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應對辦法(2)

短短三天的時間,皇太極已經昏迷了四次,每次昏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足夠牽扯衆多滿人權貴的心了,如此關鍵的時刻,皇太極必須要堅持,諸多的滿人權貴,還不是很相信豪格能夠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接到了遼東的戰報,皇太極當即口吐鮮血,昏迷過去了,經過了太醫的緊急搶救,皇太極才醒過來,太醫和後宮的嬪妃,寸步不離的守候皇太極,這期間,豪格做出來了決定,召集代善、多爾袞、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回到瀋陽,商議有關大清國的重大事宜。

豪格的表現還是可以的,至少在最大的程度上面,穩住了大清國的局勢,但如何處理遼東的事宜,如何的調整作戰部署,這一切都需要皇太極做出來決定,依照豪格的權威,是難以徹底決斷這些事情的,而且大清國處於嚴重不利的局面,需要主心骨。

豪格衣不解帶的守候皇太極。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三天之後,臉色蒼白的皇太極,出現在了崇政殿。

這是皇太極堅持的結果,儘管身體處於極度虛弱的狀態,儘管遭遇了重大的打擊,可皇太極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來到了崇德殿。

諸多的滿人權貴,早就在大殿等候了,大殿之內的氣氛特別的凝重,遼東大敗,加之皇太極身體的虛弱,成爲諸多滿人權貴心頭的石頭,沉甸甸的。

皇太極終於開口說話了,沒有了以前的洪亮嗓音,但一字一句衆人都聽得很清楚。

“朕夢見先皇了,想當初,先皇帶領我們四處征伐。取得太多的勝利,哪裡會料到如今的局面,朕也夢見了遼東的十幾萬將士,他們之中,一半以上都永遠留在西平堡了,正是這些夢。促使朕醒過來了,朕不能夠睡覺,不能夠歇息,大清國必須要振作起來。”

沒有人說話,大家都在安靜聽着。

“你們都是我大清國的肱骨之臣,大清國要依靠你們,才能夠振作,才能夠強盛,朕的身體不好。可不希望你們垂頭喪氣,失敗了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大清國還有太多的勇士,我大清國有能力擊敗大明朝廷。”

“失敗了,不以爲天塌下來了,若是你們都垂頭喪氣,蓋州和西平堡的那些將士,還有我大清國那麼多捐軀的將士。會是什麼看法,他們在地下能夠安寧嗎。朕也想着歇息,可先皇在夢中警告朕了,如此關鍵時刻,朕絕不能夠退縮。”

“你們放心,朕死不了,朕還要活他幾十年的。”

皇太極說話顯得很吃力。說出來這麼多,也是硬撐着,說完後面這幾句話,額頭上已經出現了豆大的汗滴,守候在一邊的太醫。臉色也變化了,生怕皇太極這個時候暈過去了,宮裡的太醫草木皆兵了,受到了太多的訓斥,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豪格站在皇太極的身邊,看見皇太極如此的情形,準備開口說話。

皇太極擡起手,制止了豪格。

大殿裡面異常安靜,皇太極沉重的呼吸聲很是清晰。

好一會,皇太極才繼續開口說話了。

“朕想到了很多,所謂時勢造英雄,可後面還有一句話,英雄也要適應時勢,若是一味的蠻幹,英雄也會變成狗熊的,自從先皇起兵以來,我大清國面臨的局面,有時險惡,有時順利,情況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崇德元年之前,我大清國是很順利的,征服了蒙古部落,屢次入關,收穫頗豐,可崇德元年之後,情況出現了變化,可朕卻沒有能夠及時調整策略,以至於出現了目前的局面,此番遼東大敗,責任還是在朕的頭上啊。”

“大明的情況明顯好轉了,自從流寇被剿滅之後,朕就應該想到,對付大明的手段應該要變化,大明能夠剿滅流寇,若是國力沒有好轉,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朕層級與大明的流寇遙相呼應,合力打擊大明朝廷,朕雖然看不起流寇,但也不得不借重流寇的力量,消耗大明朝廷的力量啊。”

“范文程已經自盡了,你們之中,很多人對范文程都有意見,都是看不慣的,但你們要記住,范文程於我大清國是有功勞的,朕記得很清楚,崇德元年的時候,范文程就給朕提出來了建議,改變對大明朝廷的策略,不能夠一味的強攻了,可你們之中,沒有人想到這一點,不要說你們,朕都沒有想到,認爲范文程所言,乃是無稽之談。”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朕總是認爲,滿人乃是最爲驍勇的,漢人被打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不過我大清的國力,暫時比不上大明,故而剿滅大明是遲早的事情,可朕沒有想到,大明出了一個蘇天成,直接威脅到我大清國了。”

“朕很痛苦,承認以前的失誤很痛苦,可朕也很高興,能夠看見之前的失誤,能夠想到更多的辦法來應對,這些日子,朕左思右想,我大清國的策略,必須要做出來根本的轉變了。”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皇太極本來應該是支撐不住的,可衆人發現,皇太極的臉上竟然出現了一絲的紅暈,精神明顯好一些了。

不得不說皇太極的頑強,也不得不承認精神的巨大力量。

“朕決定,向大明朝廷俯首稱臣。”

大殿裡面瞬間躁動起來,衆人開始小聲議論了,若不是顧忌到皇太極的身體,恐怕有人要開始叫嚷起來了,大聲的反對。

皇太極眼神異常堅定,顯然是下定決心了。

“朕知道你們不服氣,朕自然是要說出來理由的。”

皇太極開口之後,大殿裡面迅速安靜下來了,衆人清楚,皇太極做出來這個決定,一定是有理由的,否則不會隨便說的。

“朕想清楚了,我大清國的最大敵人,不是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也不是大明朝廷裡面的衆多文武大臣,而是蘇天成。”

“朕甚至可以說了,若是沒有這個蘇天成,我大清國就要完成征服中原的夢想了,想想以前的情形,朕那個時候領兵入關,所向披靡,沒有哪一支明軍敢於迎戰,都是望風而逃,朕雖然帶領大軍,孤軍深入,可少有擔憂的時間,可江寧營崛起之後,我大清國基本沒有這等的機會了,十二弟曾經帶領大軍,圍攻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朕也曾帶領大軍,大敗遼東邊軍,險些生擒陳新甲和錢謙益,險些一舉拿下關寧錦防線,可惜功虧一簣,不是朕做不到,更不是我大清國的勇士沒有能力,而是蘇天成抓住了朕的要害,逼得朕不得不做出調整。”

“每每想到這些,朕的心裡就疼啊。”

“朕調整策略,向大明俯首稱臣,就是針對蘇天成的。”

皇太極說出來這番話,很多人都愣住了,也有人臉上出現了微笑,代善、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等人,基本明白意思了。

“朕很欣慰,總算是有人明白了朕的苦心了,好了,後面的事情,豪格代朕說吧。”

豪格清了清喉嚨,開口說話了,豪格的聲音大很多。

“父皇考慮的是,向大明朝廷俯首稱臣,要換來我大清國休養生息的機會,只要我大清國俯首稱臣,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就不會將我大清國當做最大的敵人和對手了,可漢人總是喜歡相互傾軋的,內訌是漢人的習慣。”

“父皇仔細分析了,蘇天成的確驍勇,甚至可能滅掉我大清國,可蘇天成也是大明的大臣,也要聽那個崇禎皇帝的,一旦我大清國俯首稱臣,蘇天成如此巨大的權勢,豈不是要受到崇禎皇帝的懷疑,所謂功高震主,蘇天成的日子不會好過的。”

“父皇斷定了,我大清國俯首稱臣,崇禎皇帝感覺到安全了,沒有威脅了,就要騰出手來,專門對付蘇天成了,這是大明朝廷的習慣,幾百年都是如此。”

衆人再次開始議論了,皇太極的這個決定,若是經過仔細的分析,的確是很好的決定,讓大明皇帝動手,除掉蘇天成,等到蘇天成被清洗的那一天,大清國就可以重新開始征伐了,最終滅掉大明,稱霸中原。

“當然,父皇也有擔憂,如何的讓大明朝廷相信我大清國俯首稱臣,爲此父皇做出來了三項決定。”

“第一個決定,從即日起,除非是在崇德殿議事,其餘的時候,朝廷不要使用大清國的稱號了。”

“第二個決定,派出人質,進入到大明京城,表示我大清國俯首稱臣的誠意,皇上決定了,讓福臨進入大明京城,一同到大明京城去的,還有莊妃娘娘。”

“第三個決定,派遣鄭親王濟爾哈朗爲全權代表,再次進入大明京城,與大明朝廷談判,皇上知道此次的談判很是艱難,故而賦予鄭親王全權,有些事情,不需要請示稟報,可自行做出來決定,談判的時間不能夠拖延,越快越好,如此就能夠爲我大清國爭取到喘息的時間。”

大殿裡面,再次安靜下來了,衆人都清楚,皇太極做出來這個決定,是不簡單的,這意味着大清國要做出來諸多的讓步,甚至有可能失去耀州和海州等地了。(未完待續。。)

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551章 辯解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201章 軍心第68章 落地第498章 內訌(3)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844章 慘敗(2)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391章 慘敗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551章 辯解第1029章 救贖第420章 頭疼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843章 慘敗(1)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18章 挑撥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68章 落地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94章 邀請函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50章 面聖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034章 聖旨第616章 理還亂第67章 歸屬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70章 發榜(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95章 問責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56章 下狠手(1)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99章 聖眷難測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
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551章 辯解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201章 軍心第68章 落地第498章 內訌(3)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844章 慘敗(2)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391章 慘敗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551章 辯解第1029章 救贖第420章 頭疼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843章 慘敗(1)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18章 挑撥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68章 落地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94章 邀請函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50章 面聖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034章 聖旨第616章 理還亂第67章 歸屬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70章 發榜(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95章 問責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56章 下狠手(1)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99章 聖眷難測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