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決戰遼東(9)

半個時辰過去,三輪的火炮進攻結束了。

隆隆的鼓聲響起來了,劉文秀與賀人龍率領一萬五千將士,發起了進攻。

進攻的全部都是騎兵,他們不需要雲梯了,也不需要其他的攻城器械了,西平堡的城牆,被炸開了一個巨大的豁口。

將士潮水般的朝着豁口衝過去,令人奇怪的是,幾乎沒有什麼後金韃子抵抗了。

南門已經是一邊倒的屠殺了,一些被炸的木木然然的後金韃子,還沒有來得及抵抗,就被砍翻在地了,一些想着躲避的後金韃子,也被馬蹄無情的踏在地上了。

進攻如此的順利,出乎了絕大部分將士的預料。

不過蘇天成異常的冷靜,拿下西平堡,已經不是什麼大事情了,他現在關心的是防止多爾袞派出的救援大軍的孫傳庭和馬祥麟。

西平堡內的廝殺,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大軍不可能馬上去增援孫傳庭,一切都要依靠孫傳庭和馬祥麟了,陣地絕不能夠被突破,不能夠讓後金韃子的兩股大軍會合。

孫傳庭萬萬沒有想到,多爾袞派出來增援的後金韃子,竟然有兩萬餘人,漢八旗之中的正白旗,悉數都來增援了。

這是情報的失誤,但也許不是失誤,可能是多爾袞突然改變了主意。

一萬對兩萬,形勢瞬間變得嚴峻起來了。

孫傳庭和馬祥麟帶領大軍駐防的地方,距離西平堡三十餘里,距離遼河不遠,這裡有一個小村落,斥候偵查到的情報,這個村子叫做馬阪村。馬阪村住戶不足二十戶,因爲大戰來臨,農戶早就逃亡了,村落裡面空空蕩蕩的。

馬阪村的地勢有些特殊,村落就在一座小山脈的正中間,渡過遼河之後。想要抵達西平堡,必須要經過這個馬阪村,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道路。

孫傳庭記得很清楚,臨行之前,蘇天成千叮囑萬囑託:街亭雖小,干係重大,必須要阻擊後金韃子的增援,否則,戰局很有可能出現改變。一旦後金韃子突破了防線,增援後金韃子,一是增加了江寧營剿滅後金韃子的難度,甚至不能夠徹底剿滅駐守西平堡的後金韃子了,二是令進攻西平堡的江寧營將士,處於前後夾擊的狀況,不得不分出來巨大的精力,應對增援西平堡的後金韃子。最壞的局面。就是江寧營的進攻功虧一簣,不得不有戰略進攻轉爲戰役新的防禦了。那樣所有的戰役部署都要做出來重大調整了。

所以說,孫傳庭沒有絲毫的退路。

孫傳庭也沒有打算後退,就是葬身此地,他也要阻止後金韃子的增援。

馬祥麟協助孫傳庭阻擊後金韃子的增援,本來還有些不樂意,誰不想着進攻啊。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多麼愜意,不過明白了阻擊的重大意義之後,馬祥麟很快融入其中了。

孫傳庭和馬祥麟給軍官下了死命令。必須要守住這裡,就算是戰至最後一個人,也不能夠退卻,否則軍法從事。

孫傳庭的命令,顯得有些悲壯,一些將士還不是很明白,他們以爲,阻擊後金韃子的援助,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孫傳庭手裡的火炮不是很多,一共也就是二十門,全部都是虎蹲炮和弗朗機派,大量的火炮,都用來攻打西平堡了,另外的一些火炮,分給了遼東邊軍,用以攻打廣寧城。這一點孫傳庭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他帶領將士駐紮在這裡,目的是爲了大軍順利拿下西平堡。

尚未到卯時,斥候飛奔來報,前來增援的後金韃子,人數估計是兩萬人以上,從身穿的軍服來看,是漢八旗所屬的正白旗。

漢八旗所屬正白旗,旗主是劉之源,萬曆年間投降了後金韃子,以前是滿八旗正黃旗的牛錄額真,就是在滿八旗之中,也是頗有名氣的,是後金的一員悍將。

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了。

馬阪村沒有什麼險峻的地方可以守候,村子的前方,是一大片空曠的平地,利於騎兵展開進攻,也就是說,這樣的地形,對於雙方來說,是差不多的。

不過孫傳庭還是佔據一些優勢,畢竟後金韃子是進攻,江寧營將士的任務是防守,而且五門弗朗機炮,就是孫傳庭最大的依靠,這種弗朗機炮,可以連續發射,殺傷力很大,特別是對於騎兵,有着更大的威懾。

卯時,進攻便開始了。

劉之源信心滿滿,斥候偵查到了,在大軍必須經過的馬阪村,有明軍守衛,馬阪村無險可守,利於騎兵衝鋒,雖然不知道明軍派出了多少人駐守馬阪村,但憑着基本的嘗試,劉之源清楚,駐守的明軍不會太多,畢竟大量的明軍,還是要進攻西平堡的。

劉之源也很着急,睿親王多爾袞下達的命令也是很明確的,必須要拼盡全力救援西平堡,一旦能夠和西平堡的將士遙相呼應了,就能夠形成前後夾擊明軍的情況,動搖明軍的攻擊部署,這一次的救援至關重要,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這次並非是救援,而是擊敗明軍的最好機會,一旦大軍佔據了優勢,駐守廣寧的鄭親王濟爾哈朗,駐守海州的多爾袞,都要帶領大軍,趕赴西平堡的,那個時候,恐怕就是明軍的末日了。

劉之源清楚,攻擊西平堡的,就是大明最爲犀利的軍隊,江寧營,江寧營的統帥蘇天成,更是大名鼎鼎的。

劉之源更多的感覺,是激動,若是能夠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務,那他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揚名立萬了。

如此的情況下,明軍派出軍隊來阻擊,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劉之源帶領的先頭部隊,一共是五千人,後面的大軍,距離先頭部隊,不過五里地。

這五千人是正白旗的精銳騎兵,在劉之源看來,可謂是無堅不摧的。

沒有等到後面大軍前來,劉之源就做出來了一個決定,展開進攻,他希望通過五千人的進攻,撕開明軍的防線,接下來後面的大軍,順利通過的同時,對明軍展開廝殺。

這是一個令劉之源後悔不已的決定。

先頭部隊發起了進攻了,騎馬飛馳的軍士,使出了他們的絕活,在馬背上發射弓箭,剎那間,密密麻麻的弓箭,飛向了明軍防禦的陣地。

帶着將士衝鋒的劉之源,有着充足的信心,他一定能夠帶領先頭部隊,打的明軍擡不起頭來,劉之源甚至想到了,到時候對明軍展開廝殺的場景。

劉之源曾經跟隨滿八旗入關,那個時候馳騁在關內,所向披靡,明軍都是望風而逃。

可惜劉之源忘記了,他面對的是江寧營,是剿滅了滿八旗之中的正紅旗、斬殺了多鐸的江寧營,面對這樣的一支勁旅,小心謹慎纔是劉之源應該做的事情。

剛開始衝鋒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前方的明軍沒有什麼反應。

這更加的刺激了劉之源,他一馬當先,衝鋒在最前面,要不是身邊親兵的阻攔,恐怕戰鬥剛剛開始,他這個旗主就要喪命了。

騎兵衝鋒的速度是很快的,氣勢也是不一般的,透露出來的殺氣和霸氣,一般人都是難以承受的,可惜孫傳庭和馬祥麟等人,根本就不在意。

二十門火炮全部都架設好了,最前面就是五門弗朗機炮。

騎兵距離還有一百米的時候,火炮開始怒吼了。

炮聲響起來的時候,進攻的騎兵迅速散開了,這是他們時常訓練的,用來對付火炮的進攻,而且他們進攻的速度更快了,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可這一次,他們發覺到不對勁了,火炮過於的密集了,而且發射的速度很快,遠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好半天才能夠發射一枚炮彈。

隨着戰馬和將士的倒下,劉之源也感覺到不對勁了,這一次的火炮不同,殺傷力很大,而且連續的發射,讓衝鋒的將士無法躲避,燧發槍也很是厲害,不斷射出來的子彈,讓衝在前面的將士,成爲了活靶子。

前方的衝鋒受到了阻礙,後面的衝鋒還在繼續,大部分的騎兵很快擠在了一起,這是大忌,劉之源很明白,他以爲,明軍的火炮,總是要停下來的,一旦火炮停下來了,只要騎兵衝過去了,就能夠展開殺戮了。

所以劉之源沒有下令撤退,要求騎兵繼續衝鋒,而且要拉開距離,不能夠集中到一起。

其實騎兵衝鋒的氣勢,已經遭遇到挫折,衝鋒講究一鼓作氣。

距離明軍陣地五十米左右,倒下了很多的戰馬和後金韃子,後面的還在衝鋒。

看見這一幕,孫傳庭笑了,他本以爲劉之源很厲害,沒有想到好大喜功的劉之源,失去了基本的冷靜,在後面的大軍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就發起了攻擊,這顯然是自己的機會。

所有的火炮都在怒吼,燧發槍不停的發射。。。

劉之源終於發現情況不對了,傷亡太大了,沒有誰能夠衝到明軍的陣地裡面,幾十米的衝鋒道路上,到處都是倒下的將士和戰馬,這樣下去,恐怕搭上五千將士,也不能夠突破明軍的陣地。

他終於下令撤退了。

也就是在撤退的時候,明軍的部分騎兵出擊了,迅雷不及掩耳的衝鋒,令後撤的軍士猝不及防,隊伍瞬間就亂了。

劉之源在親兵的護衛之下,好不容易撤出來了。可惜其他軍士,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239章 鉅變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47章 協調會(1)第844章 慘敗(2)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915章 朝貢第493章 宿命論(2)第866章 兩重天第1034章 聖旨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13章 離去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69章 算計第67章 歸屬第1084章 廷辯(2)第42章 人市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21章 周密安排第318章 大比武(3)第77章 郡主來了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76章 升堂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1080章 暗戰(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811章 詫異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31章 大婚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995章 整合(3)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703章 遠見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8章 交易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23章 些須情況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18章 秦淮河(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47章 協調會(1)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48章 誓師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947章 原形畢露
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239章 鉅變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47章 協調會(1)第844章 慘敗(2)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915章 朝貢第493章 宿命論(2)第866章 兩重天第1034章 聖旨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13章 離去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69章 算計第67章 歸屬第1084章 廷辯(2)第42章 人市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21章 周密安排第318章 大比武(3)第77章 郡主來了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76章 升堂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1080章 暗戰(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811章 詫異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31章 大婚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995章 整合(3)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703章 遠見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8章 交易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23章 些須情況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18章 秦淮河(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47章 協調會(1)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48章 誓師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947章 原形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