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

吳偉業這個時候到縣衙來,蘇天成有些奇怪,按說吳偉業到江寧縣各處去了解情況,包括見到應天府的諸位大人,徵詢意見,還需要一定時間的,不可能這麼快就調查完畢了。

進入三堂,吳偉業的臉色,有些凝重。

已經是散班時間了,這個時候,不存在談公事了,所以說,蘇天成開口說話的時候,儘量顯得隨意一些了。

“吳兄這個時候到縣衙來,是不是有什麼吩咐啊,若是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

聽着蘇天成帶有玩笑的話語,吳偉業勉強笑了一下。

“蘇兄,恩師明日請你赴宴,地點在四海酒樓。”

“哦,張溥先生到了江寧縣,這倒是大事情啊,爲什麼事先沒有通報一下啊,明日的宴請,應該是我來負責的,張溥先生是吳兄的恩師,我應該盡地主之誼的。”

“沒有那麼簡單啊,一同赴宴的,還有錢謙益老先生和黃道周老先生。”

蘇天成的臉上,出現了玩味的笑容。

“那沒有什麼啊,我與錢謙益老先生和黃道周老先生,都有過交談,也算是熟人了,只不過東林書院的負責人和復社的負責人都來了,恐怕我沒有那麼大的面子。宴請不到他們了。”

“蘇兄不要這麼說,這兩日。我在江寧縣,瞭解了諸多的情況,感同身受,越來越佩服蘇兄了,蘇兄的能力,我是萬萬不及的,雖然說蘇兄對士紳富戶的一寫法和做法,我暫時不能夠接受。但我也是看實際成績的,蘇兄的能力和膽識,非一般人可比啊。”

“吳兄,你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就是擔心明日的宴請,會出現意外情況。這你不用記掛於心,該如何的應付,我心裡有數,只是吳兄說到了一些關鍵的地方,你不理解我的做法,有些轉不過彎來。這沒有什麼奇怪的,張溥先生是你的恩師,每個人都有自身的認識,我也沒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就是憑着良心做事情。話說到這裡了,我有個建議。吳兄還是不要呆在廄了,儘快的到府州縣做事情,多接觸一些實際,到時候,你自然會明白諸多的事情的,我們坐在這裡空談,作用的確不大的。”

蘇天成、渠清澤和王大治,進入到四海酒樓的時候,吳偉業已經在樓下等候。

蘇天成微微皺了一下眉頭,看來這位張溥,架子還真的是很大啊,要求吳偉業在樓下等候,若是平時也罷了,畢竟是師徒的關係,可吳偉業現在的身份不同了,巡按御史,代表朝廷巡按南直隸,難道張溥不想想,自己這樣做,會讓外人怎麼看。

可見張溥已經將自己看的很高了。

這可不是上面好的信號。

四海酒樓的掌櫃,也站在一邊等候,見到蘇天成來了,連忙帶着衆人,直接上樓,到了雅間。

進入雅間,蘇天成看見了站在窗前的張溥、黃道周和錢謙益,三人正在議論着什麼,臉上帶着笑容,在他們的周圍,這三個年輕人,赫然就是東林四公子中的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

看見蘇天成和渠清澤進來了,張溥和黃道周的臉上,依舊帶着笑容,錢謙益的神色,嚴肅起來了,至於說黃廷平等人,則是如臨大敵的樣子了。

張溥首先稽首打招呼了,他畢竟和蘇天成是同窗,一同參加了會試和殿試。

蘇天成回禮,和黃道周、錢謙益等人,也一一打過招呼了。

黃廷平等三人,連忙招呼張溥、黃道周和錢謙益三人首先坐下了,卻對蘇天成和渠清澤視而不見,吳偉業的神色不是很好看了,請蘇天成和渠清澤兩人坐下,至於說王大治,依舊是站在一邊,不會落座的。

黃道周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了,畢竟他在東林書院講學,雖然說蘇天成不屬於東林黨,也不屬於復社的成員,甚至與東林書院有着不小的矛盾,但人家是江寧縣知縣,本地的父母官,黃廷平等人的做法,小氣的同時,也顯示出來自身的涵養是不夠的,自己的學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老師的臉上無光。

蘇天成笑着開口了。

“黃公子、易公子、鄒公子,今日機會很難得啊,你們也不要站在一邊了,還是入席坐下,尊師重教,主要的表現,還是在內心的。”

“你們都坐下吧。”

錢謙益終於開口說話了,黃廷平等三人,終於坐下了。

“王大治,你也過來坐下。”

渠清澤突然開口了,令在座的其他人,愣了一下,他們每月想到,渠清澤居然會這樣說,今日在座的,都是官員和讀書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王大治是什麼身份,難道能夠和衆人坐在一起吃飯飲酒嗎。

張溥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

蘇天成冷冷一笑,接着開口了。

“大治,坐到渠大人和我的身邊來,今日是張溥先生請客,我想,張溥先生不至於如此的計較吧。”

蹦出來說話的,依舊是鄒平章。

“蘇大人,渠大人,先生今日請客,在座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想要在這裡坐下,也不是簡單的事情,我等都不敢隨意入座的。”

鄒平章說出來這句話之後,張溥和錢謙益居然微微點頭,黃道周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蘇天成和渠清澤的臉色都變了。

這個時候,較量已經開始了,今日所說到的重點,就是士紳富戶的待遇問題,從吃飯上面,已經表現出來了,王大治不過是隨從的身份,地位不夠,所以說,不能夠坐下,在座的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這是大明朝的規矩,也是東林黨和復社,竭力維護的事情。

這種矛盾的凸顯,是有着歷史的淵源的,在魏忠賢執掌政權的時候,顯得特別的突出。

魏忠賢執掌政權,爲士大夫深惡痛絕,但有一件事情,魏忠賢是做的不錯的,魏忠賢是農民出身,知道農民的疾苦,他們在全國各地徵收商稅、海稅等等,沒有增加農民的負擔,對準的就是士紳富戶和商賈,侵害了士紳富戶的鯉魚,這令魏忠賢得罪了大批的官員和士紳,朱由檢登基之後,扳倒了魏忠賢,對於魏忠賢推行的政策,不管良萎,一律廢除。

士大夫和東林黨、復社掌握權力之後,撤掉了徵收鹽稅、海稅、商稅的太監,再一次保護了士紳富戶的利益,導致國庫空虛,爲了保證朝廷的用度,他們增加了農民的負擔,在農民的頭上增加了賦稅,而且在連續幾年的災荒之後,依舊沒有減除賦稅,各地無論是不是有災害,賦稅照舊,偶爾一個地方,免除賦稅,絕大部分的農民,依舊要承擔賦稅,以前拖欠的賦稅,還要補交。

黃河與淮河的災害很重,魏忠賢執政的時候,投入了一定的銀子,進行治理,但文官掌握了權力之後,崇禎元年到六年,沒有投入一兩銀子,任憑災害頻發,根本不管不問,令農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官逼民反,正是因爲這樣的情況,導致了農民起義大規模的爆發。

從這個方面來說,文官集團,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中東林黨和復社起到的作用,尤爲突出。

蘇天成在江寧縣的作爲,先期的時候,沒有牽涉到士紳富戶的利益,重點是針對商賈的,在大致調整了商賈的利益之後,準備對士紳富戶集團開刀了。

東林黨和復社,敏銳的發現了問題的根本所在,他們絕不會小看這個問題,雖然江寧縣的動作不大,但寓意是深刻的。

說得不客氣一些,東林黨和復社,認爲江寧縣的做法,是在替魏忠賢翻案。

明白了這一點,也可以知道,爲什麼江寧縣要求士紳富戶售賣糧食這樣的小事情,朝廷會派出來巡按御史,會調查清楚。

若不是蘇天成做了很多的大事情,真正的體現出來了能力,說不定這個時候,已經被戴上了閹黨的帽子,被投入到大獄裡面了。

這也證實了蘇天成的判斷,政治鬥爭是殘酷的,是沒有人情味的,是你死我活的。

蘇天成的應對辦法,必須要做出來改變,也就是說,他的步子要邁的更大一些,如同打組合拳一樣,一拳接着一拳,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能夠軟弱,不能夠退讓,在原則的問題上面,不能夠有絲毫的動搖。

看見渠清澤準備開口反駁,蘇天成揮揮手,示意自己來回答,這個時候,他已經進入了高度謹慎的狀態了,說話要注意,張溥、錢謙益和黃道周等人,都是當今的大儒,有着不一般的學識,也有着衆多的追隨者,要是說出來的話語,被他們揪住了尾巴,那就不是好事情了,說不定自己的一系列計劃,都要遭遇挫折。

張溥和錢謙益,臉上浮現出來微笑,看着蘇天成和渠清澤,黃道周的神色嚴肅,他們都想知道,能言善辯的蘇天成,會說出來什麼樣的話語。(未完待續。

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00章 殿試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90章 大場景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01章 帝心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772章 海戰(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39章 官田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885章 對決(7)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189章 稱帝(1)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791章 偶遇(2)第190章 大場景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85章 計劃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65章 劉鐵漢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630章 山海關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60章 震動第321章 聖旨下第414章 傷情第39章 廟會第176章 升堂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44章 松山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07章 授官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90章 大場景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084章 廷辯(2)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54章 遇險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115章 老頑固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283章 太子第444章 想不到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256章 悲愴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53章 吳三桂第387章 小手腕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682章 屠城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234章 慘烈一戰(3)
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00章 殿試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90章 大場景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01章 帝心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772章 海戰(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39章 官田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885章 對決(7)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189章 稱帝(1)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791章 偶遇(2)第190章 大場景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85章 計劃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65章 劉鐵漢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630章 山海關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60章 震動第321章 聖旨下第414章 傷情第39章 廟會第176章 升堂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44章 松山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07章 授官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90章 大場景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084章 廷辯(2)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54章 遇險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115章 老頑固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283章 太子第444章 想不到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256章 悲愴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53章 吳三桂第387章 小手腕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682章 屠城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234章 慘烈一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