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變故

北直隸的慘狀,遠遠超乎了蘇天成的想象,這些年來的災荒,他還是清楚的,每一年都有災情,只是出現的地方不同、範圍的大小而已,這也是因爲氣候原因造成的,加之科技不是很發達,官府疲於應戰,官僚貪墨成風,根本就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造成了天然的災荒與人爲的災荒的強大結合,令老百姓沒有了活路。蘇天成清楚這裡面的歷史教訓和禍福得失,故而重點強調的就是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若是遇見了災荒年份,官府必須要救濟百姓,必須要穩定住老百姓,國家纔有希望,當然,他更加清楚的是,依靠着農耕經濟,是難以維持龐大的帝國的,這個帝國也是不可能騰飛起來的,這個時代,歐洲已經開始步入快速發展的道路了,可強盛的東方,卻在開始走下坡路了。

不管是稱帝、成立大晉王朝,還是想盡辦法發展經濟,蘇天成內心最爲淳樸的想法,都是讓這個帝國強大起來,傲立於世界之巔,讓漢人成爲世界上最爲優秀的人羣,讓漢文化成爲全世界的文化,成爲全世界追求的目標,基於這樣的想法,蘇天成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帝國無限的強大起來。

長時期在山東和南方等地,蘇天成很少見到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情況了,按說這樣的情況,在山東是不可能發生了,就算是遭遇大規模的災荒,也是完全能夠應付的,佔領了浙江、福建以及南直隸等地之後,朱審烜和楊嗣昌等人,迅速拿出來了辦法,穩定了這些地方的老百姓。加之山東培養出來的官吏,上任之後,將官府的重心,傾斜到老百姓的生活方面,所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住老百姓。

老百姓的要求其實不高。能夠有飯吃,哪怕是吃不飽,都能夠熬過去的,何況官府關心他們,若是吃不飽,官府還要救濟,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是絕對穩定的,絕對擁護官府的。

可惜北直隸的情況。令蘇天成大跌眼鏡了。

穿越這麼多年以來,蘇天成最爲不熟悉的地方,就是北直隸了。

崇禎九年的時候,他曾經帶領大軍在北直隸鏖戰後金韃子,後來在孫承宗的家鄉保定府所屬的高陽等地招募軍士,從那以後,他幾乎沒有關心過北直隸的情況,想當然的認爲。北直隸屬於京畿所在地,這裡的條件應該是不錯的。

可惜蘇天成的想當然不成立。

北直隸早就成爲了重災區。

蘇天成帶領江寧營。一路所向披靡的時候,大量不明真相的士紳富戶逃向了北直隸,他們認爲京城周邊是最爲安全的,儘管說後來一些人明白了真相,開始返回家鄉,但北直隸的人口驟增。壓力突然增大了,戰亂時期,沒有人會清理戶籍,也沒有人關心他人的死活,官府的官吏想方設法的貪墨。更是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

北方的經濟本來就比不上南方,糧食的產量也少很多,大量的人員涌入到北直隸,卻沒有帶來多少的糧食,這就使得北直隸的糧食開始緊張了,偏偏這個時候,滄州之戰和天津之戰,朝廷調集了大量的糧食,令北直隸的糧食開始緊缺,只不過在戰役進行的過程之中,沒有人關心這樣的事情,大家都在注意朝廷與江寧營的戰役,誰能夠獲得最終勝利了。

因爲戰爭,大量的老百姓不敢隨意的外出,免得死於戰火之中,只能夠在家裡苦苦的掙扎,屋漏偏逢連夜雨,多爾袞在北直隸一帶的劫掠,搶走了不少農民爲數不多的糧食,加劇了北直隸的災荒。

到了臘月二十之後,這種局面開始悄悄的惡化了,缺少糧食的老百姓越來越多了。

江寧營拿下了天津之後,本來是想着安安心心在天津過小年的,但沒有想到,大量的饑民涌向了天津,因爲這些老百姓聽說過了,蘇天成會救濟百姓,不會讓老百姓餓死。

得到奏報的蘇天成,緊急趕赴南門查看,城外密密麻麻的農民,一眼看不到邊,估計不下十萬人了,這些老百姓倒是老實,沒有人想着衝進城內,都是在外面站着,神情很是麻木。

渠清澤也是剛剛掌握到這方面的情況,在一邊給蘇天成稟報。

蘇天成聽得頭皮發麻,他知道自己遇見大麻煩了,恐怕如今想到的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繼續征伐京城,而如何穩住北直隸的老百姓了,這本來是大明朝廷該做的事情,不知道朝廷裡面那些文武官員幹什麼去了,若是不管這些老百姓,北直隸馬上就要開始騷亂,沒有飯吃的老百姓,就等於是沒有活路了,什麼事情作不出來啊。

救濟百姓是不需要商議的,巨大的飯棚設立起來了,按照蘇天成提出來的要求,臨近春節了,必須讓這些老百姓吃飽吃好,不僅僅是供應米麪,還有肉食和蔬菜,菜蔬裡面一定要看到油水。

其實蘇天成很清楚,僅僅吃大米飯和麪膜是不行的,沒有油水,消耗必然巨大,而且這些饑民的身體也不容易恢復,反而是越吃越多,最終不知道要吃掉多少的糧食,有了油水和肉食,糧食的消耗就要少很多了。

江寧營攜帶的糧草雖然豐盛,但一下子救濟這麼多的老百姓,包括投降的明軍軍士,遠遠不夠了,蘇天成的聖旨迅速到了南京和山東,大量的商賈開始運送糧食和肉食前往天津,這些都是朝廷出銀子買下來的,商賈當然是搶着做這樣的生意了。

投降的部分明軍,被組織起來,安撫老百姓,渠清澤專門負責督查,預防有人亂來,引發不必要的騷亂。

饑民沒有想到,來到天津之後,真的能夠有飯吃,還有肉吃,每天還有大量的軍士,負責給他們搭建臨時駐紮的窩棚,畢竟是寒冬臘月的,稍微不注意,可能要凍死人的,饑民吃飽之後,有力氣了,自己也開始搭建窩棚了,按照江寧營的要求,諸多的饑民開始登記,凡一家一戶的,可以住到一個窩棚裡面去,其餘的就三五人擠一個窩棚。

饑民迅速安定下來了,登記的過程,順利的出奇,沒有出現任何的騷亂,一些老百姓認識了渠清澤,知道渠清澤是大官,每當看到渠清澤出現在城外的時候,很多的老百姓都跪下給渠清澤磕頭,弄得渠清澤也不好多出去督查了。

問題也是存在的,源源不斷的饑民還在趕過來。

要徹底解決北直隸饑民的問題,本來不是太困難的事情,可問題就在於,北直隸的環境特殊了,江寧營沒有控制到所有的地方,而且就算是在已經控制的地方,馬上着手進行整治,時間上也是來不及的,這意味着至少有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必須不斷的救濟這些老百姓,讓老百姓安定下來。

糧食和肉食的消耗是很大,不過這些消耗,蘇天成還不是很在意,他的目光,看到了京城以及京城周邊的地方,保定府與真定府是這等的情況,難道順天府和永平府的情況會好到哪裡去嗎,肯定是差不多的,這也就意味着,那裡有很多的饑民,再說了,大晉朝廷已經控制的北直隸所屬的州縣還沒有進行相應的變革,這些地方也是需要救濟的,恐怕這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在救濟的事情上面,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了。

蘇天成的計劃,本來是準備在臘月二十四之後,開始朝着京城方向開進的,遼東方面的情報雖然還沒有到,但遼東邊軍一直都沒有動靜,這是好現象,但這樣的機會需要把握住,可惜大量的饑民,牽絆了他的腳步,不可能扔下這些饑民不管不問。

無可奈何的蘇天成,只能夠留在了天津,同時要求朱審烜和楊嗣昌等人,迅速考慮開始派駐官吏,進入已經被佔領的地方,官府必須要開始履行職能,穩定住老百姓,至少讓老百姓安安心心度過這個春節,今後該如何的救濟,都要等到春節之後再說了。

過小年的這一天,城外的老百姓,吃到了熱騰騰的肉食,官府還提供了少量的白酒,官吏說了,這是皇上的恩典,今日過小年,希望大家能夠安安心心,平平安安的過年。

官吏口中說到的皇帝,當然是大晉王朝的皇上蘇天成了,老百姓不知道,官吏口中的皇上,就在天津城內,距離他們並不遠。

蘇天成、洪承疇、渠清澤、盧象升以及從南京趕來的範景文,一同吃這頓小年飯,範景文專程從南京趕來,就是要負責已經被佔領的北直隸所有地方的政務,他已經微服去看過城外的百姓了,感覺到這些百姓的情緒是非常穩定的,而且透露出來的想法,還是想着回到家鄉去種田,總是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這也令範景文感覺到了重任在肩。

吃飯的過程之中,蘇天成告訴衆人,必須在最快的時間之內統一中原,否則今後出現的變故會很多的,這就需要江寧營的所有將士,齊心協力,一舉拿下大明京城。(未完待續。。)

第1116章 硬骨頭(1)第774章 海戰(4)第158章 籌謀第118章 秦淮河(2)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081章 暗戰(2)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48章 辯解第1157章 算計第879章 對決(1)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93章 都不笨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51章 辯解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46章 慘敗(4)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083章 廷辯(1)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482章 大禮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59章 剿匪(1)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88章 拜訪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59章 剿匪(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22章 準備(1)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30章 連環計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57章 算計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821章 廷議第424章 屠殺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397章 開花彈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67章 血戰(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476章 啓動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21章 周密安排
第1116章 硬骨頭(1)第774章 海戰(4)第158章 籌謀第118章 秦淮河(2)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081章 暗戰(2)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48章 辯解第1157章 算計第879章 對決(1)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93章 都不笨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51章 辯解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46章 慘敗(4)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083章 廷辯(1)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482章 大禮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59章 剿匪(1)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88章 拜訪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59章 剿匪(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22章 準備(1)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30章 連環計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57章 算計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821章 廷議第424章 屠殺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397章 開花彈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67章 血戰(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476章 啓動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21章 周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