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重要解釋

五月十五,蘇天成等人回到了京城。

這個時候,關於嶽託和孔有德等人的處置結果,已經出來了,嶽託是車裂,孔有德是凌遲,其餘軍官,皆是斬首。

聽到這個處置結果,蘇天成不是很滿意,主要是對嶽託的處置,不應該是車裂,兩軍交戰,要給予對方起碼的尊重,看看人家皇太極,就大氣很多的,當然了,這樣的處置也說得過去的,後金在關內的暴行,令人髮指,特別是在崇禎四年之前,攻下城池之後,基本都是屠城,沒有留下什麼活口的。這也令大明的老百姓,對後金韃子恨之入骨,估計嶽託被車裂之後,屍骨都不可能留下的,老百姓一定會將其剁的粉碎的。

對於孔有德的處置,蘇天成沒有什麼意見。

剛剛進入城門,就有太監等候了。

這說明,進入京城的蘇天成等人,要直接到皇宮去的,這樣的待遇,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祖大壽和吳三桂兩人,算是見識了,特別是吳三桂,每次來到京城,需要等候很長的時間,纔有可能見到皇上,有些時候,等候很長的時間,不一定能夠見到皇上。他們很清楚,依靠着自身的本事,不可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蘇天成倒是沒有什麼吃驚的表情,他巴不得早點見到皇上,話說完之後,就要回家去看老婆了,這單身漢的日子不好過,在遼東五個月的時間,身邊沒有女人,要不是戰事緊張,每天的事情都很多,還真的是控制不住,穿越之後,其他的都好說,這方面確實不行。遼東的局勢沒有徹底穩定下來,帶着家眷過去,肯定是不行的。

攻下了大淩河城之後,關寧錦防線穩固下來,問題應該不是很大了,蘇天成也不想過單身漢的生活了,督師府地方那麼大。過去幾個家眷,一點問題都是沒有的。

進入養心殿之後,蘇天成很快跪下了,洪承疇等人跟着跪下。

更加令人驚奇的事情,出現了,朱由檢離開了御座。走到了蘇天成的面前,親自扶起了蘇天成。

蘇天成起身的時候,洪承疇等人也起來了。

“蘇愛卿,此次收復了大淩河城,朕非常欣慰,生擒了嶽託和孔有德等人,朕更是高興啊。如此遼東的局勢大爲改變,有蘇愛卿鎮守遼東,後金再也不敢猖獗了。”

“此乃皇上聖明,非臣一人之功勞,洪大人、秦公公、祖將軍、吳將軍以及諸多的將士,效忠皇上,奮力拼殺,才能夠收回大淩河城。”

蘇天成如此謙虛的態度。早就在朱由檢的預料之中了,這一次,他單獨召見了蘇天成等人,沒有要求內閣官員陪同,也是想着問一些問題的。

“蘇愛卿如此謙虛,朕就不多說了,朕很是奇怪。蘇愛卿爲何能夠在一日之內,拿下大淩河城啊,若是有了這等的氣魄,豈不是能夠徹底壓制後金了嗎。”

“皇上。此中緣由,臣在奏摺裡面,沒有提及,望皇上恕罪。”

“沒什麼,今日詳細說來,也是可以的。”

“臣不敢辜負皇上的重託,在出任薊遼督師的時候,就在考慮攻打大淩河城了,我大明關寧錦防線,全線四百餘里,大淩河處於最前沿,城池距離錦州城僅僅四十餘里,位置非常關鍵,後金佔據大淩河城,時時刻刻威脅到關寧錦防線,就算後金暫時不會攻打錦州城、寧遠城以及山海關,但在城池之外騷擾,就要牽制諸多的大軍,實事求是的說,在野戰方面,邊軍是比不上八旗軍的,故而邊軍在關寧錦防線四百餘里地騷擾,邊軍莫可奈何,但拿下了大淩河城,一切的情況都發生了變化。”

朱由檢聽得很是仔細,這些情況,可沒有誰專門爲他解說的。

“大淩河城好比是咽喉,邊軍駐紮在這裡,一方面可以護衛後面的錦州城,令關寧錦防線更加的堅固,另外一個方面,可以對入侵關寧錦防線的後金韃子,形成致命的打擊,大淩河城以及周圍的一些堡壘和據點,基本上遏制住了後金韃子進軍的路線,不管後金韃子從哪個方向來,都難以繞過大淩河城。”

“臣以爲最爲重要的一點,拿下了大淩河城,後金在關寧錦防線,再無可以依託的據點,從瀋陽到大淩河城,距離四百餘里,其間的遼河、關寧、黑山等地,都不適合大規模的駐軍,只能夠盤踞小股的部隊,這也表示了,八旗軍只能夠在瀋陽一帶集結,就算是他們準備攻打關寧錦防線,我大軍也有足夠的準備時間。”

“固守了大淩河城,加強了周圍的堡壘和據點,還可以直接威脅到瀋陽,大軍開拔,以大淩河城爲依託,補給線能夠得到加強,後金的皇太極肯定會想到這一點的。”

“所以說,臣以爲,只有拿下了大淩河城,徹底鞏固了關寧錦防線,纔沒有辜負皇上的期盼,爲此,臣與諸位同僚一起,做了大量的準備。”

“大淩河城城池堅固,依靠攻城拔寨的戰術,勢必要造成巨大的傷亡,這個辦法,臣基本沒有思考過,此次重點依靠的是江寧營的炮兵營,集中了火炮的優勢,將大淩河城城牆硬生生的炸開了一個缺口,大軍從缺口攻入城池,令駐守城池的後金韃子猝不及防,故而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拿下大淩河城。”

“此次攻打大淩河城,準備充足,也帶有一定的突然性,消耗也是巨大的,爲了攻打大淩河城,江寧營不惜代價,製造了大量的火炮,消耗白銀超過一百五十萬兩,故而此次的攻城之戰,不能夠複製。”

“臣出任薊遼督師,對後金的力量,進行了分析,滿八旗的軍士,超過三十萬人,加上後金尚可調動的蒙八旗和漢軍,總兵力接近五十萬了,這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目前還是很強大的,故而臣以爲,暫時不能夠進行全面的進攻,爲今之計,最好是能夠加固關寧錦防線,加強邊關的建設,堵死後金韃子入關的線路。”

“臣以爲,後金佔據的地方不大,且都是貧苦之地,只要能夠遏制住後金的發展,慢慢蠶食後金的地盤,三年到五年左右的時間,後金自然會衰敗下去,若是他們忍不住了,想着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那個時候,朝廷就可以下定決心,一舉剿滅後金了。”

朱由檢的臉上,明顯帶有失望的神情,他確實想着一鼓作氣,徹底的剿滅後金,不過蘇天成說的確實有道理,想想這些年來和後金的交手,大明吃虧太多了,誰的心裡都是不舒服的,要不是江寧營的崛起,說不定後金韃子多次入關劫掠了。

“蘇愛卿所言有理,朕既然讓你負責遼東事宜,一切都以你的意見爲準。”

“皇上信任,臣不敢辜負,唯有盡心竭力,爭取早日剿滅後金。”

半個時辰之後,洪承疇等人退下去了,養心殿裡面,剩下了朱由檢和蘇天成。

這個時候,朱由檢說到最爲關鍵的事情了。

“蘇愛卿,你在奏摺中說到了,準備對邊軍進行大規模的裁撤,這是什麼意思啊,邊關的重要,你是知道的,若是裁撤邊軍,豈不是削弱自身力量,給後金可乘之機啊。”

“皇上,臣的意思,是加強邊軍的戰鬥力,駐守關寧錦防線的邊軍和江寧營,人數達到了三十三萬人了,朝廷難以承擔這麼大的開支,同時,收復大淩河城之後,四百餘里的關寧錦防線,也要充分利用起來了,大量閒置的耕地,需要耕種,肥沃的土地荒蕪,實在可惜,臣思考過了,駐守關寧錦防線的大軍,有十八萬人足矣,其中大淩河周邊駐紮三萬人,錦州以及周邊堡壘據點駐紮五萬人,寧遠以及周邊駐紮五萬人,山海關駐紮五萬人,裁撤下來的十五萬人,可以就地安置,耕種田地,創造出來財富,這樣能夠更加的穩固關寧錦防線。”

“至於說兵力的配置,臣也思考過了,大淩河城駐紮一萬江寧營將士、兩萬邊軍,錦州駐紮兩萬江寧營將士,三萬邊軍,寧遠駐紮兩萬江寧營將士,三萬邊軍,山海關駐紮一萬江寧營見識,四萬邊軍。”

“臣裁撤邊軍,達到的目的,就是令後金韃子不敢覬覦我關寧錦防線,兵力雖然減少了,但戰鬥力必須要提升,爭取用不到一年的時間,令所有的邊軍,敢於和後金韃子開展野戰,不畏懼後金韃子,只有達到了這樣的目的,纔有可能徹底剿滅後金。”

朱由檢點點頭。

“朕明白了,蘇愛卿這是替朝廷着想啊,裁撤一多半的關寧錦防線的邊軍,的確可以節約很大的開銷啊。”

“皇上,臣不僅僅裁撤關寧錦防線的邊軍,包括駐守邊關的邊軍,同樣也要裁撤的,比如說大同邊軍,以及駐紮在登州、萊州等地的邊軍,臣以爲,軍隊的人數不在多,關鍵是能夠打戰,能夠上陣廝殺,若是軍士的素質不能夠起來,人數越多,戰鬥力越是下降。”

朱由檢思考了一會,終於下定了決心。

“朕支持你,放手去做吧。”

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2章 會試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397章 開花彈第492章 宿命論(1)第704章 隱患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25章 贖身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204章 敵情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30章 山海關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7章 秦淮河(1)第71章 鹿鳴宴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419章 賀瘋子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56章 下狠手(1)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273章 驚奇第391章 慘敗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820章 面對面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467章 敗退第160章 剿匪(2)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86章 朝廷嘉獎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66章 迅雷(1)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584章 情報戰第1274章 奧妙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847章 慘敗(5)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364章 基本情況
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2章 會試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397章 開花彈第492章 宿命論(1)第704章 隱患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25章 贖身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204章 敵情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30章 山海關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7章 秦淮河(1)第71章 鹿鳴宴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419章 賀瘋子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56章 下狠手(1)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273章 驚奇第391章 慘敗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820章 面對面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467章 敗退第160章 剿匪(2)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86章 朝廷嘉獎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66章 迅雷(1)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584章 情報戰第1274章 奧妙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847章 慘敗(5)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364章 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