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天賜良機(1)

盧象升進入到督師府的時候,突然感覺到有些陌生了,不知道爲什麼,在京城的那段時間,他時常想到在遼東的日子,可惜聖命難違,聖旨下來之後,他就必須要趕赴宣州,可以在京城耽誤一段時間,但不能夠回到遼東去了,朝廷如此的安排,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想到朝廷與蘇天成之間的對立,盧象升有些不寒而慄,其實他到宣州來,說白了就是與蘇天成爲敵,必要的時候,還要與蘇天成作戰,但盧象升非常清楚,朝廷還沒有哪一支軍隊,可以與江寧營匹敵,朝廷也沒有哪一個文武大臣,能夠有着蘇天成那般的睿智與遠見,自己若是和蘇天成對着幹,最終就是死路一條。

大明出現這樣的情況,盧象升是非常痛心的,作爲一名能文能武的驍將,一名從文臣鑄練爲武將的讀書人,盧象升一直都是效忠朝廷的,也是爲着消除朝廷的諸多隱患,四處征伐的,他曾經對決過流寇,後來更是與後金韃子直接交手,有過勝利,也有過失敗,但自從跟隨蘇天成作戰之後,幾乎是所向披靡,每一次的戰鬥都取得重大的勝利。

這樣的日子,盧象升是不會忘記的。

但這一次到登州來,盧象升的心情變化了,他不知道自己想些什麼,其實朝廷與蘇天成之間的矛盾,朝廷裡面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都是清楚的,誰也不願意這個時候到山東去,更不要說到宣州等地了,一旦出現此類的情況,騎牆派還是居多的。

盧象升完全可以拒絕,隨便找個理由。就能夠不到宣州了,就算是周延儒也不能夠勉強,何況張鳳翼在宣州好好的,突然調到陝西去做巡撫了,這本來就說不過去的,張鳳翼以前是兵部尚書。差一步就進入到內閣了,就算是回到京城,至少也要做尚書大人的,卻被派到了陝西去擔任巡撫,這等貶斥的做法,誰看不清楚啊,這說明了張鳳翼有些事情沒有做好,皇上不滿意了。

但盧象升還是接受了任命,趕赴宣州。

到宣州之前。必須要到登州去,去拜訪蘇天成,有關登州等地的情況,盧象升早就聽說過了,沒有蘇天成的命令,寸步難行,恐怕就是拿着聖旨,也沒有絲毫作用的。

蘇天成在督師府等着盧象升。

這一次他要和盧象升開門見山。有些事情必須要說清楚,對於明朝諸多文武大臣的認識。蘇天成總體都不是很好,哪怕成爲了他絕對心腹的洪承疇,但對盧象升的認識是很不錯的,在明末的諸多將領中,盧象升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物,他不擾民。不貪污,廉潔自律,堅持原則,從不妥協,而且從這些年實際接觸之中。蘇天成也確實感受到了,盧象升確實不錯,如果能夠將盧象升招致麾下,將來一定能夠發揮重大的作用的。

可盧象升這樣的人,正是因爲特殊,想要招募,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對付盧象升這種堅持原則的人,你就必須要真誠,哪怕是招募不能夠成功,也不要耍什麼陰謀,否則你不僅得不到人才,還會樹立一個強硬的對手。

蘇天成可不想動手殺掉盧象升。

督師府的斷事官蘇二童直接將盧象升帶到了廂房。

看見蘇二童的時候,盧象升心裡就咯噔了一下,蘇二童與蘇天成之間的關係,他很清楚,看見蘇二童直接將自己帶到了廂房,盧象升更是吃驚,也隱隱感覺到,今日的見面不簡單,肯定是有什麼大事情要說出來的。不過盧象升還是保持了鎮定,不管怎麼說,他懷裡揣着皇上的聖旨,想必蘇天成不會公開抗旨的,至少到目前爲止,盧象升還沒有聽說,蘇天成是真正的造反了,只是朝廷與蘇天成之間有着很大的矛盾。

看見坐在廂房的蘇天成,盧象升連忙抱拳行禮了。

“下官盧象升,特來拜見大人。”

“盧大人客氣了,這是準備到宣州去赴任的嗎。”

“皇命難違,下官是準備到宣州去赴任的,張大人已經調往陝西去擔任巡撫了,下官離開了遼東,趕赴宣州,今日特來拜見大人,懇請得到大人的指點。”

“指點不敢說,不過有個情況,你恐怕還不清楚,就算是你到了宣州,手下也沒有一兵一卒了,皇上的聖旨,我也不能夠違抗的,但軍士自身的選擇,我一樣不能夠阻攔啊。”

盧象升的臉色發白,看着蘇天成。

“大人這是何意,下官不明白啊。”

“張大人離開宣州,趕赴京城之後,駐紮在宣州的三萬大軍,要求進入江寧營,他們的願望很是強烈,所有軍士都乘船來到登州了,半個多月之前,三萬大軍已經進行了相關的遴選,大部分進入江寧營,還有少部分,等候派往各府州縣的巡檢司去了。”

盧象升的身體開始微微顫抖,他根本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蘇天成說的輕描淡寫,但這裡面一定有很多的故事的,自己這個兵部尚書,來到了登州,準備向蘇天成請教之後,就直接到宣州去統領大軍的,至於今後怎麼辦,那是後話,暫時不考慮,可現在的情況是,自己成爲了光桿司令了,到宣州去還有什麼意義啊。

很快,盧象升開口說話了。

“大人,下官以爲,如此做有些不妥當吧。”

“盧大人說的不錯,此舉確實有些不妥,不過事已至此,我也不必要隱瞞了,朝中的很多事情,你都是清楚的,我也不想多說,孰是孰非,說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你在遼東,率領大軍護衛關寧錦防線,護衛京城,而且還準備對後金韃子發起進一步的攻擊的,力爭徹底剿滅後金韃子,好生生的卻到宣州來,這是何故,張鳳翼其實明白宣州三萬大軍的處境,卻自己到京城去了,說是稟報什麼大軍的事宜,這也罷了,卻在稟報事宜之後,留在了京城,接着被派到陝西去了,江寧營十數萬大軍駐紮在登州等地,這裡固若金湯,根本不需要其他的軍隊來駐紮,這也是實際情況,皇上和朝廷都是知曉的,卻做出來這樣的安排,你讓我怎麼做,眼睜睜看着登州等地垮掉嗎。”

“大人的這番認識,是不是有些過激了。”

“盧大人,有些話是不用多說的,想必你也是明白其中道理的,若是要我來勸你該怎麼做,我認爲沒有那個必要,其實在遼東的時候,一切就已經發生了,無可挽回了,你我在遼東剿滅後金韃子,做出來全面的部署,想着徹底摧毀後金韃子,收復所有的失地,可朝廷卻讓張鳳翼率領三萬大軍,駐紮在登州,這麼做是什麼意思,朝廷裡面,凡是與我有關聯的官吏,不是罷官就是軟禁,心意昭然若揭了,若是我還是那樣的愚忠,恐怕不要想着剿滅後金韃子,朝廷就滅掉我了。”

盧象升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了,蘇天成說出來這些話,意思非常明確了,他也沒有什麼可說的,需要考慮下一步怎麼辦了。

“盧大人,你我認識不是一日兩日了,我一直都是敬重你的,你爲官清廉,作戰勇猛,乃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我也不想對你怎麼樣,我給你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暫時留在登州,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若是你想明白了,儘管來找我,對了,楊嗣昌大人和徐爾一大人也在登州,你可以和他們住在一起。”

“第二個選擇,你直接回到京城去,稟報這裡的情況,我不會阻攔,反而會將你送到北直隸,讓你能夠安全的回到京城去,不過你做出來這個選擇,可要考慮清楚,如此一來,我大明內戰將至,不要說剿滅後金韃子,就連朝廷都不要想着表面的安穩了,老百姓更是會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遼東、大同等地,將發生重大的變化,後金韃子重新崛起的機會也就到來了,當然,我也很自信的說,不管出現那樣的局面,我都會餞行諾言,一定會徹底剿滅後金韃子的。”

“至於說到宣州去的事情,還是沒有必要了,宣州沒有大軍,你就是去了,也很快要回來的。”

“盧大人,這是我給你的建議,何去何從,你自己考慮,我不會勉強你。”

盧象升看着蘇天成,好半天才開口說話。

“大人,下官是不會立刻回到京城去的,想必下官到宣州來,京城裡面不可能完全不知道這裡的情況,下官需要思考,大人說的這些事情,下官一時間接受不了。”

盧象升離開督師府,督師府馬上有官吏安排,讓盧象升進入到官驛,暫時安定下來。

盧象升離開之後,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微笑,看來盧象升轉變觀念,只是時間上的問題,那無所謂,只要盧象升不站在自己的對立面,一切就好說了。

至於說楊嗣昌、徐爾一和盧象升等人,什麼時候能夠轉變觀念,真正跟着自己做事,那也無所謂,自己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考慮。(未完待續。。)

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50章 面聖第231章 大婚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239章 故人來(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34章 聖旨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192章 稱帝(4)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8章 恩榮宴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504章 平衡術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121章 熱鍋(1)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9章 發榜(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67章 歸屬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06章 自作孽(2)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83章 抉擇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818章 挑撥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81章 幕僚
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50章 面聖第231章 大婚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239章 故人來(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34章 聖旨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192章 稱帝(4)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8章 恩榮宴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504章 平衡術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121章 熱鍋(1)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9章 發榜(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67章 歸屬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06章 自作孽(2)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83章 抉擇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818章 挑撥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81章 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