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朝廷嘉獎

回到府城,巡檢司的差役,看見騎着駿馬的蘇天成,以及後面押解的一百多流寇,目瞪口呆,忙不迭的打開了城門。

到了家裡,酒宴已經擺好了,這是真正慶賀的酒宴了。

至於這一百多流寇,自然是押解到府衙去了,蘇天成沒有收留的想法,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他讓這些俘虜,吃了一頓飽飯。

蘇天成正在和衆位護院喝酒慶賀,蘇平陽再次過來了。

“少爺,劉典吏來了,說是知府大人請您去一趟。”

這在他的預料之中,要是翁同章不見他,纔算是奇怪了。

劉大華的態度,早發生了改變,儘管說是蘇天成的長輩,但人家是舉人了,身份不同了。

將蘇天成帶到了府衙的三堂,劉大華想着,是不是要自家的劉仲基,跟隨蘇天成一段時間,說不定能夠謀到一個好的前途。

“坤元啊,老夫是真的想不到啊,你竟然能夠立下如此大的功勞啊。”

“恩師,學生以爲,此次剿滅流寇的功勞,主要還是恩師的。”

翁同章愣了一下,很快笑了。

“這是爲何啊?”

“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學生一直都是接受恩師教誨。”

這樣的話,不能夠說多了,否則就是畫蛇添足。

翁同章再次笑了。

“此次大捷,不簡單啊,老夫要上奏朝廷,朝廷是一定有嘉獎的,這嘉獎,應該在正月以後了,你確確實實立下了功勞,朝廷也會有嘉獎的,你恐怕在家裡要呆上一段時間了,等候朝廷的嘉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蘇天成本來是準備回到太原去過年的,但出來這樣的一檔子事情,他也沒有辦法走了,只能夠老老實實等着,說實話,他也不想回到太原去,蘇化文上次的做法,確實傷了他的心,試想一下,若不是從雷家得到這麼多的黃金,他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依靠着五百頃土地裡面的收入,不知道要積攢多少年。

再說了,到太原府去過年,說不定還要面對朱審馨這位郡主,肯定是尷尬的。

流寇侵襲,蘇家佃戶還是受到了一些損失的,一些冬小麥被踐踏,佃戶緊急的補種,可效果畢竟是差一些的。好在佃戶有着足夠的承受能力,家家戶戶的糧食都是足夠的。

蘇俊受委託,騎着快馬,趕到太原去說明情況,表明蘇天成不能夠回到太原過年了。

蘇天成很珍惜在平陽府的這些日子。

到京城去參加會試和是殿試,很大程度上,不能夠回到平陽府城了,甚至是好多年都沒有機會了,朝廷對官員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好多進士出身的官員,十幾年都沒有機會回家,有些等到致仕之後,纔有機會回到家鄉的。

這個春節,蘇府格外的熱鬧,前來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府裡的人也是很多的。

隨之而來的,也是大量的開支。

蘇天成沒有出門,在家裡老老實實等候朝廷的旨意。

到了正月初十,朝廷的嘉獎還沒有來,期間,翁同章也給蘇天成帶話了,說是朝廷的嘉獎,可能會牽涉到他的,必須在家裡耐心的等候。

蘇天成有些着急了,自己要到京城去參加會試的,會試的第一場,在二月初九,時間不等人啊。

從平陽府出發,首先要到太原府去,接着往北面,進入北直隸,取道真定府、保定府,從保定府進入順天府,經過涿州、房山、良鄉、宛平,到達京師,這一路上,就是不耽誤,至少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

和朝廷嘉獎比起來,會試纔是大事情。

可這嘉獎,是皇帝老兒發出來的,自己肯定是要等着的,若是嘉獎來了,自己不在家,被朝廷降罪,那就虧大了。

崇禎五年正月十四日。

蘇天成正在家裡讀書,蘇平陽急匆匆的進來了。

“少爺,支付大人派人來了,說是朝廷的旨意到了,叫你趕快到府衙去,前來宣旨的公公,已經在府衙裡面等候了。”

蘇天成馬上站起來了,總算是等到這一天了,自己着急很久了,一直期盼朝廷嘉獎快點來的。按說朝廷獎勵的,都是官員,自己一個舉人,能夠得到什麼獎勵啊,肯定是陪襯的角色。想要通過這件事情,被朱由檢封個少年大官,想都不要想。

離開家的時候,蘇天成往懷裡揣了兩錠黃金。

到了府衙的門口,幾個衙役看見了蘇天成,連忙笑着迎上來了。

“蘇老爺,恭喜了,朝廷的嘉獎到了。。。”

蘇天成微笑着抱拳行禮,態度很是謙和。

一個衙役帶着蘇天成,進入大門,沿着甬道,進入了儀門,接着右拐。

右邊是土地祠、衙神廟和寅賓館所在地。

上級官吏來了,都是在寅賓館居住的,宣讀聖旨,也是在這裡。

蘇天成進入寅賓館,老老實實等候。

翁同章走在前面,陪着一個穿着紅色錦綢襖子的男人從樓上下來了。

“坤元,這位是司禮監長隨秦公公。”

蘇天成心裡咯噔了一下,連忙行禮。

“蘇天成拜見秦公公。”

“罷了,免禮吧。”

蘇天成第一次見到了太監,雖然這個秦公公的態度很是高傲,秦公公的鴨嗓子,不男不女,聽起來太難受了,令他的頭皮有些發麻,不知道皇上,還有那麼多的嬪妃,是怎麼習慣的。

秦公公的臉上非常的光滑,皮膚很是細膩,和女人的皮膚差不多的,看不見一點點的鬍鬚。

他知道,宮裡的太監,地位再次提升了,崇禎皇帝朱由檢剿滅大太監魏忠賢之後,對太監有些警惕,曾經壓制太監,可朝廷裡面的黨爭,令朱由檢不勝其煩,重新開始依靠太監,去年的九月,開始派遣太監,即所謂的中官,監視關、寧、薊鎮兵糧和各邊的巡撫。

明朝的宮廷設置十二監,其中的司禮監、御馬監、尚寶監的位置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司禮監,總管有關宦官的事物,居於總管的地位。

衆所周知的秉筆太監,就是出自於司禮監,包括東廠提督、南京守備等,也是這裡出來的。

此外還有掌印太監、御馬太監,都是有着很大權力的。

宣旨是大熱門的差事,到下面來了,任何一級的官吏,都是要巴結的,特別是嘉獎的旨意,必須是司禮監有些活絡的太監,纔有可能得到這樣的差事,從這一層來說,秦公公的地位不會太差。

綜合分析,蘇天成覺得,這個秦公公,很有可能是崇禎皇上朱由檢信賴的太監,千萬不能夠得罪了。

蘇天成跪在翁同章的後邊,聽着秦公公宣讀朝廷旨意。

半個時辰過去了,蘇天成的腿都有些發麻了,秦公公依舊在宣讀旨意,他禁不住在心裡罵了,尼瑪的,不就是個破嘉獎嗎,想要怎麼獎勵嗎,直接說出來就可以了,前面那麼多的評價,狗屁無用,這皇帝是不是想着顯擺啊,這麼多的字,也不難寫啊。

大半個時辰過去了,終於到了實在的東西了。

翁同章得到了重用,到了京城,進入了督察員,成爲右籤都御史。

右籤都御史是正四品的品秩,表面看,翁同章沒有提升品秩,但這裡面的區別,是非常大的,有明一朝,京官的地位都是尊貴的,遠比地方官強,都察院的僉都御使,下一步的發展,很有可能就是六部的侍郎,甚至是各省巡撫了。

對蘇天成的獎勵也出來了,白銀二百兩。

他差點暈厥過去了,跪了接近一個時辰,討來的獎勵,就是二百兩銀子。

這也是蘇天成貪心不足,知縣一年的俸祿,也不過是六十兩銀子左右,能夠獎勵二百兩的銀子,很不錯了。

蘇天成恭恭敬敬的接過了聖旨,這可是好東西,絲綢做的,上面還有皇帝的玉璽,只是這聖旨拿回家去了,要供奉起來,不敢弄髒了,那可是欺君大罪了。

接下來,秦公公從身後衙役的手裡,端過了木盤子,裡面有二十錠白銀,每錠十兩,足足二百兩銀子。

好不容易領旨了,翁同章安排了酒宴,蘇天成當然是要參加的。

酒宴安排在寅賓館最好的雅間裡面的。

趁着進入雅間的空隙,蘇天成用秦公公纔可以聽見的聲音開口了。

“在下仰慕公公,可否移一步說話。”

秦公公看了看蘇天成,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等到翁同章和府衙的官員都入座之後,他忽然站起來了,說是出恭,而且點名蘇天成陪着。

看着所有人奇怪的面容,蘇天成還沒有明白意思。

走出雅間之後,蘇天成跟在秦公公的身後,飛快將兩錠黃金塞給了秦公公。

秦公公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微笑,但什麼都沒有說。

回家之後,蘇天成才知道,太監雖然有權有勢,但進士出身的好多官員,內心都是瞧不起他們的,認爲太監是殘缺的,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太監身體殘缺,首先就是不孝,不孝之人,當收到譴責。

太監因爲身體的殘缺,更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很多的太監,身體殘缺的同時,心理也殘缺了,這就是大部分的太監,在掌握權力之後,爲什麼會亂政的原因之一了。

第182章 家信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794章 邀請函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95章 問責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48章 協調會(2)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819章 怒氣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444章 想不到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644章 松山第1274章 奧妙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121章 熱鍋(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81章 對決(3)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36章 如願以償第136章 大調整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30章 妥協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81章 幕僚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60章 變通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280章 變化(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127章 密旨第1256章 悲愴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187章 行動(4)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413章 羣英會第613章 平定流寇(2)
第182章 家信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794章 邀請函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95章 問責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48章 協調會(2)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819章 怒氣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444章 想不到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644章 松山第1274章 奧妙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121章 熱鍋(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81章 對決(3)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36章 如願以償第136章 大調整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30章 妥協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81章 幕僚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60章 變通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280章 變化(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127章 密旨第1256章 悲愴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187章 行動(4)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413章 羣英會第613章 平定流寇(2)