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

(感謝帝國斜陽天下、飢餓的山獅、jy197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john01b的打賞,謝謝了。)

站在夔州府城破舊的城牆上面,蘇天成感慨萬千。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穿越的他是很明白這一點的,剛剛穿越的時候,滿腦子想到的就是大幹一場,九年時間過去了,也做了很多的事情了,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任何的時候,蘇天成都沒有將自己置於最危險的境地,他明白,保住性命才能夠保住一切,有着天大的理想和抱負,性命不存在了,一切都成空了。

但這一次出現例外了,他將自己置身於最危險的境地了。

江寧營雖然驍勇,但是面對九萬流寇,面對同樣厲害的李自成,究竟是什麼結局,誰也不敢確保,一萬對九萬,懸殊太大了,而且還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確保朱慈烺的安全,這就令蘇天成更加的捉襟見肘。

這樣的一場大局,佈下半年時間了,馬上就要到來了,結局如何,不過是兩天到三天的時間,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剿滅流寇是最爲基本的一步,不管蘇天成實施什麼樣的改革,如何想着令大明朝強大起來,不能夠安定內部,一切都是白搭,歷史上,真正令大明朝轟然倒地的,不是大清國,而是流寇,李自成攻下北京城的那個時候,大明朝就轟然倒地了。

養虎爲患的道理,誰都是知道的,做出來這樣的選擇,也是必然的。

“大人,城牆上面危險,您還是到下面休息吧,末將在這裡指揮就可以了。”

“孫將軍,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不短了吧。”

“五年的時間了,末將一直都記得很清楚。”

“是啊。五年時間了,江寧營一天天的壯大起來,成爲我大明朝最爲驍勇的軍隊之一了,這一次面臨大考了,若是能夠挺過這一關,就真正的成爲大明朝第一軍了。”

“大人,末將以爲。江寧營一定能夠剿滅流寇的。”

“有這樣的自信是很好的,不過我們面臨的情況,還是很危險啊,這夔州府城,防禦實在太差了,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年久失修,城牆也是破損不堪,前兩日,我仔細看過了,危險的地方達到數十處之多,早就想着能夠維修一下的,但害怕引起流寇的懷疑。計劃付諸東流,僅僅是東門維修了一下,主要是保證太子殿下的安全,你看着主城門南門,城門都有些破損了,真不知道夔州府的官吏,一天到晚忙些什麼。”

“大人,末將有句話。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若是夔州府城收不住了,我也要撤出去吧,這肯定是不行的,我不能夠走,就算是城牆失守了,我也要在城內堅持下來的。江寧營將士若是知曉我撤離了,他們會是什麼感受,怎麼能夠堅持,洪大人率領的大軍。後日是一定能夠抵達的,我們需要堅持的時間,也就是一天多,只要我們還在堅持戰鬥,流寇就不可能停下來,也不可能離開夔州府城,這樣我們這張大網,才能夠真正的牢靠啊。”

看見孫傳庭還想說什麼,蘇天成揮揮手。

“不用多說了,夔州府城也有一定的優勢,這裡山大林密,一面臨江,也是易守難攻的地方,流寇就是想着破城,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我們殺傷的流寇越多,就能夠越是爲大軍合圍創造最好的機會,好了,我們去看看狄懷祥準備的情況,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可是我們最大的依仗啊。”

狄懷祥正在忙碌。

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與虎蹲炮、弗朗機炮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屬於重炮,射程遠,殺傷力大,但自重也大,運輸起來難度是很大的,虎蹲炮和弗朗機炮,屬於輕武器類型,便於運輸,殺傷力和射程方面,與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沒有可比性。

五門紅衣大炮,十門大將軍炮,分別安置在哦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其中南門兩尊紅衣大炮,三尊大將軍炮,東門一尊紅衣大炮,三尊大將軍炮,西門和北門都是一尊紅衣大炮,兩尊大將軍炮。

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的體型龐大,加上夔州府城的城牆不是很堅固,所以說,在安放的過程中,必須要格外的小心,大炮發射炮彈的時候,振動幅度也是不小的。

所以這個安放的過程,不是那麼簡單的。

狄懷祥親自指揮安放火炮。

弗朗機炮和虎蹲炮的安置比較簡單,基本不需要操心。

看着滿頭大汗的狄懷祥,蘇天成笑着開口了。

“狄懷祥,不要着急,準備時間很充足,流寇最快也要晚上才能夠到夔州府城的。”

狄懷祥準備走過來,蘇天成擺擺手,和孫傳庭兩人走到了紅衣大炮的前面。

看着這尊大炮,蘇天成想起了穿越之前,曾經在南方看到過這樣的大炮,但都是作爲歷史文物了,這些大炮的威力是不小的,並非是幾百年之後那樣的描述,當然和幾百年之後先進的大炮相比較,差距還是巨大的。

蘇天成拍了拍炮膛。

“狄懷祥,能否抵禦住流寇的進攻,或者說能夠抵禦多長的時間,這些火炮的作用是絕大的,甚至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孫將軍和我,就等着看火炮的威力了。”

“大人,孫將軍,末將一定令流寇聞風喪膽,無力進攻夔州府城。”

方逢年來到城牆上面,找到了蘇天成。

看着情緒有些激動的方逢年,蘇天成很是奇怪,這個時候,方逢年應該是陪着太子朱慈烺的,到這裡來幹什麼。

“大人,下官有個不情之請,還請大人恩准。”

“方大人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就是了,只要本官能夠做主的,一定會考慮的。”

“下官請求參加保衛夔州府城的戰鬥,下官是朝廷命官,值此危難之際,絕不願意做縮頭烏龜,懇請大人恩准。”

蘇天成楞了一下。

“方大人,你的職責是教授太子殿下讀書啊,作戰的時候,自然有本官和江寧營的將士,你還是陪着太子殿下,多多安慰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年幼,不能夠受到過多的驚嚇,廝殺開始之後,本官可能沒有時間去陪着太子殿下了。”

“大人錯了,下官來之前,專門稟報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能夠親自上戰場,深感遺憾,下官也勸說了太子殿下,此戰危險頗多,若是太子殿下身處險境,恐怕會令衆多將士投鼠忌器的,故此太子殿下要求下官參與戰鬥,下官參與戰鬥,不僅僅是自身的要求,更是代表太子殿下的,至於說安撫太子殿下,有秦公公和姚大人。”

蘇天成臉上露出了微笑。

方逢年的態度令他感覺到欣慰,但更加高興的是朱慈烺的轉變,半年多時間,朱慈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勇於任事,基本知道了民間的疾苦,對於帝王心術有了深入的認識,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書面上,最爲重要的還是,朱慈烺變得勇敢了。

駐守在夔州府城,有着巨大的危險,八月初五江寧營將士出發之後,朱慈烺完全可以乘船從奉節縣城出發,順流到湖廣去,那樣就徹底安全了,而且江寧營將士也可以放開手腳,和流寇做殊死的搏鬥了,但朱慈烺堅決不離開,一定要駐守在夔州府城,這是一種不一般的氣度和勇氣,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將士的士氣。

朱慈烺只有十歲,進入四川之後,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是他這個年齡需要承擔的,但是朱慈烺是太子,身份不同了,就必須要經歷。

穿越的蘇天成,知道朱慈烺對於大明朝的重要性。

“方大人有着如此的決心,本官很是欣慰啊,不過刀劍無情啊,方大人若是想着上戰場,就跟在本官的身邊吧。”

方逢年搖搖頭。

“下官不想給大人添麻煩,大人操心整個的戰局,異常繁忙,下官絕不要大人的照顧,下官想好了,跟隨在狄指揮使的身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官有着自知之明,上陣殺敵是不行的,手無縛雞之力,但下官可以發揮自身的特長,幫着狄指揮使出出主意。”

蘇天成看了方逢年好一會。

明朝文臣指揮作戰,有利有弊,但總體來說,後人還是有些嗤之以鼻的,認爲這是外行領導內行,明朝遭遇到那麼多的敗戰,與文臣領軍和太監監軍,有着很大的關係,穿越之後的蘇天成,不完全這麼看,要說太監監軍,確實沒有多大的好處,完全可以廢除了,可太監是皇上最爲信任的人,太監實際上是代表皇上監視軍隊,所以要廢除太監建軍這個制度,還需要慢慢來。

至於說文臣領導作戰,有些時候可能存在問題,但文臣都是讀書人,本身的學識是不錯的,只要虛心學習,多參加幾次的戰鬥,也能夠很快的脫穎而出,大明朝著名的將軍,如孫承宗、孫傳庭、洪承疇等人,都是文官出身的。

“方大人的這個想法,本官很是支持,這樣吧,孫將軍,你帶着方大人到狄懷祥那裡去,方大人不需要什麼特殊的照顧。”

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644章 松山第771章 海戰(1)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57章 下狠手(2)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238章 變故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章 殺良冒功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84章 說情團第494章 宿命論(3)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105章 自作孽(1)第821章 廷議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33章 準備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448章 誓師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13章 羣英會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2章 破局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67章 敗退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201章 軍心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809章 前兆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56章 出發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49章 春耕時節第86章 朝廷嘉獎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492章 宿命論(1)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
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644章 松山第771章 海戰(1)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57章 下狠手(2)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238章 變故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章 殺良冒功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84章 說情團第494章 宿命論(3)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105章 自作孽(1)第821章 廷議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33章 準備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448章 誓師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13章 羣英會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2章 破局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67章 敗退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201章 軍心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809章 前兆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56章 出發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49章 春耕時節第86章 朝廷嘉獎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492章 宿命論(1)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