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

大軍離開遼陽,朝着宣州方向而去。

行軍開始,范文程就跟隨在濟爾哈朗的身邊,濟爾哈朗爲他準備了馬車,但范文程沒有乘坐馬車,同樣是騎馬前行,兩人被濟爾哈朗的親兵包圍在中間,自從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將士攻下旅順,佔領了復州、宣州等地之後,大軍離開瀋陽,警惕性是非常高。

范文程的確聰明,一路上,他明顯感覺到,濟爾哈朗都是很注意的,包括昨日和前日的行軍,濟爾哈朗的話語很少,幾乎不怎麼說話,而且大軍到達遼陽之後,濟爾哈朗和多鐸進入遼陽城吃飯,兩人在一起有一個多時辰,回到軍營的時候,濟爾哈朗的臉是紅色的,顯然喝了不少的酒,要知道濟爾哈朗與多鐸的酒量都是驚人的,這些長期在戰場上廝殺的滿人權貴,酒量都了不得,而且在滿人之中,不能夠喝酒大多意味着不能夠上陣廝殺。

濟爾哈朗喝下不少的白酒,說明與多鐸之間的交談也是時間比較長的。

范文程很清楚自己在大清國的位置,說到底,他還是奴才,滿人權貴根本就不將漢人當回事,就說他身邊的漢人,與滿人的地位是無法比較的,只不過他得到了皇上的重視,所以這些滿人權貴,對他的態度稍微好一些,范文程打內心裡面佩服皇太極,皇太極有着不一般的雄才大略,也是因爲所在的位置不同了,皇太極是真正的重視漢人的,是想着重用漢人的,但皇太極一個人的力量,也無法改變滿人權貴的整體看法。

代善、多爾袞、濟爾哈朗、多鐸等人,包括豪格,對漢人都不是很客氣,這些大清國頂尖上的權貴,注意的還是滿人的力量。看重的還是自身,這令范文程感覺到悲哀,其實滿人權貴這樣的想法和做法,肯定是不能夠持久的,皇太極的目的是推翻大明,入主中原,可要做到這一點。僅僅依靠少數滿人權貴,怎麼可能做到。

范文程更加的清楚,自己完全依靠的是皇太極,一旦皇太極龍御歸天,自己的結局可能很慘,這就逼着他必須未雨綢繆。其實也就是兩條道路,一條道路是極盡所能接觸未來的皇帝,另外一條道路就是在滿人權貴之中找尋靠山。

范文程看中的是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與代善等人,身份是不同的,也是因爲身份的不同,濟爾哈朗更顯得謹慎一些,處理事情更加的圓潤成熟。幾乎不會攙和到權勢的爭奪之中,濟爾哈朗這樣的行爲,在朝廷之中是非常寶貴的,這容易得到皇上的信任,更是容易被皇上重用。

反觀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等人,明顯是有些問題的,三人都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本來就有可能遭受到皇太極的猜忌。如今大清國正在奮鬥的過程中,皇太極注重人才,所以能夠容忍多爾袞等人的爭權奪利,一旦皇太極的年紀大一些了,考慮到接班人的問題了,位高權重的多爾袞等人,肯定是會成爲眼中釘肉中刺的。而且皇太極不得不注意,因爲多爾袞等人的發展,極有可能威脅到皇位的順利傳承。

至於說代善,已經不是范文程注重的目標了。代善的年紀大了,曾經是四大貝勒之一,特別受到了皇太極的關注,長期的在皇太極的身邊,范文程還是能夠注意到這一點的,不過他也清楚,代善對自己的意見是不小的。

范文程其實也在賭博,官場上必須要賭博,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范文程的身份特殊了,想着在滿人權貴之中生存,就要學會賭博,譬如說他賭代善先於皇太極去世,賭接替皇位的,一定會是皇太極的兒子,這些事情,在大明朝看起來,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在大清國,就不一定了,說不清楚會發生什麼。

內心裡面,范文程對滿人權貴的文化習性,是有些鄙視的,很多的滿人權貴,就知道打打殺殺,雖然極少數的滿人權貴,懂得了不少的禮儀,也知道官場上的奧妙,但絕大多數不一定是那麼清楚的,遇到事情之後,還是習慣用拳頭說話,用暴力解決問題。

在皇太極射身邊的日子長了,長時間受到了皇太極的器重,想要異常安穩,那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遭遇到猜忌,甚至是暗算,都是有可能的,如今皇太極的身體還算是不錯的,朝廷裡面也相對穩定,這樣的情況下,范文程還有信心,自己能夠很好的經營,利用一段時間,來鞏固自身的地位,依託皇上的信任,與極少數的滿人權貴搞好關係。

伴君如伴虎,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不管什麼事情,做事情都不能夠觸及到皇權,都不能夠威脅到皇權,要是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那皇帝是絕不會客氣的。

從這個方面來說,范文程不可能與代善、多爾袞等人結交,他真的那樣做了,也是在自掘墳墓,要知道,皇太極想要對付他,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午時,氣候炎熱,大軍自然是要休息一陣子的,等到稍微清涼一些,繼續出發,已經是酷暑的季節了,大軍出發很早,晚上歇息也很晚,中午一般都是要歇息的。

濟爾哈朗站在一顆大樹下,范文程站在旁邊,濟爾哈朗的親兵,距離都在五米開外,注視着周圍的一切,好在大軍就在身邊,這個時候,不需要特別的警惕。

范文程覺得機會來了,他必須要和濟爾哈朗談談,皇太極對濟爾哈朗是放心的,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濟爾哈朗最終是能夠得到重用的,不管能不能喝濟爾哈朗拉上關係,至少給濟爾哈朗留下善意的印象,這也是值得的。

“鄭親王,這一路上,奴才真的是佩服啊,鑲藍旗的將士,威風凜凜,令行禁止,足見王爺的威信……”

濟爾哈朗沒有說話,臉上帶着淡淡的微笑,若是范文程這樣的態度,他不能夠明白意思,那就是假話了,這種明顯套近乎的話語,誰不明白啊,不過濟爾哈朗輕易不會搭話的,范文程時時刻刻都在皇太極的身邊,重點從事的是情報方面的工作,誰知道範文程嘴裡說的和心裡想的,是不是一致的。

范文程說了幾分鐘,濟爾哈朗一直都沒有開口。

范文程注意到了,濟爾哈朗的臉上,始終都保持着笑容,這說明濟爾哈朗不反感,甚至是願意聽到這些話語。

范文程很快也轉換了話題。

“王爺,奴才以爲,此次征伐江寧營,王爺是皇上特別器重的,奴才斗膽了,是否能夠打敗江寧營,一切都是在王爺的身上啊。”

濟爾哈朗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過來了,說到了征伐的話題,他肯定是要注意的。

“哦,不知道範大人爲何這樣說,我可沒有感受到啊。”

“王爺,奴才認爲這裡面的道理是不復雜的,江寧營駐紮在復州和宣州兩地,按照道理說,駐紮在復州的江寧營軍士,恐怕是要承擔進攻的重任的,而且復州有三萬的江寧營軍士,宣州只有兩萬江寧營軍士,可皇上偏偏安排了王爺和禮親王攻打駐紮在宣州的江寧營軍士,奴才以爲,這裡面的含義,就有着兩路出擊、剿滅一路穩定一路的意思了。”

濟爾哈朗點點頭,沒有說話,皇太極的這個思路,他和多鐸也說到了,猜到這一點不是很難,想要兩路都能夠成功,難度顯然有些大。

“王爺,奴才以爲,駐守在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一定是精銳之師,他們肩負着進攻蓋州、耀州和海州的任務,肯定是磨刀霍霍,駐守在宣州的江寧營軍士,主要的職責是保護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不至於受到兩面夾擊,蘇天成肯定知道,禮親王是駐紮在平壤的,若是禮親王帶領大軍,抄了江寧營的後路,這是蘇天成不能夠容忍的,如此的情況下,直接打掉駐守在宣州的江寧營軍士,對蘇天成的打擊是巨大的,也完全破壞了蘇天成的計劃。”

濟爾哈朗點點頭,終於開口了。

“範大人說的有道理,不過蘇天成爲什麼不集中大軍,想着蓋州、耀州和海州方向攻擊,偏偏要放置兩萬軍士在宣州,這有些說不通啊。”

“王爺,只要看看蘇天成在遼東的作爲,就清楚這裡面的道理了,蘇天成剛剛到遼東,就拿下了大淩河城,當時不少人認爲,蘇天成一定會迅速的朝着黑山和廣寧方向進攻了,但蘇天成沒有這樣做,而是全面停止了進攻,開始建設遼東,從這個層面上分析,蘇天成還是非常謹慎的,他帶領大軍,突襲了旅順,可在復州和宣州一帶,沒有任何的基礎,這樣的情況下,大軍是難以保證完全取得勝利的,就算是征伐取得了勝利,也沒有地方立足,所以說,蘇天成的想法,還是要穩固復州和宣州等地,讓這些地方成爲他的支撐點……”

濟爾哈朗頻頻點頭,認爲范文程的分析的確是有道理的,也難怪皇太極會如此的看重范文程。(未完待續)

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7章 安排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56章 下狠手(1)第497章 內訌(2)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10章 廷議第885章 對決(7)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6章 老乞丐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843章 慘敗(1)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752章 大度第231章 大婚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384章 說情團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843章 慘敗(1)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793章 都不笨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647章 夜襲(2)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014章 誤判?(3)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866章 兩重天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23章 行刺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728章 江湖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30章 連環計第1083章 廷辯(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09章 前兆第119章 秦淮河(3)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560章 變通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157章 算計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
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7章 安排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56章 下狠手(1)第497章 內訌(2)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10章 廷議第885章 對決(7)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6章 老乞丐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843章 慘敗(1)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752章 大度第231章 大婚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384章 說情團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843章 慘敗(1)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793章 都不笨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647章 夜襲(2)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014章 誤判?(3)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866章 兩重天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23章 行刺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728章 江湖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30章 連環計第1083章 廷辯(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09章 前兆第119章 秦淮河(3)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560章 變通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157章 算計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