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

遼東邊軍總兵之間的關係,還是有些錯綜複雜的,若不是當年蘇天成插手遼東,恐怕這種牢固的利益集團,輕易是無法打破的,譬如說吳襄、吳三桂和祖大壽之間的關係,吳襄是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的妹妹是祖大壽的原配夫人,祖大壽的妹妹是吳襄的填房,說起來也是主持家族事務的,也正是因爲這樣的聯姻,遼東邊軍幾乎自成一派了。

但蘇天成來到遼東,徹底打亂了這層聯盟,吳襄和吳三桂在山海關的駐軍,幾乎都被調防了,吳三桂、祖大壽和祖大樂等人,也相繼被調防,之後陳新甲來到遼東,調集了十萬邊軍征伐後金韃子,而這十萬邊軍,重點就是當年祖大壽、吳三桂等人領導的遼東邊軍,結果損失大半,之後才重新開始組建遼東邊軍。

如今的遼東邊軍,戰鬥力還是不錯的,畢竟參與了好幾次針對後金韃子的廝殺,平日裡也需要時時刻刻提防後金韃子的偷襲,但這支遼東邊軍,更大的程度上面是由朝廷來控制了,說起來這也是蘇天成擔憂和後悔的地方,當初改變遼東邊軍,就是預防地方割據的情況出現,那個時候一心想到的是大明朝廷,不允許地方上出現割據的情況,特別是在遼東和大同這等的邊關要害地方,好不容易打破了這等的格局,想不到自己建立起來大晉王朝,就可能要面對朝廷隨時調動遼東邊軍、放棄遼東於不顧的情況了。

不過祖大壽和祖大樂在遼東邊軍之中,還是有着不小的威望的,畢竟如今的遼東邊軍,是以原來剩下的軍士爲骨幹組建起來的,祖大壽和祖大樂的勇猛,特別是祖大弼的英勇犧牲。軍士們記憶猶新,也都是很服從指揮的。

也是因爲這樣的情況,蘇天成一再囑託閻應元,到了遼東之後,首先必須找到祖大壽,說清楚一切的情況。祖大壽可以暫時不臣服不歸順,但必須要守住遼東,絕不能夠讓後金韃子佔據了整個的遼東,那樣蘇天成絕不會饒恕他祖大壽的。

腦子裡面正在想着這些事情的閻應元,看見管家急匆匆的過來了,臉上帶着頗爲尷尬的笑容。

“這位先生,我家老爺已經歇息了,若是有什麼事情,明日來如何。”

拿了閻應元的金葉子。管家可捨不得還回去了,好在他記住了閻應元的長相,明日閻應元來了,他好做出來安排,如今老爺正在有事情,不知道需要多長的時間。

閻應元早就預料到這一手了,若是那麼容易就能夠見到祖大壽,不知道祖大壽每天有多忙。估計喝水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作爲協助史可法負責遼東邊軍全面事宜的總兵大人。手中的權柄是很大的,求見的人也一定是很多的。

閻應元依舊保持了高高在上的模樣,從懷裡掏出來了一封信函,語氣嚴肅的開口了。

“煩請將這個信函轉交給祖大人,在下在這裡等候,若是祖大人看見這個信函了。還是不願意見在下,在下也就不耽誤時間了,明日再來拜訪。”

管家連忙接過了信函。

“先生在此稍候,小的去去就來。”

閻應元揹着手,原地踱步。這份信函是蘇天成的親筆信,裡面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無非是一些問候的話語,但祖大壽看見了這封信,感覺一定不同,也明白外面等着的是什麼人了,按照道理來分析,祖大壽是不會怠慢的。

幾分鐘之後,閻應元看見一名身着棉袍的中年漢子匆匆過來了,中年人身上帶着一股英豪之氣,不用說這人就是祖大壽了。

“貴客來訪,祖某怠慢了,還請先生恕罪啊。” шωш ▲тт kán ▲C○

跟在祖大壽後面一路小跑的管家,驚得目瞪口呆,這麼長時間了,自家老爺親自迎出來的情況,他還是第一次遇見,可見眼前的這位先生,當真就是貴客了。

閻應元連忙抱拳還禮。

“在下閻應元,大人親自出來迎接,愧不敢當啊。”

祖大壽是當兵出身,很是豪爽,一把拉着閻應元的手。

“閻大人客氣了,快請進屋裡說話,管家,打開書房,我與閻到書房去說話。”

管家臉上驚愕的神情還沒有完全消失,馬上有被震住了,需知自家老爺是軍人,從來都不會到書房去的,在遼東這塊地方,除非是巡撫大人來了,其他人來了之後,都是在廂房交談的,想不到老爺和這位閻大人到書房交談。

管家忙不迭的去準備了,天氣寒冷,書房裡面還必須要準備炭火,這麼重要的客人來了,若是凍着了,管家可承擔不起責任的。

進入書房的時候,閻應元的內心已經安定下來了,從門房到書房,還是有着一定距離的,祖大壽的態度顯得很是恭敬,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可見蘇天成在遼東有着多麼巨大的影響,也可以想象,遼東邊軍就算是調到了京城去了,也不大可能實心實意與江寧營作戰的,對於完成自身的任務,閻應元有了很大的信心。

桌上竟然擺着酒菜,管家搓着手,笑着開口了。

“老爺的貴客來了,天氣寒冷,弄些酒菜暖和身子。”

祖大壽咧開嘴大笑了。

“好,好,安排的不錯,你下去吧,告訴府裡所有人,我和閻大人有要事商議,不準打擾,否則老子不客氣。”

管家連忙答應着退出去了,臉上帶着笑容,他很少看見自家老爺有這麼高興的時候了,看來今日自己的一切,都是安排的很合適的。

管家出去之後,祖大壽迫不及待的開口了。

“大人一切都好吧,這麼長時間沒有見到了,真的是想念啊,祖大樂都問過我好多次了,什麼時候能夠再次見到大人。”

閻應元不慌不忙的做好了,端起了酒壺,給祖大壽的杯子裡面斟酒,這個時候,他好像成爲了主人家了。

“祖大人不必着急,在下既然到這裡來了,就要說清楚一切情況的。”

祖大壽點頭坐下了。

閻應元首先沒有說到歸順的事宜,而是詳細介紹了江寧營征伐浙江、福建、南直隸以及北直隸的情況,閻應元本來就會說,加之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講的是繪聲繪色,祖大壽聽得入迷,聽到蘇天成做出來的一些戰略部署的時候,歎爲觀止,當初蘇天成在遼東的時候,就有着超前的睿智,打的後金韃子丟盔棄甲。

閻應元足足說了半個時辰,一壺酒也喝下去了一半。

祖大壽聽了半天的故事之後,終於主動說到正事上面了。

“閻大人到遼東來,爲了什麼事情,祖某是知道的,祖某收到了大人的來信,深爲遼東的局勢擔憂啊,後金韃子虎視眈眈,代善和濟爾哈朗率領大軍,已經越過了遼河,駐紮的地方距離廣寧府城不過幾十里地,萬一出現意外,後金韃子數萬大軍突然展開進攻,寧遠城是保不住的,最爲關鍵的是,近段時間,祖某聽說了,後金韃子也派出了使者,混入到廣寧城、錦州城甚至是寧遠,也在想辦法與巡撫衙門的官吏接觸,看來皇太極的心思不小啊。”

閻應元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非常吃驚的,他不得不感慨皇太極膽子大,能夠抓住時機,想要要求遼東邊軍投降,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但總能夠通過一些非常手段,令遼東邊軍的抵抗力下降,譬如說金銀財寶,就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

“皇上是非常擔心遼東的局面的,在下臨行之前,皇上一再叮囑,要求在下直接找到祖大人,遼東絕對不能讓後金韃子染指,否則這裡的老百姓,將要遭遇到慘無人道的屠戮,皇上不要求祖大人馬上歸順,但要求也是很明確的,如今的局面之下,遼東恐怕是會有些損失的,譬如說廣寧和西平堡等地,就不一定能夠守住,但關寧錦防線絕對要守住,不能夠讓後金韃子輕而易舉的攻進來,皇上所能夠容忍的底線,就是後金韃子佔據了廣寧、西平堡乃至於義州等地,甚至黑山城池丟了,問題也不是太大,大淩河城絕不能夠丟失。。。”

祖大壽頻頻點頭,其實他想到的,也是這樣的底線,遼東雖然有接近三十萬的大軍,可因爲軍餉和糧草等問題,戰鬥力已經開始大大的下降了,軍士普遍沒有什麼鬥志,大軍主要駐紮的地點,在山海關、寧遠和大淩河城,至於說義州、廣寧和西平堡等地,駐軍不是太多,特別是朝廷與後金韃子聯合作戰之後,爲了表示誠意,史可法一樣撤走了駐紮在廣寧和西平堡的不少邊軍,如今京城方向的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史可法也沒有來得及調防軍士,估計重點還是在考慮,是不是做好抽調邊軍護衛京城的準備。

自始至終,祖大壽都沒有說到直接歸順的事宜,但他的態度已經是非常明確了,這方面也不需要閻應元多嘴了,閻應元本來就是聰明人。

接近子時的時候,祖大壽站起身來了。

“閻大人暫且就住在府裡,外面不安全,免得出現意外,祖某明日通知祖大樂,回到寧遠來,與大人見面,後面大人有什麼安排,需要祖某做什麼的,儘管開口。”(未完待續。。)

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70章 發榜(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819章 怒氣第847章 慘敗(5)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684章 都會算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480章 內耗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843章 慘敗(1)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8章 交易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39章 廟會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448章 誓師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06章 禮儀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498章 內訌(3)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169章 昏頭了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1章 收拾你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7章 馬市驚魂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562章 新的使命
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70章 發榜(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819章 怒氣第847章 慘敗(5)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684章 都會算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480章 內耗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843章 慘敗(1)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8章 交易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39章 廟會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448章 誓師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06章 禮儀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498章 內訌(3)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169章 昏頭了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1章 收拾你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7章 馬市驚魂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562章 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