派出重兵,與大軍對抗,不能夠及時的馳援,該當如何,山海關距離大淩河城四百餘里,寧遠距離大淩河城兩百餘里,這兩個地方的軍士,若是要救援大淩河城,需要時間不說,恐怕大軍前來增援,山海關、寧遠照樣會出現問題的。”

陳新甲和錢謙益顯然是思考過這個問題,洪承疇說完之後,陳新甲很快開口了。

“洪大人,這個問題錢大人和我思考過的,若是後金韃子發動這樣的攻擊,需要大量的兵力,否則是做不到這一點的,若是後金韃子真的準備派出如此多的兵力了,恐怕朝廷也要考慮了,是不是調集更多的軍隊,與後金韃子展開決戰了。”

洪承疇氣得差點說不出話來,原來以爲陳新甲和錢謙益可能會有其他方面的考慮,或者是應對的辦法,誰知道落實到最後,就是增兵的事宜,若是真的到了戰役最爲關鍵的時刻,那個時候再來考慮徵調軍士來馳援,有什麼作用,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這個教訓太深刻了,陳新甲和錢謙益沒有考慮到以前的教訓,依舊還是這樣安排的,這豈不是要出大事情的。

但這個時候,發脾氣是沒有用處的,必須要改變這種安排,必須要按照蘇天成的安排,來落實關寧錦防線的防守事宜。

該堅持的必須要堅持,這個時候,洪承疇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渠清澤親自來到了遼東,爲什麼如此重視關寧錦防線的防守事宜,這個是原則性的問題,自己肯定是要堅持意見的,不能夠袖手旁觀,關寧錦防線真正的出現了問題,就是重大責任,不僅僅是陳新甲和錢謙益,自己恐怕也成爲了千古罪人的。

需要堅持的原則,必須要堅持,不能夠有絲毫的讓步。

洪承疇調整了一下自身的情緒,看了看陳新甲和錢謙益兩人,這一次他不會退步了,哪怕是爭吵,哪怕是翻臉,也要堅持自身的意見。(未完待續……)

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51章 遊歷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29章 巡視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274章 奧妙第1190章 稱帝(2)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80章 暗戰(1)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90章 稱帝(2)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476章 啓動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17章 爭執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684章 都會算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29章 救贖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59章 剿匪(1)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884章 對決(6)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013章 誤判?(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405章 募捐(1)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46章 慘敗(4)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31章 大婚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675章 計中計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41章 收服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
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51章 遊歷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29章 巡視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274章 奧妙第1190章 稱帝(2)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80章 暗戰(1)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90章 稱帝(2)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476章 啓動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17章 爭執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684章 都會算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29章 救贖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59章 剿匪(1)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884章 對決(6)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013章 誤判?(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405章 募捐(1)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46章 慘敗(4)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31章 大婚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675章 計中計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41章 收服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